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代建筑思想的启蒙者
大乘的建筑观╳情境主义
完整介绍汉宝德阶段性的开创过程:
东海建筑→自然科学博物馆→台南艺术学院→世界宗教博物馆。
并收录他十二件具代表性或得奖的建筑作品及其设计构思历程。
◎建筑──东海大学
建筑是为人而存在的,它的意义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设计家的教育必须先是人文的教育,然后才是创造力的发挥。
美感的品质与工程的知识只是达成这些目标的工具。
◎科学──自然科学博物馆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就是众妙之门
博物馆以展示的技巧达到大众科学教育、文化普及的目标。
把科学转变成一个趣味性的展示,使观众乐于接受。这里头蕴含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创造和美感,不管课题是科学还是非科学,其展示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艺术──台南艺术大学
建造代表学校精神的核心建筑、校园的永恆象征。
今天的建筑中将培育出创造明天的伟人,是一种非常人性、非常人文的态度。
散发大学校园的人文气息,在建筑环境上增添一些纪念性、垂之永久的精神。
◎生命──世界宗教博物馆
宗教建筑是了解一个宗教最直接的媒介
一个宗教,穷我们一生也难以了解其深奥的教理。但作为一个访客,只要在庙宇或教堂前瞻望片刻,或到殿堂中静坐一会儿,就可感受其内在精神。
◎人文──建筑艺术
大乘的建筑家应该是爱人群、爱生命的人,不是孤高自赏的人。
大乘的建筑,要设法在建筑过程中理解大众的观点,以大众可接受的美学呈现。但并非譁众取宠,而是心存大众之念。
◎代表性建筑作品介绍──
1972救国团洛韶山庄|1975救国团溪头活动中心|1978救国团天祥青年活动中心(1979第一届建筑师杂志奖金牌奖)|1980救国团澎湖金龙洞青年活动中心(1981第三届建筑师杂志奖金牌奖)|1980花莲钟外科(1981第三届建筑师杂志奖银牌奖)|1983救国团花莲学苑|1983彰化县文化中心(1983第五届建筑师杂志奖银牌奖)|1983救国团垦丁青年活动中心|1984救国团澎湖观音亭青年活动中心(1984第六届建筑师杂志奖金牌奖)|1985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中心|1985联合报南园|1999人权纪念碑
◎建筑杂志的开创与省思──
《百叶窗》、《建筑》、《建筑与计划》、《境与象》
本书以全面而完整的角度,呈现台湾现代建筑思想的启蒙者汉宝德,在他不同的生命阶段所经历的一连串开创过程,包括东海建筑系的改革与成长、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筹备与规划,台南艺术学院的纪念性院落建筑,以及世界宗教博物馆以空间与影像呈现理念的生命教育。
自1982年离开东海教职之后,他的建筑观也有了改变。由于他看到在民主时代、多元价值观之下,人类的普遍性美感与民族的独特性美感的互相激盪,建筑出现丰富面貌,故提出「大乘的建筑观」,主张建筑要理解大众的观点,以大众可以接受的美学呈现出来,但非譁众取宠,而是心存大众之念。接着,他再提出一个与大乘观相连接而更加完备的观点──「建筑的情境主义」,指基于人性、以人类的行为结合心灵的需要而产生的建筑。
本书还收录他十二件具代表性或得奖的建筑作品及其设计构思历程,以及早年开创和推动台湾现代建筑思潮所编的建筑杂志创刊号文章,并编有完整的作品年表和着作目录。
本书特色 ◆今年九月是汉宝德老师的八十大寿,本书的出版除了志贺之外,也完整呈现汉老师的生命发展历程,别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