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寻龙、点穴、察砂、觅水、立向、择日,是中国风水学理论的全部内容。
风水学理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客观侷限性,就使得中国风水学理论中充满了迷信的成份;由于历代宗师们的人生观的侷限性,使得风水学理论走入了偏执的「门户观」中;更由于风水学理论中只偏中于「察砂、觅水、立向、择日」,因这些「简单易学性和可操作性」;而「寻龙点穴」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刘伯温仙师论鞭山诗有云:
我爱鞭山二十年,
鞭山对我莫无言;
今朝始悟鞭山趣,
贵穴始终不易扦。
历代地理仙师们之着作中都强调「三年寻龙十年点穴」讲的是寻龙难点穴更难,而没有强调,三年寻砂水,十年择日立向,谁轻谁重不言而喻了。
风水学之理论与实物,完全可以证明「龙脉正穴」是否出帝王公侯将相大富大贵之人,而「砂水向」最多只能保证中富中贵小富小贵而已。
「龙脉正穴」是风水学理论的灵魂,如果我们想成为真正的风水大师,你就必须彻底掌握正确的「寻龙点穴」大法。
理论与实物上,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后代出将入相大富大贵,就须根本上改变提高一下自己现在的生命基因的质量,也必须学会应用「寻龙点穴」理论来寻找「真龙真穴」;再应用「砂水立向择日」才能保证心想事成,公侯将相大富大贵之人就非难事了。
「龙脉脉气」讲的是,龙脉的能量大小,和龙脉能量在龙脉上的流转方式。
「穴法」讲的是,如何根据龙脉能量,在龙脉上的流转方式,来具体利用龙脉能量的方法。
「龙脉」的能量大小,和能量在龙脉上的流转方式,决定了「富贵贫贱吉凶寿夭」的程度大小;龙脉能量在龙脉上的流转方式,决定了人是否能够有效利用这些龙脉能量和能够有效利用多少这些龙脉能量。
「真龙正穴」则决定了,在龙脉能量大小和龙脉能量在龙脉上的流转方式,我们如何选点穴位,才能最有效的利用「龙脉能量」为人造福;因风水地理大法讲的就是,得地必能夺天。
龙与穴是「主」,「砂与水」即是「从」;主无从不贵。
故说:没有「龙脉脉气」,就没有「真龙正穴」;没有龙脉脉气和真龙正穴,就谈不上砂水的吉与凶;没有砂水的吉与凶,就谈不上「立局」;没有立局,就无所谓的「择日选时」之事。
千里来龙其能量大于百里来龙之能量;
百里来龙的能量大于十里来龙的能量;
十里来龙的能量大于一里来龙的能量。
在同一个龙脉上,「穴点」的位置不同,其富贵的程度大小也有不同,因「穴法」有其灵魂性。
「穴点」的位置山环水抱,砂水有情,立向好,择吉选时,则必能出大富大贵;反之立局之地,砂飞水走,无砂无水,砂水无情,立向不好,择吉选时,一定是贫贱凶夭。
余师今着此书,实乃抛砖引玉之举,望能为后学者略作铺垫,使后学能少走些冤枉路,即余之慰矣。
形法要领不难知,
峦头阴阳不须疑;
龙行剥换穿帐出,
穴旺丁财福荫济;
大地天机秘不泄,
法是曾杨再世替。
奇门地理学社余胜唐 甲午年立夏于玉里
林彩凤序 形峦是自然界的山川形势,风水地理的峦头。龙穴的「龙」指的是远处伸展而来的山脉,山地、丘陵,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或有转折,如龙之蜿蜒蟠旋,变化莫测。龙穴的「穴」指的是穴场周围三百六十度内的山势形峦。得地的形峦有如天设地造,穴位丰满如珠。风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形峦,二是理气。形峦着重于山川大地的形势与环境的选择。理气着重于方位、座向与阴阳、五行的应用。
形峦注重地理形势,主要是以龙、穴、砂、水、向来论吉凶。
龙要生旺:生旺之龙;山地、丘陵有起伏,有高低转折,穿帐过崃,缠护重重,迎送叠叠,忽大忽小,转东转西,曲曲活动,束气起顶,尖圆方正,丰厚圆满又有生气,左右两大水交合环抱有情,如龙之变化莫测。
穴要如珠:穴如天设地造,丰满如珠。有如灵光一点、应再穴位上。穴土五色,入首气壮,宛如龟盖,色泽鲜明,红黄滋润。
砂要秀砂:在穴场一眼所见、不论十里或百里,山水顾我、盼我、朝对分明,朝拜到堂,左缠右护,左旗右鼓,前帐后屏,带仓带库,文笔高耸,数峰插天。
水要环抱:水在风水学上极为重要;水即财,财即水。环抱之水,上有开,下有合,堂前玉带缠腰,金城环抱,十里来龙十里环抱,百里来龙百里环抱。
方向要吉;旺人丁立生向,求富贵立旺向,生旺水上堂得吉。向吉则富贵极品,人丁大旺,子孙忠良贤孝。
