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阿柑(4册合辑)

淘气阿柑(4册合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Sara Pennypacker
图书标签:
  • 儿童文学
  • 成长
  • 亲情
  • 幽默
  • 校园
  • 童年
  • 故事
  • 合集
  • 绘本
  • 冒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淘气的阿柑》

  阿柑这个星期很倒楣,她为了替好朋友修剪被胶水黏到的头发,修来修去,成了一个蒲公英头。为了不让她的好朋友太孤单,她也把自己剪成蒲公英头,还用彩色笔画出绿色的头皮,和漂亮的、卷卷的、像纹身一样的装饰图。从此,倒楣事就一连串的发生,譬如不停的要到校长室报到、譬如好朋友好像又找到另一个好朋友了、譬如她的爸妈好像要把她这个「麻烦的」送去换个「乖的」……她担心死了,故意学作乖的开始整理房间,谁知越整理越糟,糟到她只好哇哇大哭。爸妈安慰她,带她到客厅去,她才发现,哪里是要送她去换个「乖的」,人家只是要替她开个感谢派对──感谢她帮助爸爸打赢一场鸽子大战──而已啊。至于「鸽子大战」是怎么打的?哎!反正她的脑袋里就是会自动跳进一些天下无敌超级棒的点子嘛,不信你自己看了就知道。

  《阿柑的信》

  母鸟知道雏鸟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学飞吗?
  知道 知道
  可是母鸟把雏鸟推下树枝时 雏鸟还是气得想把妈妈关进鸟监狱里
  超级阿柑用她的淘气方式 让你在笑闹中
  体会 最温馨的师生情谊 和 最幽默的亲子关系
  为了阻止老师进修 阿柑写了一封使坏的信
  为了送妈妈礼物 阿柑得罪了左邻右舍
  为了增加蔬菜名词 阿柑给弟弟取了一堆绰号
  为了完成爸爸的心愿 阿柑和爸爸一起写书
  阿柑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又把事情收拾得圆圆满满
  因为她有爱她的家人 爱她的老师同学 爱她的邻居
  和一个「假如以后要交男朋友的话,一定要像他那样」的同学哥哥

  淘气的阿柑好不容易和狄马兹老师建立默契,在教室里可以相安无事,没想到学期间老师却提出「教师研习奖助计画」的申请,想到埃及进行考古挖掘,并请了娜吉儿小姐来当代课老师。阿柑沿用她和狄马滋老师的相处方式,可是娜吉儿不了解,两个人的互动经常凸槌。阿柑觉得都是狄马兹老师不守承诺,中途要离开,才会有这些不愉快发生,所以决定写一封信给评审委员,假造狄马兹老师有很多坏习惯的事实,让他的甄选申请通不过。

  阿柑的爸爸是大楼管理员,他遇到许多新鲜事,很想写本书,只是没时间动笔,阿柑于是想和爸爸共同创作一本书,一人一句的慢慢累积。

  为爸爸做一件好事的当儿,她觉得她也应该为妈妈做一件好事。

  她想送妈妈一个「美术用品收纳盒」,零用钱不够,于是到资源回收场收集许多东西,想卖出去好凑足买礼物的钱,没想到那些回收的东西都是邻居们互相送又悄悄丢掉的,结果闹出一些纠纷。

  阿柑和爸爸的写书过程中,他们针对这点冒失的行为做了检讨,阿柑也在体贴的交流中学到反省。

  阿柑兴沖沖代表同学们上台读信的紧要关头,她突然觉得自己实在不应该自私的阻碍老师进修,所以没有唸出自己原本写的那封,而是说出狄马兹老师原本的样子。老师听了好感动,他说就算他被甄选上了,他也会放弃,因为他舍不得离开这班可爱的学生。

  《阿柑的才艺表演》

  阿柑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三年级女生,表面上好像很爱找人麻烦,也常闯祸,其实既聪明又充满想像力,更是一个热心助人的绝妙女孩。

