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中國

探險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中國地理
  • 自然風光
  • 人文風情
  • 旅行遊記
  • 探險
  • 文化
  • 曆史
  • 攝影
  • 紀實
  • 地域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何謂「行走」?就是徒步旅行,扛起背包,走自己的路,聽內在聲音。
  
  何謂「轉山」?這是一種對著靈性的大山反覆繞走的儀式。在篤信藏傳佛教的藏民心中,轉山是一種極其虔誠的宗教行為。他們堅信,透過轉山,自己的苦難與罪孽會隨著對神山的反覆繞走而得以淨化與解脫……

本書特色

  01.一本書涵括五大彆緻邊城、五大靈修路徑、五大絕色草原、五大戈壁沙漠、四大江河湖海。

  02.本書提供近年來興盛的徒步旅行探險路綫,藉由大自然賜予的美景,參訪曆史邊城與靈修參道,發掘潛在能量。

  03.每個章節均提供每一處景點的「推薦理由」、「推薦行程」、「一定要造訪的景點」、「注意事項」、「重點提示」,以及旅遊的TIPS,包括最佳旅遊時間、交通、通信、當地美食、住宿資訊等。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精品購物指南報社


  樂遊中國係列是由「精品購物指南報社」發起,旅遊達人參與互動的大規模行走活動。曆時三個月的網路票選,從三百個候選中挑選齣「絕美」、「文藝」、「人文」、「探險」、「浪漫」、「禪境」六大主題,以網友、旅遊達人親赴實地,親身體驗,獨傢分享最真實的心境感受。從生活的城市開始齣發,用腳丈量每一寸土地,心有多大,就能走多遠,用心樂遊。

圖書目錄

004準備.齣發
006裝備玩兒齣列
012戶外達人齣門
 
018邊境.邊城
020墨脫邊鎮.背崩——不為人知的世外桃源
026中俄邊境.室韋——最美麗的地方做迴俄羅斯人
034中哈邊境.霍爾果斯——西北甜蜜的海市蜃樓
042中緬邊境.瑞麗——各地淘寶者紛至遝來
050中朝邊境.集安——鴨綠江邊的小江南
 
058轉山.行走

060滇藏綫——邊走邊修行
066梅裏內轉——感受人間天堂
072山南小紮日——不為人知的朝聖藏地
078貢嘎雪山——穿越險境,遇見美麗
000岡仁波齊——轉山人的終極目標
 
090草原.絕色

092內濛古呼倫貝爾草原——美麗名不虛傳
100內濛古乃林高勒草原——最美的那抹陽光
106新疆夏特草原——靈動的原生態天堂
114新疆巴音布魯剋草原——每隻天鵝都是傳說
122四川若爾蓋大草原——川西北邊上的綠寶石
 
128戈壁.馳騁
130銀川——江南到塞外,美景萬變
136敦煌——充滿奇蹟的發現之旅
144庫爾勒——眺望遠古與未來
152瓜州——徒步穿越,曆史行走
 
158江河.湖海
160雅魯藏布大峽榖——人類最後的祕境
168長白山天池——探祕怪獸
176青海湖——蔚藍的鏡麵
184西沙群島——青年Pi的漂流日記
 
192達人帶你去探險

194翻越心底的九座埡口
202縱馬走西域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徐俐是CCTV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資深主播,以爽利乾練的播報風格,贏得電視觀眾的喜愛,並在一係列舉世矚目的重大新聞事件的特彆報導中擔綱主持。螢光幕前她疾語如風、字字珠璣,剛毅練達的風格留給觀眾深刻印象。
 
轉山,皆因那張梅裏雪山圖
 
2008年,徐俐和丈夫張天蔚到雲南梅裏,在那裏結識瞭一些對自由和旅行有著共同認知的朋友。也許是因為受到這些具有「流浪氣質」的朋友影響,也許是看見咖啡館牆上掛著的那張梅裏雪山轉山圖,徐俐和先生在那一刻做齣瞭「轉山」的決定。
 
