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爭點地圖(國傢考試、法研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行政法爭點地圖(國傢考試、法研所)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作者
出版者 齣版社:讀享數位 訂閱齣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14/10/29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0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這是一本可以讓你快速瞭解本科重點的導覽。
  這是一本可以讓你填充資料的筆記藍本。
  這是一本可以讓你快速復習的考前總整理。
  這是一本可以讓你背下關鍵句帶進考場的急救要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涓


  颱大法研所
  律師高考及格
行政法爭點地圖(國傢考試、法研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引子 1
一、前言 1
二、傳統的行政法體係總論  何謂行政? 1
三、行政組織 2
四、行政作用 5
五、行政救濟 10
六、以行政行為閤法性檢驗為中心的思考方式 14
七、結論 15

Chapter 1行政與行政法 1-1
第一節行政的概念 1-1
第一項 行政的意義 1-1
一、組織意義的行政 1-1
二、形式意義的行政 1-1
三、實質意義的行政 1-2
第二項 行政的特徵 1-3
一、形成性、延續性與未來性 1-3
二、積極性與主動性 1-3
三、公益取嚮性 1-3
四、受法的支配 1-5
五、具體性與個案性 1-6
六、一體性與層級性 1-6
第三項 行政的分類 1-6
一、組織法觀點下的行政 1-7
二、作用法觀點下的行政 1-8 給付行政是否受到法律保留原則之拘束? 1-8
基本權對國庫行為的拘束 1-10
第二節行政法的概念及分類 1-12
一、行政法的概念 1-12
二、行政法的分類 1-12
第三節公私法二元論 1-13
第一項 公私法區分的理論基礎 1-13
第二項 公私法區分實益 1-13
一、基本權利的拘束性 1-14
二、行政程序法的適用 1-14
三、救濟途徑的決定 1-14
四、強製執行的途徑 1-14
五、損害賠償之依據 1-14
六、基本原則之不同 1-15
第三項 公私法區分理論 1-15
一、以法規所擬保護之利益的種類為分類標準—利益說 1-15
二、以法規所擬規製的法律關係為分類標準—權力說(隸屬說) 1-15
三、以個彆法規的歸屬主體為分類標準 1-15
第四項 公私法區分步驟 1-16
一、法規範定性 1-16
二、法律事件定性 1-17
第五項 公私法區分實例 1-18
一、公地放領:私法(釋字第89號理由書) 1-18
二、農田水利會與會員間之關係:公法(釋字第628號理由書) 1-18
三、農田水利會成員間之關係:私法(釋字第518號) 1-19
四、公務人員保險事件:公法(釋字第466號) 1-19
五、全民健保 1-19
六、勞工墊償基金:私法(釋字第595號) 1-21
七、工業區管理基金:公法(釋字第515號) 1-21
第六項 雙階理論 1-21
一、雙階理論的概念 1-21
二、雙階理論的類型 1-22
三、對雙階理論的批判 1-24
第四節行政法與其他法律之關係 1-25
一、與憲法的關係 1-25
二、與私法的關係 1-25
三、與刑法的關係 1-26

Chapter 2行政法的法源 2-1
第一節什麼是法源? 2-1
第一項 法源的概念 2-1
一、法源 2-1
二、行政法的法源 2-1
第二項 法規範之概念 2-1
一、法規範 2-1
二、以規範事項作為分類標準 2-1
第三項 法源與法規範 2-2
一、法源與法規範的關係 2-2
二、形式與內容分離 2-2
第二節法源之體係與分類 2-3
第一項 成文法源 2-3
一、憲法 2-3
二、法律 2-3
三、緊急命令 2-4
四、條約 2-5
五、行政命令 2-5
六、自治規章 2-6
第二項 不成文法源 2-6
一、習慣法 2-6
二、法官法 2-7
三、大法官解釋 2-11
四、一般原理原則 2-11
第三節法源之位階 2-22
第一項 法源位階之概念 2-22
第二項 法源位階順序 2-22
一、成文法源之位階順序 2-22
二、不成文法源之位階順序 2-22
第三項 法源適用順序 2-22
一、不同位階法源的適用順序 2-22
二、同位階法源的適用順序 2-22
第四節法源之效力 2-23
第一項 時之效力 2-23
一、法規之生效 2-23
二、法規之失效 2-23
三、法規之暫停適用 2-23
四、法規之溯及既往 2-23
第二項 地之效力 2-24
一、域內效力與域外效力 2-24
二、全部區域效力與特定區域效力 2-24
第三項 人之效力 2-24
一、原則 2-24
二、例外 2-24
第五節法規範之審查 2-25
第一項 違憲審查 2-25
一、聲請主體 2-25
二、解釋標的 2-25
第二項 違法審查 2-25
一、行政審查 2-25
二、司法審查 2-26
第三項 自治規章之審查 2-26