  这回,阿柑为了募款的才艺表演而伤透脑筋,自觉没有任何特殊才艺的她,为了不想在「明星之夜──才艺大车拼」中丢脸,不惜预言爸爸可能调职埃及、把球鞋改装成踢踏舞鞋,还妄想用狗链系着弟弟带上台去表演……所有的点子都行不通后,她悻悻陪在校长身边,没想到竟然在才艺发表会的当场发现了她的特殊才艺……

  《阿柑的家庭会议

  阿柑家挂出「家庭会议」的牌子,不是要检讨阿柑,而是爸爸说他们家即将增加新成员!怎么?多只黑猩猩吗?是食量很大,会搞得乱七八糟的黑猩猩吗?还是一匹小马呢?妈妈说:「不,是增加一个弟弟或妹妹。」天哪!一个家庭四个成员不是恰恰好吗?干么再增加呢?阿柑要怎么面对这个问题?爸爸妈妈又要用什么方式让阿柑找回当姐姐的记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莎拉‧潘尼培克 Sara Pennypacker


  美国人,曾经是画家,后来转为作家。潘尼培克关注孩子的需求,为了给孩子们的生活一些必要的指引,她写了「史都华系列」︱一个什么都害怕的男孩,和「阿柑系列」。潘尼培克从不在书中说教,她只是把自己的感受投入书中情节,用最真实的情感描述故事,所以广受孩子喜欢。

绘者简介

玛拉‧弗拉季 Marla Frazee


  美国人,生于一九五八年。从小就立志当儿童书的插画家,小学三年级时和同学合作的绘本还得到州级奖。

  她的作品很多,得过无数奖项。除了帮其他人的文字绘制插画,自己也创作过《云霄飞车》(二○○三年)等三本书。她的图画充满有趣的细节,因为她晓得她的读者很多是还不能阅读文字的学龄前儿童,他们看图看得很仔细。

译者简介

邹嘉容


  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高中英文教师多年,对青少年成长问题一向关注;目前致力于两个宝贝女儿的教养,并于闲暇从事译作。代表译作有《13岁新娘》、《时报广场的蟋蟀》、《车灯下起舞》、《孪生姊妹》、《窈窕奶爸》、《夏日天鹅》、《出事的那一天》、《沉默到顶》、《风中玫瑰》、《微笑吧!蒙娜丽莎》、《淘气的阿柑》等。

黄琪莹

  辅仁大学英文系毕业,长期从事兼职翻译工作。自幼嗜书,曾任童书编辑。文学翻译工作是她一生的志向。译作有《淘金英雄妙管家》、《铁路边的孩子》、《十三号月台的祕密》、《优女孩艾玛金》、《牧羊人的孙女》;改写有《国王与我》、《火星人入侵》、等。目前与三只猫同住。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导读一
不一样的女孩
国立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吴玫瑛 导读推荐

  阿柑〈Clementine〉是美国儿童书市,继罗梦娜〈Ramona〉、朱妮碧琼斯〈Junie B. Jones〉以及茱蒂摩迪〈Judy Moody〉之后,又一引人注目的话题女孩。原文书名为Clementine,中文译为《淘气的阿柑》,以淘气称之,当中已点出阿柑这个女孩的另类样貌。阿柑何止淘气而已,在师长眼中,她可是十足的头痛人物,一週之内闯祸连连、麻烦不断。星期一她被叫到校长室,因为她出于「好心」剪了好友玛格丽特的头发;星期二玛格丽特的妈妈生气了,不准她跟玛格丽特玩;星期三她又被叫到校长室,因为她无法「乖乖坐着不动」;星期四玛格丽特另结新欢,不跟她讲话了;到了星期五阿柑自己的妈妈也恼火了,要阿柑好好自我反省。一般人总以为男孩女孩大不同,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多半是男孩,温良乖巧、循规蹈矩的常是女生,阿柑却是个不一样的女孩,点子多多,想像力丰富,自由自在,常以不一样的眼光解读週遭的人事物。

