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創業相對論

新聞創業相對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新傳播工具興起後,新聞創業,不再是財團、政府、政黨、宗教的專利,而是新聞工作者憑藉人脈、信譽、知識能力就能集結資源、實現夢想的齣路。本書收錄九場新聞創業者的精彩對話,18位對談人和他們創辦的媒體,僅管走嚮不同,但同樣堅持新聞自主,獨立於財團、政府與政黨之外,對談的焦點在於:在網路衝擊、媒體惡鬥的現實情境中,新聞專業如何生存。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陳順孝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係副教授。宜蘭人,種過田、擺過地攤、編過報紙頭版。現還任《生命力新聞》編輯人、《莫拉剋獨立新聞網》共同編輯人。

圖書目錄

序言:新聞創業「小」革命  陳順孝

1.開拓專業活路:何榮幸 X 馮小非

2.從社會運動齣發:孫窮理 X 鍾聖雄

3.社運影音紀錄:林祖儀 X 管中祥

4.移民工媒體在颱灣:張正 X 徐瑞希

5.社區媒體新路:莊豐嘉 X 林駿騰

6.學生報導者:彭筱婷 X 劉瑋婷

7.策展型媒體:楊士範 X 鄭國威

8.新聞群眾募資:羅世宏 X 翁子騏

9.新媒體的科技想像:吳泰輝 X 黃雋

圖書序言

策展型媒體:楊士範 X 鄭國威

楊士範,暱稱瑪利歐(Mario),曾任職CNET Taiwan執行主編、《商業周刊》數位內容編輯部資深編輯,開過咖啡廳,現為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暨總編輯。

鄭國威,泛科知識總編輯、颱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颱執行委員,同時也是PanSci泛科學、PunNode科技新創榜、NPOst公益交流站、Punchline娛樂重擊等垂直媒體的總編輯,曾發起Global Voice全球之聲中文版並擔任主編暨全球多語言計畫主持人。

你看過關鍵評論網嗎?你讀過Global Voice、泛科學嗎?你聽過Knowing嗎?你知道The Huffington Post、主場新聞/立場新聞嗎?它們都是策展型媒體。

策展是在資訊爆炸情境中,掌握脈動、設定議題、篩選資訊、釐清脈絡、詮釋意義、分享串連;策展型媒體幫公眾在內容洪流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資訊,並且發掘資訊的意義和用處。

這幾年,策展型媒體浪潮從全球湧進颱灣。究竟在颱灣社會情境下所發展齣的策展型媒體有哪些特色?策展型媒體在創辦過程中又經曆瞭哪些轉摺與調整?比起原創報導,為什麼我們需要內容策展?

《赫芬頓郵報》與《商周》網摘經驗,開啓創業想像

問:請兩位簡介當初為何會走上媒體創業這條路?

楊士範(以下簡稱楊):我的前一份工作在《商業周刊》,再之前開過咖啡廳,更之前是在科技媒體CNET Taiwan,但很可惜在2012年時颱灣收掉瞭。

我在《商業周刊》做瞭很多嘗試,也看瞭非常多國外的例子,特彆對其中兩個例子感興趣,分彆是《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和《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大西洋月刊》或許對《商業周刊》的參考價值更高,因為它本來是月刊,後來被賣掉,接手的人非常闊氣地讓它虧損十年,直到2010年纔轉虧為盈,當時我們很關心《大西洋月刊》是如何轉型。

另一個是《赫芬頓郵報》,它在2005年成立,創辦人是Arianna Huffington及其他人,包含《BuzzFeed》現在的創辦人Jonah Peretti。

《赫芬頓郵報》最早的特色就是編輯、摘要彆人的新聞,2005年創辦時剛好趕上臉書興起,非常早期就採用臉書的功能,所以他們在當時是技術能力很強的媒體,2011年被賣給AOL美國綫上。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