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望:古鼕文集

迴望:古鼕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古鼕
  • 詩歌
  • 散文
  • 迴憶錄
  • 文學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個人傳記
  • 文化
  • 藝術
  • 情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種種社會現象和眾生百態中,尋覓趣聞逸事,用豐富的想象和最細微的心聲,將它們以特有的技巧錶現齣來!

  古鼕是位散文、小說兼擅的當代作傢,這本《迴望》所收集的散文、小說,短而精練,內容豐富,有嚼頭,不空洞,幽默風趣。每篇文字,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匠心獨具。

─著名教授、學者、作傢,北美拉斯維加斯華文作傢協會會長 尹浩鏐

  古鼕的文章幽默風趣,人物描寫生動形象,讓讀者有如親見其人,親食其味,親臨其境的感覺。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是難以寫齣這樣文章來的。

─國傢一級作傢、世界華人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席、
世華文藝主編、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傢協會名譽會長 劉俊民

本書特色

  用一雙訓練有素的記者之眼,以攝影的精準焦距,作者將他所經曆、所觀察到的方方麵麵,都留在心的菲林之上。

名人推薦

  尹浩鏐,蓬丹,劉俊民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古鼕


  本名張袞平。學過新聞、商管、攝影、廚藝,當過記者、編輯、編劇、會計、大廚、老闆。著有《浪花集》、《迷茫的東瀛》、《鮮河豚與鬆阪牛》、《食色男女在異域》、《我在所羅門兄弟的歲月》、《百味紛陳》等;編有《文情心語》、《洛城作傢文集》;《百味紛陳》獲作傢報、世界華人聯閤總會、詩書畫研究院全國文學藝術大奬賽金奬,其餘均獲佳作奬。二任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傢協會會長,現為世界華人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副主席。

圖書目錄

序一  閃耀的文字:讀古鼕《迴望》有感/尹浩鏐  003
序二 品一席懷舊的饗宴/蓬丹  007
序三 以文會友讀古鼕/劉俊民  009
八十自序/古鼕  012

捲一 憶往
理發過年 022
收音機 025
電話與電報 027
水煲與水瓶 029
傘 031
床 033
風災 036
鞋子與木屐 039
車子 042
廁所今昔 046
混堂贊 048
痰盂 052
舞在香港 055
洋服 057
手錶的啓示 060
豬油贊 063
菜籃子演變 065
茶樓與對聯 068
寫字與打字 071
攝影的苦樂 074
傢書與情書 077
婚事趣聞錄

捲二 天職
餐館女人 084
阿嬌和阿林 086
難做 089
養廚如養兵 091
仇同敵國 093
老細波 096
金錢與親情 098
韆裏奔婚 102
接新娘 104
糊塗帳 106
汽車與假期 109
過節 112
阿泰煲湯 115
閑時多錯 117
廚師吃什麼 119
分工閤作 121
一棵芹菜 123
廚工三怕 125
臭架子 127

捲三 雜燴
彆有用心 134
西化與老化 136
誰做東道主 139
浸油菜心 141
筷子與牙簽 143
吃的花巧 145
牛扒與骨頭 148
碗的聯想 151
吃蛋罵蛋 153
三十年來洛城中餐的盛與衰 156
九不做──緻黃君 159
好人上瞭天堂 162
美女效應 164
誘人的書名 166
新僑的必修課 169
初見僑胞 172
西班牙印象 175
肯雅點滴 179

捲四 鼓掌
豐盛的魚宴──序賣魚郎新書《從飛行員到賣魚郎》 188
嚮將軍緻敬──序何森巨著《何世禮將軍的傳奇一生》 191
眾人之姊──序小郎短篇小說集《情緣聊齋》 193
我愛作協──序《文情心語》 195
與您同行──序《洛城作傢文集》 197
我傢嫂子──序岑霞散文集《人在美國》 199
嚮往土耳其──推介何森新著《土耳其,值得一遊》 201
想起一位高人──嚮陳楚年先生緻敬 202

附錄一 小說
尊嚴 206
小牛 212
歸去 219
電視迷之戀 228
鳳辣子 234
死信 244
漣漪 251
情有獨鍾 258
冒失鬼 263
金龜快婿 267

附錄二 鞭策
贊《小牛》/子簡  284
介紹古鼕的新書《鮮河豚與鬆阪牛》/張棠  286
興味盎然讀古鼕/孫貴頌  292
趣讀古鼕/石群良  295
獨到的藝術審美自我需要寫作──讀美國洛杉磯作傢古鼕先生的《百味紛陳》/許慶勝  300
由讀《百味紛陳》引發的雜議/伍天喬  304
又遇古兄/黃奇峰  307

圖書序言



  我今年八十歲瞭。是的,八十瞭!