  阿柑的特别常可见于她对事情有不一样的理解或想法。三年级的她上了数学资优班(the gifted class),却以为那是个可拿礼物(gift)的班。老师要她上课多注意,她大惑不解,因为她的确很注意,她注意週遭的动静,连窗外校工和餐厅女侍的幽会也逃不过她的眼睛。在校长室,校长想问明她为何剪了自己的头发,一提起头发她的脑筋便快速转动,从玛格丽特的头发,到玛格丽特的牙套,到尖尖的东西,到破解尖东西的法宝,到天空的白云看上去像是只两脚长在头上的狗,到她想及时把这只特异狗狗画下来,却忘了带笔,只好在校长桌上找笔时,又突然想起从没看过校长的手臂,怀疑可能有纹身,因而开口问校长。阿柑有超强的想像力,可惜校长(以及一般学校老师)跟不上阿柑天马行空的速度,无法看出这类孩子创意的可贵和有趣。

  还好,阿柑有善解人意的父母。爸爸的幽默、风趣常能为阿柑解危,让她在不怎么顺利的生活中,暂时忘却烦忧。他也常鼓励阿柑,引导她正视自己的优点,比如他曾告诉阿柑,她的长处就是能注意到好玩的事情。妈妈虽偶尔有严厉的一面,例如最后忍受不了阿柑的一头绿发,抓着她勐刷勐洗,然而身为艺术家的她,对阿柑一直以来的行为总能以同理心对待,也曾赞赏阿柑是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阿柑的脑袋经常会冒出各式各样的点子,她的行径每每出人意表,而自己却搞不清楚为什么闯祸了。在阿柑的父母身上,我们看见对于这样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父母的理解、接纳、包容与陪伴,是使孩子稳定成长,让孩子的创意源源不断增生的最大动力。

  阿柑其实不是个专会惹麻烦的小孩,她既慧黠又贴心,也有无穷的爱心。为了不让玛格丽特觉得孤单,她把自己的头发也剪掉了,而且还让玛格丽特拿不会掉色的麦克笔,把她的头发涂成绿色。看见顶楼油漆工作未完成,她自告奋勇,想帮忙粉刷,可是高脚架怎么也踩不好,在连跌二十九次后才作罢。「鸽子大战」其实是爸爸的事,因为爸爸是大楼的管理员,得负责维持大楼的美观。对于这项任务阿柑则绞尽了脑汁,想出各种办法:帮鸽子包尿布;放大猫的照片,想办法挂到大楼的窗户;最后自愿天天替贾可比婆婆跑腿、买鸽子爱吃的饲料,只为说服贾可比婆婆改到饭厅去餵鸽子,因而解决鸽子粪便问题,还让贾可比婆婆用餐时有「鸽」作伴。这样一位处处为人设想的孩子,因为知道自己属于家中「麻烦」的那一个,担心会被父母送走,最后竟然愿意让自己变成「乖」的、「不像自己」的正常孩子。

  当我们惯用「胡思乱想」、「调皮捣蛋」、「闯祸连连」来形容一个孩子,我们是否不经意的把自己侷限在一个「标准化」的框框里,一个希望「大家都一样」的常模里,只要不属这个常模或不在这个框框内的个体则被化约为异类、反常、麻烦人物或问题儿童。在教育现场或家庭教育中,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往往,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孩子怎么了,或父母怎么了,或学校怎么了;如此简化问题反而会模煳问题的焦点。有时,真正的问题是出在我们如何看待问题,在我们指出别人的谬误或异常,替别人贴上标签时,我们是否深陷「标准规范」的框架中而不自知,在社会大众(大宗)的集体意识中成为人云亦云的一分子?这本书中,作者不以说教的方式抨击或控诉教育的失衡或偏颇,只是以诙谐、逗趣、又真挚的笔法娓娓道出阿柑在生活上以及学习上的无奈,贴切描绘出她如何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化烦解忧,让生活更自在、更有意义。阅读阿柑的故事,或许可以让我们走出框框的人生,进入丰富多彩的想像天地,学习从阿柑的眼中看世界,享受当个「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父母或师长,体会箇中的乐趣。

导读二
和每个人心中的阿柑打个招唿
方志华(台北市立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一口气读完这本慧黠可爱又带淘气的《阿柑的信》,真是过瘾得很!曾经当过小孩的大人,为什么长大以后都很难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想法呢?为什么大人的想法总是和小孩不一样?为什么大人认为重要的事,小孩却老是要一再提醒才能记得住?为什么小孩心中最在意的事大人总是不明白?太多的为什么,却串成了这个生命故事中的点滴彩色和精采原料。

