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三版)

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專利法
  • 知識産權
  • 法律
  • 教材
  • 三版
  • 理論與實用
  • 法學
  • 科技創新
  • 實用指南
  • 法律法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介紹專利法之理論與實務運用,從專利製度之起源、專利權之取得,到專利權之行使與爭訟,均有完整介紹。

  專利權之取得階段包含:專利專責機關與專利審查製度、劃定專利保護範疇之發明定義與不予專利項目、準備專利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提齣專利申請、發明人與專利申請權、專利實體審查之要件、實體審查程序,也包含行政程序與遭不予專利審定後之訴願等。

  取得專利權後,首先是專利權之發生、專利權期間與效力,以及專利權之撤銷與無效、專利之行政訴訟等。專利權之行使則包含:專利被侵害之請求權與訴訟、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與均等侵害,以及專利權之實施與授權。

  本書以發明專利為主軸進行介紹,新型專利與設計專利僅介紹其特殊的部分。其他智慧財産權如商標、著作、營業祕密、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以及公平交易法等與專利之關係或競閤,亦在本書範圍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國贊


  【現職】颱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經曆】
  1992年進入經濟部中央標準局(智慧財産局之前身)專利處服務,從事專利審查工作,曆任技正、專利審查官兼科長、專利高級審查官、副組長、組長。
  曾在美國、日本、德國參加專利實務進修課程並做相關研究,並擔任許多訓練機構辦理專利實務相關課程之講師。

  【學曆】
  颱灣科技大學工學博士
  政治大學法律學碩士

圖書目錄

推薦序 /高秀真
三版序
二版序


第一章  專利起源與法製沿革
 第一節 導 論/1
 第二節 專利製度的起源/3
 第三節 十九世紀專利製度的擴散與發展/8
 第四節 颱灣與中國專利製度之建立/17
 第五節 1980年代美國重視專利政策/20
 第六節 專利製度之目的與專利政策/23
 第七節 專利法製體係與沿革/26
 問題與討論/32

第二章  專利專責機關與審查製度
 第一節 導 論/33
 第二節 國傢專利專責機關/34
 第三節 國際優先權/39
 第四節 地區專利局── 歐洲專利局/41
 第五節 國際專利機構──WIPO/43
 第六節 從全麵審查到早期公開/45
 第七節 檢索與審查分離/54
 第八節 國際專利申請製度──專利閤作條約/57
 問題與討論/61

第三章  發明定義與不予專利項目
 第一節 導 論/63
 第二節 産業發展與發明定義/64
 第三節 不同的發明定義── 歐、美、日與我國/67
 第四節 歐洲的發明定義/69
 第五節 日本與我國之發明定義/74
 第六節 美國法院解釋發明定義之判例/77
 第七節 法定不予專利項目/81
 第八節 當代議題── 動、植物專利/88
 問題與討論/92

第四章 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
 第一節 導 論/93
 第二節 專利說明書概要/95
 第三節 說明書及必要圖式/99
 第四節 申請專利範圍的獨立項/101
 第五節 申請專利範圍的大小與實施例/107
 第六節 附屬請求項/111
 第七節 請求項記載實務/114
 問題與討論/120

第五章 專利要件
 第一節 導 論/121
 第二節 産業利用性/122
 第三節 先申請原則/125
 第四節 新穎性/128
 第五節 擴大先申請案之範圍/134
 第六節 進步性/137
 第七節 優惠期製度/141
 第八節 主張國際優先權的效果/144
 問題與討論/148

第六章 申請與實體審查程序
 第一節 導 論/149
 第二節 專利申請人/150
 第三節 程序審查/155
 第四節 實體審查程序/161
 第五節 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之修正/164
 第六節 發明單一性/169
 第七節 再審查/171
 第八節 分割申請/176
 第九節 國內優先權/182
 問題與討論/185

第七章 發明人與專利申請權
 第一節 導 論/187
 第二節 發明人與共同發明人/189
 第三節 專利申請權/191
 第四節 錯誤的專利申請人── 冒充申請/197
 第五節 發明人的名譽權/201
 第六節 相當對價請求權/204
 問題與討論/212

第八章 專利審查之行政程序與訴願
 第一節 導 論/213
 第二節 行政程序法與訴願法/214
 第三節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216
 第四節 期日、期間與送達/221
 第五節 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226
 第六節 行政處分/227
 第七節 專利申請案之訴願/234
 第八節 專利製度中的特彆訴願程序/241
 問題與討論/243

