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概要题型破解

民事诉讼法概要题型破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民事诉讼法
  • 诉讼技巧
  • 案例分析
  • 法考
  • 考研
  • 法律
  • 法学
  • 题型
  • 应试
  • 概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1. 题目编排体系化,对照个人读书进度,随时练习题目。
  2. 版面完全拟真,答题字数完整呈现,每次练习皆如临国考战场。
  3. 随题标註考题重点、关键字句,便于反覆记忆背诵。
  4. 精准的题型分析,丰富的答题参考资料,不再挂一漏万。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克允


  东吴法研所
  律师高考及格
  司法官特考及格

图书目录

准备方法‧1

Chapter 1民事诉讼法之基本理论
题型1-1-1处分权主义【97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1-3
题型1-1-2辩论主义【102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2题】‧1-5
Try again【87地特三等法制第1题】‧1-7
题型1-1-3听审请求权的内容【95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1-7
Try again【98荐任升官等司法行政第4题】‧1-10
题型1-1-4听审请求权之限制【99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1-10

Chapter 2法院
第一节 审判权与管辖权‧2-3
题型2-1-1审判权与管辖权之不同【98三等书记官第1题(节录)】‧2-3
Try again【98身心障四等书记官第1题】‧2-5
Try again【100财税法务第1题(节录)】‧2-5
题型2-1-2审判权之消极冲突【94东吴法研第1题(节录)】‧2-6
题型2-1-3专属管辖与非专属管辖之竞合【93四等书记官、执达员第1题】‧2-8
Try again【102公证人第1题】‧2-11
Try again【94司法官第1题(节录)】‧2-11
题型2-1-4违反专属管辖之效果【102关税法务第1题】‧2-12
Try again【100高考三级法制第1题】‧2-15
Try again【98三等书记官第1题(节录)】‧2-15
Try again【97三等书记官第1题】‧2-16
Try again【95身障四等书记官第1题】‧2-17
题型2-1-5管辖权之有无,以原告主张之事实为准、管辖恆定原则【84丙等书记官第1题】‧2-17
Try again【85司法官1第1题(节录)】‧2-21
Try again【100行政执行官、公证人第1题】‧2-22
第二节 回避‧2-23
题型2-2-1法官自行回避【89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2-23
Try again【91第二次律师检覆第1题】‧2-25
题型2-2-2法院书记官应自行回避之事由【88委任升等法院书记官第1题】‧2-26
Try again【83高考二级法制第3题】‧2-27

Chapter 3当事人与诉讼关系人
第一节 当事人能力‧3-3
题型3-1-1当事人能力之认定与欠缺【94身障四等书记官第2题】‧3-3
题型3-1-2分公司的当事人能力【101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3-7
Try again【95司法官第1题(节录)】‧3-10
Try again【101年地特法制第1题】‧3-10
题型3-1-3合伙的当事人能力【98身障四等书记官第2题】‧3-11
第二节 诉讼能力与法定代理人‧3-15
题型3-2-1辅助宣告与诉讼能力【102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3-16
题型3-2-2法定代理人之补正【98三等书记官第3题】‧3-17
第三节 当事人适格与诉讼担当‧3-22
题型3-3-1确认诉讼的当事人适格【101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2题(节录)】‧3-23
题型3-3-2代位诉讼与诉讼担当【95司法官第2题】‧3-25
Try again【102行政执行官第4题】‧3-28
第四节 共同诉讼‧3-29
题型3-4-1共有物分割诉讼的共同诉讼类型【94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3-30
Try again【102升官等荐任司法行政第2题】‧3-33
Try again【94第二次地特法制第2题】‧3-34
Try again【91司法官第3题(节录)】‧3-34
Try again【101关税法务第2题】‧3-35
题型3-4-2共有物返还诉讼之当事人适格【102身障四等书记官第1题】‧3-35
Try again【101警察法制人员第4题(节录)】‧3-38
Try again【101司法官第6题(节录)】‧3-38
Try again【98荐任升官等司法行政第1题】‧3-39
Try again【102三等书记官第1题】‧3-39
Try again【102地特三等法制第1题】‧3-40
题型3-4-3确认他人法律关系【93律师第1题】‧3-41
Try again【100行政执行官、公证人第4题】‧3-44
题型3-4-4共同诉讼人独立原则【101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2题(节录)】‧3-45
Try again【92荐任升官等司法行政第1题(节录)】‧3-47
题型3-4-5证据共通原则【88年书记官、执达员第1题】‧3-47
Try again【92司法官、行政执行官第1题】‧3-50
第五节 诉讼参加与诉讼告知‧3-51
题型3-5-1参加人之地位与判决效力【102三等书记官第3题】‧3-52
Try again【95公证人第1题(节录)】‧3-54
Try again【88高考三级法制第2题(节录)】‧3-54
Try again【92律师第3题(节录)】‧3-55
第六节 诉讼代理人‧3-56
题型3-6-1指定诉讼代理人为送达代收人之效力、审级代理原则【91律师第1题(节录)】‧3-56
Try again【99三等书记官第3题】‧3-59
题型3-6-2单独代理原则与诉讼代理人之权限【92律师第1题(节录)】‧3-59
Try again【97地特法制第1题】‧3-62