  就像进入清晨的花园,发现迷雾渐散中,草地上的蛇莓不经意的开了黄色小花、结了红色小果,蔓爬的枝叶抽出了嫩芽,而每一片叶面和果实上面,都有大大小小清新的露珠闪闪发亮在和你打招唿。阿柑的内在心绪和显现出来的无厘头行为,就像这样的蛇莓上的露珠,当我们懂得用欣赏的眼光与其交会时,她充满了生命的惊喜默契,但当我们用实用功利的心态走过这样的草地时,大概只会觉得裤角沾上了溼冷的露水,好不方便!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阿柑,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躲藏着的淘气、好奇阿柑!

  阿柑不改本性,只是这回她是为了挽留老师而绞尽脑汁,这样的一本书,让我们更真确的明白,孩子超乎寻常的行为表现,不能等同调皮、捣蛋,他自有他的思考逻辑,只是通常大人并不去追究孩子的动机就直下断语。

  什么是违背约定?什么是被遗弃的感觉?上进的老师应该为了追求进步,而在学期间离开学生进行进修吗?因为每位老师都有各自的特长,学生应该努力适应新的老师,并不做反应吗?为了老师更崇高的理想,学生应该用充满祝福的心情跟老师道别吗?母鸟真的知道雏鸟什么时候可以学飞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规矩,要怎么做才不会常常冒犯别人的规矩?要怎么找出问题的原因,再找出解决的办法?送礼是件美好的事,怎么选礼物,怎么得到礼物,怎么送出礼物,都是学问,一个不小心就弄巧成拙……这些议题可大可小,不过在阿柑的生活里都是用诙谐的童趣一一点到,恰到好处的「凸搥」令人不得不叫绝。

  「书写」在这本书里是关键的要素,譬如阿柑透过「写信」来使「心眼」,企图影响好不容易与她建立良好默契的老师申请到埃及考古研习的奖助计画;譬如阿柑以「写书」爸爸进行真情告白。

  书写的力量无限大,即使对孩子也一样,它不仅可以舒缓情绪、可以作为沟通,在书写的过程中还可整理思绪,让自己归于理性。

  作者以巧妙的方式,借由书写,同时照顾到孩子和大人的感受,不也可谓高明的寓教于乐?这本书也在无形中让我们感知到:小孩间其实会自然形成无猜友谊的互相照应、大人和小孩间其实可以有各种沟通的方式、小孩也有自己的压力来源、贴心观察,和解决问题的因应之道──虽然一切恐怕都要在孩子的唐突行为之后,大人才能后知后觉的发觉到。

  我们看到阿柑和同学的关系,充满了小孩尚未受污染、然而又有自己解决方式的交往和互相照顾。如:阿柑总会适时的叫有洁癖的玛格莉特去看干净的物品,好让玛格莉特不致于呕吐昏倒;而米契尔总是在旁边扮演阿柑不被承认又体贴得恰如其分的「小男朋友」。我们也看到大人和小孩其实需要适时的沟通,来化解小孩心中的疑惑和大人的不解,如:阿柑和老爸间的书信,虽然各说各话却一字一句都能充分传达彼此的心意;又最后阿柑和代课老师间直接的对话,也让双方都松了一口气,学到了师生间的紧张冲突其实并不是非存在不可。

  故事的高潮在阿柑上台要唸出自己想挽留导师而胡诌的信的关键时刻,突然决定转个弯,叨叨絮絮说出老师和他们之间的实际互动。这是淘气孩子最良善的纯真,她站在留人与放人的矛盾间,终究选择了成全他人。不过,那时刻真不只阿柑的心脏快跳出来,连读者的心脏都砰砰跳得比平时还要快!当然最后的结局也令人莞尔。

  阿柑的信,其实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真心话,也是我们想要对这个我们钟爱的世界发出善意邀请的唿唤。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可爱的阿柑,和她打个招唿吧!