Chapter 3不確定法律概念與裁量-兼論行政的自由性 3-1
第一節不確定法律概念 3-1
一、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基本性質 3-1
二、不確定法律概念的類型 3-1
三、不確定法律概念的解釋與適用 3-2
四、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審查 3-2
法院對於行政機關對不確定法律概念之解釋適用應如何審查? 3-2
五、不確定法律概念的判斷餘地 3-3
第二節裁量 3-6
一、裁量的概念 3-6
二、裁量的種類 3-7
三、裁量之閤法性 3-8
四、裁量之司法審查 3-8
五、裁量瑕疵 3-8
六、裁量縮減 3-9
七、無瑕疵裁量請求權 3-11

Chapter 4依法行政原則-行政的羈束性 4-1
第一節依法行政原則 4-1
第二節法律優位原則 4-1
一、法律優位原則之意義 4-1
二、「法律」之範圍 4-1
三、違反法律優位原則之效果 4-1
第三節法律保留原則 4-2
一、法律保留原則之意義 4-2
二、法律保留原則之理論 4-2
給付行政事項是否有法律保留原則之適用? 4-2
三、層級化法律保留 4-3
四、相對法律保留與授權明確性之關係 4-4

Chapter 5行政法律關係 5-1
第一節行政法律關係概述 5-1
一、意義 5-1
二、特徵 5-1
第二節人民之權利與義務 5-1
第一項 人民之權利 5-1
一、權利的産生 5-1
二、權利的類型 5-1
第二項 人民之義務 5-2
一、義務的産生 5-2
二、公負擔 5-2
第三節行政法律關係的成立 5-3
第四節行政法律關係的內容 5-3
第一項 以規範標的為分類標準 5-3
一、關於人之行政法律關係 5-3
二、關於行為之行政法律關係 5-3
三、關於財産之行政法律關係 5-3
四、營造物法律關係 5-3
第二項 以存續時間為分類標準 5-4
一、一時之法律關係 5-4
二、持續之法律關係 5-4
第三項 以規範主體之數量為分類標準 5-4
一、雙麵法律關係 5-4
二、多麵法律關係 5-4
第四項 特彆權力關係 5-4
一、意義 5-4
二、特徵 5-4
三、類型 5-5
四、特彆權力關係之突破理論 5-5
五、特彆權力關係之突破於實務上之發展 5-5
大法官釋字第684號解釋之適用範圍是否限於大學生? 5-7
第五節行政法律關係的變更 5-10
第六節行政法律關係的消滅 5-11
第一項 因法律關係主體之死亡或解散而消滅 5-11
第二項 因標的物滅失而消滅 5-11
第三項 因行政處分之廢棄而消滅 5-11
第四項 因履行而消滅 5-11
第五項 因權利之拋棄而消滅 5-11
第六項 因時間經過而消滅 5-11
一、除斥期間 5-12
二、消滅時效 5-12

Chapter 6行政處分 6-1
第一節行政處分的功能 6-1
第一項 行政處分的定義 6-1
第二項 概念分析 6-1
一、行政機關 6-1
二、單方規製行為 6-3
三、具體事件 6-3
營造物利用規則之性質? 6-4
交通號誌(禁製號誌)之性質? 6-4
都市計畫變更之法律性質(釋字第156號解釋理由書) 6-4
四、法效性 6-5
行業導正之法律性質 6-7
五、外部性 6-7
前階段行為之法律性質 6-8
六、公法性 6-9
第二節行政處分的類型 6-10
第一項 下命處分、形成處分與確認處分 6-10
一、下命處分 6-10
二、形成處分 6-10
三、確認處分 6-11
四、區分實益 6-11
第二項 侵益處分、授益處分與雙重效力處分 6-11
一、侵益處分 6-11
二、授益處分 6-11
三、雙重效力處分 6-11
四、侵益處分與授益處分之區彆實益 6-12
第三項 終局性行政處分與暫時性行政處分 6-12
一、終局性行政處分 6-12
二、暫時性行政處分 6-12
三、區分實益 6-12
第四項 裁量處分與羈束處分 6-13
一、裁量處分 6-13
二、羈束處分 6-13
三、區分實益 6-13
第三節行政處分的效力 6-13
第一項 行政處分的外部效力 6-13
一、外部效力之發生時點 6-13
二、外部效力之內容 6-14
第二項 行政處分的內部效力 6-14
一、形式存續力 6-14
二、實質存續力 6-14
三、構成要件效力 6-15
四、確認效力 6-15
五、跨程序拘束力 6-16
六、執行力 6-16
第三項 有持續效力的行政處分 6-16
一、意義 6-16
二、實例 6-17
三、概念實益 6-17
第四項 無效之行政處分 6-17
一、定義 6-17
二、法律效果 6-17
三、救濟方式 6-17
第四節行政處分的閤法要件 6-18
第一項 行政處分之容許性 6-18
一、容許性的意義 6-18
二、相關爭議問題 6-18
第二項 形式閤法要件 6-19
一、管轄 6-19
二、程序 6-19
三、方式 6-20
第三項 實質閤法要件 6-20
第四項 違法行政處分的法律效果 6-21
一、無效 6-21
二、得撤銷 6-21
三、得補正,未補正者得撤銷 6-21
四、得轉換,未轉換者得撤銷 6-22
五、得更正,未更正者不影響 6-22
六、救濟期間延長 6-22
七、違法但無須撤銷 6-23
第五節行政處分的廢棄 6-23
第一項 廢棄的概念 6-23
一、概念 6-23
二、體係 6-23
第二項 行政處分的撤銷 6-24
一、侵益處分的撤銷 6-24
二、授益處分的撤銷 6-24
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是否為列舉之規定?亦即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前,行政機關是否不得職權撤銷? 6-24
第三人授益的侵益處分,第三人得否主張信賴保護? 6-25
三、撤銷之效力 6-25
四、撤銷除斥期間 6-25
「知有撤銷原因」之意義 6-26
第三項 行政處分的廢止 6-26
一、閤法侵益處分之廢止 6-26
二、閤法授益處分之廢止 6-27
三、廢止之效果 6-27
行政機關得否逕以行政處分之方式嚮人民請求返還公法上不當得利? 6-27
四、授益處分廢止之損失補償 6-28
第六節行政處分的消滅 6-28
第七節行政處分的轉換 6-28
第一項 意義 6-28
第二項 要件 6-29
一、積極要件 6-29
二、消極要件 6-29
第三項 程序 6-29
一、由行政機關轉換 6-29
二、當事人陳述意見 6-29
第四項 救濟相關問題 6-30
第八節行政處分之附款 6-30
第一項 附款的意義 6-30
第二項 附款之判斷 6-30
第三項 附款容許性 6-30
第四項 附款之種類 6-30
一、種類 6-30
二、負擔與條件之區彆 6-31
第五項 附款閤法性 6-31
第六項 附款的爭訟途徑 6-31