Chapter 4诉讼程序通论
第一节 诉讼费用‧4-3
题型4-1-1诉讼救助之效力【100三等书记官第3题】‧4-3
第二节 送达‧4-6
题型4-2-1有送达代收人或诉讼代理人时仍迳向当事人本人送达之效力【101关税法务第1题】‧4-6
Try again【86书记官、执达员第1题(节录)】‧4-9
Try again【91律师第1题】‧4-10
Try again【99三等书记官第3题】‧4-10
题型4-2-2间接送达与留置送达【98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4-11
题型4-2-3公示送达之要件【96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2题】‧4-13
题型4-2-4寄存送达之送达时间计算【94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2题】‧4-14
Try again【94荐任升官等司法行政第2题】‧4-17
第三节 期日与期间‧4-18
题型4-3-1期间之计算【101三等书记官第4题】‧4-18
题型4-3-2在途期间之扣除【92律师第1题(节录)】‧4-21
Try again【91四等书记官、执达员第2题】‧4-22

Chapter 5诉讼程序之进行
第一节 起诉‧5-3
题型5-1-1同一事件之判断【88司法官第2题(节录)】‧5-3
Try again【94司法官第2题(节录)】‧5-6
题型5-1-2抵销之抗辩与另诉【89四等书记官、执达员第2题】‧5-6
Try again【85四等书记官第2题】‧5-8
Try again【87地特三等法制第2题(节录)】‧5-8
题型5-1-3当事人恆定原则与重复起诉【102三等书记官第2题】‧5-8
第二节 诉讼客体论‧5-11
题型5-2-1新旧诉讼标的理论与重复起诉禁止【94关税法务第2题】‧5-13
Try again【94荐任升官等法院书记官第1题(节录)】‧5-16
Try again【94律师第2题(节录)】‧5-16
Try again【100警察法制人员第4题(节录)】‧5-17
题型5-2-2中间确认之诉【103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5-18
题型5-2-3选择合併【87律师第2题】‧5-21
题型5-2-4预备合併:第二审上诉之审理【93律师第3题】‧5-23
题型5-2-5预备合併:第二审对于第一审违误裁判之处理【102警察法制人员第3题】‧5-25
Try again【99司法官第3题(节录)】‧5-27
第三节 争点整理程序‧5-28
题型5-3-1争点整理程序之种类【90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5-28
第四节 举证责任与证据‧5-31
题型5-4-1债务不履行与票据之举证责任【92律师第2题】‧5-31
Try again【88年四等书记官、执达员第2题】‧5-35
Try again【103行政执行官第2题】‧5-35
题型5-4-2证明妨碍【102警察法制人员第4题】‧5-36
题型5-4-3证人的到场义务与书状陈述【95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2题】‧5-38
题型5-4-4证人之拒绝证言权【86四等书记官第3题】‧5-40
题型5-4-5文书提出义务【90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2题】‧5-42
第五节 诉之撤回‧5-44
题型5-5-1诉之撤回的方式、时点与效力【87四等书记官、执达员第1题】‧5-45
Try again【90司法官第2题】‧5-48
第六节 诉讼上和解‧5-49
题型5-6-1和解之效力【102财税法务第4题】‧5-49
第七节 裁判‧5-52
题型5-7-1一造辩论判决【94第二次地特三等法制第1题】‧5-52
Try again【99司法官第1题(节录)】‧5-55
题型5-7-2附对待给付之判决【99关税法务第2题(节录)】‧5-55
Try again【86律师第2题(节录)】‧5-57
Try again【94财税法务第3题】‧5-58
题型5-7-3附宣告假执行之判决【90关税法务第2题(节录)】‧5-58
题型5-7-4和解笔录与支付命令之更正【94荐任升官等法院书记官第2题】‧5-61
题型5-7-5判决脱漏与补充判决【91司法官第1题(节录)】‧5-63
Try again【90关税法务第2题(节录)】‧5-65
题型5-7-6既判力的基准时【98关税法务第1题(节录)】‧5-66
题型5-7-7既判力的主观范围:诉讼标的物之特定继受人【93高考三级法制第2题】‧5-67
Try again【101三等书记官第3题】‧5-71
Try again【95公证人第4题(节录)】‧5-71
题型5-7-8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共有物返还诉讼【96身障四等书记官第1题】‧5-72
题型5-7-9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抵销抗辩之判断顺序与其效力【91律师第3题】‧5-75
Try again【101行政执行官第3题(节录)】‧5-77
题型5-7-10争点效【99三等书记官第1题】‧5-77
Try again【95公证人第4题(节录)】‧5-81

