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教训,永远都是胜利者传述!
亚历山大东征——一场使希腊文化世界化的战争 西元前三三四年~西元前三二四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长达十年的侵略战争,被后人称为「亚历山大东征」。
起因 西元前四世纪,正当希腊各城邦内部以及各城邦之间问题错综复杂、冲突持续不断的时候,北方近邻马其顿国家逐渐强大。国王腓力二世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运用外交手腕、金钱利诱和军事进攻等手段,插手希腊事务,先后夺取一个个衰落的希腊城邦。西元前三三八年,马其顿军队大败希腊联军于喀罗尼亚城下,确立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
西元前三三七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希腊各邦大会,要求各邦 之间停止战争,建立以马其顿为盟主的希腊同盟。腓力二世下一步的侵略目标,是东方的波斯以及其他文明世界。西元前三三六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三世受到军队的拥戴,登上王位,时年二十岁。亚历山大决心继承父业,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
亚历山大自幼接受希腊文化教育,曾经拜希腊着名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为师。十六岁的时候,他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从中学到不少作战技术和军事知识。十八岁的时候,他在着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指挥马其顿军队的左翼,取得辉煌的战果。
亚历山大继位以后,立即仿效希腊人的制度实行政治、军事改革:削弱贵族的势力,加强君主的权力;改革货币,鼓励发展工商业;实行军事改革,创立包括步兵、骑兵和海军在内的马其顿常备军;将步兵组成密集、纵深的作战队形,号称马其顿方阵,方阵中间是重装步兵,两侧为轻装步兵,每个方阵还配有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重装骑兵,作为方阵的前锋和护翼。透过这些改革,马其顿不仅经济实力大增,军事实力也越来越强。
平息内乱和镇压希腊人民的叛乱之后,亚历山大立即调兵遣将,准备东征。西元前三三五年秋,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军为主、雇佣兵和各邦盟军为辅,组成一支远征军。西元前三三四年春,亚历山大授权安提帕特将军为摄政王,总理朝政,亲率远征军从都城派拉出发,渡过达达尼尔海崃开始东征。
经过 当时的波斯帝国已经沦落为政治腐败、经济衰弱、问题复杂的军事奴隶制国家,再加上大流士三世的昏庸无能,简直是不堪一击。因此,亚历山大把自己的「第一站」定于波斯。西元前三三四年五月,亚历山大远征军在马尔马拉海南岸格拉尼库斯河遭到波斯军阻击。
波斯军约三万人沿河东岸展开,以骑兵为第一线,步兵为第二线,凭岸固守,阻敌渡河。远征军置步兵方阵于中央,两翼为骑兵。亚历山大命令先头部队佯动,诱使敌军向左移动,待其队形出现间隙,趁机率领右翼主力渡河,勐扑敌阵中央。激战中,波斯骑兵死亡千余人,步兵遭马其顿军四面打击,迅速溃败,二万余人被俘。
西元前三三三年,亚历山大的军队在伊苏斯大败波斯军队,国王大流士三世落荒而逃。波斯军损失步兵、骑兵约十万人,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也被俘。此役之后,远征军获得战争的主动权,打开通往叙利亚、腓尼基的门户。
亚历山大率军继续南下腓尼基,拔除波斯海军据点,进而确保远征军与希腊之间的交通。西元前三三二年初,远征军抵达滨海要塞提尔,遭到顽劣抵抗。经过七个月的陆、海夹攻,远征军佔领这个城市。此后,亚历山大又用两个月的时间,攻佔加萨。至此,远征军彻底摧毁波斯海军基地,切断波斯人的陆、海联系,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西元前三三二年十一月,亚历山大顺利进入埃及,被埃及祭司宣佈为「阿蒙神之子」(国王)。联军在尼罗河口兴建亚历山卓城,作为继续东征的后方基地。
西元前三三一年春,亚历山大率领步兵四万、骑兵七千,从埃及出发,经巴勒斯坦、腓尼基转入两河流域北部,向波斯腹地巴比伦尼亚与伊朗高原进军。十月初,在底格里斯河东岸的高加米拉以西与波斯军主力对阵。此时,大流士三世已经集结来自二十四个部族的百万大军,有刀轮战车二千辆,战象十五只。亚历山大命令骑兵主力纵队,利用缺口迅速锲入敌阵,直逼大流士三世大营,大流士三世逃遁,波斯军惨败。
远征军趁胜南下,轻取巴比伦,佔波斯都城苏萨,随后进入伊朗高原,洗劫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掳掠金银和其他战利品无数。根据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记载,驮运财宝的骡子大约有二万头,骆驼约五千只。
亚历山大短期停留以后,继续北上,追击大流士三世。西元前三三○年夏,亚历山大沿里海南岸东进,进入帕提亚的时候,大流士三世已经被其属下巴克特利亚总督贝苏斯所杀,古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马其顿军队征服波斯的全部领土,建立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波斯帝国灭亡以后,亚历山大继续领兵东进。西元前三二九年春天,穿越兴都库什山,侵入巴克特利亚,后来又佔领索格底亚那。西元前三二七年夏,亚历山大被富庶的印度河流域所吸引,率兵三万人离开巴克特利亚,沿考芬河经开伯尔山口侵入印度河上游地区。西元前三二六年四月,远征军由布克法拉城抵达希达斯佩斯河,与波鲁斯王国军队隔岸对峙。亚历山大率军渡河作战,消灭波鲁斯步兵近二万、骑兵三千,迫使波鲁斯国王投降。
远征军继续东进,抵达希发西斯河畔。西元前三二五年,远征军侵入印度,佔领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企图征服恆河流域。但是经过多年远途苦战,士兵疲惫不堪,官兵厌战情绪增长。印度人民也顽强抵抗,加上疟疾的传染、毒蛇的伤害,士兵拒绝继续前进,要求回家,亚历山大不得不放弃东进计画。
西元前三二五年七月,亚历山大从印度撤兵。
亚历山大分兵两路,沿印度河顺流而下,在印度河口附近,再兵分三路:海路经阿拉伯海入波斯湾至幼发拉底河口,陆路一支经印度洋沿岸西行,由亚历山大亲率,另一支北上阿拉科西亚,然后向西与亚历山大会合。