导读三
无法上台表演的特殊才艺!
王湘妤(儿童文学工作者)

  ●什么是「才艺」?

  故事一开始,有句话很有意思,听起来也是阿柑的肺腑之言—我发现老师都会把「无聊」和「好玩」这两个词搞混—意思是说,如果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个好玩的游戏,虽然阿柑会仔细的听老师说明这是怎么「好玩」,却十次有九次发现它其实很「无聊」。为什么会这样?大人难道天真的以为,只要说「好玩」,小孩就会相信吗?像阿柑这样的孩子,恐怕没那么容易上当吧!

  这一次的游戏,是为春季旅行募款,阿柑所属的中年级,要准备的是「才艺表演」。这下子,阿柑可伤脑筋了;她不觉得自己有才艺,怎么表演呢?因此只好自请面见校长,想找出可能的突围方式。不过,「没有才艺」这件事,实在很难启齿,她东拉西扯了半天,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究竟什么样的表演,才可以称得上是「才艺」呢?是唱歌、跳舞、乐器、体操……?这些阿柑可都不会喔。相较于玛格莉特,她也和阿柑一样有烦恼,不过她的烦恼是才艺太多,包括:单簧管、体操、芭蕾、游泳……不知道该表演哪一项?

  在这里,我们可能要思考一下,是不是看得见的技术、技巧、能力,才称得上「才艺」?是不是能做别人做不到的动作或行为,才够资格称为「有才艺」?当我们要孩子做「才艺表演」的时候,我们心中对「才艺」下了什么样的定义呢?团队的统筹算不算才艺?使事件得以顺利,进而成就团体成绩的安定力,算不算才艺?在这个募款过程中,阿柑或许正是来挑战既定价值观的「才艺」天使。

  ●备位导演

  阿柑得了「才艺恐慌症」,她将她的难处告诉师长、告诉爸爸、告诉朋友,大家也举实例让她知道她有许多才艺,譬如,她会修剪常春藤、会画画,还能打赢鸽子大战(《淘气的阿柑》中,阿柑曾帮忙爸爸解决鸽子大便的问题);譬如,她充满好奇心、注意细节、喜欢问各式各样有趣的问题、富有同理心……这一切确实都很棒,只是,阿柑说:「这些都不能在舞台上表演。」

  阿柑点子特多,一会儿想找「代课同学」来代替她上课,一会儿打算拴着弟弟表演遛狗……在总总的不可能之后,为了应急,只好先把自己的特长放到一边,请玛格莉特紧急教她一个可以表演的才艺,可惜不管是乐器、戏剧,她都没办法。勉强找出「踢踏舞」这个项目,又为了弄一双会发出声音的鞋,不只损失了两打啤酒,还搞得爸爸妈妈天翻地覆。

  表演当日她仍然搜索枯肠,苦无才艺,不过她并没闹缺席,她坐在校长身边,仔细的看着每一组同学的表演内容,表演顺序,由于她天生的敏锐度,和超级容易扩散的注意力,让她可以注意到表演的安全性、道具的摆放位置、出场的最佳时间,出场前的注意事项以及临场应变……这些都不是老师交代的,有些甚至连老师和表演者都无法应付,但是,她做到了,无意之间成了「最佳导演」。

  获得掌声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从开始的苦寻不着才艺,到最后获得全场的肯定,这样的转折意味着什么呢?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的人生当中,或多或少,会有几次这样的经验:当你汲汲营营的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或是某种成就,却往往不得其门,甚至苦求不成;但是也有几次是一开始做某些事,并没有特别的目的,或是没有设定什么样的目标,最后,却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所以,有这么一句俗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阿柑追求才艺的过程,用这句话来形容不为过,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会成为我们想要追求的目标或物品的,想必是现在我们没有,却很想拥有的,于是,我们就会特别的在乎,想尽办法要得到。回头想想,这些我们得不到的,也许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能力或是不适合,甚至永远不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而那些我们做来轻松愉快,能不求回馈欢喜投入的,却反而让我们享受过程,并得到意外的收获。