Chapter 6救济程序
第一节 上诉审通论‧6-3
题型6-1-1上诉利益【97司法官第4题(节录)】‧6-4
Try again【100司法官第5题(节录)】‧6-6
题型6-1-2撤回上诉与判决确定之时点【改编自103高考三级法制第2题】‧6-6
Try again【103高考三级法制第2题】‧6-9
Try again【100财税法务第4题】‧6-10
第二节 第二审上诉程序‧6-11
题型6-2-1第二审上诉未表明上诉理由【102身障四等书记官第2题】‧6-11
Try again【97身障四等书记官第2题】‧6-13
Try again【93关税法务第2题(节录)】‧6-13
题型6-2-2附带上诉之目的与性质【97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2题】‧6-13
题型6-2-3附带上诉、扩张上诉声明与上诉不可分【96司法官第3题(节录)】‧6-16
Try again【101行政执行官第3题(节录)】‧6-18
Try again【98公证人第2题(节录)】‧6-19
题型6-2-4第二审新攻击防御方法之提出【92四等书记官、执达员第1题】‧6-19
第三节 第三审上诉程序‧6-21
题型6-3-1许可上诉事由【92四等书记官、执达员第2题】‧6-21
题型6-3-2强制律师代理与未具上诉理由【96司法官第3题(节录)】‧6-23
Try again【99公证人第4题】‧6-25
第四节 抗告‧6-26
题型6-4-1诉讼程序进行中所为裁定之抗告【100三等书记官第4题】‧6-26
第五节 再审‧6-29
题型6-5-1再审不变期间与诉讼标的【102行政执行官第3题】‧6-30
题型6-5-2发现新事证【100律师第5题(节录)】‧6-33
第六节 第三人撤销诉讼‧6-35
题型6-6-1第三人撤销诉讼【102三等书记官第4题】‧6-35
Try again【100警察法制人员第3题】‧6-37

第一节 简易诉讼程序‧7-3
题型7-1-1简易诉讼之适用、裁判与上诉【改编自85第一次司法官第3题】‧7-3
第二节 小额诉讼程序‧7-6
题型7-2-1小额诉讼程序概论【98三等书记官第2题】‧7-6
题型7-2-2小额诉讼诉之变更追加的限制【100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2题】‧7-9
Try again【95关税法务第2题】‧7-10
Try again【96司法官第1题(节录)】‧7-11

Chapter 8特殊程序
第一节 保全程序‧8-3
题型8-1-1假扣押之声请【103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2题】‧8-3
题型8-1-2假处分之标的【93四等书记官、执达员第2题】‧8-5
题型8-1-3定暂时状态之假处分【93委任升等法院书记官第2题】‧8-7
Try again【92地特三等法制第3题】‧8-9
第二节 督促程序‧8-10
题型8-2-1支付命令之管辖【103关税法务第2题】‧8-10
题型8-2-2支付命令之效力与再审【103行政执行官第4题】‧8-14
Try again【92司法官第3题】‧8-16
第三节 公示催告程序‧8-17
题型8-3-1除权判决之审理【90司法官第1题】‧8-17
Try again【84司法官第4题(节录)】‧8-21