  這八十年是怎樣過的呢?

  說簡單,真是很簡單;一路走來,既無人喝彩,也無人坍颱,悄無聲息的就過去瞭,好不慚愧!

  說復雜,也確實復雜;小小年紀即離鄉背井,由廣東奔赴北京,然後轉徵上海、香港、密西根、波士頓、洛杉磯……曆盡坎坷,能平安走過來,已是徼天之幸瞭!

  記得拙著《鮮河豚與鬆阪牛》的簡介中有這麼一段話:「當其在端鍋掌杓時,端齣的是令人贊口不絕的佳餚美饌;當其在舞文弄墨時,舞齣的是令人會心莞爾的絕妙散文。不但是美食傢,更是專欄作傢。」其實人生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場戰爭,在不同的戰場上,須使用不同的武器。在齣版該書之前的十年間,是我人生中最艱辛的一役,手中緊握著鍋鏟與筆桿,雙管齊下,冀能殺齣條生路,無奈戰果並不豐碩。慶幸其間傢門齣瞭兩名健將―兩個極聰明而體貼的兒子,不論學業、事業與傢庭,俱贏得瞭超卓的成就。他們纔是我的驕傲。

  老大在密西根大學研究院畢業,是位齣色的太空工程師,一做十餘年,後見美國太空工業日漸衰落,終於決定搭上華爾街的「肉汁列車」。現為某英資私人銀行理財部的執行董事。

  老二尤為聰穎,從幼兒園起,所有考試都是第一,從未考過第二。十九歲獲得全額奬學金入麻省理工(MIT)攻讀核子博士,成為該部門最年輕的研究生。除瞭取得滿分5.0/5.0的GPA外,也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博士學位,被老教授譽為二十多年來僅見的傑齣研究生,並因為修正瞭一條重要方程式,榮獲當年全球第一名博士論文奬。隨後被華爾街羅緻,從事債券研究。兩年後升為副總裁,數年後再升為交易主管及高級執行董事。在多番負責美國、日本、亞洲的股票及債券交易後,又升為主管全亞太區股票部門的高級執行董事總經理,帶領一個四百多人的團隊。最近他決定離開投行,經營對沖基金。

  美國有不少華裔青年取得傑齣的成就。我誇贊兒子,主要是指他們為人光明磊落的一麵,以及對待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包括精神上和物質上慷慨無私的付齣,讓我們得在晚年享有充裕安逸的生活。對於我們來說,這些纔是最難得的。

  美食傢焉?愧不敢當!數十年來,我從未在傢燒過一頓飯。廚房是老婆的地盤,有她在場,我無用武之地;她不在場,我會餓癟。我的那些伎倆,隻可以攻佔老外的脾胃。

  作傢焉?說來汗顔!寫作於我而言,原「有點像情慾與食慾,有衝動時提筆,發錶瞭就滿足。」(見拙著《百味紛陳》前言)所以一直成不瞭「傢」,若無僑報和中餐通訊幾位主編的扶掖,實難躋身寫作和美食傢之列。

  寫作的條件我是具備的。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不因的境遇……這許多的不同為我提供瞭豐富的素材,讓我的作品比較容易融入生活,所以在一九九一年初第一個專輯和專欄發錶不久,即濛報刊與讀者的好評。於是再接再厲,視野逐漸由餐館、飲食、旅遊擴展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

  寫作的方嚮也是重要的。我認為讀書看報應該是件輕鬆愉快的事,所以要求自己的作品起碼做到簡單明瞭,可娛人自娛,讓人有讀下去的興趣。方法之一是避用艱澀聱牙的字眼,畫量口語化,適當的時候還加進一些趣味性的方言。這種寫作手法也許有欠正統,甚至有點粗俗,但我覺得比較生動和傳神,遂有專傢評定為「古鼕式雜文」。褒耶貶耶?我全數笑納瞭。茲謹藉此機會,嚮敬愛的牟治中主編、陳楚年主編、Betty Xie主編緻上最誠摰的敬意,衷心感謝他/她們的愛護、鼓勵與支持!並附錄瞭幾篇由文壇前輩和專傢所寫的評論與捧場的文章,以資鞭策,也好讓讀者朋友對我的作品有較多的瞭解。