第九章 專利權期間與效力
 第一節 導 論/245
 第二節 專利權之發生、維持、消滅/246
 第三節 專利權期間之延長、延展/253
 第四節 專利權人運用專利權與實施/257
 第五節 專利權之排他效力/261
 第六節 專利權排他效力之限製/262
 第七節 醫藥專利權效力之限製/270
 問題與討論/272

第十章 專利權之無效與撤銷
 第一節 導 論/273
 第二節 專利權撤銷之法製沿革/274
 第三節 舉發之概念與法規適用/276
 第四節 舉發之發動/278
 第五節 舉發之實體審查程序/282
 第六節 舉發之審查原則/286
 第七節 舉發之實體審定/290
 第八節 專利權期間延長之舉發/296
 第九節 侵害訴訟中的專利無效抗辯/297
 問題與討論/301

第十一章 專利之行政訴訟
 第一節 導 論/303
 第二節 行政法院與管轄事件/304
 第三節 訴訟類型與訴訟要件/305
 第四節 撤銷訴訟實體判決要件/307
 第五節 通常訴訟程序之起訴/309
 第六節 言詞辯論與證據/313
 第七節 撤銷訴訟之裁判/314
 第八節 專利舉發案之行政訴訟/318
 第九節 課予義務訴訟/325
 第十節 上訴與再審/329
 問題與討論/331

第十二章 專利侵害之請求權與訴訟
 第一節 導 論/333
 第二節 請求權與管轄法院/334
 第三節 民事侵權行為/335
 第四節 損害賠償請求權/339
 第五節 損害賠償額之計算/344
 第六節 禁止請求權/351
 第七節 信用迴復措施請求權與其他/355
 第八節 邊境管製措施/358
 第九節 專利侵害的刑事責任/361
 問題與討論/363

第十三章 權利範圍之解釋與均等侵害
 第一節 導 論/365
 第二節 專利侵害判斷之法源/366
 第三節 專利侵害類型/368
 第四節 解析請求項與被訴對象/372
 第五節 字義侵害/374
 第六節 均等侵害/378
 第七節 均等侵害之限製/384
 第八節 訴訟之進行與實務趨勢/389
 問題與討論/392

第十四章 專利權之實施與授權
 第一節 導 論/393
 第二節 專利權授權他人實施/394
 第三節 強製授權的沿革與國際規範/396
 第四節 特許實施實務/400
 第五節 強製授權規範/407
 第六節 專利發明之實施權/410
 第七節 公共衛生之醫藥專利強製授權/417
 問題與討論/421

第十五章 新型專利
 第一節 導 論/423
 第二節 新型專利之標的/424
 第三節 新型審查製度/428
 第四節 申請與審查程序/431
 第五節 新型專利要件/434
 第六節 新型技術報告/440
 第七節 新型與他種專利之關係/443
 第八節 新型專利權/449
 問題與討論/454

第十六章 設計專利
 第一節 導 論/455
 第二節 設計專利之標的/456
 第三節 說明書與實體審查/464
 第四節 設計專利要件/467
 第五節 設計之近似/469
 第六節 設計專利權/474
 第七節 聯閤新式樣與衍生設計/475
 第八節 部分設計專利/480
 第九節 圖像設計/487
 第十節 成組設計/489
 問題與討論/491

第十七章 其他智慧財産權
 第一節 導  論/493
 第二節 TRIPS所規範之智慧財産權/494
 第三節 著作權及相關權利/497
 第四節 商 標/502
 第五節 積體電路電路布局/507
 第六節 未經公開資料之保護/511
 第七節 與授權契約有關之反競爭行為/517
 問題與討論/526

參考文獻/527

圖書序言

推薦序

  我國專利製度自1949年施行迄今,已逾一甲子,以促進國傢産業發展為目的之專利法,隨著時代之演進與我國産業升級與轉型,也曆經多次重大修正。於今我國每年受理之專利申請規模,發明、新型、新式樣專利閤計約有八萬件,在設有專利製度的國傢中亦在前十大之列,是纍積許多人一點一滴努力的成果。

  2011年12月21日修正公布專利法修正全文159條,其距前一次修法已八年有餘,因而修正內容甚多、幅度頗大。舉其犖犖大者:有從製度麵擴大專利保護對象者,如設計專利新增衍生設計、部分設計、電腦圖像與圖形化使用者介麵、成組設計製度;發明專利審查麵則有完備修正製度、放寬分割申請時點、最後核駁通知、優惠期適用範圍擴大至進步性等修正;而在專利權行使製度之修正部分,則有專利權效力不及事項、專屬授權、強製授權、醫藥品或農藥品之專利權期間延長相關規定;在舉發撤銷專利權部分,進展至依申請專利範圍逐項舉發及逐項審定、新增閤併審查製度等;此外,還有公共衛生議題之規定,是配閤世界貿易組織為協助開發中國傢及低度開發國傢取得所需專利藥品,以解決其國內公共衛生危機所增設。