Chapter 9家事事件
题型9-1强制调解、协同主义【改编自100四等书记官、执达员、执行员第1题】‧9-3
题型9-2婚姻事件另诉之禁止与既判力之扩张【85第一次司法官第4题】‧9-5
题型9-3认领之诉的原告适格与判决效力【95律师第4题】‧9-8

图书序言

作者序

  本书是笔者在学稔出版的第二本着作,同样是抱持着战战兢兢的态度在完成,希望能够带给读者适当且必要的帮助。当初晓玉询问笔者是否愿意协助完成这本书时,其实笔者有稍微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犹豫之处在于,笔者觉得民事诉讼法实在太难了,至今笔者还是不敢说了解这门学问,深恐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有愧于使用本书的读者。但另一方面,写一本民事诉讼法相关的着作,一直都是笔者小小的心愿之一,所以虽然还有诸多的不成熟之处,但笔者还是抱持着和大家分享对于这门学问的学习和解题心得这种想法接下了这份工作。所以,倘若读者发现这本书有任何疏漏或谬误之处,还请不吝指正,在此先表达感激之意。

  这是一本写给司法特考四等考试的书,不过对于要考关税法务、财税法务的人来说同样适用,因为这几种考试的难度也大概和司法四等的考试差不多。若是要考高考法制、司律的考生,则应该要使用三等系列的题型破解,学姐写的《民事诉讼法题型破解》是一本相当不错的解题书!由于三等和四等考试着重的面向不同,所以在参考书的选择上,建议还是根据不同等级选择不同的书(你要两本都看也行,相信实力会增强不少)。也因为着重面向不同,所以即使在103年以后司律第一试和司法人员考试分开考,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那些准备司律的人,未必考得赢专门准备四等考试的人。

  身为一本考试用书的作者,最大的心愿当然是可以看到所有使用本书的读者都能够顺利金榜题名。可是,这种心愿无异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录取的名额有限,永远都有人必须要落榜,怎么可能所有读者都能上榜?在此,笔者实在不愿意继续用「坚持下去,必能上榜」这种话来安慰大家。不论你是第一次准备,或已经准备很多次的人,笔者都希望你给自己设定一个年限,如果超过这个年限仍然考不上,那就应该要仔细的思索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继续在国考这条路上打转?人有无限的可能,千万不要将自己锁死在这条充满变数又坎坷无比的路上,也许拐个弯,便会找到属于你的美丽新世界。

  准备考试固然要用心,但还是要强调,千万不要让考试成为你生活的全部,适度的休闲娱乐、交际应酬还是要有。相信我,朋友经常会是支持你继续努力的动力之一!不要因为考试而放弃掉这些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美好事物。另外,总有些人喜欢当别人人生的评论者,对于这些评论,左耳进,右耳出,不要被这些评论影响到自己的心情,那样很不智。

  感谢学稔让我有机会将本书付梓出版,对于编辑和校稿人员的辛劳付出,笔者在此由衷的表示感谢。过去的这一年对于笔者而言,是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一年,顺利得到了一个人生里程碑,在此谨以本书献给一路走来陪伴我、支持我的亲朋好友们,如果没有你们,我应该无力走到今日。

  在国考这条路上,身为过来人的笔者同样经历过落榜时的失落感和上榜时的兴奋感,看到自己榜上无名时的那种委屈和金榜题名时的那种雀跃,没有真正准备过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的。那些苦闷与甜蜜都将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成为回忆的一部分。

  检视足迹会发现生命因踏实走过而丰美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克允
于国家图书馆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這本《民事訴訟法概要題型破解》的時候,我其實抱持著一點點忐忑的心情,畢竟民事訴訟法這門課,對許多準備國考、司法特考的朋友來說,絕對是重中之重,而且往往是許多人潰敗的關鍵。它的體系龐大,條文繁多,法條之間的邏輯關係更是錯綜複雜,光是理解那些基本的程序概念,例如管轄、訴之變更、上訴等等,就已經讓人頭昏腦脹。更別提還有各式各樣的類型題,像是證據法則的運用、不同訴訟類型(例如簡易訴訟、小額訴訟)的特殊規定,甚至是宣告判決、形成判決的適用時機,這些都像是迷宮一樣,讓人一不小心就迷失方向。我過去也曾翻閱過幾本市面上的教科書,但總覺得它們比較偏重於學理上的論述,對於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到實際的考題上,提供給學生的指引卻相對有限。很多時候,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理解一個概念,卻發現自己在看到考題時,依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也不知道如何架構我的答案,才能完整地涵蓋考官所期待的重點。因此,當我看到這本書標榜著「題型破解」,我心裡就燃起了一絲希望,期待它能帶我走出民事訴訟法的迷霧,讓我能夠真正掌握解題的關鍵。

