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做一名有声思考的阅读侦探 阅读是意义获得的心理历程。看一本书不是要看完,是要把它看懂;要看懂,就需要运用阅读理解的思考策略,过程很接近侦探破案的思维,不过,阅读理解比破案的速度更流畅,而且连结线索的方式更自由、多元,因此,阅读侦探的脑筋要动得更快。
初阶的阅读侦探,需要将思路慢下来,做点分析,例如,停下来评估线索的重要性,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思考策略和培养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师常发现,与其讲授文章大意和说明作者主旨,倒不如用「有声思考」来示范思考策略;与其盯紧阅读测验的答案,倒不如注意「读者是怎样想出来的」。
「超狗侦探事件簿」系列中的宝弟是一只狗,怎么学人类的语言?书中有很多例子,表示他连结已知和情境的线索,再进行分析与提问,导出推论。例如,在第五册《图书馆暗藏怪物?》中,他看到一只类似蜥蜴的动物,去闻一下,虽然不清楚是什么,却已经得知动物的表面特征:小小的、有脚、有尾巴和鳞片,而且能爬又跑得快。这些都是宝弟的已知。接着,他听到人类说那是石龙子,属爬虫类,就想:「什么是爬虫类?」后来,知道了爬虫类会唿吸、会生蛋、是冷血的,又再问:「什么是冷血?」…… 宝弟的学习方法,描述「读者是怎样想出来的」,正是示范我们希望小读者阅读时独立扩充词汇的方法。
宝弟是位极优秀的侦探教练,每个探案的叙述,都採用了「有声思考」的技巧。更难得的是,宝弟用探究的语气报告推理的过程,还将想法重新组合整理,示范如何写探究笔记、监控理解,如何依循线索修改调整原来的理解。
宝弟不只教小读者做侦探,还教阅读教师怎么做阅读教练。赞!
台湾国家教育研究员 吴敏而
推荐序
欢迎来到侦探狗宝弟的世界! 哈啰!欢迎你来到侦探狗宝弟的世界!
请你假想自己懂「狗语」,也就是你听得懂一只狗的「汪汪汪」跟「汪—汪—」的差别,看得懂一只狗的眼神和尾巴摇动所传达的意思,然后一边阅读宝弟说的话或想的事,一边想像他是用什么样的声音、表情和动作跟人类沟通。
同时,请你理解,因为这是一只狗在说话,所以他的句子不长、不复杂,常常用「我」开始,说着说着会显露一些狗的本性,比如:爱吃、好玩;鼻子超灵光;会数数,但有他自己的算法;他看事情的眼光,就是一只狗,观点当然会跟人类大不相同。
宝弟是一只学习力超强的狗,他跟凯拉学到不少破解谜案的方法。凯拉失踪以后,他变成了新手侦探,必须靠自己办案。他会示范侦探的思考,希望你也能学起来那三步骤:列出已经知道的、不知道的、计画。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他也会觉得挫败……不过,祕诀是「想一想:如果是凯拉,她会怎么做?」这是从新手变成专家侦探的学习与思考过程,往后你如果遇到困难,也请你想一想:如果是某某某(这方面很厉害的人),他会怎么做?
希望这系列故事可以带你去发现狗儿世界、侦探思考和阅读找线索的趣味。不多说了,咱们开始来破解谜案吧!
台湾师大教育博士 侯秋玲
推荐序
双重的阅读乐趣 如果你和我一样,喜爱阅读侦探故事,又恰好对动物,尤其是狗充满好感,阅读《超狗侦探事件簿》,你将会得到双重的阅读乐趣。《超狗侦探事件簿》以一只原名叫做「国王」的黄金猎犬为主角,因为原来的主人失踪,被送进动物收容所。幸好,遇到了好心人领养,新主人当然不知道狗儿原来的名字,所以又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宝弟」。
故事的叙述以狗儿宝弟为第一人称叙述,阅读起来十分有趣,平日我们当然无法了解狗儿的内心世界,但是透过狗儿宝弟的第一人称叙述,读者可以和主角宝弟建立亲密的连结,一开始狗儿的自我介绍,就十分地吸引人。
「哈啰!我的名字叫国王。我是一只狗。我同时也是一名侦探。我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四湖区,跟我的人类凯拉一起破案。」
什么?这只狗不但会自我介绍,同时还说自己也是一名侦探?!让人想要一探究竟,这只狗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到底有什么本事能破案?随着狗儿被领养人,康纳的妈妈带回新的家庭,一段精彩的狗侦探破案历程就展开了。
在阅读《超狗侦探事件簿》之后,我必须承认几件事,第一,我十分喜爱这只又可爱又聪明的黄金猎犬,也就是主角宝弟,忍不住幻想起来,如果童年时能拥有这么棒的一只狗,说不定我现在是个名侦探呢!第二,读完之后,忍不住叹息这故事怎么这么短哪!(好看精采的故事,通常会让读者有这样的感叹),虽然我已经是个成人读者,精采的童书依然能让我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第三,虽然有前面两项遗憾,但是如果和我一样仔细阅读这本书的小读者,应该会注意到宝弟发现康纳妈妈家和原来主人凯拉的社区,闻起来是相同的味道。看来作者在后面的系列故事中,还埋着十分精采的谜团与故事呢!
