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品格:22個案例,瞭解公司治理和上市櫃公司的財務陷阱

公司的品格:22個案例,瞭解公司治理和上市櫃公司的財務陷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公司治理
  • 財務分析
  • 上市櫃公司
  • 風險管理
  • 商業案例
  • 財務陷阱
  • 內控
  • 企業管理
  • 投資
  • 會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為什麼好企業一夕之間淪為全民公敵?
你用血汗錢傾力託付的對象,是值得信賴的公司嗎?

  財經版「看見颱灣」,揭露颱灣上市櫃公司治理盲點及怪現狀,
  讓你知道怎樣選擇好公司,投資不吃虧、消費不憂心!

  誰是接班人?颱積電 的交棒難題
  高階主管奬酬計畫是激勵還是誘惑?宏碁 與蘭奇條款

  績優生也犯錯?從 中華電信 避險案看內部控製
  什麼是閤理的董監酬勞?以 力晶科技 為例

  餐桌上的董事會--莊頭北工業 啓示錄
  一場荒謬的股東會--中石化 經營權之爭

  禿鷹與狼的鬧劇--亞洲化學
  高獲利低配股的迷思--從 TPK宸鴻 談起

  帝國夢碎,股東買單--明基 併購啓示錄
  從 國巨 案談颱灣的管理層收購

  ★胖達人炒股事件、黑心油風波、日月光廢水汙染案...標竿企業內部藏瞭哪些股東不知的隱憂?
  食安問題、內綫交易、掏空公司、金融危機...公司治理不彰,結果竟是你我必須付齣代價!
  22個案例,讓你看懂企業體質、守住自己的基本權益!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業永續發展及健全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礎,但變相的公司治理、法律規範與金融機構,已形成共犯結構,嚴重影響颱灣人民財富自由及資訊透明的權益!

  專業財經部落格「RusRule」格主 Rus 針對五年來颱灣上市櫃公司重要議題,以公司治理角度切入,透過不同麵嚮的分析,引領讀者深入淺齣瞭解公司治理對投資人和經營者的重要性。

  ★颱灣人應該關心的代錶性案例!投資人最想問的關鍵問題!深入淺齣精采解說!
  為什麼上市櫃公司喜歡把旗下金雞母分割上市?
  企業分割,小股東任人宰割?
  為什麼颱灣內綫交易很少被定罪?
  上市櫃公司董事長會因為經營績效不佳下颱嗎?
  是慈善公益還是在慷股東之慨?
  如何掏空一傢公司?
  政治利益與股東利益,孰者為重?
  如何強化企業誠信經營,減少可能的違規或不法?

  〈Rus的真心告白.颱灣人應該看見的真相〉

  在本書寫作將近完成時,颱灣正被食品安全問題弄得人心惶惶。

  整件事最早始於一個香港觀光客無心揭露瞭知名麵包店胖達人使用人工香料問題,而後另一傢食用米大廠山水米,被抓到混用進口米,欺騙消費者為本地米。

  最後胖達人被「重罰」18萬元,而山水米則是被「怒罰」瞭20萬元。而且見鬼的是,這時大傢纔知道,原來同樣的事山水米在過去兩年被抓瞭18次,更見鬼的是,原來颱灣最大的包裝米公司中興米過去兩年被抓瞭19次。

  這代錶著什麼?我們的稽查人員非常認真?還是我們的罰則太輕?

  讓我推敲一下,如果胖達人這件事發生在美國,會有什麼結果?
  首先,在衛生部門介入調查後如果確定屬實,會開齣一張具有懲罰性金額的罰單,接下來大傢會在電視上看到一堆律師告訴你:隻要你曾經買過這傢公司産品而有身體不適現象,請與他們連絡,他們會免費幫你打官司。再接下來的結果不意外,這傢公司會有打不完的官司,公司就算沒倒閉也會因而要付齣驚人的代價,這就是美國著名的消費者集體訴訟!

  很多人說美國人的亂訟造成瞭社會無謂的成本,可是我反問你,如果一傢公司造假被抓包的結果是公司重傷或是倒閉,連帶老闆身敗名裂,颱灣還有幾傢公司膽敢欺騙消費者?更不要講兩年被抓20次還是18次這種笑話!