Chapter 7行政契約 7-1
第一節行政契約之概述 7-1
第一項 意義 7-1
第二項 行政契約之功能 7-1
第三項 行政契約之缺點 7-1
一、監督不易 7-1
二、賤售公權力 7-1
三、濫用公權力 7-2
四、規避依法行政 7-2
私人間可否訂立行政契約? 7-2
第二節行政契約之定性 7-2
第一項 公法性 7-2
一、契約標的兼目的說 7-2
二、契約主體說 7-3
三、契約主體推定說 7-3
第二項 雙方性 7-3
一、區彆實益 7-3
二、爭議問題 7-4
切結書之法律性質為何? 7-4
第三節行政契約之成立要件 7-6
第一項 依性質或法規得締結 7-6
是否須有法律特彆規定,行政機關始得以行政契約作為行為方式? 7-6
第二項 意思錶示閤緻 7-7
第四節行政契約之生效要件 7-7
第五節行政契約之內容 7-8
第一項 行政契約之類型 7-8
一、學理上契約類型 7-8
二、行政程序法特彆規定之契約類型 7-8
第二項 行政契約之閤法性 7-10
一、形式閤法性 7-10
第三人的範圍為何?申言之,是否所有涉及到第三人權利之契約皆要同意始生效力? 7-10
行政契約之書麵是否以事實上單一文書為必要?(文書單一性) 7-11
二、實質閤法性 7-13
三、違法之效果 7-13
第六節契約關係變動 7-14
第一項 契約之指導或協助 7-14
一、法理基礎:指導與控製權理論 7-14
二、要件 7-14
三、行政程序法第144條之妥當性爭議 7-14
第二項 契約外公權力行使 7-14
一、法理基礎:王的行為理論 7-15
二、要件 7-15
三、程序 7-15
第三項 因公益而調整或終止契約 7-15
一、法理基礎:公益優先原則 7-15
二、要件 7-15
三、法律效果 7-16
第四項 情事變更(行程§147) 7-16
一、法理基礎:情事變更原則 7-16
二、要件 7-16
三、法律效果 7-16
第七節行政契約之消滅 7-17
第一項 終止 7-17
第二項 解除 7-17
第三項 契約目的達成 7-17
第八節行政契約之爭議解決 7-18
第一項 自願執行約款 7-18
一、意義 7-18
二、要件 7-18
三、法律效果 7-19
第二項 行政訴訟 7-20
一、請求締結契約(行政機關拒絕與人民締約之決定) 7-20
二、請求履行契約義務 7-21
三、請求調整契約 7-21
四、請求依行政程序法第145條以下規定而生之損失補償 7-21
五、請求確認契約法律關係存在與否 7-21
六、第三人請求確認法律關係存在與否(行程§140Ⅰ之情形) 7-21

Chapter 8行政命令 8-1
第一節法規命令 8-1
第一項 法規命令的意義 8-1
第二項 法規命令的閤法性要件 8-2
一、形式閤法要件 8-2
二、實質閤法要件 8-2
三、訂定法規命令之裁量範圍的界定 8-4
四、司法審查 8-4
第三項 法規命令違法的法律效果 8-5
第二節行政規則 8-7
第一項 行政規則的意義 8-7
第二項 行政規則的類型 8-7
一、組織性、作業性行政規則 8-7
二、解釋性行政規則 8-7
解釋函令之變更如何處理? 8-8
三、裁量性行政規則 8-9
第三項 行政規則的閤法要件 8-9
一、形式閤法要件 8-9
二、實質閤法要件 8-9
第四項 行政規則的效力 8-10
一、內部效力 8-10
二、間接對外效力 8-10
第三節職權命令 8-11
第一項 職權命令的意義 8-11
第二項 職權命令的閤憲性 8-11
職權命令是否閤憲,學說上有二互相補充的理論 8-11
第三項 職權命令的適用範圍 8-11
第四節行政命令的監督 8-12
第一項 國會監督 8-12
一、法規命令 8-12
二、職權命令 8-13
第二項 司法監督 8-13
一、大法官 8-13
二、普通法院 8-13

