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第一章 课程教学与教育空间规划
课程、教学与学习是教育的主体
空间是教育的基础与载体
课程、教学、学习影响教育空间规划与营运
教育空间规划提升课程、教学、学习的成效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互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教育空间亦同,因课程、教学与学习而有形有象、利益教育,正因其空而能随规划与营运,使之妙用无穷。
Cobble(2000)在「百年学校:如何设计可以延续一世纪的学校」(The100-YearSchool:HowtoDesignSchoolsThatWillLastaCentury)一文中,开宗明义即言,美国许多学校兴建后平均只能延续50~60年,主因除维护差之外,即在于过时的设计(obsoletedesign),其肇因系以预算为基础的设计(budget-baseddesign),致大多数学校不到30年即需大规模更新,以符应新科技和学生成长的需求,而兴建可以延续百年的学校建筑,将有助于未来的公共教育。
过去二千年来,学校建筑的教育空间有非常戏剧性的变化,早先并无所谓的教育设施,也没有教室和课桌椅,Plato和Aristotle与学生交换和讨论观念时,是在任何方便的开放空地上,也可能在神殿或一座墙的阴影下;当时,教师所在,即「学校」所在(wherevertheteacherwas,therewasthe"school")(Castaldi,1994),观「孔子行教图」亦可获印証。19世纪,公共教育逐渐发展,学校大量兴建,惟教室设施甚为简陋,建筑造形一如「蛋盒式」(egg-cartondesign)或像信封般的遮掩体(shelters)。20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建筑技术和建材的改进,世界各国勠力教育推展,学校在建筑造形﹑教学空间﹑庭园景观﹑器材设备,皆有很大的改变。1890年代到1900年代沉重的﹑华丽的﹑多层楼砖和石墙的古典学校,与1950年代美国轻盈的﹑简朴的﹑一楼金属和玻璃墙的现代化学校,大异其趣(Brubaker,1998)。1950至1970年代,教育需求增加,全世界开始规划大量的学校建筑。1960年代,开放教育(openeducation)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更促动了学校空间的大步变革,教室没有墙壁或以可移动的弹性隔板区隔出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空间,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