  這件事告訴大傢的不隻是公司治理問題,而是今天颱灣所有的問題都在此。

各界推薦

  輔仁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李天行

  深入探討颱灣上市櫃公司財務陷阱,幫助投資人趨吉避凶的最佳專業著作。
──總乾事黃國華(作傢)

  自然人有人格,法人也有人格;自然人有品格,法人也有品格。自然人的品格不消說,法人的品格也不難懂。
  公司法以董事長為公司代錶人,因此法人的品格看董事長/會的管(治)理風格也就不言而喻瞭。
  本書篇篇精采的案例與問題解答,在在說明真相隻有一個:
  有好品格的公司雖未必能讓你投資增值開心,但絕對能讓你的投資保值安心。
  俏皮的說,詳讀本書內容,雖未必能讓您迎嚮大富大貴,但絕對能讓您避開大災大難!
──唐樹萬(中華策略管理會計學會理事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華驎(Russell H. Lee)


  1971年生,畢業於政治大學財稅學係。
  由公司業務員起傢,進而陸續擔任傳統産業公司和投資公司總經理,具有豐富的企業經營和投資實務經驗。
  作者並以Rus為名長期經營「RusRule」部落格,針對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及公司治理議題發錶看法,為網路知名作傢。

鄭佳綾

  政治大學會計學係學士、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會計學係碩士、澳洲國立科廷大學會計學博士,目前為輔仁大學會計學係助理教授。

  緻力於管理策略與公司治理教學個案的撰寫,並以互動啓發的個案教學,結閤學理與實務。研究領域為管理會計、公司治理與道德決策、企業社會責任。學術論文曾發錶於《中山管理評論》、Management Decision、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Issues等期刊。
 

圖書目錄

作者序  颱灣的公司治理現狀 李華驎
作者序  以案例為藉鏡,傳遞公司治理的價值 鄭佳綾
導 讀  拆解品格地雷 孔繁華

個案1
誰是接班人?—颱積電的交棒難題
〈經典案例〉IBM如何培訓接班人

個案2
高階主管奬酬計畫是激勵還是誘惑?
〈鄉民提問〉公司被掏空,簽證會計師難道不用負責任嗎?

個案3
企業分割,小股東任人宰割?
〈鄉民提問〉為什麼颱灣上市櫃公司喜歡把旗下金雞母分割上市?

個案4
誰纔是真正的老大?

個案5
一場荒謬的股東會—中石化經營權之爭
〈鄉民提問〉遊牧救援董事

個案6
另類颱灣奇蹟—颱灣股東會亂象

個案7
什麼是閤理的董監酬勞?—以力晶科技為例
〈鄉民提問〉颱灣政府四大基金持股這麼多,為什麼不以股東名義要求上市公司推行公司治理?

個案8
績優生也犯錯—從中華電信避險案看內部控製

個案9
全額連記法與纍積投票製—從大毅科技事件談董監事選舉方式
〈鄉民提問〉為什麼颱灣的內綫交易很少被定罪?

個案10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談大股東背信
〈鄉民提問〉公司掏空為什麼監察人查不齣來?

個案11
砸大錢保股價—庫藏股麵麵觀

個案12
禿鷹與狼的鬧劇—亞洲化學

個案13
高獲利低配股的迷思—從TPK宸鴻談起

個案14
餐桌上的董事會—莊頭北工業啓示錄

個案15
政治利益與股東利益,孰者為重?

個案16
帝國夢碎,股東買單—明基併購啓示錄
〈鄉民提問〉颱灣上市櫃公司董事長會因為經營績效不佳而下颱嗎?

個案17
從國巨案談颱灣的管理層收購

個案18
公司的監督力量

個案19
買殼與藉殼上市
〈經典案例〉從絢爛到隕落再到重生的故事—東隆五金

個案20
用你的錢來爭奪經營權

個案21
是慈善公益還是在慷股東之慨?
〈鄉民提問〉怎麼樣可以掏空一傢公司?

個案22
企業的社會責任

跋 如何增進颱灣公司治理 李華驎
附錄 參考資料

圖書序言

作者序

颱灣的公司治理現狀

李華驎


  在大學時代影響我最深的老師曾經說過,颱灣所有的財經教科書,包含他自己的著作,都是翻譯、抄襲外加一堆研究生的作業而成。整本書唯一會是作者自己寫的隻有序文。所以一本書唯一值得看的就是序文。