  阿柑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她违逆自己的天赋,苦苦追寻自己所没有的,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却在她享受帮助别人,发挥天赋的当时,让自己发现了从来没有料想到的精采表现。所以,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做起来有动力又开心的事情,你就会是舞台上最闪亮的巨星。

  ◎千里马还需伯乐的赏识

  阿柑的父母亲实在可爱得令人叫好,像阿柑这样的孩子,可不是每一对父母亲都有足够的幽默感与耐心,可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的。爸爸妈妈的包容与幽默,养成阿柑天真、乐观、自信的性格以及反应快、点子多的应变能力,在师长的包容下,她的特质更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像阿柑这样的千里马,要是没有遇到伯乐,她的灵魂可能被囚禁在转个不停的脑袋里。希望有个千里马孩子,我们还得问问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要当孩子的「伯乐」了。

  ◎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

  这是一句老掉牙的口号了,你总能在生活中,找到印证这个道理的事情,如果阿柑不习惯对旧有的经验提出挑战与质疑,或是发挥超强的注意力,关注到整场活动的细节,她是不可能接受大家的掌声与感谢,阿柑并没有因为没有才艺表演就选择逃避,因此才有机会成为整个活动顺利进行的灵魂。机会可能随时出现在你的身边,不想错失的最好方法,就是随时准备好。

  而米校长,不愧是个有经验的校长,最后她让阿柑在舞台上,接受大家的喝采与欢唿,不仅肯定阿柑对这个活动的帮助与贡献,也是对阿柑所拥有的这些特质,给予高度的肯定与推崇。一些好像阴错阳差、误打误撞的关卡,带出了故事的高潮,也让故事充满温馨与感动。

  现在,我们还是要回过头来好好想一想,阿柑拥有的这些特质,虽然不能搬上舞台表演,也不可能博得观众的笑声,可是,它们算不算是「才艺」呢?阿柑的妈妈和爸爸,在生活当中,花了很多的时间包容她的胡思乱想,让她脑中的创意随时都可冒出头,也给了她很大的思考空间,让她养成同理别人的能力。因此,阿柑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引导我们重新、仔细的思考或反省:对于孩子,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心胸气度,去欣赏、等待,让他们在世俗标准以外,在显而易见的行为以外,散发出不一样的特质,属于精神与性灵层面的「才艺表演」?

导读四
家中大小事,就从「家庭会议」开始
台北市亲子活动发展协会/执行长李玫珏

  ※家庭会议的意义:

  从校车里的对话,带出主角阿柑对家庭会议下的定义,阿柑认为一定是自己又闯祸,爸妈才要召开会议。就像是父母亲一听到是学校老师打电话到家里,就认定是孩子在学校闯祸了的心情是一样的。事实上,家庭会议是用来讨论家事的。可能是要讨论全家去哪里旅游,也可能是要公布一些关于家庭的共同事物。这次的家庭会议,阿柑并不知道目的是什么,所以心中会产生焦虑,因此开始惯性的、一味的往坏处想——自己是不是又闯祸了,以至于整天心神不宁的,这也印证了大多数人遇到状况时,会採负向思考的不安情绪。

  ※想像与真实:

  对于科学教室的想像,在对照真实环境时,发现与想像差很多,让阿柑无法接受。以至于不想进教室,只是阿柑的心情表达,以幽默的方式对老师说自己可能是「走错教室了!」在真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的生活印象大都来自于电视节目或是在人群间流传的话题,然后就在自己的脑中绘制图像。这部分解释了不管大人或是小孩,都会带着自己脑中建构的图像来对照真实生活的样貌,若两者有所差异,就会产生不接受或是抗拒。

  ※今晚的议题是什么?