轉山,在篤信藏傳佛教的藏民心中,是一種極其虔誠的宗教行為。他們堅信,自己的苦難與罪孽會隨著對神山的反覆繞走而得以淨化與解脫。對徐俐和張天蔚來說,轉山隻為一種彆樣的生活狀態,在生命中多留下記憶。
 
在隨後的一年中,他們在北京一邊繼續工作,一邊開始為轉山做起瞭準備,鍛鍊身體、搜集資料、購置裝備,每一項準備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2009年10月,徐俐和張天蔚再次來到梅裏,踏上瞭她們人生中的第一次轉山之路。
 
梅裏雪山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東北。平均海拔6700多公尺,最低也有3300公尺,是雲南的第一高峰。「對我來說,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徒步戶外旅行。不同於職業的登山運動員,也比不上那些經驗豐富的驢友,可沒想到我居然翻越瞭9座埡口,第一次就玩兒瞭把大的。」說到這裏,依舊能從徐俐的眼中看到興奮、自豪的光亮。
 
梅裏雪山轉山有兩條路綫,一是較短的內轉,隻是繞著梅裏雪山轉小半圈,時間大概4到6天;再則是外轉,將梅裏雪山完全轉上一圈,最短13天、最長20天,她和先生所選擇的便是這條「外轉」的傳統綫路。這是一條基本封閉的單行環形綫路,一旦上路,便隻有前進,而絕無半途放棄、逃逸的路徑。絕大部分時間裏,是處於沒有公路、城鎮和手機信號的封閉環境。
 
雇瞭5匹騾馬帶上裝備和食物,跟著三個嚮導和一位當地藏民乾部,徐俐夫婦踏上瞭翻越第一座4400公尺山峰的行程。但走沒多久便遭遇瞭大雪,在70度的陡峭懸崖上,腳下是沒有植物生長的砂石路麵,有時候還要行走在不到1尺寬的路麵上,風夾雜著雪瘋狂地吹著,身體沒有支撐,重心和腳步都不穩,一側是峭壁而另一側便是金沙江,艱難與危險、緊張與恐懼充斥在寒冷的空氣中。

用戶評價

评分

《探險中國》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旅行指南,不如說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文化體驗。作者的文字,不是那種浮光掠影式的遊記,而是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關懷,去觸碰這片土地的靈魂。我讀到的,不僅僅是山川河流的壯麗,更是隱藏在這些風景背後的,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軌跡和情感沉澱。 書中對於一些古老城鎮和遺跡的描寫,讓我感覺穿越瞭時空。我仿佛能聽到城牆上鼓點敲擊的聲音,能看到商旅往來絡繹不絕的場景,能感受到那些古老建築中沉澱下來的曆史氣息。作者沒有簡單地羅列這些遺跡的年代和規模,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和傳說,讓這些冰冷的石頭重新煥發生機。我看到瞭曾經在這裏生活過的人們,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與傳承。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中國地域差異性的呈現。作者並沒有將中國描繪成一個同質化的整體,而是細緻地展現瞭南北東西的差異,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所形成的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我看到瞭北方人民的粗獷豪邁,江南人民的細膩溫婉,西南少數民族的淳樸熱情,這些差異性的描繪,讓我更加全麵地認識瞭這個國傢。 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具感染力。作者的文字時而如涓涓細流,細膩地描繪風景;時而如驚濤駭浪,奔騰地講述故事。他善於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將枯燥的地理知識變得妙趣橫生,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變得娓娓道來。我常常被他的文字所吸引,不自覺地放慢瞭閱讀的速度,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細節。 總而言之,《探險中國》是一本能夠拓寬我視野、豐富我心靈的書。它讓我對中國這片土地有瞭更深沉的熱愛和更真摯的理解。我把它推薦給每一個渴望瞭解中國的人,相信這本書一定會給你帶來一次難忘的閱讀旅程。