  如果光是這段話已經讓你火大,請先不要激動。首先,我隻是轉述老師的話,說這段話的人,雖然在颱灣學術和財經界有相當地位,後來卻因背信罪被抓去關瞭。其次,社會科學不像自然科學可以放諸四海皆準,或是調整幾個參數就有新的發現。再加上颱灣不受國際重視,就算真的從颱灣挖掘齣瞭什麼獨步全球的觀點,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多人關注,在這樣的前提下,「引進國外觀點」其實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瞭。因此這本書也不例外,隻能算是匯集各傢說法意見再加上一點點個人想法而成。套句網路用語,這本書的完成「要感謝Google、Wikipedia 和Copy & Paste」。

  一年多前我受邀參與這本書的寫作時,其實我連什麼是公司治理都不知道。大半年過去,寫完瞭十幾個教案後,我覺得對公司治理已經充分掌握。但又過瞭幾個月後,公司治理到底是什麼,我再度茫然……

  先撇開那段時間我在發高燒的可能。我之所以茫然,是因為我們的政府口口聲聲高談推動公司治理的同時,真正的作為卻讓人不知所以。舉個例子,2012年有一傢上市公司因為經營權之爭,在股東會當天,公司高層以匪諜潛伏意圖破壞國傢秩序為由,哦!寫錯瞭,是不法份子混入其中,企圖乾擾股東會進行,一大早派瞭保全堵在股東會場門口,所有進場股東都要經過嚴密查核,可是自己人卻早已進場。等市場派和一般股東花瞭很長時間通過層層安檢進場時,公司派早就變更瞭議程,選齣新的董監事。

  這個案子經亞洲公司治理協會點名,我猜已經被天橋底下說書的編成八段,在亞洲各國不停放送而成為「颱灣之光」瞭吧!這麼誇張的事,你猜主管單位有任何處置嗎?答案是沒有。如果看一下這傢上市公司老闆的背景,你不得不相信這就是江湖上傳說的「年年繳黨費,勝過安太歲」。

  當然,這可能是少數的「個案」。那我再講另一個故事。

  有一傢上市公司長期掌舵者被關瞭,引發旗下二派人馬爭奪公司經營權。雙方人馬都找上政府單位支持。主管單位也很頭痛,於是由部長大人齣麵說瞭一套大義凜然的公司治理原則,話說完,官股自己卻找瞭第三方閤組團隊參與該公司經營權之爭。這像什麼?這就像足球比賽前,裁判覺得現有兩隊都不夠好,於是聯閤瞭第三隊下來爭奪冠軍盃。結果不意外,裁判聯軍隊獲得瞭冠軍。有趣的是,三年後裁判和隊友鬧翻,這次裁判自己組一隊下來踢球(但他還是裁判哦!),慘的是這次裁判隊居然輸瞭,冠軍隊知道方丈為人很小氣,得罪瞭方丈彆想跑,最後把董事長讓給瞭裁判。每次我看到這個故事,我總懷疑我們的問題到底是齣在公司治理,還是國傢治理?

  對於上述指控,我們行政部門最常見的迴應就是「無法可管」。事實上,自當今 聖上即位後,除瞭「謝謝指教」外,「依法行政」也是聖上最常用的字眼。所以我們理所當然要來檢視一下我國立法委員們的作為。

  在颱灣,大傢應該都清楚感受到立法委員們偉大之處。從買到的泡麵裏有蟲,到超速被多開瞭一張罰單,都有立法委員齣麵開記者會幫你討公道。打開任何一個新聞頻道也幾乎都有立委的畫麵。立委大人在颱灣簡直是包公再世,不但白天為民伸冤,晚上還可以斷鬼神(上節目),隻是在這些偉大光環下,立法委員大人們「似乎」很少做的就是立法和修法。

  「(歪國人)立委都是很善良的,這一定是有什麼誤會!」

  2007年,有一傢上市公司企圖以惡意購併的方式,吃下另一傢同業的上市公司。要被併的公司當然不甘心,找瞭一群學有專精的律師指導後,在股東會上祭齣全額連記投票製。最後這傢想吃下彆人的公司花瞭數十億買瞭對方超過40%股權,就因為這個投票製,連一席董事都拿不到。然後呢?在2007∼2011年同一批專傢,用同樣的手法至少順利幫三傢上市公司擊退對手。拿下40%以上股權,卻連一席董事都拿不到,這種鳥事除瞭颱灣大概隻有烏乾達會發生,而我們的立委大人們經過四年後纔瞭解這個道理,在2011年修法把股東會投票改為強製使用「纍積投票製」。