Chapter 9行政事實行為 9-1
第一節事實行為 9-1
第一項 意義 9-1
第二項 類型 9-1
一、日常實行活動的事實行為 9-1
二、執行的事實行為 9-1
三、提供資訊的行為 9-1
四、通報行為 9-2
五、非正式行政協議 9-2
第三項 閤法性要件 9-2
一、容許性 9-2
二、形式閤法性 9-2
三、實質閤法性 9-2
第四項 事實行為之救濟 9-2
一、結果除去請求權 9-2
二、訴訟途徑 9-2
第二節行政指導 9-4
第一項 概念 9-4
第二項 類型 9-4
一、助成之行政指導 9-4
二、規製之行政指導 9-5
三、調整之行政指導 9-5
第三項 閤法性要件 9-5
一、形式閤法要件 9-5
二、實質閤法要件 9-5
第四項 救濟 9-5

Chapter 10行政罰 10-1
第一節行政罰之意義及特徵 10-1
第一項 意義 10-1
一、學理上的意義 10-1
二、實定法上的意義 10-1
第二項 特徵 10-1
一、以維持行政秩序為目的 10-1
二、以違反行政義務之一般人民為處罰對象(排除懲戒罰) 10-1
三、以刑罰以外之處罰為手段(排除行政刑罰) 10-1
四、具製裁性質 10-1
五、行政罰為不利處分 10-2
六、對過去行為所為之非難或處罰(排除執行罰) 10-2
第二節行政罰及其相鄰概念 10-2
第一項 行政刑罰 10-2
第二項 行政執行罰 10-2
第三項 懲戒罰 10-3
第四項 行政秩序罰 10-3
第三節行政罰法的定位 10-3
行政罰法的定位為何? 10-3
第四節行政罰法上的重要原則 10-4
第一項 處罰法定原則 10-4
一、意義 10-4
二、爭議問題 10-4 法規命令是否得作為處罰人民行政法上義務違反之依據? 10-4
第二項 便宜原則 10-5
一、意義 10-5
二、要件 10-5
三、效果 10-5
四、學說批評 10-5
第三項 有責性原則 10-5
第四項 比例原則 10-6
一、意義 10-6
二、事由 10-6
第五項 不溯及既往原則 10-7
第六項 從新從輕原則 10-8
一、意義 10-8
二、相關問題 10-8
第五節行政罰的類型 10-8
第一項 實定法所規定之類型 10-8
一、罰鍰 10-8
二、沒入 10-8
三、裁罰性不利處分 10-9
第二項 裁罰性不利處分與非裁罰性不利處分的區彆 10-10
第六節行政罰的成立 10-12
第一項 構成要件 10-12
一、行為 10-12
藉由契約運用第三人協助履行其行政法上義務的情形,關於原本負有行政法上義務之人就(導因於該被運用之第三人的)行政法義務違反之故意或過失有無的認定,應如何處理? 10-13
二、行為人 10-14
三、義務違反 10-15
係爭義務是否具有一身專屬性? 10-16
第二項 違法性 10-17
第三項 罪責 10-17
一、責任條件 10-17
行政機關得否作為行政罰之對象? 10-19
二、責任能力 10-19
未成年人依法應履行行政法上之作為義務,惟依行政程序法第22條規定,不具行政程序行為能力,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行政程序行為而履行行政法上之作為義務。如法定代理人未代為履行該行政法上之作為義務,緻該未成年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規定時,該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應否受罰? 10-20
三、禁止錯誤 10-20
第七節行政罰的裁處程序 10-21
第一項 齣示職務證件 10-21
第二項 強製性權力的賦予 10-21
第三項 保全程序—物之扣留 10-21
第四項 裁處之正當程序 10-21
一、陳述意見 10-21
二、聽證 10-22
第五項 裁處書之製作 10-22
第八節行政罰的競閤 10-22
第一項 與行政罰之競閤 10-22
一、法規競閤 10-22
二、想像競閤 10-23
第二項 與刑罰之競閤 10-29
第九節裁處權時效 10-30

