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isual Basic您也能開發Android App(增訂版B4A+B4i)--跨平台開發Android與iOS App

用Visual Basic您也能開發Android App(增訂版B4A+B4i)--跨平台開發Android與iOS App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會安
图书标签:
  • Visual Basic
  • Android开发
  • B4A
  • B4i
  • 跨平台开发
  • iOS开发
  • 编程入门
  • 移动应用开发
  • 增订版
  • 图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只要會Visual Basic您也能「跨平台」開發Android和iOS App!★

  Visual Basic是目前國內使用者最多的程式語言之一,對於熟悉Visual Basic的使用者來說,Android App開發雖然是當紅的軟體開發領域,但是,苦於不熟悉Java語法和物件導向程式設計,根本無法馬上入門。現在,直接使用現有Visual Basic程式設計經驗,一樣可以輕鬆跨平台開發Android和iOS App!

  Basic4android(B4A)是一套整合開發環境IDE,可以讓Visual Basic語言的開發者直接使用BASIC語言來開發Android App,B4A能夠自動將開發者撰寫的BASIC程式碼編譯轉換成Java程式碼來建立原生的Android應用程式。

  Basic4iOS(B4i)是B4A的兄弟產品,可以讓我們使用相同觀念和語法來開發iOS App,輕鬆使用Visual Basic語言在Windows作業系統進行iOS App開發。
 