  「不管怎樣,反正還是改瞭嘛!」你可能這麼想。那我再講一個故事。

  2011年有一傢上市公司董事長聯閤第二大股東,企圖買下這傢公司多數股權,將這傢公司私有化並下市。當時颱灣幾乎所有的財金媒體都指責這位老闆貪心和野蠻,刻意長期壓低公司股價,在公司前景轉佳時卻用低價來迴購公司,瘦瞭股東、肥瞭老闆。在颱灣輿論一麵倒的批評這個老闆居心不良的同時,就是沒有一傢媒體敢說齣真話:「這位老闆所做的事其實全都是閤法的。」他之所以敢用低價公開收購,是因為颱灣的法令就是這樣訂的。

  事實上,在這個案例之前,颱灣已經有三傢上市公司做過同樣的事,其中兩傢成功,一傢被否決。而這個案例的齣價已經是四傢公司中溢價比最高的瞭。最後這個案子在我們政府機關一貫喜歡打落水狗的態度下,以不是理由的理由給否決瞭。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如果今天這位仁兄有興趣再搞一次,或是另一個吳董、張董想做一樣的事,情況仍是一樣的。因為雖然經過瞭兩年多,我們的相關法令一個也沒改過。這種結果其實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因為敝國從基層民眾到政治高層,一嚮的風格就是「今天公祭,明天忘記」。除非再有一個×董得罪瞭媒體被大肆宣揚,否則不會有人記得這件事對小股東是多麼不公平。

  再講一個小故事,2012年颱灣有一傢上市公司董事長因為掏空公司十幾億資金被判刑。在公司董事會上有一位獨立董事提案,董事長被判刑應該辭職。結果呢?想也知道,當然是這位提案的獨立董事「被主動請辭」瞭。董事長則是在董事會一片鞏固領導中心的呼籲下,勉為其難地留任瞭。這應該扯不上立委吧?事實上,董事會中之所以沒有人敢對董事長開砲,關鍵就在我國特有的「法人董事代錶製」。透過這個製度,董事會的成員就像服下瞭日月神教的三屍腦神丸,董事長要怎麼亂搞,都沒有董事敢反抗。颱灣公司治理常見的問題都是基於這個製度而起。這個問題你知、我知,連獨眼龍都知道,可是不管是我們政府部門還是立法部門,就是沒人敢提議修改這個條款。

  談完瞭行政和立法部門,再談一下我國司法部門在公司治理上的貢獻。我大學入學時進瞭法學院,除瞭本係的租稅法,我讀過法學緒論、憲法、民法和商事法。這四科老師中後來有一位當上大法官。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即便我唸過這些法律,遇到事情想查六法全書,我卻完全看不懂。因為我們的法條除瞭多如牛毛外,還是用半文言文寫的。每一次打開六法全書,我都忍不住想看一下第一頁是否寫著「恢復帝製,還我大清」的字樣。用簡單的話說,我國法律並不是要給老百姓看的,而是用來讓法律係畢業生可以輕易找到工作的。

  照例講一個故事,我在國中時讀過一篇課文叫〈差不多先生〉。或許很多人還記得這篇課文的內容。但不知你記不記得,差不多先生後來是怎麼死的?答案是,差不多先生得瞭急癥,找瞭一個醫牛的大夫來治他。這篇課文我當年覺得很有趣,但如果我告訴你,我們的司法對於財金相關案件用的就是同樣的手法,你可能會笑不齣來。

  首先,在我國隻有颱北地方法院纔有財金專業法庭,換言之,在颱北之外地區如果犯瞭財金相關案件,審你的法官可能是專判離婚的專傢,看來住颱北的人要多注意一點。但其實也不必擔心,因為財金專業法庭隻有一審,隻要上訴到高等法院,不管是在颱北還是颱東,你都有非常大的機會遇到非財金專業的法官。其次,我們的法官很多時候也都是用醫牛的方法來定金融犯罪,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內綫交易罪。相較於一般民刑法,內綫交易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明顯的受害人。翻開颱灣過去內綫交易判例,除瞭有一半被判無罪外,剩下一半的有罪判決90%都是:「念×××有悔意,在追迴不法所得×××萬後,判處緩刑。」看來這些金融犯罪人如果不是個個都齣於一時糊塗,我本善良,不然就是法官佛心來著。你也可以想想,金融犯罪利大罪輕,不正是鼓勵大傢朝此方嚮努力嗎?

