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之书

太空之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im Bell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史上最强百科系列
继《数学之书》、《物理之书》、《医学之书》后
最新力作《太空之书》

  趣味故事+详解天文太空历史+精采图片
  从阅读中了解天文、体会太空

  天文学和太空探索的悠长历史,充斥着足以回答我们最大且最深层疑惑的慾望。
  我们很幸运生在人类历史中的此一文明和时刻,
  可以主动寻求这些问题的解答,并尝试追求探索过程中所需的技术。


─金贝尔

  我们的月球从何而来?
  在其他恆星周围是否有类地行星存在?
  什么是光害?

  在这本图文并茂的好书中,提出了一些发人省思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加入行星学会会长金贝尔的行列,和他一同探索250件最有趣的宇宙现象和天文成就。除了有令人讶异困惑的事件,例如巨石阵的史前遗址以及黑洞;时间轴还涵盖了多样性的议题,例如恐龙的灭绝、土星环的发现、哈雷彗星、太阳闪焰、液态燃料火箭、史波尼克1号、探险家太空船的壮游、麦哲伦号拍摄金星表面的雷达图,以及2012年8月好奇号漫游者登陆火星。影响了天文学和太空探索历程、才华洋溢且坚韧不拔的科学家也是本书的特色,包括托勒密、阿里亚哈塔、哥白尼、伽利略、卡西尼、霍金以及萨根。

  本书按时间先后顺序的规划,每则条目有精要短文搭配几张全彩图片,同时每页底下的「註记和延伸阅读」,提供了更深入研究的资源,是太空与天文知识入门的理想读物。

本书特色

  1.丰富条目:250项太空史上重大里程碑一次收录。

  2.编年百科:条目依年代排序,清楚掌握太空发展演变。相关条目随页交叉索引,知识脉络立体化。

  3.浓缩文字:每篇700字左右,快速阅读、吸收重要太空观念和大师理论。

  4.精美插图:每项条目均搭配精华全彩图片,帮助记忆,刺激想像力。

  5.理想收藏:全彩印刷、图片精美、收藏度高,是科普爱好者必备最理想的太空百科。

名人推荐

  贝尔博士的《太空之书》将我们人类最好的成就,依编年史的方式记录下来,随着几千年来的发现,甚至距今数十亿年所发生的事,如果这都无法使你感到谦逊、让你满怀敬畏,并对即将到来的发现感到兴奋,那就把书拿起来,从头再读一遍吧!──比尔奈(科学小子与行星学会执行长)
 
  这是一本有关、曾经有关或将会有关于宇宙所有事物的非凡编纂书籍,尽管它是资讯的绝佳来源,金贝尔的《太空之书》仍是一本以浏览为乐,甚至阅读起来趣味横生的书。──尼尔.戴森(天文物理学家与《太空编年史:面对最终前沿》作者)
 
  金贝尔的《火星3D》一书,带领我们踏上一趟穿越神秘、有时危险,但大部分是迷人的火星表面惊奇之旅,对曾梦想探索这颗红色行星的人来说,这是必读的。──巴兹.艾德林(阿波罗11号太空人)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金贝尔(Jim Bell)


  金贝尔博士现在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的州立大学地球与太空探索学院教授,以及纽约伊萨卡市的康乃尔大学天文系兼任教授。身为行星学会会长,他是一位在科学和太空探索上,既活跃又富创造力的公众评论家,因此从美国天文学会获颁2011年卡尔蕯根奖。金曾出现在许多广播电台和电视的节目,包括NBC的《今日秀》,PBS的《新闻时刻》,以及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和历史有线频道的节目。他也是来《自火星的名信片》、《3D火星》和《3D月球》的作者,同时参与了许多NASA的无人探索任务,例如近地小行星任务(NEAR),火星拓荒者号,火星精神号,机会号和好奇号漫游者,以及月球勘察轨道者等。主带小行星「8146 Jimbell」就是以他命名的。