Chapter 11行政程序 11-1
第一節憲法上正當法律程序 11-1
第一項 正當法律程序之意義 11-1
第二項 正當法律程序之內涵 11-2
一、受告知權 11-2
二、聽證權 11-2
三、公正作為義務 11-3
四、說明理由義務 11-3
五、資訊公開 11-3
第二節行政程序法 11-4
第一項 共通程序 11-4
一、意義 11-4
二、類型 11-4
三、行政程序法的立法目的 11-4
四、適用範圍 11-5
行政程序法第3條所規定機關之行政行為是否完全排除行政程序法之適用? 11-6
事項除外之商榷 11-6
五、程序主體 11-7
六、程序進行 11-8
七、程序行為之救濟(程序行為理論) 11-17
第二項 行政處分之作成程序 11-18
一、通知處分相對人 11-18
二、陳述意見 11-18
三、聽證 11-18
四、說明理由 11-19
五、救濟教示 11-19
第三項 行政處分的程序重新進行 11-19
一、製度目的與概念 11-19
二、程序的開啓 11-20
三、程序要件 11-20
行政程序法第128條「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之意義為何? 11-21
四、實體要件 11-22
五、重新進行申請的審查及決定 11-22
第四項 行政契約的相關程序規定 11-23
一、事先公告 11-23
二、陳述意見 11-23
第五項 法規命令的相關程序規定 11-23
一、訂定之提議 11-23
二、公告 11-23
三、陳述意見 11-23
四、聽證 11-24
五、核定後發布 11-24
六、送交立法院 11-24
第三節行政計畫 11-24
第一項 意義 11-24
第二項 類型 11-24
一、以計畫之範圍為區分標準 11-24
二、以計畫之時間長短為區分標準 11-24
三、以計畫效力為區分標準 11-25
四、以計畫結果為區分標準 11-25
五、行政程序法所規定之類型 11-25
第三項 程序 11-25
第四項 效力 11-26
第四節行政執行法 11-26
第一項 行政執行基本概念及體係 11-26
一、基本概念 11-26
二、行政執行之體係 11-27
第二項 執行機關及協助機關 11-28
一、執行機關(行執§4) 11-28
二、協助機關(行執§6) 11-28
第三項 行政執行之原則 11-28
一、比例原則 11-28
二、間接強製優先原則 11-29
三、便宜原則 11-29
第四項 行政執行之程序 11-29
一、執行時間限製 11-29
二、人員身分識彆 11-29
三、執行時效 11-29
四、申請終止執行 11-30
原移送機關有無申請終止執行之權利? 11-30
第五項 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 11-30
一、基本概念 11-30
二、種類 11-30
三、執行機關 11-31
 移送機關將案件移送至執行機關後,得否任意撤迴之? 11-31
四、執行要件 11-31
五、執行方法 11-31
第六項 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執行 11-33
「依法令」是否係指單純法令即可課予相對人行為義務? 11-34
「指定人員」之意義為何?換言之,是否容許行政機關自力代履行? 11-34
處怠金是否以不具可替代性之義務為限? 11-35
第七項 即時強製 11-37
一、即時強製之意義 11-37
二、即時強製之要件 11-37
三、即時強製之方法 11-37
四、即時強製之救濟 11-37
第八項 行政執行措施之相關權利救濟 11-38
一、聲明異議 11-38
二、聲明異議之規範意旨 11-38
三、聲明異議之要件 11-38
四、聲明異議之處理 11-39
五、聲明異議之救濟可能 11-39
是否仍須踐行訴願前置主義?申言之,是否得逕行提起行政訴訟? 11-39
六、債務人異議之訴 11-40
第五節資訊公開 11-41
第一項 政府資訊公開法 11-41
一、立法目的 11-41
二、適用範圍 11-42
三、政府資訊 11-42
四、公開方式與原則 11-42
五、主動公開 11-42
六、被動提供 11-43
七、政府資訊公開之限製(政資§18) 11-43
第二項 行政程序法關於資訊公開之規定 11-44
第三項 資訊公開請求權 11-44
第四項 相關法規之競閤關係 11-46
一、政府資訊公開法、行政程序法與個人資料保護法 11-46
二、政府資訊公開法、行政程序法與檔案法 11-46

Chapter 12訴願法 12-1
第一節訴願之定位 12-1
第一項 意義 12-1
第二項 性質 12-1
一、行政程序說(多數說) 12-1
二、準司法程序說 12-1
第三項 功能 12-2
第二節訴願閤法要件 12-2
第一項 訴願主體相關要件 12-2
一、訴願當事人能力 12-2
地方自治團體是否限於與人民立於同一之地位時,始得提起訴願? 12-2
行政機關得否提起訴願? 12-3
二、訴願行為能力 12-3
三、訴願權能(當事人適格) 12-4
四、復數訴願人 12-6
第二項 訴願程序相關要件 12-7
一、訴願類型 12-7
訴願法第2條僅規定怠為處分之課予義務訴願,漏未規定拒為分之課予義務訴願,是以拒為處分之情形應循何種訴願類型提起訴願? 12-8
二、訴願利益 12-8
三、法定不變期間 12-12
四、依一定程式提齣訴願 12-12
第三項 訴願管轄機關相關要件 12-14
一、管轄機關之認定 12-14
二、管轄之型態 12-14
三、管轄之移轉 12-16
第四項 提起訴願之效力 12-19
一、係屬效力 12-19
二、無延宕效力 12-19
第三節訴願審理 12-19
第一項 原處分機關之重新審理 12-19
提起訴願之後,原處分行政機關撤銷或變更原處分者,其行為究屬何一性質? 12-20
第二項 訴願審理之原則 12-20
第三項 訴願管轄機關之審理方式與基準 12-20
一、程序之審理 12-20
二、實體之審理 12-20
第四項 訴願審理之範圍 12-21
一、一般事件之審理 12-21
二、地方自治事務之審理 12-21
三、違反作為義務之審理 12-21
第五項 訴願審議委員會 12-21
一、性質 12-21
二、組成 12-21
三、決議方式 12-21
四、訴願審議紀錄 12-22
五、迴避 12-22
第四節訴願決定 12-22
第一項 訴願決定的類型 12-22
一、不受理決定(訴願§77) 12-22
二、無理由決定 12-22
三、有理由決定 12-23
四、職權撤銷 12-23
第二項 訴願程序之違法判斷基準時 12-23
一、準司法程序 12-23
二、行政程序 12-23
第三項 訴願決定之效力(訴願§§95、96) 12-23
原處分機關可否維持已撤銷之原處分的見解? 12-24
依訴願法第95條規定,原處分機關對於訴願決定不得錶示不服,然於地方自治團體作為原處分機關時,其是否得對訴願決定錶示不服? 12-24
第四項 訴願決定之救濟 12-24
第五節訴願之再審 12-25
第六節暫時權利保護 12-26
停止執行之效力為何? 12-26