理气派以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神煞、纳音、奇门、六壬等理论观点论吉凶。严格来说形峦和理气,理论是互相融通的,认识风水学、要两种理论兼收并蓄。要知道形峦的精髓也要精通理气才是。
台湾闾仙派易经道教协会荣誉会长余胜唐大师,钻研「形峦龙穴」数十年,将累积毕生的精华及心血结晶「形峦龙穴大法」着书问世。余胜唐大师更在书中将我们老祖宗所遗留下来的龙脉运行、风水宝地及如何配合阴阳五行运用、趋吉避凶等等详述。也在书中论述;形峦龙穴风水运用的关键,运用得当能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好的风水皆由地灵感应而出如「笔架砂」、「透天文笔砂」、「华盖砂」、「楼台鼓角砂」、「龙楼凤阁砂」,穴之前后左右若出现此等之砂,家中之人一定会读书,且能文笔畅达。很多家长都盼望他们的小孩能用功读书,出人头地,功名成就。但有好的风水,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自己不努力,一样白白浪费了大好风水。地理好坏也没有一定的准则,例如:富贵之地,家中出秀才、但有时也会损财丁。所以有好的地理风水、也要多行善立公德。财丁才会旺、富贵才会绵长。
「形峦龙穴大法」问世,实是有心学习形峦龙穴大法者之福。此书也必能带给读者一个积极的作为,想要早日达成人生目标、理想境界的人,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在此恭贺余胜唐大师能再次将先贤风水真理精华等等着书问世,这也是余胜唐大师对社会的一大贡献与福泽。
台湾闾仙派易经道教协会 荣誉理事长 林彩凤
二○一四年五月十六日 序于新北市新庄区闾仙派道场
吴钦雄序 风水学最大科学命题是天地人合一。
风水的具体操作,就是排布天运、地运、人运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之间的相合相沖,取决于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由此便有了吉凶。
风水乃顺乘生气,气得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上得之于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
风水之道概而言之,不过龙、穴、砂、水、向五字,然五字展开,其义至博、至深、至繁;且众家说纷纭各弹各的调,并无统一论法;为返朴归真,化繁为简,是当世学者梦寐之求;而此事言则易,做则难。
风水将宇宙气场、地球气场和人体气场纳入了一个大系统中,并得出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週期性、全息性。就是用现代观点来分析,这都是极其科学的。开展中国风水学研究,就是要求证出中国风水学中的科学性。
风水学中的操作上,均由理论与实践中验证而得,故风水学实为科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基础。
风水地理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採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採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思想的真谛所在。
明代蒋大鸿仙师在《水龙经》中指云:识别生气的关键是望水,「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止」。气行则不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世;夫益于地外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形者为气。表里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气油东趋西,即其水之或去或来知之矣。行龙必水辅,气止祕有水界。
风水思想提倡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依,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在有生气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作顺乘生气。
