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窗细吟建筑

倚窗细吟建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宋朝学者欧阳修,半百时撰写〈读书〉一长诗,开首「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衰,心意殊未倦」,这四句诗十年前也曾被汉宝德先生所引用,自陈是心情的写照。近十年来,他依然孜孜不倦于几案,以如椽之笔书写人间。

  《倚窗细吟建筑》一书,即整理汇编汉宝德先生所着,有关传统建筑、窗格艺术、孔庙与鹿港等四辑,并由黄健敏先生配图的新书,书中所有文章的心意寄于建筑文化。

  正如同《倚窗细吟建筑》书名,古蹟建筑在历经岁月加持后,引人思古,欣赏其风华好比品尝佳酿;而阅读汉宝德先生的文章,展卷读来每每隽永常新,底蕴深厚、意义长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汉宝德


  1934年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县,1958年成功大学建筑系毕业,1964年赴美留学,先后取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及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等学位,1967年返国迄今。主要经历为: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主任及馆长、国立台南艺术学院筹备主任及校长、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文建会委员、台北市文化局顾问等。

  早年于建筑系就学期间便创办了《百叶窗》,尔后至1970年代,陆续编辑出版《建筑双月刊》、《建筑与计画》、《境与象》等建筑专业杂志,致力推动台湾现代建筑思潮,冀探讨建筑设计思想与社会人文之关联等课题。着作等身,至今仍持续创作中,包括:《建筑的精神向度》、《建筑﹑社会与文化》、《为建筑看相》、《透视建筑》、《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汉宝德谈建筑》、《汉宝德谈艺术》、《汉宝德欧洲建筑散步》、《汉宝德亚洲建筑散步》、《汉宝德的人文行脚》、《人与空间对话》、《认识建筑》、《人与空间对话》、《汉宝德谈美》、《设计型思考》与《汉宝德建筑行》等书。曾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联合报副刊、中华日报副刊、天下杂志、大地杂志、探索杂志、人本教育札记、明道文艺杂志撰写专栏。

  在建筑方面,汉宝德于回国初期设计之落韶山庄、天祥青年活动中心等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现代建筑立体派风格,尔后其思想转念为大众而设计,产生融合当地地貌情境之溪头青年活动中心,此后,无论是垦丁青年活动中心、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南园等案例,更结合其长年从事古蹟修复工作之经验,以现代技术来诠释民族与乡土形式建筑。其建筑作品屡获建筑师杂志建筑奖。

  1994年获教育部一等文化奖章、2006年获得国家文艺奖第一届建筑奖、2008年台湾大学荣誉博士、2009年杂志最佳专栏金鼎奖、2010年中国建筑传媒奖─ 杰出成就奖。

编者简介

黄健敏


  中原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建筑硕士,主要经历:基隆市/台北市/台北县/新竹市公共艺术审议委员会委员、台北市都市发展局公共艺术委员、台北市捷运工程局公共艺术委员、台北市立美术馆咨询委员、中华民国建筑学会理事、台北市建筑师公会理事。曾于中原大学/东海大学/文化大学/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校兼任授课。

  1993年起参与台湾公共艺术政策与执行之工作,着书撰文鼓吹「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理念。2002 年1月至2004年7月出任《建筑师》杂志副社长兼主编,致力推动建筑文化活动,策画建筑师公会曾与台北市文化局共同举办33场「世界都市建筑」演讲系列,尔后与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策画「魅力都市‧建筑世界」演讲系列70场。2006年任《建筑》杂志总主编,该刊物入围2008年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最佳科学及技术类」。

  曾为联合报深度旅游周刊「开起建筑之眼」,国语日报「城市一瞥」,艺术家杂志「环境与艺术」,炎黄艺术/山艺术杂志「公共空间」,室内杂志「都市家具」等专栏撰文。着作包括《贝聿铭的建筑世界》、《台湾建筑的先行者》、《美国公众艺术》、《生活中的公共艺术》、《百分比艺术》、《庆典公共艺术嘉年华》、《艺术尽在街头》,编作有《1999年公共艺术年鑑》、《2000年公共艺术年鑑》、《2001年公共艺术年鑑》、《空间美学新发现─公共艺术的教育.参与.创作》、《都市美感心体验─公共艺术的多元.跨界.场场域》、《都市美学力─台湾.法国公共艺术》、《2001年台湾建筑奖专辑》、《2002年台湾建筑奖专辑》、《2003年台湾建筑奖专辑》、《建筑桂冠─普立兹克建筑大师》等。

图书目录

序言

Ⅰ 传统建筑
 台湾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源流课程回顾
 林安泰古厝
 台北北门

Ⅱ 窗格艺术
 传统建筑的窗格艺术
 江南的窗格艺术
 窗格艺术的回顾

Ⅲ 孔庙
 台南孔庙
 彰化孔庙
 我与孔庙

Ⅳ 鹿港
 历史的鹿港
 鹿港传统建筑举隅
 鹿港龙山寺

编后记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