译者简介

曾耀寰


  国立中央大学物理及天文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师、《科学月刊》总编辑、《物理双月刊》总编辑。曾获第八届李国鼎通俗科学写作奖第参奖。曾任交通大学理学院、台湾艺术大学通识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主编《当天文遇上科学》、《穿越星空百亿年》和《老师没教的科学家》等书;着作包括《企鹅雄兵──用Linux进行电脑丛集计算》以及《Linux万万岁》(与谢宝庆合着);译作包括《爱因斯坦的镜子》(与邱家媛合译)以及《下一波资讯革命──量子电脑》(与邱家媛合译)。

图书目录

简介╱关于太空之书
致谢
条目
宇宙的诞生
约西元前一百三十七亿年╱大霹雳、约西元前一百三十七亿年╱复合纪元、约西元前一百三十五亿年╱第一代恆星、约西元前一百三十三亿年╱银河、约西元前五十亿年╱太阳星云、约西元前四十六亿年╱暴烈原太阳、约西元前四十六亿年╱太阳的诞生、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水星、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金星、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地球、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火星、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主小行星带、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木星、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土星、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天王星、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海王星、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冥王星和古柏带、约西元前四十五亿年╱月球的诞生、约西元前四十一亿年╱后重轰炸期、约西元前三十八亿年╱地球上的生命、西元前五亿五千万年╱寒武纪大爆发、西元前六千五百万年╱恐龙灭绝撞击、西元前二十万年╱智人、约西元前五万年╱亚利桑那撞击

观天
约西元前5000年╱宇宙学的诞生、约西元前3000年╱古老天文台、约西元前2500年╱埃及天文学、约西元前2100年╱中国天文学、约西元前500年╱地球是圆的!、约西元前400年╱希腊地心说、约西元前400年╱西方占星术、约西元前280年╱太阳为中心的宇宙、约西元前250年╱埃拉托斯特尼测量地球、约西元前150年╱星等、约西元前100年╱第一台计算器、西元前45年╱儒略历、约西元150年╱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西元185年╱中国人观测「客星」、约西元500年╱《阿里亚哈塔历书》、约西元700年╱找寻复活节、约西元825年╱早期阿拉伯天文学、约西元964年╱目睹仙女座、约西元1000年╱实验天文物理学、约西元1000年╱马雅天文学、西元1054年╱看到「白昼星」……等250项条目。

图书序言

约西元前137亿年前
大霹雳
哈柏(Edwin Hubble,西元1889年~西元1953年)


没有比时空真正的起始点更适合来综观天文的历史,二十世纪的天文学家(例如爱德温.哈柏)借由观测类似星系这样的大尺度结构会沿着我们的视线方向相互远离,从而发现宇宙正在膨胀。这意味着以前的宇宙是比较小,并且在很远的过去,所有的物体都是从时空的一个点(称做奇异点)开始,透过哈柏太空望远镜和其他天文设备多年的仔细观测,已经显示宇宙诞生在137亿年前的一次勐烈爆炸。

一开始,大霹雳学说(the big bang theory)在1930年代受到天文学家的质疑,现今的学说受到数十年的天文观测、实验室里的实验和数学模型的严格考验,这些考验来自于研究宇宙起源与演化的宇宙学家和天文学家。我们从这些研究学到的宇宙早期历史是令人感到深刻的,包括宇宙存在的第一秒内发生的事、宇宙温度从10^15度掉到仅有10^10度、宇宙现有所有的质子(氢原子)和中子都来自这个原始电浆。当宇宙年龄只有三分钟的时候,氢已经以核融合过程产生氦和其他轻元素,这种核融合过程仍然在今日的恆星深处进行着。

想到时间和空间都是在137亿年前的一瞬间诞生是令人兴奋的,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大霹雳之前又是什么?宇宙学家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认真地对这个问题提出疑问,因为时间本身就是诞生在大霹雳这一刻,我们也要谦卑地理解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最多的元素,也就是氢,是在大霹雳后的第一秒内产生,我们是亘古的老朽。

参照条目:哈柏定律(1929),核融合(1939),哈柏太空望远镜(1990)
图说:绘图描述宇宙的诞生,就像了解宇宙一样的极富挑战性,这里是一位艺术家想像地捕捉大霹雳受到另一个三度空间宇宙碰撞的概念,这个宇宙隐藏自更高的维度。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