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集体心灵的显相 回顾公元1981年,陈定南代表党外阵营,「打破国民党30年县长专卖局面」,当选第9届宜兰县长迄今,转眼间已有33年。33年,是一段不算短的岁月,若以在地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段宜兰人自觉反思、建构宜兰主体性、建设美丽家园的岁月;民气慷慨昂扬,社会气象一新,毋宁是宜兰发展史上,一段波澜壮阔、值得记录的历程。
宜兰是人口偏少、财力困窘的小县,却能发挥创意,成就传奇,其中又以新地景运动,使宜兰县成为全国的重大地标,最引人注目。究其原因,以编者一隅之见,略可归纳为以下数点:
一、台湾的本土化运动
自1987年解除戒严以来,台湾的本土化运动方兴未艾,第11、12届县长游钖堃以「文化立县」为县政目标,推波助澜成为这个运动的关键人物。他所推动的「宜兰厝」,适切地融入了在地的传统智慧,风土的考量,环境的和谐,在地的素材、元素、工法等等,正是本土化运动的具体成果。
二、宜兰的天生丽质
宜兰的地理环境是台湾的缩影,原本是一处低度开发的净土,自第9、10届县长陈定南上任后,从宜兰的主体性思考,提出「宜兰县环保大宪章」,作为全县整体发展环境生态的指针。保护宜兰的环境品质,乃成为开发建设的首要课题,如广达47公顷的罗东运动公园,正是开发与保育并重的典范。
三、执政者的宏观、魄力与坚持
政府部门掌握最大的权力与最多的资源,但是必须加上执政者的「宏观」、「魄力」,并能打破任期,后任接前任、「坚持」完成,才可能产出伟大的成就。宜兰县历任县长多有此一特质,以冬山河为例,从1984年拟订深具远见的开发计画,历经5位县长的努力,今(2014)年底上游的森林公园终将落成启用,为冬山河增添新的光环。
四、公务员的热忱与品管
陈定南在任8年间,初以大刀濶斧整顿官箴,继以清亷勤政、严管品质,让公共工程优质化,也赢得县民对县政府的尊敬,从而激发公务员的热情与荣誉感。到了游钖堃县长任内,县政团队的士气达到高峰,为宜兰县赢得多项国内、外公共工程大奖,确立了「绿色执政,品质保证」的宜兰品牌。
五、引进国际级的规划团队
日本的象设计集团、高野景观规划公司,新加坡的驷马国际私人公司,再加上国内优秀的建筑师事务所、学者专家群,先后被引入宜兰,进行地景改造及全县空间的总体规划,除了提升县政团队的视野与能力,更留下一处处令人惊艳的杰出作品,为台湾带来深远影响。
六、红花绿叶的相乘效果
优质的地景还需搭配优质的软体活动,才能产生红花绿叶、相得益彰的效果。如每年春季在武荖坑风景区举办宜兰绿色博览会,每年夏季在冬山河亲水公园举办宜兰国际童玩艺术节,注入丰厚的文化活力,让这两处地景的迷人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编者有幸,亲炙自1981至1997这16 年间,宜兰人团结一心,在陈、游两位贤明县长的领导下,自信地走出自己的道路,留下这段意气风发、令人怀念的岁月。故今不惴愚陋,在众多精彩的地景当中,撷取20余处深具代表性的案例,以图像作历史性的回顾。其中大部分的地景建筑,曾屡获国内、外建筑大奖,时至今日,仍广受各界的肯定与激赏。
宜兰子民 潘宝珠 谨识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