评分

我過去在準備民事訴訟法的過程中,最常遇到的瓶頸,就是「記憶」和「運用」之間的落差。很多法條我可能已經背得滾瓜爛奏,但是一旦看到考題,就好像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如何將這些記憶轉化成實際的論述。這本書的「題型破解」概念,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它不是要求你死記硬背,而是透過分析各式各樣的考題,讓你理解法條在實際情境中是如何被應用的。舉例來說,當我們在處理「訴訟標的」相關的題目時,書中會詳細解析「訴訟標的」的變更,何時可以變更?變更的條件是什麼?變更的類型有哪些?然後,它會提供幾個不同變更情況下的實例,引導你思考如何根據題目中的具體事實,來判斷訴訟標的是否發生了變更,以及變更的類型。這種「實戰演練」的方式,讓我在閱讀法條時,不再是單純的文字理解,而是能夠將每一個法條都與實際的考題情境連結起來,從而大大提升了我的學習效率和記憶的深度。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對於「題型」的分類和拆解。我過去讀民事訴訟法,常常是按照法條的順序,或是按照訴訟的階段來閱讀,但這種方式對於應試來說,其實是比較缺乏效率的。因為考題並不會乖乖地依照法條順序出現,而常常是將不同法條、不同概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考驗的是考生對於整體架構的掌握和靈活運用能力。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它不是從法條出發,而是從「題型」出發。它將民事訴訟法常見的考題,例如「證據能力之判斷」、「訴訟標的之變更」、「共同訴訟之類型」,甚至是一些比較進階的「上訴理由之主張」、「再審事由之審查」等等,一一列舉出來。然後,針對每一種題型,它會先分析這種題型常見的考點,以及出題老師可能關注的角度。接著,它會示範如何一步一步地分析題目,找出題目的關鍵爭點,並且如何引導出相關的法條和實務見解。更重要的是,它還會提供不同風格的解題範例,有些範例強調條理清晰,有些範例則側重於論述的深度,讓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和考試的需求,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答題模式。這種「由題入法」的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孤立地記憶法條,而是能夠理解法條背後的邏輯,以及它們在實務中的應用。

评分

這次拿到《民事訴訟法概要題型破解》這本書,讓我最感到安心的部分,就是它所呈現出的「完整性」。許多坊間的參考書,可能只側重於某個特定的部分,例如只講證據法,或是只講強制執行。但民事訴訟法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每個部分都息息相關。這本書卻相當全面,它涵蓋了民事訴訟法中常見的各種類型題,從最基礎的管轄、訴權,到比較進階的證據、上訴、再審,甚至是特殊訴訟程序,都有所涉及。而且,它在處理每一個題型時,都會盡可能地將其前後關聯的法條、概念和實務見解都一併考量進去,讓讀者能夠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這種「全盤考量」的編寫方式,對於我這樣一個希望能夠一次性掌握民事訴訟法重點的考生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我不用再東拼西湊,花費大量時間去尋找不同資料之間的關聯性,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相對完整且結構清晰的學習路徑。

评分

我本身是一個比較注重邏輯和結構的學習者,所以對於那些「只講重點、不講理由」的資料,其實不太容易接受。這本書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在介紹每一個題型時,都會先從「為什麼」這個問題出發。例如,為什麼會有「上訴」制度?它的目的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會需要提起上訴?然後,它才會進一步說明不同類型上訴的要件、程序以及相關的救濟途徑。這種「由理入法」的教學方式,讓我能夠深刻理解每一個程序或制度背後的正當性,而不再是機械式的記憶。我發現,當我能夠理解這些「為什麼」之後,即使遇到一些比較陌生的考題,我也能夠透過推論,找出最可能的答案。這種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應對考試中不斷變化的題型,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评分

