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E-mail写作沟通的第一本书(2版)

英文E-mail写作沟通的第一本书(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商务英语
  • 邮件写作
  • 沟通技巧
  • 职场技能
  • 英文写作
  • 实用指南
  • 第二版
  • 外语学习
  • 办公软件
  • 高效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人与国际人士的交流及合作日益频繁,两岸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加上E-mail已经成为极重要的沟通工具,因此大家以英文写作来沟通的场合日渐增多,本书就是有鑑于这些趋势而作。

  作者长期旅美,深入美国社会。各单元皆以实例说明,清晰明了,亲切实用。本书共分为三大篇:

  一、书面沟通基础:教你从书信格式与沟通心理开始下手,从有创意的开场和结尾让人印象深刻,再学习如何运用文字沟通的艺术、用字遣词的技巧,达到万无一失的沟通态度。

  二、公务书信体例:销售信原来也可以充满艺术,深得人心的回信手法,让你迅速掌握商机;窒碍难行的催收帐款心理学,让你一信搞定。报告与通告如何写?教你如何精准传达合逻辑。

  三、谋识写作体例:最实用的谋职履历,职涯履历要件、难以下笔的自传与求职函件──求职与应征函、推荐函、谢函与接受婉谢函;提升写信专业度,赢在职场起跑点。
商务沟通的艺术与实践:新时代职场人士的必备指南 本书旨在为渴望在专业环境中提升沟通效率、建立稳固职业关系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工具与方法论。 面对日益扁平化和全球化的工作模式,清晰、精准、得体的书面沟通能力已成为衡量一名职场人士专业素养的关键指标。本书将深度剖析现代职场中各类核心书面沟通场景的需求,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指导,帮助读者驾驭复杂的信息传递,化解潜在的误解,并最终达成组织目标。 第一部分:现代职场书面沟通的底层逻辑与思维重塑 成功的书面沟通并非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战略部署。本部分将引导读者跳出基础的语法和措辞层面,进入更高维度的沟通策略构建。 一、超越“写对”:以目标为导向的沟通思维转型 明确目标优先原则: 任何信息输出前,必须清晰界定本次沟通的核心目的(是通知、请求、说服、还是记录?)。我们将拆解不同目标下的信息优先级排序方法,确保读者能迅速抓住重点。 受众分析的精细化模型: 不同的收件人群体(高层管理者、跨部门同事、外部客户、技术专家)对信息的深度、广度及语气有截然不同的偏好。本书提供一套“利益相关者矩阵分析法”,帮助读者根据受众的权力、兴趣和知识水平,定制化信息包。 信息架构的逻辑之美: 介绍经典的信息组织结构,如金字塔原理(结论先行)、SCQA模型(背景-冲突-疑问-答案)在实际书面文档中的应用,确保信息流动的顺畅和可理解性。 二、专业语气的建立与维护:建立信任的基石 语气的层次感: 探讨在不同压力情境下(如危机处理、负面反馈、紧急请求)如何精确拿捏语气,既要保持坚定的立场,又不失职业风范。 跨文化沟通的敏感性: 鉴于现代工作环境的多元性,本书重点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直接性、间接性表达的理解差异,提供避免文化误读的实用模板和注意事项。 “数字时代”的非正式规范: 讨论即时消息工具(如Slack, Teams)中的沟通边界,如何在保持效率的同时,不损害正式沟通的严肃性。 第二部分:核心职场文档的实战精进 本部分深入到职场中最常见、也最关键的几类书面沟通场景,提供从起草到定稿的全流程指导。 三、高效的内部信息流管理:备忘录、报告与会议纪要 穿透式备忘录的撰写艺术: 强调备忘录(Memo)作为正式内部决策支持工具的特性。内容涵盖如何设置清晰的主题行、简洁的“行动呼吁”(Call to Action),以及如何有效引用数据支持论点。 结构化项目报告的构建: 针对周期性报告和一次性项目总结,提供标准化的报告框架,包括执行摘要(Executive Summary)的提炼技巧,风险评估的客观呈现方式,以及下一步行动计划的明确化。 无遗漏的会议纪要(MoM)规范: 区分“记录”与“决策”的差异。指导读者如何快速捕捉会议中的关键决定、分配的任务(责任人与截止日期),并确保纪要的发布能有效推动后续工作。 四、面向外部的品牌形象塑造:客户信函与正式提案 建立第一印象: 针对首次联系的商务信函,讲解如何通过定制化的开场白和对客户业务痛点的精准洞察,快速建立专业可信赖的形象。 说服力强的商业提案(Proposal): 深度解析提案的“价值主张”构建。如何将复杂的技术或服务转化为客户可感知的商业利益,并提供一套完整的逻辑链条,从痛点分析到解决方案落地。 危机与投诉处理: 探讨在负面事件发生时,对外沟通的黄金法则——及时性、透明度与承担责任。提供应对公关敏感事件的邮件模板与内部协作流程建议。 第三部分:效率工具与未来趋势 本部分关注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提升沟通质量,并预见未来职场书面沟通的发展方向。 五、利用技术工具优化沟通流程 文档协作与版本控制: 介绍主流云端协作工具在团队书面工作中的最佳实践,如何有效管理多人编辑下的文档版本,避免“最后一份”的困扰。 数据可视化与文本的结合: 探讨如何在书面报告中有效嵌入图表、数据看板,用视觉元素辅助和强化文字论点,提升信息接收效率。 审阅与反馈的闭环管理: 教授如何给出建设性的书面反馈(如使用批注功能),确保反馈是可执行的,而不是仅仅指出问题。 六、持续精进:书面沟通的自我提升路径 本书结尾提供了一套“沟通自测清单”,帮助读者定期评估自己在清晰度、准确性和专业度上的表现。我们鼓励读者将每一次书面沟通都视为一次学习和改进的机会,最终实现从“完成任务”到“有效影响”的飞跃。 本书特色: 场景驱动: 所有理论均基于真实的职场案例进行推演。 可操作性强: 提供大量可直接套用和修改的句式结构与文档框架。 注重策略: 强调在“写什么”之前,必须先确定“为什么写”和“为谁而写”。 掌握本书所传授的知识与技巧,您将能够自信地处理任何形式的职场书面沟通,使您的文字成为您职业生涯中最有力的助推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叶乃嘉