西元前三二四年春,亚历山大返回巴比伦,象征东征正式结束。
结果与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十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西元前三二三年,亚历山大发烧死去,靠武力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也随之瓦解。在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沿途建了许多新城,其中有好几座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最着名的是埃及北部沿海的亚历山卓城,现在已经发展为埃及最大的海港。
亚历山大东征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独特的进攻和远距离机动作战方式,却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
亚历山大孤军深入,多次以速战速决的战术,战胜优势之敌。亚历山大正确选择战略方针,合理运用马其顿方阵战术,善于组织步兵与骑兵、陆军与海军共同作战,并且在进军路线选定、战斗队形编成、作战指挥和后勤支援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亚历山大东征,洗劫和烧毁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的手段,毁灭许多东方文明。但是,这次东征促进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例如,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带头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进而带动许多马其顿的将领娶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有一万对之多。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佈,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亚历山大还下令,让三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的兵法,希腊文化得以在亚洲不断传播。
亚历山大东征的另一后果,就是使希腊人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更丰富的发展,使希腊文化与科学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例如,此后不久出现的欧基里德几何学,阿基米德的力学、数学和物理学,艾拉托斯特尼的天文学和数学,提奥弗拉斯的农学、植物学,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哲学,还有医学、力学、建筑学、地理学和解剖学,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地方。这些成就虽然不能完全归功于亚历山大东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其影响。
本书特色
■50场震撼人心的经典战争,50场影响世界的伟大战争! 本书精选历史上最经典的、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最具特色的战争,透过对每场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的简单而真实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带读者回味逝去的一幕幕精彩和悲壮。作者在分析战争的同时,对于战争的规模、战术、心理变化等发展过程,也有相当精辟的评述!
■以战争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让读者了解同一时代各国势力的消长!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及查询,本书以时间为依据,先后排列各场战争,让读者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对当时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有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同时,战争发生的时间,统一以西元时间作为对照,让读者可以清楚的了解各场战争的来龙去脉,体会瞬息万变的世界情势。
■战争,不仅是过程,而是结果;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 战争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话题,在每一时代、每一国家,它都会以前所未有的面孔出现,给人们带来福音或是灾难,显示出它的睿智或愚蠢的面孔。战争是人类长久的话题,尤其是激烈而充满智慧的战争,往往最能打动人的心灵,因为那是很多人用自己的身体、灵魂、生命铸造的历史精彩。
■战争——最残酷、最暴力的手段,也是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 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每一场战争都是一个时代的浓缩。战争不仅是为了争而战,战争的意义比它本身更重要、更耐人寻味。战争不仅是将士之间力量的较量,还是策划者之间思想与智慧的较量。凝视它,斑驳的画面是血泪涂抹的底色;倾听它,穿越时空的是痛苦的呻吟;玩味它,智人的、伟人的、愚人的、懦夫的目的搅拌成复杂的味道。
本书借由叙述50场影响世界的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与影响,呈现给读者最真实的历史场景,并且解开战争爆发前后的种种谜团,总结出这些战争的特点、得失、意义,以供读者思考。希冀可以让读者对国际形势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进而领悟更精确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