我一直覺得,民事訴訟法的學習,最難的是「統整」。因為這門學科涉及了太多的概念、原則和制度,它們之間相互關聯,卻又各有側重,很容易讓初學者感到不知所措。這本書在這方面,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整合」平台。它透過「題型」這個核心,將散落在各處的知識點,一一串聯起來。例如,在探討「上訴」這個題型時,它不僅僅是講解上訴的程序,還會將「上訴理由」、「上訴期間」、「上訴效力」等相關的知識點,都一併納入考量。更重要的是,它還會將「第一審」、「第二審」、「第三審」之間的關係,以及不同訴訟階段的「證據法則」和「辯論主義」的適用差異,都整合在這個題型的解析中。這種「系統性」的學習方式,讓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民事訴訟法的全貌,並且知道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评分

我一直覺得,民事訴訟法最讓人卻步的,除了條文的數量,還有那些看似專業卻又難以理解的術語。像是「處分權主義」、「辯論主義」、「職權探知主義」這些基本原則,聽起來好像很重要,但具體要怎麼應用到題目裡面,卻常常讓人感到困惑。這本書在這方面也做得非常紮實。它在介紹每一個題型之前,都會先用非常白話的方式,將相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則重新梳理一遍。而且,它不會只是點到為止,而是會透過具體的例題,來示範這些原則是如何在實際的訴訟過程中發揮作用的。例如,在討論到「證據」相關的題型時,它就會先清楚地解釋什麼是「證據法則」,像是「證明力」和「證據排除法則」,然後再透過一個虛擬的案例,一步一步地引導讀者判斷哪些證據可以採用,哪些證據必須排除,以及為什麼。這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方式,讓原本抽象的法律概念,變得生動而具體,大大降低了我的學習門檻,讓我能夠更快速地進入狀況,並且對這些重要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能夠「正確且完整」地答題,絕對是致勝的關鍵。很多時候,我們可能知道一部分的法條,也知道一些相關的實務見解,但卻無法將它們有條理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論述。這本書在這方面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範例。它針對每一個題型,都提供了詳盡的解題架構。這個架構不僅僅是簡單的「事實分析」、「法律適用」、「結論」,而是更細緻地將每一個環節分解。例如,在分析事實的部分,它會提醒我們要注意哪些關鍵的「事實要素」;在法律適用部分,它會引導我們思考應該先探討哪個「爭點」,然後再引用哪些「法條」和「實務見解」來支持我們的論點。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會針對一些比較常見的「答題陷阱」,例如「論述不清」、「重點遺漏」或是「法條引用錯誤」等等,提供預防和修正的建議。我發現,透過模仿書中的解題架構,我能夠更系統性地思考問題,確保我的答案能夠涵蓋所有重要的爭點,並且論述得清晰、有邏輯,這對於提升我的申論題分數,絕對有莫大的幫助。

评分

對於任何一門需要大量記憶和理解的學科,找到一個能夠「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絕對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而我認為,這本書的「題型破解」模式,正是這樣的學習方法。它不是枯燥乏味的條文堆砌,也不是空泛的理論闡述。它透過解析真實的考試題目,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考,以及「應該」如何答。我發現,當我開始練習用書中的架構去分析題目,並且嘗試模仿書中的解題範例時,我對民事訴訟法的掌握程度,有了質的飛躍。我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開始主動地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並且能夠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問題。這種「學以致用」的學習過程,不僅讓我對民事訴訟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大大增強了我應對考試的信心。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提供了多少「資訊」,而在於它教會了我「如何去學習」,以及「如何去應用」這些資訊。

评分

對於民事訴訟法的學習,我個人認為「實務見解」的掌握,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畢竟,考試的題目往往是從實務案例中衍生出來的,如果對重要的實務見解不夠熟悉,就很難拿到高分。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了非常細緻的處理。它在介紹每一個題型的時候,都會非常貼心地將與該題型相關的重要實務見解,一一列出,並且對其進行簡要的解釋。更棒的是,它還會分析這些實務見解的「爭點」是什麼,以及它們是如何「適用」於具體的案例中的。我過去在閱讀其他書籍時,常常是需要額外花時間去查找和整理重要的實務見解,這耗費了我不少時間和精力。而這本書將這些關鍵的實務見解,巧妙地融入在題型的解析中,讓我可以更有效率地學習,並且在解題時,能夠準確地引用這些重要的實務意見,大大提升了我的答題質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