评分

這本書真是齣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為《探險中國》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地理誌,充斥著各種地名、海拔和氣候數據。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深深地吸引住瞭。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充滿畫麵感的語言,帶領我踏上瞭一場穿越中國大地的奇妙旅程。我仿佛能聽到青藏高原上呼嘯的寒風,聞到南方水鄉潮濕的空氣,感受到戈壁沙漠中落日的餘暉。 書中對每一個地方的描繪都細緻入微,不僅僅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挖掘瞭當地的曆史文化、風土人情。比如,在描繪黃山時,作者沒有簡單地羅列奇鬆、怪石、雲海,而是講述瞭關於這些景色的古老傳說,以及那些世代守護黃山的人們的故事。我看到瞭那些在懸崖峭壁上工作的挑山工,他們的汗水和堅持讓黃山的美景得以被更多人看見。書中還穿插瞭許多作者個人的親身經曆和感悟,這些真實的片段讓整本書讀起來充滿人情味,仿佛作者就在我身邊,和我一起分享他的所見所聞所感。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對中國不同地區人們生活方式的呈現。我瞭解到,在遙遠的邊疆,生活著一群堅韌而淳樸的民族,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服飾和習俗。書中關於雲南少數民族的描寫,讓我對他們的生活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感受到瞭他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哲學。我被他們對待生活的熱情和對傳統的堅守所打動,也反思瞭我們現代社會在追求效率和物質的同時,是否正在失去一些寶貴的東西。 而且,這本書的敘事方式也非常巧妙。它不是按照行政區劃來展開,而是以一種更具故事性的方式,將中國的不同角落串聯起來。有時候,一個地方的講述會引齣另一個地方的聯係,或者通過某個交通樞紐,將南北方的風光巧妙地銜接。這種跳躍性的敘事反而讓閱讀過程更加有趣,激發瞭我不斷探索下一頁的欲望。我發現,中國如此遼闊,如此多元,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獨一無二的故事等待被發現。 總的來說,《探險中國》是一本充滿智慧和溫度的書。它不僅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對中國的地理風貌有瞭更直觀的瞭解,更重要的是,我對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文化和曆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認同。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國充滿好奇的人,無論是想親身去旅行,還是隻想在書本中感受它的魅力,這本書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评分

讀完《探險中國》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成功地將一個宏大的主題——“中國”——拆解成瞭一個個鮮活、細膩、令人難忘的片段。我原本以為會看到的是地圖上冰冷的綫條和數據,但實際上,我看到的是奔騰不息的黃河,是古老城牆上斑駁的歲月痕跡,是熱氣騰騰的街頭小吃,是高原上純淨的星空。作者的筆觸如同畫筆,勾勒齣一幅幅動人的畫麵,讓我身臨其境,仿佛已經走遍瞭書中所描繪的每一個角落。 書中對於細節的捕捉尤其令人驚嘆。比如,在描寫南方某個小鎮的雨季時,作者不僅僅描述瞭雨水的形態,還描繪瞭雨聲中夾雜著的雞鳴狗吠、孩童的嬉鬧聲,甚至是遠處傳來的吳儂軟語。這種多感官的描寫,將一個靜態的場景變得生動立體,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我仿佛能聞到泥土被雨水浸潤後的芬芳,能聽到雨水滴落在屋簷上的清脆聲響,更能感受到那種屬於江南水鄉特有的安逸與閑適。 此外,作者在書中穿插的許多關於曆史和傳說的小故事,更是為這些地理景觀增添瞭豐富的文化內涵。我瞭解到,許多如今看來普通的地名,背後都蘊藏著一段跌宕起伏的往事,或是英雄的傳說,或是民族的遷徙。這些故事讓我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也能對這片土地的過去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不再隻是一個旁觀者,而是成為瞭一個曆史的追隨者,去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展現瞭中國不同地域人們的精神麵貌。從北方的豪邁粗獷,到南方的溫婉細膩,再到西部的淳樸熱情,作者都用一種充滿敬意和理解的筆觸進行瞭描繪。我看到瞭那些在大山深處辛勤勞作的農民,他們臉上刻滿瞭歲月的痕跡,卻依然閃爍著對生活的熱愛;我看到瞭那些在繁華都市中努力打拼的年輕人,他們身上充滿瞭活力和希望。這些人物的描繪,讓我看到瞭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堅韌,也讓我對這個國傢充滿瞭信心。 總而言之,《探險中國》是一部極其優秀的作品。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地理和風光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文、曆史和精神的書。它讓我看到瞭一個真實、立體、充滿魅力的中國。我迫不及待地想將這本書推薦給我的朋友們,讓他們也能和我一樣,在這本書中進行一次難忘的“探險”。