Chapter 13行政訴訟法 13-1
第一節行政訴訟法上基本原則 13-1
第一項 處分權主義 13-1
第二項 職權主義 13-1
第三項 職權探知主義 13-1
第四項 職權進行主義 13-1
第五項 言詞審理主義與書麵審理主義 13-1
第六項 自由心證主義 13-2
第二節審判權 13-2
第一項 公法上爭議 13-2
一、概括主義 13-2
二、除外規定 13-2
第二項 審判權恆定原則 13-3
一、不因事實及法律狀態變更而喪失審判權 13-3
二、避免當事人更行起訴造成法院睏擾 13-3
第三項 審判權衝突 13-3
一、意義 13-3
二、類型 13-3
三、審判權衝突之解決 13-4
第三節實體裁判要件 13-5
第一項 訴訟類型 13-5
一、概述 13-5
何謂一般形成之訴,其是否具存在之正當性與必要性? 13-7
二、撤銷之訴的實體裁判要件 13-7
「隔離的撤銷訴訟」是否具容許性? 13-10
三、課予義務之訴的實體裁判要件 13-11
四、一般給付之訴 13-16
「預防性不作為之訴」之容許性? 13-19
五、確認之訴的實體裁判要件 13-20
六、其餘訴訟相關規定 13-28
行政訴訟法第7條是否為獨立訴訟類型? 13-29
第二項 管轄權 13-31
一、以原就被原則 13-31
二、管轄恆定原則 13-31
第三項 當事人 13-31
一、當事人的概念 13-31
行政訴訟法第24條第2款規定,經訴願程序之行政訴訟,其被告為下列機關: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時,為撤銷或變更之機關。所謂撤銷或變更之機關所指為何? 13-32
二、當事人能力 13-32
三、當事人適格(訴訟權能) 13-33
四、訴訟能力 13-35
五、復數當事人 13-36
第四項 訴之利益 13-40
第四節判決 13-40
第一項 判斷基準時 13-40
一、撤銷訴訟 13-40
二、課予義務之訴、一般給付之訴 13-41
三、確認之訴 13-42
第二項 判決類型 13-42
一、撤銷之訴的判決 13-42
二、課予義務之訴的判決 13-43
三、一般給付之訴的判決 13-44
四、確認之訴的判決 13-44
第三項 判決拘束力 13-45
一、既判力客觀範圍 13-45
二、既判力主觀範圍 13-45
第五節和解 13-45
第六節暫時權利保護 13-46
第一項 假扣押 13-46
一、意義 13-46
二、要件 13-46
第二項 假處分 13-46
一、意義 13-46
二、假處分之要件 13-47
三、定暫時狀態處分之要件 13-47
四、假處分聲請之禁止 13-48
第三項 暫時停止執行 13-48
一、意義 13-48
二、要件 13-48
三、審理 13-49
是否準許人民聲請停止執行之審理? 13-49
四、裁定 13-49
停止執行之效力為何? 13-49

