1972青春军舰岛

1972青春军舰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繁华海上城到无人废墟岛
场所写真×文字记忆,重现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1972 青春 军舰岛

  美丽而荒凉的海上巨型废墟建筑群
  日本第一栋钢筋混凝土集合住宅诞生地
  人口密度是东京的9倍,世界之最
  长崎的准世界遗产

  军舰岛本名「端岛」,位于距离长崎市海岸十八公里处,因形似战舰「土佐号」而称之。十九世纪初发现岛上蕴藏了丰富的煤矿,一八九○年三菱公司接手开採业务,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力来扩大产量,进行多次的填海造地、与天争地,一九一六年日本「第一座」钢筋水泥集合住宅(三十号栋)在此诞生,而后岛上开始大量兴建各种设施,学校、商场、医院、电影院等一应俱全,俨然一座壮观的海上都市。除了日本人外,还有朝鲜和中国战俘,一九六○年时居民高达五千两百六十七人(比当时的东京还高上九倍),人口密度世界之最。而此地的煤炭产量在一九四一年二战期间攀上高峰,丰沛的矿产支撑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战后经济的发展。

  一九六○年后,全世界的能源从煤炭转为石油,军舰岛的重要性日渐式微,人口不断外移,一九七四年初三菱正式关闭矿区,最后一批居民于四月撤离,自此成为无人岛,展开长达三十五年的孤寂。曾为日本最先进的海上都市,瞬间幻化为寂寞的异域。

  直到二○○一年,三菱公司将军舰岛无偿转给长崎市政府,二○○八年长崎通过「端岛进出限制条例」,并向联合国提出世界遗产申请,隔年四月开放一般游客上陆,从此揭开了军舰岛封尘许久的神祕面纱。

  尽管没有壮阔的海景、迷人的白色沙滩,封闭后有「鬼岛」之称的军舰岛,却成为最多人最想拜访的废墟榜首,电影《大逃杀2》、007《空降危机》和PS2游戏《死魂曲2》都在此取景,二○一三年中Google Map也登陆探勘。

  把26岁时的青春,与沉睡32年的底片一起沖印出来
  在相隔37年后,我将带着回忆再度踏上军舰岛

  军舰岛关闭前一年,日本知名摄影师大桥弘从摄影学校毕业,靠着打工存的钱,揹着相机到长崎旅行,顺势流浪到军舰岛,在岛上住了大半年。旅途归来,大桥弘只在摄影杂志刊登了五页左右的照片,其余的底片就在衣橱深处的大皮箱中躺了三十二年。二○○五年初他拿出来检视,发现状态大致良好,便决定把这些底片全数沖洗出来。军舰岛的废墟照片虽然时有所见,但完整呈现当年生活特有样貌的纪录却不多,大桥弘的「场所写真×文字记忆」可谓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

  「进入暗房后,我回到二十六岁当年。一张接着一张沖洗出的底片,让当时景象尽浮现眼前。等暗房作业结束到外头,再回到现实世界。隔天我回到暗房,又回到年轻的自我,就这样反覆了好几天。自由地在过去与现在间往返,是很奇异,也很开心的工作。我拍的正片是选取素材,以现在的观点,从历经三十多年才成熟的大约一千个镜头的素材中挑选,做成新作品,可说是二十六岁的我和五十九岁的我的合作。」

  从繁华海上城市到无人废墟,军舰岛像一处近代文明的遗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价值,透过大桥弘的影像和文字,让我们重返历史现场、重新回味她的一页风华。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大桥弘


  1946年生于东京中野,1969年毕业于东京综合摄影专门学校。军舰岛关闭前一年,流浪至此居住半年。
  长期以来从事以日本各地承传至今的手工业和传统饮食为主题的拍摄工作。
  他的《1972青春军舰岛》是了解当时面貌的重要参考,颇受好评。另着有

  [摄影集]
  1980年 和纸小镇小川町(Canon Salon)
  1995年 MOSS COSMOS(Nikon Salon)
  2002年 PLANTA(Gallery NAYA)
  2003年 芋田(Gallery NAYA)
  2006年 1972青春。军舰岛(Konica Minolta Plaza)
  2006年 青春军舰岛(长崎市高岛町 Street Yard)
  2009年 参与作为「文化」资源的矿坑展(目黑区美术馆)

  [CD ROM]
  MOSS COSMOS(1996,Synforest)

  [着作]
  MOSS COSMOS 青苔的宇宙(1995,钻石社)
  书籍 MOOK (担任摄影师)
  日本的手工艺(陆田幸枝着,1997,小学馆)
  极上食材图鉴(陆田幸枝着,1996、1998,小学馆)
  寿三郎与他做的小人偶(辻村寿三郎着,1999,NHK出版)
  正港日本调味料(陆田幸枝着,2000,小学馆)
  与山头火同游名山胜水(今津良一着,2000,小学馆)
  安藤圣子的布绘帖(安藤圣子着,2000,NHK出版)
  生长于山野间的道具(鹿熊勤着,2002,小学馆)
  长寿国日本的传统饮食(陆田幸枝着,2002,小学馆)
  日本炼铁人图录(鹿熊勤着,2002,小学馆 )
  织补绢丝的加贺顶针(安藤圣子着,2004,NHK出版)
  传统饮食礼赞(陆田幸枝着,2006,ASPECT)
  日本炼铁纪行(鹿熊勤着,2007,World Photo Press)
  齐藤瑶子的北欧男短裙(齐藤瑶子着,2008,NHK出版)

译者简介

彭盈真


  国立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毕,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硕士。
  现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研究所攻读博士。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年轻的编辑
 
某一天,和年轻的编辑喝酒之际,聊起自己年少轻狂的话题。
 
当年我从摄影学校毕业之后,没有去找工作,靠着打工存的钱,揹着相机踏上旅途。我听说男鹿半岛是野生山茶花最北端的生长地,而跑去拍照,随心所欲的到处趴趴走,因此到过冬天的北陆、春天的东北等地。每当我轻装便行出门时,家人都不会问我要去哪里。等过了好几个月回家时,母亲也只说:「噢,阿弘你回来啦?欢迎回家。」
 
有一回我想去远藤周作的小说《沉默》的舞台──岛原半岛的口之津,而到长崎旅行。在那里租屋住下来,又顺便流浪到军舰岛,就这样在岛上住了半年。
 
「我们很想看这些军舰岛的照片呢。您还留着,对吧?」年轻的编辑们兴味盎然地问我。如此说来,自旅途归来,在摄影杂志刊登了五页左右的篇幅以后,这些底片就在衣橱深处的大皮箱中躺了三十二年。我拿出来检视,发现除了有些发霉外,状态大致良好。
 
去年一月得空,我开始把这些底片全数沖洗出来。我发现同一个摄影题材只有一到两个镜头,可见那时我是多么珍惜的使用底片。这倒提醒了我,摄影的记录性功能,在今日的工作中已经相当稀少了。仔细检视这些照片,发现当年没被选去刊登的镜头中也有一些很不错。就这样,我在暗房中回到三十二年前。
 
最近关于军舰岛的废墟照片时有所见,我希望把自己在这座岛上生活的记录公诸于世。它们可说是本人的私写真,所以虽然是煤矿坑岛,但没有任何採矿工人的照片。这是该岛关闭前一年、由各种意外小事件交织而成的青春军舰岛记录。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