  本次修正除因應産業變遷與國際趨勢外,亦有諸多修正係脫胎於纍積我國專利司法實務之經驗而來。例如,特許實施改稱強製授權並作更為周延之規範,與CD-R特許實施事件在2008年行政訴訟判決不無關聯;舉發製度依申請專利範圍逐項審定,可說是近年來專利行政訴訟事件之司法審查密度及深度所形成的趨勢;而專利侵害訴訟事件在智慧財産法院的專業審查下,觸引法律麵須對專利權之效力、行使、與授權等作更明確之相關規範。

  今國立颱灣科技大學劉國贊老師完成「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一書,對於新修正專利法作瞭係統性的周全介紹,不僅包含法律製度麵,在實務麵及應用麵也有詳細論述。特彆在專利事件之行政訴訟、以及專利侵害之民事訴訟與專利權範圍認定,引用許多智慧財産法院成立後之判決,涵攝瞭2008年以來司法裁判在整體專利製度影響的內容,有利於讀者瞭解專利法之最新實務見解。

  本書在新專利法正式施行前完成,不僅有助於實務界瞭解新製,俾於施行後正確運用,並有助於欲從事專利工作及研究者學習及研究之用。

智慧財産法院
高秀真
2012年6月5日

三版序

  本書於2013年底第二版完成迄今一年有餘,專利法在製度麵的變動不大,主要是邊境管製措施之立法通過並於2014年3月施行,實務麵之進展則是在司法審判上纍積較多之案例。

  三版內容除資訊更新與部分文字之調整外,修改較多的部分是:第五章將優惠期製度獨立列為一節,第十二章專利侵害之請求權與訴訟將邊境管製措施增列在第八節,第十三章專利權範圍之解釋與均等侵害中若乾案例以我國智慧財産法院判決案例取代原來之美國案例,第十六章設計專利中引用我國審查基準與實務案例取代原來之日本案例。

劉國贊 謹誌
於國立颱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
2015年7月13日



  本書是依2011年11月2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12月21日總統令修正公布之專利法撰寫而成。因本次專利法修正內容頗多,加上智慧財産法院近年新的判決實務進展,作者乃將2009年4月之「專利實務論」大幅修正,去除不閤時宜及過於繁雜之實務內容,以「專利法之理論與實用」為名,採專利法之理論體係與實務並重之方式編寫。

  本書完成於2011年修正專利法已公布但尚未施行之時點,因預期新法可在公布約一年的準備期後正式施行,故在本書稱「新專利法」或直接稱「專利法」者,均指2011年專利法。2004年7月1日施行之現行專利法則稱「舊專利法」或「舊法」,更早之舊法版本則冠以施行年份以茲區分,例如「1994年專利法」。在相關子法上,專利法施行細則是以經濟部101年5月28日經授字第10120030780號預告修正之「專利法施行細則」版本為準。

  本書採橫書編排,敘述法律條號時使用阿拉伯數字,條文內容之條號仍使用國字。法律名稱使用略語以茲簡潔,例如「專」代錶「專利法」,「專施」是「專利法施行細則」,「行程」為行政程序法,「行訴」為行政訴訟法,「審理法」為「智慧財産案件審理法」,「民」是「民法」;「特」、「實用新案」、「意匠」分彆為日本「特許法」、「實用新案法」、「意匠法」。

  全書共分十七章,以「專利起源與法製沿革」為第一章,迴顧專利製度在主要國傢的建立與發展曆程,並簡述我國專利法立法及修正沿革。第二章至第十六章是專利法的核心內容,包含發明、新型與設計專利。為避免同時敘述三種專利之復雜,第二至十四章僅以發明專利為主,第十五、十六章再分彆介紹新型專利、設計專利。最後一章則是專利與其他智慧財産權的關係。

  第二章至第十四章以發明專利為主軸,前半段第二至八章是權利之取得階段,第九至十四章則為取得權利後之權利行使階段。

  第二章先介紹「專利專責機關與審查製度」,基於同一發明申請許多國傢專利之需求,本章除國傢專利專責機關外,也介紹如歐洲專利局等地區性的專利專責機關,其可用一次申請及審查的程序,取得多個國傢之專利;在審查製度上,則以我國發明專利審查製度為主,兼述近年來在審查上的國際調和現況。

  第三章是「發明定義與不予專利項目」,此一主題界定專利法所保護之發明為何。非屬專利法保護之發明,或落入不予專利項目者,縱有高價值亦無法獲得專利保護。因美、日、歐在發明定義展現不同的法律規定,本章除我國之規定外,也必須介紹美、日、歐對發明定義的概念與發展。

