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國共最後一戰

1949,國共最後一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49年的川康之戰,六十萬的國軍與十萬的共軍,
何以國軍在短短六十天內全麵潰敗,
揭開國民黨在國共戰爭用人行政上最值得深思與痛省之處。

  作者劉錦親曆其境,以忠實客觀的角度,記錄無人道及的國共川康之戰地下工作爭鬥內幕。
 
  川康之戰是1949年國共在大陸的最後一戰。國軍雲集在四川的軍隊當時有六十萬之多,而共軍卻隻有十萬,但為時不到六十天,沒有發生過一場像樣的會戰,國軍卻全麵潰敗。

  1949年12月24日午夜,鬍宗南所派成都城防部隊撤離成都,五天後共軍賀龍率第十八兵團趕到成都,成都正式易守。兩個月後,西昌也被「解放」,國軍西南軍政副長官唐式遵在西昌戰死。何以如此,是士兵無戰誌?是指揮官太無能?抑或其他因素所緻?本書將一一揭開川康之戰的內幕。

  本書收錄國軍將領鬍宗南、楊森、孫震、盛文、鍾樹楠、賀國光、周君亮等人的珍貴親曆記,將成都淪陷、西康淪陷與整個國軍撤守等的經過,帶領讀者從各個不同將領的眼界來看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
 
  淪陷內幕,一一揭密!

本書特色

  ●詳細描寫1949年國共兩軍在大陸的最後一戰--「川康之戰」,國軍全麵潰敗的經過。
 
  ●特彆收錄周開慶編著的《川康淪陷經過》,蒐集國軍將領鬍宗南、楊森、孫震、盛文、鍾樹楠、賀國光、周君亮等人的珍貴親曆記,將成都淪陷、西康淪陷與整個國軍撤守等的經過,帶領讀者從各個不同將領的眼界來看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錦 原著


  可能是化名,傳為四川籍青年黨人士。其當時參與這場戰役,耳聞目睹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認為國共之戰,國民黨輸在地下工作,國軍行動完全陷入共軍的安排,因此共軍在一夕之間將國軍解甲在川西。其後來到瞭香港,完成此著作。
 
周開慶 編著

  四川江津人。1925年考入國立北京師範大學。1926年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他也參與遊行,軍警開槍,他身中三槍。1928年3月,迴重慶任《革命軍日報》駐川特派員,鏇即又到漢口任《民國日報》編輯部主任。1930年春,任四川省黨部宣傳部秘書兼《四川晨報》社長、國民通訊社社長。抗日戰爭爆發後,調入中央戰時工作訓練團第四團任訓育主任。1947年,在江津當選為「國大代錶」。來颱後,先後任經濟部主任秘書、參事和顧問。1960年組建「四川文獻研究社」,創辦瞭《四川文獻》月刊,1970年又發起組織「中國地方文獻研究會」和「川康渝文物館」。編著有《健廬憶語》、《蜀事續談》、《四川與辛亥革命》、《民國川事紀要》、《四川與抗日戰爭》、《民國四川人物傳記》、《四川經濟誌》、《民國新修四川縣誌叢談》等著作。
 
蔡登山 主編

  文史作傢,曾製作及編劇《作傢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鬱達夫、徐誌摩、硃自清、老捨、冰心、瀋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傢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鬍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鼕》、《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等十數本著作。

圖書目錄

輯一 川康易守前後/劉錦 原著
前言 
一、川康之戰的經過概略 
二、羅廣文、王纘緒的地下活動 
三、郭勛祺、劉文輝的地下活動 
四、彭縣起義的插麯 
五、潘文華為什麼靠攏 
六、郭汝瑰的陽奉陰違 
七、殺人魔賀龍入成都 
八、西南地區劉、賀平分天下 
九、東方紅與東方黑 
一○、座談會鄧錫侯劉文輝受窘 
一一、快樂日子短;報紙查封快! 
一二、調查情況人人膽戰心驚 
一三、分贓職位乾部衝突起暗流 
一四、徹底剝削厲行兩繳一禁 
一五、反抗暴虐農民風起雲湧 
一六、義軍化零為整圖取成都 
一七、正氣凜然,唐式遵為國犧牲 
一八、靠攏分子的下場 
一九、疏忽任務,王纘緒罰跪示懲 
二○、唐溪再起義,雖敗猶榮! 
二一、青民兩黨同誌抗暴的壯烈犧牲 
 
輯二 川康淪陷經過/周開慶 編著
序/周開慶  
一、川康淪陷經過/周開慶  
二、危急存亡之鞦/蔣經國  
三、危難中之奮鬥/陶希聖  
四、大陸撤守前 總統留渝記/袁暌九  
五、在渝反共苦鬥記/楊森 
六、迴顧三十八年/孫震 
七、川康最後苦鬥記/鬍宗南  
八、成都保衛戰前後/盛文  
九、成都淪陷目擊記/鍾樹楠  
一○、西康淪陷前後/賀國光
一一、滇變身曆記/周君亮

圖書序言

一、川康之戰的經過概略
 
所謂川康之戰是在廣州易守之後,隨著中共對整個西南的攻勢而來的。那時候,正是民國三十八年即一九四九年的鞦天,中共派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指揮所屬部隊嚮西南區川滇黔各省進攻。第二野戰軍所轄之陳賡兵團,進攻雲南,楊勇兵團進攻貴州,陳錫聯兵團進攻重慶。攻擊重點則指嚮四川。中共認定西南戰役之關鍵在四川。事實上,雲南盧漢的兵力不大,很快就以「起義」名義靠攏瞭。貴州根本就沒有什麼抵抗力,隻有四川區幅員最廣,人口最多,地方部隊及中央部隊都很多,劉伯承用陳錫聯一個兵團來「解放」四川,在兵力上講,如果真要作戰的話,當然是不夠的。因為陳錫聯兵團隻有十萬人,而雲集在四川的國軍則號稱六十萬。所以當劉伯承嚮大西南進軍的時候,中共中央又從第四野戰軍林彪那裏撥瞭十幾萬人臨時歸劉伯承指揮,以加強劉伯承的兵力。林彪所統率的四野,原在中南地區,從湖北與湖南越過川鄂邊區及川湘區去攻打重慶,極為便當。除劉伯承指揮所屬第二野戰軍及所配屬的第四野戰軍的一部分進攻西南以外,中共中央當時又派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賀龍率領第一野戰軍的十八兵團即周士第兵團由陜西攻擊四川,對四川形成夾擊之勢。
 
至於國軍方麵,這時候,鬍宗南所指揮的三個兵團在寶雞一帶,守住川北的大門,內有秦嶺及劍閣之險可守;孫震、宋希濂、孫元良等部在川東;羅廣文兵團在重慶外圍;楊森與其他各部在重慶城內外;郭汝瑰軍駐在川南濾州;鄧錫侯,潘文華等部隊駐川西;劉文輝軍駐西康及川康邊境;中央軍校在成都。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