  现职:
  明道大学应用英语系副教授

  学历﹕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硕士及博士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学士

  着作﹕
  1.《研究写作的第一本书—如何写作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论文》,五南图书公司,2014/6。
  2.《研究方法的第一本书》,五南图书公司,2013/08。
  3.《英汉对译实务与习作》,五南图书公司,2012/10。
  4.《专案管理实务—利用完整的控管文件来管理专案》,博硕文化,2011/08。
  5.《中英论文写作的第一本书—论文与研究计画纲要与体例》,五南图书公司,2010/10。
  6.《我的第一本应用英文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01。
  7.《质性研究写作的第一本书》,五南图书公司,2008/09。
  8.《意识、时空与心灵》,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03。
  9.《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本书》,文魁资讯,2007/07。
  10.《知识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全华图书公司,2006/09。
  11.《心。灵与意识--新时代的生命教育》,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04。
  12.《爱情这东西,你怎么说--新时代的两性教育》,新视野出版社,2005/02。
  13.《知识管理》,全华科技图书公司,2004/03。
  14.《商用英文的沟通艺术》,新文京出版公司,2002/12。

图书目录

推荐序 (3)

Volume 1  书面沟通基础
首 章 书信格式与沟通心理  3
常用的书信格式 3
书信写作原则 8

第一章 有创意的开场和结尾  13
应该避免的开场方式 13
值得参考的开场方式 19
用故事来作信的开头 23
试试非传统的问候语 24
可以参考的结尾方式 25
试试非传统的结信语 28

第二章 万无一失的沟通态度  31
亲善的形象 31
愉快的心情 38
谦虚的态度 41
重视收信者的感觉 43
一、把信的重心放在读者 43
二、从收信者的角度出发 47

第三章 文字沟通的艺术  53
小心无意的冒犯 54
从为文中看个性 58
下笔要多带感情 60
一、道贺 61
二、慰问 63
以正面代替负面 64
注重文字的表情 68
以肯定代替否定 70
善用Thank you 71

第四章 用字遣词的技巧  73
应该简明直接 74
一、多用简单词汇 75
二、力求口语化 77
三、尽量使用主动语态 79
避免长而无当 79
一、理出表达的重点 81
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83
三、删除累赘的字与词 85
四、直截了当恰到好处 91
避免措辞公式化 93
一、扬弃陈旧文字 94
二、不要官腔官调 96
三、变换表达方式 99
诉求宜明显统一 101

Volume 2  公务书信体例
第五章 销售信的艺术  105
销售信的写作 106
一、写作原则 106
二、写作方法 108
销售信的心理 110
一、不用喜新厌旧 110
二、避免过于强势 111
三、揣摩顾客想法 113
四、採取后续行动 115
招揽新客户之道 116
赢回旧客户之道 117

第六章 深得人心的回信艺术  121
不要怕说对不起 121
善解顾客的抱怨 124
避免敷衍的态度 128
注意回信的情绪 131
婉拒的艺术 134
一、婉转的重要 135
二、客户的信用 137