  第四章介紹「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專利說明書有其法定的撰寫格式,尤其申請專利範圍是專利權的核心,因此以專章敘述。

  第五章是「專利要件」,實質審查製度下是審查申請專利之發明是否符閤一定條件,具體言之,即産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符閤者即屬值得保護之發明而給予專利保護。

  第六章是「申請與實體審查程序」,相對於第五章之實體,本章為程序,包含從提齣申請的程序審查,直到審定為止的程序。實體審查程序有審查及再審查,以及審查中的官方通知與申請人之修正。發明單一性與分割申請、國內優先權等也歸在本章。

  第七章敘述「發明人與專利申請權」,發明人與申請人在提齣專利申請時就必須認定,而誰是真正發明人與專利申請人之爭議卻常齣現在取得專利權後,本章除僱傭關係與齣資聘人的專利申請權歸屬外,也介紹發明人的名譽權與相當對價請求權。

  第八章是「專利審查之行政程序與訴願」,專利專責機關進行專利審查程序,除依專利法規定外,也須注意行政程序法之規定。行政程序法與專利審查關係密切者,有期日、期間與送達、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行政處分等。申請專利之發明經再審查不予專利審定後,可依訴願法提起訴願,本章簡介訴願程序之概要。

  專利權之行使階段從第九章開始,首論「專利權期間與效力」,包含專利權之發生、維持、消滅、延長、延展,以及專利權之排他效力與限製。

  第十章是「專利權之無效與撤銷」,包含專利法的舉發製度以及專利侵害訴訟中的專利無效抗辯。舉發製度從舉發之發動、實體審查、到舉發審定,新專利法有大幅之修正。

  第十一章是「專利之行政訴訟」,專利申請人對申請案之行政處分不服者,可循序進行訴願及行政訴訟之救濟,本章介紹在司法機關的行政訴訟。將專利之行政訴訟安排在舉發章之後,是因實務上專利之行政訴訟以對舉發審定不服之行政訴訟占多數。本章概述專利事件之行政訴訟,包含行政訴訟類型、通常訴訟程序之起訴、審理與裁判、以及上訴審等。

  有關行使專利權之專利侵害訴訟,分述於第十二章及十三章。第十二章「專利侵害之請求權與訴訟」先敘述以民事侵權行為為基礎的專利侵權行為,其次是請求權與管轄法院,還有損害賠償額之計算與禁止請求權等。專利侵害事件之爭點甚多,所謂侵害是以被訴對象是否落入專利權範圍為準,因而以第十三章專章敘述「權利範圍之解釋與均等侵害」,本章所述之原則多來自司法裁判之實務案例。

  第十四章是「專利權之實施與授權」,將取得專利權之發明付諸實施是企業獲取利潤的方式,授權他人實施更能快速創造産值,本章也包含強製授權及公共衛生之醫藥專利強製授權議題。

  第十五至第十七章是發明專利以外之其他智慧財産權。首先是與發明專利同樣保護技術性創作的「新型專利」,敘述於第十五章。新型專利與發明專利差異較大者,是在保護之標的與審查製度,新型採形式審查製度,行使權利時需有新型技術報告之配套。

  第十六章「設計專利」舊稱「新式樣」,在新專利法有重大修正。本章除介紹設計專利保護之標的、設計專利要件、以及位居設計專利核心的近似問題外,也介紹在新專利法所增之衍生設計、部分設計、成組設計、電腦圖像與圖形化使用者介麵等。

  最後第十七章是與專利有關之其他智慧財産權,除著作權、商標權、積體電路電路布局、營業祕密等之外,也敘述專利權行使違反公平交易法之問題。本書以專利為主題,因而將其他智慧財産權置於最後一章,旨在敘述這些智慧財産權與專利間的關係,尤其是競閤或同時保護之問題。

  本書得以完成,需感謝多年來從事專利審查工作前輩們的啓發與指點,以及學界先進與實務界資深專利工作者給予寶貴意見,也感謝元照齣版公司費心編輯校對。特彆是智慧財産法院  高院長秀真慨允作序,令作者銘記在心。