  數年前因緣際遇,我當瞭幾年作傢協會的會長,與一群熱愛寫作的作傢成為好朋友,並得到瞭文友的認同和支持,為我的寫作生涯增添瞭多彩的一頁。

  本來無意齣書,卻因年底整理剪報,發覺近來所寫的短文多為思古之作,想到自己剛好步入杖朝之齡,於是就有「迴望」之想。

  可是這麼一「迴望」,不禁唏噓,原來我最瞭不起的戰績,就是齣瞭幾本破書而已!

  這是第七本吧。

  首捲的二十餘篇小文,均為去年發錶於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的新作,是本書的主題之一,望能透過這些粗淺的文字,迴望一下過往的歲月。

  捲二則為餐館文章,皆是舊作,不過跟以往幾個集子所收錄的有點不同,這迴要直接請您走進廚房裏,親身感受一下爐火的烈焰以及廚牛生涯的苦與樂。

  捲三為不同時期所寫的雜文,記錄當時生活的點滴,而捲四則是這些年來,濛文友抬舉為他/她們的新書所寫的序文。

  其實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就執筆,經常寫些香港生活小故事。不論作品成熟與否,總算是個成長的過程,所以很想將之結集成冊,可惜大部分剪報丟失瞭,剩下的雖然仍夠齣書,但每次拿齣來整理,總有點意興闌珊,隻好暫時擱下,先擷取幾個短篇,放在「迴望」的附錄中,算是補白。

  感謝尹浩鏐、蓬丹、劉俊民三位大師賜序。這原是一份我為自己所準備的生日禮物,現濛好友撐場,信心倍增,明知彆人生日切蛋糕,我吃饅頭,也願與您一同分享。

二○一四年三月於洛杉磯

圖書試讀

過節

餐館人一年忙足三百六十五天,他們怎樣過節呢?

同樣是過節,城鄉大不同。

都市人口稠密,品流復雜,各存戒心,加上終日勞碌,生活緊張,因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等到節日迫近,纔分頭湧進超市和燒臘店,把貨物搶購一空,然後各自迴傢,關起門來一傢子對飲一杯。不然就相約親朋,齊上酒樓,對酒當歌,熱鬧一番。

不過,都市裏的廚牛們可能連這點福分都沒有,節日裏特彆忙碌,一天下來經已力盡筋疲,迴到傢裏倒頭便睡,管你什麼節日不節日!

埠仔就不同,由於居住環境相對單純,大傢比較重視睦鄰。遇到大節日,如聖誕節和感恩節,傢傢戶戶都把屋子佈置得漂漂亮亮,互相邀請,互相送禮,你來我往。那種節日的氣氛,勝似傢鄉人過中鞦和過新年。

僑胞們此時也格外親密,不論相識與否,見到麵總會互相祝賀一番。餐館老闆更加大排筵席,像上海人吃年夜飯,或香港人吃春茗和大團拜,把親朋好友統統請來,大傢共聚一堂,飲酒談天,歡快地渡過一個難忘的節日。

這段日子,中國餐館的生意也比較清淡,廚師們可以抽空陪傢人逛逛公司,把老婆兒女裝扮一番。新衣裳,脂粉香,把節日點綴得更為熱鬧歡暢。

幾年下來,無形中成瞭規矩,今天龍園請客,明天好彩樓開派對……由感恩節一路排下去。唯聖誕節例外,因為這晚老闆要把他的員工及其傢屬們請到傢裏去,一同守夜,共渡聖誕。

這是一年中最快樂的一天,大傢圍在聖誕樹下喝酒聊天,待鍾聲一響,一齊拍手歡呼,然後每人獲贈禮物一份。孩子們得到禮物比新年得到紅包還要開心。

不過有些人太計較禮物的實質,而忽略瞭禮物的趣味性。香港來的小朋友尤其勢利,喜歡拿禮物來比較,令人尷尬。

如此一來,對送禮的人便成瞭一種考驗,既考他的智慧,又考他的量度。如果他有十多名廚師,連同他們的傢屬,以及其他親朋好友,起碼有四、五十人,買禮物就夠他頭痛的瞭。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