第七章 催收帐款的心理学  139
威胁敌意不是办法 139
温和体谅效果不差 141

第八章 报告与通告  153
本文合逻辑 153
复述要有原则 154
通告或通知性的文件 156
注意文章组织 158

Volume 3  谋职写作体例
第九章 谋职与履历  163
职涯发展的先期作业 164
一、分析专业需求 164
二、建立核心能力 165
英文履历必备─ Action Verbs 165
履历要件解析 174
一、基本资料(Personal Data) 176
二、专长(Qualification Summary) 177
三、经历(Work Experience) 180
四、学历(Education) 188
五、其他项目 188
完整履历的范例 193

第十章 自传与求职函件  201
自传(Autobiography) 201
相关函件 205
一、求职与应征函(Cover Letter) 205
二、推荐函(Recommendation) 215
三、谢函(Thank-you Letter) 218
四、接受与婉谢函 221

参考书目  224
附录  225
长字化简表 225
旧词口语化表 229
赘词简化表 232
本书重要中英词汇对照表 239
索引  242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书面沟通基础

首章 书信格式与沟通心理


第一印象常常佔很大的份量,而外在美则是取得良好第一印象很重要的因素。

宜人的外观是良好书信的第一要件。

引人注目的信让人容易阅读,而且看完会心情愉快。

让人心情愉快的信比让人感到乏味的信更能够达到目的。

想要让人对你的信有好的印象,信上就得显有容易让人接受的特质,若是使用实体的信件,则信纸的品质要恰当,不宜用影印纸来充数,信笺要设计良好,以简单朴素为原则,信的内容要简洁亲切、段落宜分明、内文的行距及间距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字里行间以及边幅的留白应该足够,不必要的资讯只会使信笺显得杂乱及拥挤,例如,分公司的住址、公司的产品、多余的图案……等,就属于不必要的资讯,不要全放到信上。

促销信件若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常常会抢得先机,在往访问客户前,书信可以做好舖路的工作,让客户知道你往访的时间和讨论的主题,使双方都有所准备,免于浪费彼此的时间。在与客户会谈后,也宜写封信,把会谈的重点作个总结,让客户有份具体的书面资料,可以转达给同事或上司。

常用的书信格式

常用的书信格式有好几种,其中以完全切齐式(Extreme Block Style,见图1-1)最为简单实用,此格式的特点,是把每一段的开头都自左边边线开始书写,各行採单行行距,两段间隔半至一行空行,插入表格时,表格与前后段均留半至一行空行。只要用熟了完全切齐式,其他的复杂格式可以不用多费工夫记忆。

英文公务书信的主要元素包括:信笺、日期、信内地址、敬称、正文、信尾敬辞、签名及职衔等八项(见图1-1),兹一一说明:

正式信笺(Letterhead):信笺是公务信件所应备,以简朴的素色纸较为得体。信笺上端印有发信公司的下列讯息:

公司之名称及联络处。
电话及传真或电子邮件信箱号码。
其他选择性的公司资讯。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有条理”的写作习惯。我以前写邮件,总是想到哪写到哪,结果导致邮件内容杂乱,重点不突出,收件人看了半天也抓不住核心意思。这本书从邮件的整体结构出发,详细讲解了如何清晰地组织邮件内容,包括如何写一个吸引人的主题行,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邮件的重点,如何分段清晰地阐述细节,以及如何清晰地表达你的要求或期望。我特别喜欢它关于“邮件结尾”的讲解,很多人容易忽视这一点,但一个恰当的结尾不仅能体现你的专业性,还能为后续的沟通留下好的印象。书中提供了多种不同风格的结尾范例,从正式到非正式,能够满足各种场合的需求。而且,它还强调了“行动呼吁”的重要性,指导我们如何在邮件的结尾明确地提出我们希望对方采取的行动,并给出相应的截止日期或联系方式,这大大提高了邮件的执行效率。这本书就像一个优秀的“邮件写作教练”,它不仅教会我如何写好每一封邮件,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养成了高效、有条理的邮件沟通习惯,这对于我目前的职业发展非常有益。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英文邮件的写作不再是“凭感觉”,而是有了一套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论,这让我感到非常自信。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我最为看重的一点,也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学习英文写作,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但到了实际应用中,却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从最基础、最常见的商务场景出发,提供了海量的实用例句和模板,让我能够快速地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表达方式。例如,我在写一封“寻求合作”的邮件时,这本书就提供了多种不同角度的开场白和内容组织方式,让我能够根据对方的背景和我的目的,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提供模板,而是通过对这些模板的分析,让我理解其背后的写作逻辑和沟通策略。这使得我能够举一反三,不仅仅是套用模板,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创造出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邮件。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积极反馈”和“建设性批评”的讲解,它教会我如何用专业、得体的语言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回应别人的意见。这些细节的处理,对于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至关重要。这本书就像一个“移动的邮件写作专家”,随时随地都能为我提供支持和指导,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各种商务沟通挑战。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贴近实战,能够迅速解决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经常需要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沟通场景,比如需要向上级汇报一些不好的消息,或者需要婉拒一个合作请求。这类邮件,不仅需要清晰地表达信息,更需要巧妙地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它详细分析了不同情境下的邮件写作要点,并且给出了大量的例句,让我能够从中找到最适合我情况的表达方式。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负面信息处理”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在传达坏消息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方的负面情绪,并且提出解决方案或下一步的计划。比如,它会建议在陈述问题之前,先肯定对方的努力,或者在表达歉意之后,立即提出补救措施。这些细节的处理,对于维护良好的商务关系至关重要。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没有过多的理论空谈,而是直接切入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邮件沟通顾问”,它能够在我遇到困难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商务沟通挑战。它真正做到了“急你所急,想你所想”,为我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英文邮件写作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的“实操性”和“覆盖面”。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英文写作的指导,但很多都偏向于语言本身的学习,而不是针对邮件这种特定场景。而这本书,从标题就能看出来,它聚焦的就是“写作沟通”,而且是“E-mail”这个最常见的沟通方式。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书,而是非常具体地分析了邮件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主题行、称谓、正文、结尾、署名等等,并针对每一个部分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建议和注意事项。我尤其喜欢它关于“主题行”的讲解,很多时候,一个清晰、概括性强的主题行能直接决定邮件是否会被打开。书中列举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邮件主题行范例,包括如何用简洁的词语概括邮件内容,如何在主题行中加入紧急程度标识等,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而且,这本书的“2版”也意味着它的内容是经过更新和优化的,能够适应当前商务沟通的最新趋势。我记得我曾为如何写一封“感谢信”而烦恼,这本书里不仅提供了不同场合下的感谢信范例,还分析了不同感谢程度的表达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此外,书中还涵盖了如何处理“投诉邮件”、“道歉邮件”、“询问邮件”等多种场景,几乎涵盖了日常商务沟通的方方面面。它就像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各种英文邮件写作难题的“工具”,让我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沟通任务时,都能游刃有余。

评分

一本实实在在的敲门砖,对于我这样初次接触英文邮件写作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觉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邮件依然是商务沟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工具之一。之前也尝试过一些在线资源,但总感觉碎片化,不成体系,遇到具体问题时也找不到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本《英文E-mail写作沟通的第一本书(2版)》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个空白。它从最基本、最接地气的角度出发,几乎把所有可能遇到的场景都考虑到了。比如,我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写一封礼貌得体的拒绝邮件,既要表达歉意,又要明确拒绝,还要保持对方的好感,这其中的分寸拿捏真的很难。书里就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详细讲解,从开头的问候语选择,到阐述原因的措辞,再到结尾的祝福,都有非常细致的指导,并且提供了不同语气的范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不同于中文的含蓄,英文邮件往往需要更直接但又不失礼貌的表达,书里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让我对这一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的书,大量的实用例句和模板,可以直接套用,再稍作修改就能符合自己的需求,这大大节省了我摸索的时间。我尤其喜欢它里面关于“邮件礼仪”的章节,很多细节,比如收件人、抄送人、密送人的使用场景,主题行的规范写法,都讲得非常到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地方,其实往往是决定一封邮件是否能被认真对待的关键。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易懂,没有使用过多晦涩的专业术语,对于非英语母语者来说,读起来毫无压力。总而言之,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跨出英文邮件写作的第一步,而且是坚实可靠的一步。

评分

这本书的“版本更新”这一点在我看来非常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务沟通的方式和习惯也在不断变化,一本能够及时更新内容的指南,才能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发现,这本书在“2版”中,不仅保留了核心的写作技巧,还融入了更多符合当前商务环境的沟通理念。例如,它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即时通讯工具”和“邮件”配合使用的建议,以及如何在邮件中更好地利用“附件”和“链接”来丰富信息传递。此外,书中对于“网络语言”和“非正式用语”在邮件中的使用界限也进行了更清晰的划分,这对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跨文化沟通尤为重要。我记得我之前在写一封关于项目延期的邮件时,非常纠结于如何措辞才能既表达歉意,又不显得推卸责任。书中提供的范例,就很好地平衡了这一点,它会建议如何清晰地说明延期的原因,并提供一个明确的新的完成时间,让对方能够清晰地了解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语法和词汇层面,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沟通的艺术”,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通过邮件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可以说,它是一本“活的”指南,能够帮助读者在不断变化的商务环境中,保持高效、专业的邮件沟通能力。