  *全面升級Android 5.x和Java SE8
  *完整說明B4A+B4i整合開發工具的使用。特別製作實用幻燈片教學影片來幫助讀者快速入門B4A。
  *使用大量程式範例說明B4A和B4i的Visual Basic語法。
  *提供大量實際B4A和B4i專案幫助讀者學習Android/iOS App程式設計。
  *詳細說明B4A活動模組、事件處理和活動的生命周期,和活用B4A和意圖建立多活動Android App,和啟動內建應用程式。
  *完整說明使用介面設計,包含:版面配置、基本介面元件、選單、清單元件、標籤頁和對話方塊等。
  *完整說明Android App的圖片顯示、圖庫瀏覽、繪圖、動畫建立和統計圖表。
  *活用B4A函數庫、RESTful API和JSON來建立股票查詢和圖片搜尋程式。包含SQLite資料庫、GPS服務、Google地圖、服務模組、狀態列通知和首頁小工具的完整解說。
  *詳細說明iOS帳號申請和B4i安裝步驟,和如何在Windows作業系統建立iOS開發環境。
  *使用實例說明B4i的iOS生命周期、介面元件和函數庫的使用,並且說明如何使用B4A+B4i開發跨平台行動App。
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深入探索与实践 本书聚焦于现代移动应用开发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全面且实用的跨平台解决方案。 告别平台壁垒,拥抱高效的“一次编写,多处运行”的开发哲学。本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高级架构设计的全流程,特别强调在真实商业项目中的应用与性能优化。 第一部分:移动应用开发基础与平台选型 本部分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帮助读者理解当前移动生态系统的格局,并掌握选择合适开发工具的关键决策因素。 1. 移动应用生态系统概览: 原生、混合与跨平台对比分析: 深入剖析原生(Native)、混合(Hybrid)以及跨平台(Cross-platform)框架的优劣势。讨论在不同项目规模、性能要求和预算限制下的最佳选择策略。 核心技术栈的演进: 追溯主流移动技术栈的发展脉络,包括对JavaScript框架(如React Native、Flutter)和基于特定语言的跨平台框架的宏观评述。 性能瓶颈与用户体验(UX)指标: 探讨移动应用中常见的性能瓶颈(如启动时间、内存占用、渲染延迟),并介绍衡量和优化用户体验的关键指标(如帧率、响应时间)。 2. 开发环境的搭建与配置: 统一的集成开发环境(IDE)配置: 介绍如何设置一个能够同时支持Android和iOS编译、调试的统一工作区。重点讲解SDK、NDK的正确集成与路径管理。 版本控制的实践: 详细阐述Git在移动开发团队中的应用,包括分支策略(如GitFlow)、代码审查流程以及如何处理平台特定代码的合并冲突。 依赖管理机制: 深入讲解现代移动项目中常用的依赖管理工具(如Gradle、CocoaPods/Swift Package Manager的替代方案或兼容策略),确保项目依赖的清晰与可复现性。 第二部分:核心编程范式与语言特性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支撑跨平台开发的底层编程语言特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编写出高效、可维护的代码。 3. 面向对象与函数式编程在移动端的融合: 强类型语言的设计哲学: 探讨使用强类型语言进行大规模应用开发的优势,包括编译时错误检测、代码可读性提升等方面。 设计模式的实战应用: 重点讲解MVC、MVVM、MVP等经典架构模式在移动应用中的具体实现,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如何通过设计模式解耦业务逻辑和界面展示。 异步编程与并发处理: 深入讲解现代编程语言中处理并发任务的方法(如Promises、Async/Await、Coroutines),确保UI线程的流畅性,避免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或应用卡顿。 4. 数据持久化与本地存储策略: 关系型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选型: 对比SQLite、Realm、Core Data等本地数据库方案的适用场景,并提供性能测试数据。 缓存机制的设计: 讲解应用内数据缓存策略,包括内存缓存、磁盘缓存(L1/L2缓存)的设计与失效机制。 安全存储实践: 探讨如何安全地存储敏感信息,如密钥、Token,并介绍平台提供的安全存储API的使用规范。 第三部分:界面构建与用户体验优化 本部分聚焦于如何高效地创建具有原生观感的界面,并实现复杂的交互效果。 5. 布局系统与响应式设计: 灵活布局的实现: 详细解析基于约束(Constraint-based)的布局系统,实现不同设备、不同分辨率下的自适应布局。 自定义组件的创建与复用: 讲解如何封装可复用的UI组件,并介绍组件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点。 动画与过渡效果的精细控制: 如何利用硬件加速特性实现流畅的视图转换和微交互,提升用户界面的表现力。 6. 数据绑定与状态管理: 双向/单向数据绑定机制详解: 分析数据变化如何自动同步到视图层,以及如何控制数据流向,避免“意大利面条式”的代码。 全局状态管理架构: 介绍如何在大型应用中有效地管理应用状态(如用户会话、全局配置),确保状态一致性。 第四部分:网络通信、安全与部署 本部分将覆盖应用上线前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领域,包括数据交换、安全防护和应用发布流程。 7. 高效的网络请求与API集成: RESTful与GraphQL的应用: 比较两种主流API架构的优缺点,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后端设计选择最合适的请求方式。 网络层封装与错误处理: 建立健壮的网络请求库,实现请求重试机制、超时控制、以及统一的API错误码处理。 数据传输优化: 讲解数据压缩技术(如Gzip)在移动端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HTTP/2或更高版本的协议提升数据加载速度。 8. 应用安全与权限管理: 数据传输加密: 强制使用HTTPS/TLS,并讲解证书固定(Certificate Pinning)的实施方法,防止中间人攻击。 平台权限的动态获取与管理: 详细说明Android和iOS对敏感权限(如位置、相机、存储)的最新要求,以及运行时权限的优雅处理。 代码混淆与逆向保护: 介绍基础的代码保护技术,增加应用被反编译的难度。 9. 应用发布与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 构建流程自动化: 介绍如何配置CI/CD流水线,实现代码提交后自动执行编译、测试和打包。 应用商店提交指南: 详细梳理Google Play Store和Apple App Store的最新审核要求、元数据准备和发布流程。 灰度发布与热更新策略: 探讨如何通过分阶段发布(如Beta测试、内测)来降低新版本发布风险,并介绍应用热更新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结论与未来展望 本书最后将对当前跨平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WebAssembly、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对未来移动开发可能产生的影响,鼓励开发者保持学习与适应能力。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篇:Android與B4A的基礎
第1章 Android基礎與B4A開發環境的建立
第2章 建立Android App – [兒童數學訓練(I)]
第3章 B4A的Visual Basic語言
第4章 B4A內建物件與IDE

第二篇:B4A的Android程式設計
第5章 活動、模組與事件處理
第6章 建立基本使用介面 – [BMI計算機][四則計算機]
第7章 選單與清單介面 – [單位換算工具][兒童數學訓練(II)]
第8章 標籤頁與對話方塊 – [行動Memo (I)][猜數字遊戲]
第9章 多活動App與意圖 - [行動購物App][我的最愛]

第三篇:B4A基礎應用篇
第10章 檔案處理–[行動Memo(II)][學生課程註冊]
第11章 繪圖與圖片顯示– [繪出幾何圖形][行動相簿]
第12章 動畫、多媒體與統計圖表–[業績統計圖表][音樂播放器]
第13章 服務、首頁小工具與狀態列通知– [背景音樂播放][日期小工具]

第四篇:B4A進階實務篇
第14章 SQLite資料庫 – [行動圖書館]
第15章 網路與通訊 –[查詢ADR股票資訊][搜尋Flickr分享圖片]
第16章 GPS定位服務與硬體介面 – [我在哪裡][聰明相機]