所以,如果已经读完了此书,依然意犹未尽的小读者,可以期待接下来的系列故事。如果你还没阅读,也快拿起这本书读一读,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一头栽进聪明又可爱的大狗宝弟,所经历的侦探故事之中!
「厕所帮少年侦探」系列作者 林佑儒
推荐序
进入推理小说殿堂的最佳入场券 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儿化身成侦探,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
作者以狗儿的观点来述说故事,是很特别的。尤其将狗儿的天性,化成侦探的特质,像是透过狗儿灵敏的嗅觉,不放过丝毫的气味线索,成为破案的关键,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作者也掌握了极佳的阅读推论书写能力,使狗主角宝弟(国王)运用从以前的主人那儿所学来的办案方式(列出已知道的事、不知道的事和行动计画清单)一一条列出来,使读者在享受阅读趣味之余,也能从中学习推论的方法。
除此之外,作者也于写作中纳入狗儿与人类深厚的情感。狗儿不但能体察到饲主喜怒哀乐的心情,并与之同悲同喜,狗儿也友善、忠诚,会为人类挺身而出。这些都可以让读者更加省思人与狗的关系,并创造出一个对狗儿友善的氛围。
这一系列的故事,具有轻薄短小的特质,不同于其他曲折离奇、诡谲莫辨的推理故事,而是以更易亲近的写作笔法与写作素材见称。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而言,无疑是进入推理小说殿堂的最佳入场券。
新北市新市国小 张碧珊老师
推荐序
阅读引导──悦读、乐读的美好经验 一进入这个故事内容,我就被以超狗为主角的叙述方式深深吸引,在通勤电车内虽是一路站着,却迫不及待地要读完它。
我运用三节阅读课,以预测、独立阅读及讨论三步骤带领五年级学生深入探讨第一集的故事。在阅读节奏上,安排了封面、角色介绍、目录、第一至二章、第三至四章、第五至十章等六个阶段。
首先从封面提供的讯息预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因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许多阅读故事的经验,所以,主角是一只有超级能力的是黄金猎犬,这只狗是侦探,故事中有一个男孩失踪了等等,可从名称及图片说出结果的预测他们都能完成。
接着进入角色介绍的阅读,请学生找出「主要角色有几家人?有几只动物?」两只狗和一只猫是每位学生都能立即获得的讯息,有两家人就需要稍稍判断一下才会明白。读过了角色介绍,再请大家为刚才预测的故事内容补充,学生们都能根据角色介绍的讯息,推论出「失踪的男孩是康纳」、「主角狗有两个名字和两个主人」、「狗是跟着女孩一起办案」等等故事的细节。但也从角色介绍中有一些疑惑:「作者为何要将体型最大、嗓门最大的狗命名为老鼠?」、「猫真的看得懂人类的文字吗?」一些等待学生去探索的有趣问题。
之后进行到阅读目录,老师提出「这个故事以第几人称来叙写,从那里知道?」的问题,我们学生已有这类判断文章从谁的角度叙写的经验,最容易被拿来做为判准的是第二章「我的名字叫国王」和第九章「如何跟人类说话」,接着是第四章「鼻子抵地,全面侦查」和第六章「闻起来像绑架」。从大家的分享中,都了解到这个故事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写。
进行到这里,绝大多数学生都露出老师不要再说了、我要看故事的期待表情,于是在学生充满阅读动机的状况进入独立阅读。第一阶段阅读第一章和第二章,等大多数学生读完后,就让大家问问题,并釐清书中不同印刷字体的意义。借由简短的交谈,让老师知道学生理解这个故事的困难处,也协助解答,这样读读停停的方式在阅读第三、四章时再做一次,再次协助学生扫除一些阅读困难。第四章之后就放手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速度阅读整个故事。
第二节课的重点在独立阅读,让学生们将整个故事读完是这堂课的重点,因阅读速度的不同,老师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先读完的学生思考:
一、从狗的角度如何努力将意思表达出来,让主人明了。
二、狗使用什么方式了解人对牠的感觉和感情?也可以说,牠是怎么知道人们喜欢还是讨厌牠?
三、狗的判断都会是正确的吗?会不会有失误的时候?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
四、故事中黑体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五、「超狗侦探事件簿」这个系列故事总共有六册,你觉得故事会怎么发展?(学生觉得有很多事情会跟第一集提到的事情有关)
第三节课进入阅读后讨论,希望学生回答每一个题目都是从书里找到支持自己论述的文本依据。例如第一题,学生能找出在第七章「我知道什么?」宝弟先以叫声告诉康纳的妈妈要出去外面的讯息,再以摇尾巴确认,康纳的妈妈懂了,就带他出去;在第九章「如何跟人类说话」中,宝弟先后咬了康纳有飞机图案的T恤、玩具飞机和康纳家人的合照等三样东西给康纳的妈妈,说明康纳去机场这件事情,妈妈也明白了。除了这两项,学生还能举出其他狗主角为了让主人明了意思的其他文本叙述。这样聚焦的讨论过程,可以提升学生提取讯息、摘要、统整讯息、推论等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讨论后,学生表示对这个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期待接下来的五集故事内容,一直询问何时出版,看来这是一个吸引孩子阅读的故事。师生都从这次的阅读历程,得到悦读、乐读的美好经验。
基隆市教师职业工会理事长、基隆市深美国小教师 顾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