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全台近460个作品 透过10个主题
开启一段典藏于公共艺术里的台湾人文故事
艺术之于公共,常成为以美学的语言,来成为标示、论述「在地」观点的方式;这种源于美国六0年代艺术文化的政策,在台湾历经三十多年发展,也逐渐演化出呈现「地方」特质的特殊面向,而逐渐累积出三十多年的文化厚度。
图像式思考的创作模式,呈现出台湾公共艺术的面向;本书分别透过「人形」型态之艺术物件,引领出一段人与土地之间的情感;「动物」、「植物」等图像主题,透过「成长」、「茁壮」等创作意涵,成为教育场域中于对于生命的祝福与期许;存在于海陆之各式生态风景,标示出场域特质,也在于论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教育」、「运动」、「游戏」及「治疗」等艺术议题,则铺陈出艺术之于日常生活场域的另一种存在意义;城市生活中偶遇的艺术物件,总是平淡的日常中偶得的愉悦生活经验。
艺术视觉图像,不仅成为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环境美学因子,也在其中论述出人与土地之间的一份情感与纪念。分别存在于城市与乡镇的艺术物件,经由主题而联结出群体生活的多元观点,这些表现地方性格的创作,也以另一种方式,总合出关于台湾的故乡意识,无形中也让纯粹性的创作题材,深远地意涵着关于岛屿人文的阅读性。相对于欧美城市以艺术美学来带动公众认同的型态,台湾的公共艺术,则在于透过视觉符号来成为地方与在地性的标示,并扩张出软性的多元参与活动过程,来建构出多面向的公共论述。
本书透过十一个主题分类,不仅在于描绘出台湾公共艺术之美,更在于透过整合式的编辑手法,来展演出在地文化的内容,也因此,「故乡意识」是一个回顾公共艺术之于在地人文演绎过程的总结,透过经济学、未来学等更多面性的观点,更在于探索出再发展上的未来性。
本书特色 台湾知名艺评家林志铭的最新创作《公共艺术‧主题阅读》,汇集全台各地四百六十多件作品,分别透过人本思考、生态与生命、风与水、故乡情怀……等十一个主题,以独特的观点描绘台湾公共艺术之美。本书不仅为国内外唯一以主题阅读呈现之公共艺术专书,更透过艺术物件的形式表现与创作理念的铺陈,勾勒出存在于各城乡间丰富、精彩的土地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