  本書齣版前已經過多次校對,但作者纔疏學淺,雖字斟句酌、一再推敲,仍有諸多不完善與疏漏之處,尚祈各界先進不吝指正。

劉國贊 謹誌
於國立颱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
2012年6月1日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的格局實在太大瞭!它試圖解釋為什麼不同大陸的人民發展速度不同,為什麼有些大陸的人民徵服瞭其他大陸的人民,而不是反過來。作者賈雷德·戴濛德並沒有從種族或者文化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而是從地理環境的角度來解釋。他認為,地理環境決定瞭哪些植物和動物可以被馴化,哪些技術可以被發明,哪些疾病可以傳播。例如,歐亞大陸擁有豐富的植物和動物資源,這使得歐亞大陸的人民可以發展農業和畜牧業,從而積纍瞭大量的財富和人口。而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的植物和動物資源相對匱乏,這使得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的人民發展速度較慢。這本書的論證非常嚴謹,作者引用瞭大量的曆史、地理、生物學、人類學等方麵的知識,讓我對世界曆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一本容易讀的書,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它絕對值得一讀,因為它會改變你對人類曆史的看法。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世界有瞭更廣闊的視野。

评分

這本《知識産權法入門》絕對是想搞懂專利、商標、著作權這些概念的初學者福音!我之前完全對這些法律條文一頭霧水,隻知道專利好像跟發明有關,商標是品牌標誌,著作權是保護創作。但這本書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把這些抽象的法律概念拆解得清清楚楚。像是商標的部分,它不隻是講注冊流程,還分析瞭不同商標的策略,例如如何選擇一個容易記住、又能區分於競爭對手的商標。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講到“馳名商標”的保護範圍,原來馳名商標的保護力度是很大的,甚至可以防止彆人使用近似的商標來誤導消費者。書裏還穿插瞭很多案例,像是某個知名飲料的商標糾紛,某個電影的盜版問題,這些案例讓原本枯燥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有趣,也讓我更能理解這些法律的實際應用。而且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體大小適中,重點都有加粗,方便閱讀。雖然它隻是入門級的書籍,但已經足夠讓我對知識産權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激起瞭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如果以後有機會從事相關工作,這本書絕對會是我的基礎。

评分

讀完《商業模式畫布》之後,感覺像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覺得創業很難,因為總覺得需要一個完美的商業計劃書,裏麵要寫得非常詳細,包括市場分析、競爭對手分析、財務預測等等。但這本書告訴我們,其實創業可以很簡單,隻需要一張A4紙,用九個模塊來描述你的商業模式。這九個模塊分彆是客戶細分、價值主張、渠道通路、客戶關係、收入來源、核心資源、關鍵活動、關鍵閤作、成本結構。每個模塊都配有詳細的解釋和案例,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最讓我受益的是“價值主張”這個模塊,它讓我意識到,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夠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價值。這本書還強調瞭“精益創業”的重要性,也就是要不斷地測試和驗證你的商業模式,而不是一開始就投入大量的資源。我最近正在考慮一個創業項目,這本書給瞭我很多啓發,讓我知道應該從哪裏入手,應該關注哪些問題。它不是一本告訴你如何成功的書,而是一本教你如何思考的工具書。

评分

《原則》這本書,與其說是教你如何成功,不如說是教你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作者瑞·達利歐是一位成功的投資傢,他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經驗總結成瞭一套“原則”,這些原則涵蓋瞭生活的方方麵麵,包括工作、人際關係、決策等等。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極度求真”和“極度透明”。作者認為,隻有通過不斷地尋找真相,纔能做齣正確的決策;隻有通過極度透明,纔能建立信任和閤作。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關於“錯誤”的看法,他認為錯誤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我們應該擁抱錯誤,而不是逃避錯誤。作者還強調瞭“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他認為我們應該自己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盲從他人。這本書的語言比較直接,甚至有些嚴厲,但它卻充滿瞭智慧和力量。它不是一本輕鬆讀物,需要認真思考和實踐,但它絕對會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生活和工作有瞭更清晰的目標和方嚮。

评分

《思考,快與慢》這本書簡直是挑戰我的認知極限!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理性的思考者,但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纔發現,我的很多決策其實都是基於直覺和情緒的。這本書把人的思考方式分為“係統1”和“係統2”,係統1是快速、直覺、情緒化的思考方式,係統2是緩慢、理性、邏輯的思考方式。作者通過大量的實驗和案例,揭示瞭我們大腦的各種認知偏差,例如確認偏差、錨定效應、框架效應等等。這些認知偏差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和決策,讓我們做齣不理性的選擇。最讓我震驚的是“損失厭惡”這個概念,原來人們對損失的敏感度遠高於對收益的敏感度,所以我們會更傾嚮於避免損失,而不是追求收益。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的大腦並不是完美的,它有很多弱點和漏洞。因此,我們需要更加謹慎地思考,避免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這本書讀起來有點費腦筋,需要慢慢消化,但它絕對值得一讀,因為它會改變你對思考方式的看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