  看完上列差不多PH3.0的心得,如果已經讓你腦門充血想買下或燒掉這本書,我勸你最好至少看完一章再決定。這本書裏的教案主要是作為實際教學之用,我無意挑起學生對社會的反動思想,所以大多數的酸文到此為止。

  對我們來說,這本書有兩個特色:首先,教案裏的標的公司都是颱灣本土企業;其次,除瞭莊頭北外,全部教案公司都是現存的公司。

  作這樣的決定其實有點傻,第一,應該寫一些外國公司的範例,或是如現在流行的,從市場考量寫一些中國大陸公司教案,好讓這本書看起來國際化一點,或是可以賣到更多地方。第二,颱灣過去相關教案談及颱灣企業時,都愛寫一些像力霸或是博達這種惡性重大的故事。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公司都倒瞭,一方麵毫無爭議,都是很明顯的失敗例子,更重要的是,這些公司負責人不是落跑瞭就是被關瞭,任憑你怎麼寫,他們都不會齣來告作者。

  寫瞭這段錶示我們並不是不清楚可能的後果。但是我還是選瞭一條很笨的路,因為相較於外國的案例,颱灣本地的案例更能讓讀者感同身受,並從中知道相關問題所在。同樣的理由也適用在為什麼我們選擇「活的公司」上,我希望大傢可以瞭解,並不是隻有已經破産倒閉的公司纔會犯錯,錯誤會存在任何一傢公司中,特彆是這本書寫瞭一年多,不少公司在撰寫教案時都在股價高峰,大傢可以從中迴顧這些公司後來的股價錶現。也藉此告訴大傢,公司治理其實並不隻是學術理論,套句華爾街名言:「要投資怎麼樣的股票,端看你想吃得好還是睡得好而定!」一傢公司治理良好的公司不見得讓人吃得很好,但肯定可以讓你睡得安穩。

  當然,我也可以想像自己的公司被人傢列為失敗案例的感受。如果你真的很不爽,請先靜下心來。「失敗學」過去幾年一直是美國最熱門的顯學之一,一傢公司應該在意的不是失敗經驗被人傢拿齣來討論,而是自己如何能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更為強大。如果您的公司不幸地被寫進這本書中,除瞭生氣我汙衊瞭您的公司,是否也可以想想,這或許也是您嚮投資人展現公司銳意改革的機會。當然,如果這段說法還是不能平息你的怒氣,讓我發揮一點個人專長,再講一個曆史故事。

  清朝有一位戮力改革,為後世奠定根基卻背負曆史罵名的皇帝。對,他就是雍正。很多人總以為,雍正之所以這麼黑是因為改革擋人利益,其實並不是,這一切完全是他自己搞齣來的。雍正年間發生瞭一件事,有個二楞子加憤青唸瞭幾本黨外雜誌,就在民間到處散布雍正得位不正、弒母殺兄、貪財好色這些傳言,甚至還跑去找四川總督嶽鍾麒勸他造反,反清復明。不過,這位嶽將軍雖然號稱是嶽飛後代,還是很識時務的,馬上把這批人綁起來送到雍正處。雍正看瞭傳言,一時氣不過,親自寫瞭一本書叫《大義覺迷錄》,把這些傳言一一列舉,再一一反駁,並通令全國各地方政府和書院都要讀這本書。結果你猜發生瞭什麼事?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這本書成瞭二百多年前的壹週刊。大抵今天你聽到有關雍正的傳言都來自於此。爾後,隻要有人對於媒體報導不實而生氣時,我都勸他想想雍正的例子。

  最後,如同所有的序文一樣,這本書的完成有許多該感謝的對象。

  我第一個要感謝的是颱大PTT-Stock闆和我個人部落格的讀者。除瞭我每天都花不少時間在PTT相關闆麵上外,本文中不少資料來源和奇言佳句都是來自PTT鄉民的貢獻。例如在我問起:「為什麼公司應該發股利而不是現金迴購?」時,有一位鄉民迴答:「股利音同鼓勵,隻有發股利的公司對股東纔是真正的鼓勵。」讓我忍不住把這句話收進這本書中。(PS.這位先生請和我連絡,如不棄嫌,送上本書一本。)

  PTT的鄉民們多半是在學學生或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有很多的熱情和對現況的不滿,但也代錶著颱灣未來的希望。對我來說,與其對著公司高階主管們高談公司治理的重要,我更有興趣教育年輕人早日理解這些想法的重要性。也基於此,除瞭教案外,我特彆列齣一個叫「鄉民提問」的專欄,由我部落格讀者和PTT鄉民提齣他們想知道的問題,再由我來迴答,希望能藉由簡單的提問(例如:「公司經營不善,董事長為何不用下颱?」)和更活潑的筆法,讓這個枯燥的話題可以簡單有趣一點,也讓一些公司治理的論點更為年輕人所接受。

  除此之外,我真的要非常感謝我部落格的讀者。在我第一次與齣版社洽談後有點心灰意冷時,是你們,這群我從來沒有見過麵的人,幫我把這個想法散布齣去,也因此纔有瞭和圓神齣版事業機構閤作的機會。沒有你們,或許就沒有這本書,或者會是一本連我自己都不認識的書。我不認識你,但我真的很謝謝你!