只有得到生气的滋润,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
余老师是本人好友,其风水理论与实务兼备,形峦与理气兼通,这本「形峦龙穴大法」巳是其第十七本着作,即将出版;故知其堪舆风水知识涵养深厚,其实物经验更是了得;今有幸为本书作序,我把好书推荐给大家。
中华心庐命理师协会理事长吴钦雄谨志
杨智富序 欣闻余老师第十七本之大作,「形峦龙穴大法」业已完稿,即将出版;本人深感荣幸受余师之邀请写序,本简序文为本人表达祝贺之意。
郭璞《葬经》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故,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穴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佔山川融结而成像;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即内外气相乘。
《地理人子须知》云: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要藏风。又云:气乃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外气横形,内气止生。又云: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乃察生气之来与止聚。故,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
风水术以周易为基本理论,「天地人合一」的要求,达到最佳的生存、生活,的一门学问,也是对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龙真」者,谓其势远大,发脉悠长,缠护绵密,帐幕重重,有迎有送,剥换星尊。
「穴的」者,谓龙势止息,垣局周密,众砂朝拱有情,明堂平坦端正,曲水绕抱,证佐分明。
「砂秀」者,但凡山形水土,皆为生气所发生,清秀圆润,茂草修林,为生气之形。若山焦草枯,巉岩峥嵘,是为恶气所凝也。
「水抱」者,来水弯环而绕护,去水之玄而回顾,皆有情向穴,穴心周围之水,均须上开下合,临头合脚,合襟缠绕如虾须、蟹眼、金鱼之形。
「向吉」者,谓当避凶煞之方,得生旺之立局,必然摧富摧贵有应。
「来龙证穴」后,结合选址消砂纳水即可定穴了;「定穴」就是看明堂出水口是否符合来龙的生气,也就是看堂气是否和龙气是共一卦。
堂气是外气,龙气是内气,而以内气为主;如果外气可以接内气,即堂气合龙气,那就是真龙的穴;否则是真龙假穴或假龙真穴。故,选址需要消砂纳水,定穴也需要消砂纳水。
看风水就是通过观天察地,来寻找龙的行止规律,找到龙行止有度的地点「穴位或垣局」,用于兴建阴阳二宅以事生事死事;用风水术使生气「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真正发扬「杨曾赖廖仙师」地术之陆地神仙。
中华生基命理堪舆师协会杨智富谨志
郑家丰序 恩师余胜唐老师将出第十七本书「形峦龙穴大法」,承蒙爱戴,给予机会撰写序文,心中欣喜万分,恩师是堪舆命理权威,从其第一本出版至今迈向第十七本大作「形峦龙穴大法」业已完稿,即将出版;故知其学术理论知识涵养深厚,其实物经验更是了得;余师理论与实务兼备;故台湾股票上巿或上柜公司之领导及经理,或东南亚,大陆省级部级干部,多有其阴阳宅及生基作品;是一位大师级之人物。
而今此之大着,必然在堪舆界轰动,难得一见,弟子引颈期盼。
此书精谈形峦龙穴大法,有闻恩师道:得龙穴必过三关,一、生死关,二、得失关,三、有无关,有福之人应过此三关,欲得大地必先得明师,形峦龙穴大法出书是堪舆界的福音,又有点出寻龙点穴造葬大法,本人因仰慕恩师的洪名,时常亲临于身边请教,受益良多。
时约壬辰年(民国一○一年)与恩师去大陆户外教学,我们到了厦门、彰州、泉州、汕头,沿路余师敎我们如何寻龙点穴讲解实证,从峦头理气见识到余师寻龙点穴学识广博,在堪舆界已无几人,从论龙、论穴、论砂、论水、论向无所不通,此生能遇到余师实如至宝。
今余师再出第十七本书,预祝功成圆满,感恩答谢恩师之教导和教诲,谨此为序。
门人郑家丰 写于桃园大园『道奇门堪舆命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