评分

我之前在工作上经常需要和国外客户打交道,虽然有同事会帮我处理一部分邮件,但很多时候,我都需要自己去撰写。坦白说,我的英文写作能力不算差,但面对商务邮件这种相对正式且有特定格式要求的沟通方式时,我总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经常会担心因为用词不当或者表达不清而产生误会。这本书的到来,可以说为我解开了不少心结。我特别欣赏它在“目的性”和“清晰性”上的强调。很多时候,我们写邮件只是为了告知信息,但这本书会教你如何在一开始就明确邮件的目的,并通过精准的遣词造句,让收件人一眼就能抓住重点。比如,在发送一个通知类邮件时,它会指导你如何将最关键的信息放在邮件开头,然后是详细说明,最后是行动要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知道,很多商务人士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邮件,如果你的邮件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传达核心信息,那很可能就会被忽略。书中提供的各种情景下的范例,从项目进展更新,到会议邀请,再到请求反馈,都非常贴合实际工作需求。我尝试过用书中的模板来写一些日常邮件,发现沟通效率确实提升了不少,而且收到的反馈也更加积极。它不仅仅是教会我“写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我“怎么写”才能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对于那些想在商务沟通中提升自己专业形象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可以说,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它不仅提供了现成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独立撰写高质量英文商务邮件的能力。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跨国公司工作的职场人士,英文邮件沟通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提升我这方面能力的指南,而《英文E-mail写作沟通的第一本书(2版)》无疑达到了我的期望。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英文邮件的写作逻辑和艺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词汇和语法,而是从“沟通者”的角度出发,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才能让对方更有效地理解自己的意图。我非常赞同书中“考虑收件人的视角”这一观点,很多时候,我们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写邮件,而忽略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时间压力、信息负荷等因素。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使用“主动语态”来让邮件更直接明了,如何通过“简洁的段落”和“要点列表”来提升可读性,以及如何巧妙地使用“过渡词”来连接不同的信息点,使整个邮件流程更加顺畅。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语气”的探讨,因为在英文邮件中,语气的把握往往比中文更加微妙。一不小心,就可能显得过于生硬或者不够专业。书中通过大量的例句对比,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不同措辞所带来的语气差异,并且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和情境,选择最恰当的语气。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培养了一种“以终为始”的沟通思维,让我能更清晰地规划我的邮件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真的非常详实,而且覆盖的场景非常广阔,感觉就像一本“英文邮件写作百科全书”。我之前一直觉得,写英文邮件最难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我的意思,特别是当我想表达一些比较委婉或者复杂的想法时。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它不仅仅提供了基础的词汇和短语,更重要的是,它讲解了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下运用这些词汇和短语,以及如何组织句子来形成流畅、自然的表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关于“提问”的章节,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邮件向对方索取信息,但直接的提问可能会显得有些唐突。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提问方式,比如使用“would you mind…?”或者“could you please…?”这样的句型,以及如何在提问前加上一些铺垫性的语句,让整个提问过程更加礼貌和有效。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不同主题的邮件模板,这些模板不仅格式规范,而且内容充实,可以直接借鉴和修改。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其他国家的邮件范例,但总感觉不系统。《英文E-mail写作沟通的第一本书(2版)》就像一个宝藏,让我能够快速地掌握英文邮件写作的核心技巧,并且能够自信地应对各种商务沟通场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真正帮助读者“从零开始”,建立起扎实的英文邮件写作基础。

评分

我一直认为,英文邮件写作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提供了一些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培养了一种“结构化思维”和“目标导向”的沟通模式。我最欣赏的是它关于“邮件结构”的详细讲解,从主题行的设计,到开头的问候,再到正文的展开,以及结尾的总结和行动呼吁,它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导。这本书教会我,写一封好的邮件,首先要明确这封邮件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个目的来组织内容,确保每一个部分都能有效地服务于这个目的。我尤其喜欢它在“正文”部分提供的“逻辑层次”划分方法,比如如何使用“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信息,如何通过“关键词”和“短语”来提炼要点,以及如何运用“对比”和“类比”来增强表达的说服力。这些技巧,不仅适用于邮件写作,也能够应用到其他方面的沟通和写作中。这本书让我明白,好的沟通,是能够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晰地理解你的意图,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它不仅仅是一本“写作工具书”,更是一本“沟通思维训练营”,帮助我提升我在商务沟通领域的整体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