第五篇:B4i的iOS程式設計(PDF電子書 收錄於附書光碟)
第17章 iOS的基礎與B4i開發環境的建立
第18章 使用B4i開發iOS App
第19章 介面元件與B4i內建函數庫
第20章 B4A+B4i跨平台行動App開發

附錄A:Visual Basic與B4A語法比較
附錄B:B4A的藍芽傳輸
附錄C:Android App播放器BlueStacks

用Visual Basic您也能開發跨平台的Android與iOS App--使用B4A+B4i
用Visual Basic您也能開發Android App(增訂版B4A+B4i)--開發跨平台的Android與iOS App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476771
  • 規格:平裝 / 612頁 / 17 x 23 x 3.0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拿到手上就感觉挺有份量的,特别是现在大家都在谈论App开发,但真正能动手做出点东西的人好像没那么多。我之前对移动开发有点兴趣,但总觉得VB那种老派的语言好像跟不上时代,现在看到能用它来搞Android和iOS,还特别提到了B4A和B4i,心里头多少有点好奇和期待。毕竟,如果能用相对熟悉的工具做出跨平台的App,那学习曲线应该会平缓不少。书里内容看起来排版还挺扎实的,图文并茂,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引路人。它不像有些技术书籍只堆砌理论,而是很注重实战应用,这对我这种动手能力强于理论分析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希望通过这本书,真的能把我那些零碎的想法变成能跑在手机上的东西。B4A和B4i这两个工具名字虽然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既然作者把它和VB联系起来,我就愿意相信它有独特的优势。

评分

对于像我这样,可能已经有一些使用VB或其他类BASIC语言经验的人来说,技术书籍最怕的就是那种“为初学者准备”的过度简化内容。我需要的是能够直接切入核心业务逻辑的讲解,而不是花大量篇幅去解释什么是变量和循环。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更偏向于“已经会编程,想转到移动端”的读者群。我期待它在处理数据持久化、网络请求,以及App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能提供比基础教程更深入的见解。例如,如何利用B4i在iOS环境下有效地利用Objective-C的库,或者如何优化B4A生成的APK体积,这些都是决定一个App能否真正走向成熟的关键点。如果能看到一些高级技巧和优化思路,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大提升,绝对值得我花时间去钻研。

评分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App开发教材,很多都把重点放在Swift或者Kotlin上,那套语法对我来说就像外星语一样,看得我头昏眼花。这本侧重于VB的开发工具,对我这种有一定编程基础,但又不想从零开始啃新语言的台湾读者来说,简直是一股清流。我更倾向于那种“能快速上手,做出东西”的学习方式,而不是陷入复杂的底层原理。这本书如果能清晰地阐述如何利用B4A/B4i的特性,将VB的思维模式移植到移动端开发上,那我就非常满意了。我特别关注它在处理界面布局和原生功能调用方面是怎么做的,毕竟,App的体验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细节。如果能通过书中的实例,我能独立完成一个具备基本功能的App,那这笔投资就绝对值回票价了。

评分

我一直觉得,开发工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发者的效率和心态。如果工具本身的设计不够直观或者文档不够完善,光是跟工具本身“打架”就能耗掉大量精力。听说B4A/B4i的IDE设计得比较友好,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些友好的设计理念和操作流程详细地展现出来,那对我这种追求高效产出的“实用主义者”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我希望它不只是教你怎么写代码,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高效地”使用这套工具链去组织项目、调试Bug,并且最终发布到应用商店。特别是涉及到打包和签名这些繁琐的流程,如果书里能给出台湾地区上架App的特殊注意事项或者流程指南,那就更贴心了,毕竟每个地区的政策细节都有差异。

评分

这本书的“增订版”字样让我特别有感,感觉作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是持续更新的,而不是拿老黄历来糊弄人。移动开发的生态变化太快了,昨天流行的API可能今天就被淘汰了。如果这本书能涵盖到最新的Android和iOS版本的一些兼容性问题和新的开发规范,那就太棒了。我个人对跨平台一直抱有怀疑态度,总觉得为了追求“一套代码两边跑”,可能会牺牲掉很多原生App才有的流畅度和特殊功能。我希望书中能坦诚地讨论B4A/B4i在处理特定平台差异化需求时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地鼓吹跨平台的美好。例如,在处理权限请求、推送通知或者使用最新的硬件加速功能时,它提供的抽象层究竟有多高效和灵活,这是我非常想了解的重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