  第二個要感謝的是星巴剋。先聲明我並沒有任何星巴剋或統一集團股票。事實上在我過去人生的多數時間裏,我一直認為去星巴剋喝咖啡是一種浪費錢的行為。這個想法在我寫完十幾個教案後發生瞭變化。我寫作陷入瞭低潮,接連數個月寫不齣任何東西。這個情形在某次踏進星巴剋後改變瞭,從此之後,在每一次寫作沒有頭緒時,星巴剋就成瞭我必去的地方。而且見鬼的是,我試過幾次彆傢咖啡廳或是買星巴剋咖啡豆在傢喝就是沒效。我最常去的是西門町漢中街的星巴剋,這是我全世界去過的星巴剋中最吵的一傢,但也是我完成最多教案的咖啡廳。雖然很詭異,還是要謝謝你們。

  最後,要謝謝我的傢人,我的父母和太太,他們一直不知道我到底在乾什麼。謝謝你們對我的支持和包容。也希望透過這本可能賣得不太好的書,能夠看到我過去時間的努力。

  最後的最後,身為熱愛自由的射手座,隨著這本書的完成,公司治理這個議題也該在我的人生告一個段落瞭。我一直對政府財政問題抱持濃厚興趣,但一直苦無有人可以幫我匯總龐大而繁雜的政府相關統計資料。如果您是立委辦公室或政府部門,和我一樣關心這個題目,也有辦法提供我想要的資料,我很樂意與您閤作,用我的淺顯文字讓更多人可以瞭解並關心這個議題。在此先行感謝!

圖書試讀

〈鄉民提問〉
為什麼颱灣的內綫交易
很少被定罪?


在迴答這個問題前,請你先想想:依你個人的認知,你覺得颱灣股市的內綫交易情況嚴不嚴重?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請你再迴答第二個問題:你認為過去20年來,颱灣因為犯內綫交易罪被判刑而入監服刑的有多少人?

答案或許會齣乎許多人意料之外,颱灣從1988年實施證券交易法以來,被依內綫交易案起訴的案例很多,但是最後被定罪的很少,而被判刑確立定罪後真正抓去關的更少。

不僅如此,內綫交易案件的審判程序總是曠日費時,以最為颱灣人熟知的「颱開案」來說,本案從2006年5月被起訴以來,目前已曆經瞭7年,在二審判決後,經上訴,由於最高法院後對於犯罪金額認定有疑慮,目前仍在審理中,這7年來,被告趙建銘的老丈人都已經從總統淪為階下囚瞭,但這位前駙馬爺除瞭一開始被羈押瞭約一個半月外,除瞭不能齣國,多數時間仍舊過著一般人的生活,上下班看診。

趙建銘可以自由自在並不是他享有什麼特權,事實上如果不是本案具有高度媒體關注,依過去經驗,趙先生早就和他的「學長們」一樣,不是無罪定讞,就是錶示悔意再罰點錢就順利脫身瞭。如果你不相信,看一下近年來颱灣幾個知名的內綫交易案的審判結果,你就不會感到意外瞭:

捷普購併綠點案:2006年美商捷普欲購併颱灣上市公司綠點,當時擔任綠點董事之一的普訊創投法人代錶報告此事,普訊董事長柯文昌指示下屬買進約2,200萬股綠點股票,再逢高齣售獲利達4億元。

柯文昌因涉及內綫交易,被檢查官起訴求處12年刑期,一審判決9年,二審在2012年底改判無罪。同案被告的綠點總經理特助林欽棟,同樣在獲知消息後用人頭戶買進綠點股票獲利200多萬。法官念其有悔意,令繳齣不法所得後,判緩刑4年。

飛信購併頎邦案:2009年頎邦副總鄭明山夫婦得知購併消息後,利用人頭帳戶買進公司股票不法獲利200多萬元。法官念其有悔意,令繳齣不法所得,並嚮國庫捐款130萬元後,判緩刑2年。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