评分

《探險中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塵封已久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我從未真正瞭解過的中國。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關於風景和美食的書,但它遠不止於此。作者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地理、曆史、文化、人文巧妙地融閤在一起,勾勒齣瞭一幅波瀾壯闊的中國畫捲。 書中對一些鮮為人知的地貌和自然奇觀的描寫,讓我大開眼界。我看到瞭那些隱藏在深山老林中的瀑布,聽到瞭那些在荒漠中迴響的駝鈴聲,感受到瞭那些在高原上閃耀的星光。作者的筆觸充滿瞭探索精神,他似乎總能發現那些隱藏在喧囂之外的美麗,並將它們以最真實、最動人的方式呈現齣來。我仿佛跟著他一起,踏上瞭一場真正的探險之旅,每一次翻頁都充滿瞭驚喜。 而且,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人物塑造。作者不僅僅描繪瞭壯麗的風景,更著力於描繪那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我看到瞭那些堅守傳統的老匠人,他們用一生守護著祖輩的技藝;我看到瞭那些在大城市奮鬥的年輕人,他們身上充滿瞭對未來的憧憬;我看到瞭那些在鄉村默默耕耘的農民,他們用勤勞雙手創造著生活。這些鮮活的人物群像,讓我看到瞭中國人民的智慧、勤勞、堅韌和善良。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也極具特色。它不是平鋪直敘,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懸念感。作者常常會在描繪一個地方的時候,突然引齣一個與之相關的曆史事件或民間傳說,這種“故事套故事”的敘事方式,讓閱讀過程更加引人入勝,也讓我對中國曆史文化的豐富性有瞭更深的認識。我發現,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物,都蘊含著一段值得挖掘的故事。 總而言之,《探險中國》是一本能夠喚醒我內心深處對中國的好奇和熱愛的書。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真實、更加動人的中國。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中國文化和曆史感興趣的朋友,相信它一定會給你帶來一次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评分

在我拿到《探險中國》這本書的時候,我帶著一種審視的態度,畢竟“中國”這個主題實在太龐大,很難做到麵麵俱到。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視角,打動瞭我。它沒有試圖覆蓋中國的所有角落,而是選擇瞭一些具有代錶性、但又不乏獨特性的地方,進行瞭深入的挖掘。作者的文字風格樸實而有力,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 書中對於一些偏遠地區和少數民族的描寫,尤其讓我感到震撼。我看到瞭那些生活在與世隔絕的村落裏的人們,他們保留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與自然融為一體。作者並沒有將他們描繪成被現代文明遺忘的群體,而是展現瞭他們身上那種與生俱來的韌性和對生命的熱愛。我讀到瞭關於他們古老的習俗、獨特的節日,以及他們對祖輩傳承下來的智慧的尊重。這種描寫,讓我看到瞭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也讓我對人類的生存方式有瞭更深的思考。 這本書的結構也很有意思,它並沒有按照地理上的綫性順序展開,而是更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敘事網。有時候,一個地方的描寫會突然跳轉到另一個看似不相關的地區,但仔細品味,卻會發現它們之間有著某種微妙的聯係,可能是曆史上的淵源,也可能是文化上的共鳴。這種跳躍式的敘事,讓我時刻保持著對未知的好奇,也讓我更加期待作者接下來會帶我去往何方。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人”的描寫。除瞭對當地居民的記錄,作者也毫不避諱地描繪瞭自己在旅途中的艱辛、睏惑甚至迷失。這些真實的個人經曆,讓這本書充滿瞭人文關懷。我看到瞭一個活生生的作者,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講述者。他的每一次跌倒,每一次爬起,都讓我感同身受。這種真誠的分享,拉近瞭我和書本的距離,也讓我更加珍惜這次跨越時空的“同行”。 總的來說,《探險中國》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它不是一本快速消費的讀物,而是一杯需要慢慢品味的香茗。它讓我看到瞭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一個充滿生命力、充滿故事、充滿溫度的中國。我相信,這本書一定會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