  阿柑是个很会联想的孩子。当发现十八号(实验用的老鼠)不见了……阿柑就想起自己的旧经验——家中小猫多芬走失,那种担心害怕的经验立刻浮上心头。阿柑有许多的内在想像,除了想像爸妈召开家庭会议要检讨她,也想像走失的十八号会有很多不好的遭遇。书中描写了主角很丰富的心情转折,阿柑的思绪是很忙碌的。妈妈的每一句话或是每个动作都可以跟家庭会议连结。在这么多的猜测联想之后,妈妈却要她「等」到晚上。无法立即获得解答,是最难受的事情。就像许多孩子问了问题之后,却听到爸妈说:「等你们长大以后就会知道」是一样的。得不到确切的答案,就只能用自己过去的印象来解读现况;就如同在阿柑的脑中浮现过去的印象——虽然我爸妈每次都说,会议的意义就是「我们全家人坐下来共同讨论一件事情」,但是他们几乎每次都是在检讨我做错的事情。这个印象让阿柑更焦虑,开始偏向相信自己的经验。正所谓眼见为凭,当听到和看到有所不同时,孩子往往相信眼睛看到的,而不相信听到的。因此,阿柑开始回想过去召开家庭会议的各式情境。

  ※心情排行榜:

  看着大家好像都没有在意家庭会议这件事的模样,阿柑更疑惑了,这股疑惑让阿柑开始收集资讯。也引起了妈妈的注意。阿柑真的很担心会议的事情,就连十八号的话题都没力气讲了。在我们的心中有种排序,会自动的将在意的议题放在第一优先次序。例如:最爱吃的蛋糕和最紧张的考试,在关键性的考试前夕,即便最爱的蛋糕放在眼前,也不会有食慾。阿柑对于妈妈的赞美没有反应,就是这样的情形。当爸爸回来时,阿柑非常兴奋,不是开心见到爸爸,而是爸爸回来了,就可以知道会议到底要谈什么了!妈妈主动提起会议,阿柑说出自己的担心。结果得到了跟想像不一样的答案。阿柑形容自己的内心像拼图一样有很多块,答案揭晓的当下,她发觉大部分的自己都很开心。

  ※一家四口恰恰好?!

  心中想的是:「不要!不、用、了、谢、谢、你!」为了不要再有弟弟或妹妹,阿柑开始寻找「现在是最好的」的证明。从休闲玩乐、吃东西的顺序到家具的形式,都是为了证明一家四口刚刚好。再加上小婴儿会惹出很多麻烦为由,这一切只是想要爸妈接受「现在就是最好」的情况。

  阿柑是害怕改变的,爸爸说了「过去」的一些经验,证明改变并没有很好或很坏的分别。奶奶也用了「同理」的故事,来形容爸爸在法兰克叔叔出生后的反应。引起阿柑的好奇并暂时转移注意力,这是舒缓情绪的好方法,也在相较比对的过程中,让阿柑发现自己的不同,建立了阿柑对自己的认同。奶奶说了自己对阿柑的观察,分享对阿柑的看法与欣赏;也透露一些爸爸调皮的小道消息来唿应阿柑的心情。所以阿柑决定写信请求奶奶多说一些对于自己照顾弟弟的细节,希望可以唤醒一些记忆,让自己多点安心,少些焦虑。

  ※公平、不公平

  找不到更好的科学实验题目,阿柑开始有情绪,觉得要重新来过很烦,不公平!不能换研究搭档很烦,不公平!而让她最生气的,就是没人跟她商量就做了决定。例如:家里要多个小婴儿,真的很不公平!

  但什么才是公平呢?老师指了指墙上的告示。

  公平不代表每个人得到相同的东西。

  公平代表每个人得到他需要的东西。

  阿柑听到爸爸把工具腰带借给法兰克叔叔,又是一阵不公平!为什么爸爸不让她碰工具腰带,却将工具腰带借给叔叔?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教育。借此谈谈每个人对于公平的定义。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就不可以?探讨公平议题时,就发现了阿柑要的不只是公平,而是一种被看见、被照顾、被重视的位置。一旦让阿柑感受到爸妈还是很重视她,不会因为有新弟弟或是新妹妹而忽略她,她的担心也就消融了。阿柑得到自己一直最在意的尊重,就算结果不一定满意,但也一定会很开心,会很自然的生出热情。阿柑不但接受了家里即将到来的新成员,还愿意帮忙制作可供全家使用的新桌子。爸爸的邀请,让阿柑清楚的感受到自己在家中是被尊重的,也是具有价值的,这是阿柑最期待、也最需要的一份礼物。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