Chapter 14國傢責任法 14-1
第一節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 14-1
第一項 權利保護機製的區分 14-1
一、第一次權利保護 14-1
二、第二次權利保護 14-1
第二項 權利保護機製的選擇順序 14-1
一、絕對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 14-1
二、相對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 14-2
三、行政訴訟法第12條 14-2
行政訴訟法第12條是否為絕對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之明文規定? 14-2
第二節國傢賠償法 14-4
第一項 國傢賠償的法理基礎 14-4
一、代位責任論 14-4
二、自己責任論 14-5
代位責任論與自己責任論之區彆實益為何? 14-5
第二項 國傢賠償請求權 14-5
一、人的責任 14-5
國傢賠償法上之「不法」與行政訴訟法上之「違法」意義是否相同? 14-11
忽視判例是否為有過失? 14-12
二、物的責任 14-13
公共設施之認定是否以「驗收」為必要? 14-14
公營公用事業(如颱電)所設置管理之公共設施是否為本法之公共設施? 14-14
「欠缺」之認定標準? 14-15
第三項 國傢賠償請求權之行使 14-18
一、當事人 14-18
外國人得否於我國請求國傢賠償? 14-18
無國籍之人得否於我國請求國傢賠償? 14-18
二、請求程序 14-20
若就損害賠償之事實已達成協議,然就金額仍有爭執,於提起訴訟時,法院是否得審查行為之不法性? 14-20
三、方法與範圍 14-21
四、時效 14-21
五、國傢賠償請求權與公務員侵權責任競閤之處理 14-22
第四項 國傢求償權 14-22
一、請求權基礎 14-22
二、求償權時效(國賠§8Ⅱ) 14-22
三、求償範圍(國賠細則§41) 14-23
四、求償限製(國賠§13) 14-23
第三節損失補償法 14-23
第一項 基本概念 14-23
一、概念定義 14-23
二、基礎理論:特彆犧牲理論 14-23
第二項 損失補償體係 14-24
一、財産權 14-24
二、財産權以外之權利 14-24
第三項 請求權成立要件 14-24
一、因公權力行為所生之損失 14-24
二、因閤法行為所生之損失 14-24
三、財産權及其以外之權利受有損失 14-24
四、損失達特彆犧牲之程度 14-24
何種程度始為特彆犧牲? 14-25
五、補償法定原則? 14-26
損失補償是否須有法令作為依據? 14-26
第四項 公用徵收 14-27
一、意義 14-27
二、標的 14-27
三、目的 14-27
四、要件 14-27
五、補償原則 14-27
第五項 現行法關於補償之規定 14-28
一、信賴補償(行程§§120、126) 14-28
二、即時強製之補償(行執§41) 14-28
三、刑事補償法之規定 14-28
第四節其他國傢責任型態 14-28
第一項 結果除去請求權 14-28
一、意義 14-28
二、類型 14-28
三、要件 14-29
四、請求範圍 14-29
第二項 公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14-29
一、意義 14-29
二、公法上不當得利之要件 14-29
三、返還客體與範圍 14-32
四、請求權基礎 14-32
第三項 公法上無因管理 14-34
一、意義 14-34
二、要件 14-34
三、公法上無因管理與民法上無因管理之區彆 14-34
第四項 公法上危險責任 14-34

Chapter 15行政組織法 15-1
第一節行政組織法之意義與重要原則 15-1
第一項 行政組織法之意義 15-1
第二項 行政組織法上之重要原則 15-1
一、民主國原則 15-1
二、法治國原則 15-2
三、地方自治保障 15-2
四、基本權的程序與組織保障功能 15-3
第二節行政組織的單位 15-4
第一項 行政主體 15-4
一、意義 15-4
二、類型 15-4
第二項 機關 15-7
第三項 行政機關 15-7
第四項 職稱 15-8
第三節行政組織之管轄與控製 15-8
第一項 管轄 15-8
一、管轄權之意義 15-8
二、管轄之類型 15-9
第二項 管轄權變動 15-9
一、意義 15-9
二、類型 15-9
委任或委託後,原管轄機關是否因此喪失管轄權? 15-11
三、管轄權變動的閤法要件 15-11
第三項 對行政組織的控製 15-12
一、製度上之控製 15-12
二、規範上之控製 15-13
三、財務上之控製 15-13
第四節行政組織型態 15-14
第一項 傳統組織型態(層級式行政組織) 15-14
一、意義 15-14
二、特徵 15-14
第二項 新興組織型態 15-15
一、獨立機關 15-15
二、私法形式之行政組織 15-15
三、行政法人 15-16
四、公私協力型行政組織 15-16
第五節民營化 15-16
第一項 意義 15-16
何謂「去任務化」? 15-16
第二項 類型 15-16
一、組織民營化 15-16
二、任務民營化(實質民營化) 15-16
三、功能民營化 15-17
第六節地方自治 15-19
第一項 地方自治的意義 15-19
第二項 自治行政的概念 15-19
第三項 地方自治的本質 15-20
第四項 地方自治團體的權限 15-22
一、領域高權 15-22
二、組織高權 15-22
三、行政高權 15-22
四、人事高權 15-22
五、計畫高權 15-23
六、財政高權 15-23
七、地方立法權 15-23
第五項 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 15-24
一、意義 15-24
二、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的區分步驟 15-24
第六項 地方法規 15-24
一、地方法規的概念 15-24
二、地方法規的類型 15-24
三、地方法規的形式閤法要件 15-25
依地方製度法第32條第5項,地方行政機關怠於發布自治法規時,地方立法機關得代其發布,然若地方立法機關亦怠於發布時,該條例是否、如何生效? 15-25
四、地方法規的實體閤法要件 15-26
自治條例可否製定行政裁罰之規定? 15-29
 若法律明文授權地方行政機關訂定相關事項之執行性規定時,地方立法機關得否逕以自治條例對該等事項加以規範? 15-29
法律中已明確規定中央與地方主管機關各該事務管轄權之範圍時,地方自治團體可否於自治條例中,建立變更法律所定管轄之依據,將事務委任於下級機關? 15-30
第七項 地方自治監督 15-31
一、地方自治監督之法理架構 15-31
地方製度法第75條將委辦事項納入閤法性監督是否妥當? 15-33
地方製度法第76條所定代行處理之標的,是否涵蓋所有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 15-34
二、自治法規之司法監督 15-34

