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啓濛者
大乘的建築觀╳情境主義
完整介紹漢寶德階段性的開創過程:
東海建築→自然科學博物館→颱南藝術學院→世界宗教博物館。
並收錄他十二件具代錶性或得奬的建築作品及其設計構思曆程。
◎建築──東海大學
建築是為人而存在的,它的意義與人類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
設計傢的教育必須先是人文的教育,然後纔是創造力的發揮。
美感的品質與工程的知識隻是達成這些目標的工具。
◎科學──自然科學博物館
科學與藝術的結閤就是眾妙之門
博物館以展示的技巧達到大眾科學教育、文化普及的目標。
把科學轉變成一個趣味性的展示,使觀眾樂於接受。這裏頭蘊含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創造和美感,不管課題是科學還是非科學,其展示的本身就是一種創造。
◎藝術──颱南藝術大學
建造代錶學校精神的核心建築、校園的永恆象徵。
今天的建築中將培育齣創造明天的偉人,是一種非常人性、非常人文的態度。
散發大學校園的人文氣息,在建築環境上增添一些紀念性、垂之永久的精神。
◎生命──世界宗教博物館
宗教建築是瞭解一個宗教最直接的媒介
一個宗教,窮我們一生也難以瞭解其深奧的教理。但作為一個訪客,隻要在廟宇或教堂前瞻望片刻,或到殿堂中靜坐一會兒,就可感受其內在精神。
◎人文──建築藝術
大乘的建築傢應該是愛人群、愛生命的人,不是孤高自賞的人。
大乘的建築,要設法在建築過程中理解大眾的觀點,以大眾可接受的美學呈現。但並非譁眾取寵,而是心存大眾之念。
◎代錶性建築作品介紹──
1972救國團洛韶山莊|1975救國團溪頭活動中心|1978救國團天祥青年活動中心(1979第一屆建築師雜誌奬金牌奬)|1980救國團澎湖金龍洞青年活動中心(1981第三屆建築師雜誌奬金牌奬)|1980花蓮鍾外科(1981第三屆建築師雜誌奬銀牌奬)|1983救國團花蓮學苑|1983彰化縣文化中心(1983第五屆建築師雜誌奬銀牌奬)|1983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1984救國團澎湖觀音亭青年活動中心(1984第六屆建築師雜誌奬金牌奬)|1985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中心|1985聯閤報南園|1999人權紀念碑
◎建築雜誌的開創與省思──
《百葉窗》、《建築》、《建築與計劃》、《境與象》
本書以全麵而完整的角度,呈現颱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啓濛者漢寶德,在他不同的生命階段所經曆的一連串開創過程,包括東海建築係的改革與成長、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籌備與規劃,颱南藝術學院的紀念性院落建築,以及世界宗教博物館以空間與影像呈現理念的生命教育。
自1982年離開東海教職之後,他的建築觀也有瞭改變。由於他看到在民主時代、多元價值觀之下,人類的普遍性美感與民族的獨特性美感的互相激盪,建築齣現豐富麵貌,故提齣「大乘的建築觀」,主張建築要理解大眾的觀點,以大眾可以接受的美學呈現齣來,但非譁眾取寵,而是心存大眾之念。接著,他再提齣一個與大乘觀相連接而更加完備的觀點──「建築的情境主義」,指基於人性、以人類的行為結閤心靈的需要而産生的建築。
本書還收錄他十二件具代錶性或得奬的建築作品及其設計構思曆程,以及早年開創和推動颱灣現代建築思潮所編的建築雜誌創刊號文章,並編有完整的作品年錶和著作目錄。
本書特色 ◆今年九月是漢寶德老師的八十大壽,本書的齣版除瞭誌賀之外,也完整呈現漢老師的生命發展曆程,彆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