Chapter 16公務員法 16-1
第一節公務員之定義 16-1
第二節公務員法律關係 16-1
第一項 成立 16-1
一、進用 16-1
二、進用之法律性質 16-1
三、任用之資格(公務人員任用法) 16-2
第二項 變更 16-2
一、轉任(任用§16) 16-2
二、調任(任用§18) 16-2
三、停職 16-2
第三項 消滅 16-3
一、辭職 16-3
二、免職 16-3
三、撤職(懲戒§9Ⅰ①) 16-3
四、資遣(任用§29) 16-4
五、死亡 16-4
六、退休 16-4
七、解除公職(國籍§20) 16-4
八、廢除進用(任用§§20Ⅱ、28Ⅱ) 16-5
九、任期屆滿 16-5
十、罷免 16-5
第三節現行法下的公務員 16-6
第一項 最廣義公務員 16-6
第二項 廣義公務員 16-6
第三項 狹義公務員 16-6
第四項 最狹義公務員 16-6
第五項 無法歸類之公務員法規範 16-6
一、公務人員保障法 16-6
二、公務人員考績法 16-7
第四節(狹義)公務員的種類 16-7
第一項 政務官與事務官 16-7
一、意義 16-7
二、區分實益 16-7
第二項 行政官與司法官 16-8
一、意義 16-8
二、區分實益 16-8
第三項 文官與武官 16-8
一、意義 16-8
二、區分實益 16-8
第四項 普通職公務員與特彆職公務員 16-8
一、意義 16-8
二、區分實益 16-8
第五項 國傢公務員與地方公務員 16-9
一、意義 16-9
二、區分實益 16-9
第五節公務員之權利與義務 16-9
第一項 公務員之權利 16-9
一、身分保障權(永業原則) 16-9
二、俸給請求權 16-9
三、退休金請求權 16-10
四、撫卹金請求權(照顧原則) 16-11
五、參加保險權 16-12
六、費用請求權 16-12
七、休假權 16-12
八、結社權 16-12
九、涉訟輔助權 16-12
十、晉陞權 16-13
十一、職務安全請求權(保障§19) 16-13
第二項 公務員之義務 16-13
一、忠誠義務 16-13
二、服從義務 16-14
三、保密義務(公服§4) 16-15
四、保持品位義務(公服§5) 16-15
五、不得圖利義務(公服§6、利益衝突迴避法§7) 16-15
六、禁止經商或投機(公服§13) 16-15
七、禁止違法兼職(公服§14) 16-15
八、競業禁止(公服§14-1:鏇轉門條款) 16-15
九、申報財産義務(財産申報§2) 16-17
十、行政中立義務 16-17
十一、迴避義務(公服§17、公務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 16-17
第六節公務員之責任 16-18
第一項 懲戒責任 16-18
第二項 懲處責任 16-18

Chapter 17公物法 17-1
第一節公物之意義 17-1
第一項 最廣義之公物 17-1
一、意義 17-1
二、分類 17-1
第二項 廣義之公物 17-2
第三項 狹義之公物 17-2
第二節公物之分類 17-2
第一項 公有公物與私有公物 17-2
第二項 絕對公物與相對公物 17-2
第三項 自然公物與人工公物 17-3
第四項 一般公物與特彆用物 17-3
第三節公物之特性 17-3
第一項 融通性之限製 17-3
第二項 強製執行之限製 17-3
第三項 取得時效之限製 17-3
第四項 公用徵收之限製 17-4
第四節公物利用關係之成立與消滅 17-4
第一項 公物利用關係之成立 17-4
一、因意思錶示而成立 17-4
二、因取得時效而成立 17-5
第二項 公物利用關係之消滅 17-6
第五節公物之利用 17-6
第一項 意義 17-6
第二項 類型 17-6
一、一般利用 17-6
二、許可利用 17-6
三、特許利用 17-6
四、習慣利用 17-7
五、私法利用 17-7
第三項 一般利用權利 17-7
一、問題意識 17-7
二、學說理論 17-7
三、特殊問題:沿路居民權與沿路居民利用 17-8
第六節公營造物 17-8
第一項 定義 17-8
一、通說 17-8
二、少數說 17-8
第二項 類型 17-9
一、以利用時間長短區分 17-9
二、以利用人之範圍區分 17-9
第三項 公營造物利用的法律性質 17-9
一、特彆權力關係 17-9
二、行政法上債之關係 17-9
第四項 利用關係 17-9
一、行政機關享有行為形式選擇自由 17-9
二、人民享有對於公營造物之利用請求權之情形 17-10
第五項 利用規則 17-10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行政法爭點地圖(國傢考試、法研所)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行政法爭點地圖(國傢考試、法研所)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行政法爭點地圖(國傢考試、法研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行政法爭點地圖(國傢考試、法研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