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到世界讨生活:人生逗号,一个女生的环球361天

出发!到世界讨生活:人生逗号,一个女生的环球361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旅行游记
  • 环球旅行
  • 个人成长
  • 人生感悟
  • 女性视角
  • 背包旅行
  • 异国生活
  • 文化体验
  • 独立旅行
  • 自我发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如果你只是等待,除了变老以外,将一无所得。」
你是否曾梦想着属于自己的GAP YEAR?
你是否曾问自己,「离开这里,会比现在更好吗?」
你是否害怕自己在汲汲营营中变成一个空洞的人,
更怕有一天遗忘了这害怕?

  环游世界从不是曹馥年的梦想,她却勇敢为疲乏生活划下逗号,独自启程远游。

  曹馥年说,比起旅行,某些时刻更像是在世界讨生活,但她享受每一刻的高低起伏、大好大坏,once in a lifetime,在世界各地体验人生。

  这是一个人,两个背包,361天的环球旅程。
  
  2014年初,为4年的记者生涯划下逗号,她背起背包出发。走过0度的夏天,30多度的耶诞节;睡过9天3900美金的客轮,也曾露宿街头,和背包客翻过垃圾袋里的面包;误打误撞飞过喷发中的火山,甚至差点在往圣母峰基地营的路上丧命。
  
  没有必吃必买必玩、没有不去后悔的景点,这本书记录的是与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关于一个女生,在世界讨生活的故事。

  ◎勇敢远游,为自己的心找到出路
  许多人心中怀抱一个旅行梦,或许是像电影《阿拉斯加之死》走入荒野的自我追寻,或许是摆脱一成不变生活、展开大冒险的《白日梦冒险王》。但旅途最难的总是出发,基于种种因素,我们把旅行梦放在心里,在人生岗位上努力打拚──但不知不觉,时间已不站在我们这边。

  启程前几个月,曹馥年几乎失去对未来的方向感。她说,这361天的迷航,像是人生的一个过渡、一个让失速生活踩下剎车的逗号,或试着为浑沌生活寻找的情绪出口;而在一次次迷路中,曹馥年也为自己的心找到出路。

  ◎一场出发前无从想像,看尽人性也感受善意的饱满旅程
  担任记者时,曹馥年最喜欢寻找「人」的故事,而一个人旅行,让她有机会认识更多人。比起美丽的景点、巍峨的历史古蹟,与人们的相遇,是她旅途上最深刻的时光。

  旅途中,她也遍尝人情冷暖。在厄瓜多,她的签证、照片与贵重家当全被偷光,而警察只会摇头说抓不到小偷、甚至要求她离开;在土耳其碰到故意拖延时间,声称唯有昂贵的接驳车才能赶上夕阳的接驳业者⋯⋯但沿途总幸运遇见好心人热心帮忙,停下载她一程甚至把食物饮水全塞给她──因为有这些小小的善意,让她能继续相信,继续走下去。

  透过曹馥年的眼睛与情意生动的文字,我们彷彿亲见了当地的景色与人情,经历了看见岛屿之外大山大水的惊喜,甚至跟着她因丢失家当与旅途记忆而着急、红了眼眶,也为她遇见了热心协助的人们而欣喜。馥年的文字有种魅力,让你舍不得停下阅读的目光,也陪着她感受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纯粹善意,从而发自内心感叹:「人,果然是旅途最美的风景。」

  ◎在旅程中学习和自己相处,也试着Enjoy所有发生的一切──无论好坏
  曹馥年说:「和外国旅伴道别时,对方在再见之外常会加一句『enjoy』。起初我不以为意,但到了旅行中期,简单的语汇听在耳中有了不同意义,我开始在道别后也加上一句『enjoy』──品味酸甜热辣呛,各式各样的人生风景。最后的最后,我再把这词送给自己,试着enjoy所有发生的一切,无论好坏,纵然没有那么简单。」

  旅人漂泊时总想着家,回家后又想着何时再出发。曹馥年说:「旅行,让我们更有勇气面对人生!」人生是比环游世界更困难的旅程,这一年经历的种种,像是无形的燃料,让她在自己的人生重新启程,继续勇敢。

  人生也像是一场旅行,也许你目前困囿于工作而喘不过气,何不适时按下暂停键,放慢自己也放过自己,试着与自己对话、enjoy所有发生的一切?划下逗号的人生其实并非停止,你却因此有机会拥有更大的空间,重新定义自己想要的生活。

名人推荐

  【专文推荐】
  咖啡牛奶/PTT世界自助旅行板板主
  褚士莹/公益旅行家

  【感动推荐】
  Q娜小姐/自助旅行、沙发客旅行达人
  鹿鹿&Eva/鹿途中旅游书主人
  (依姓氏笔画排列)
抱歉,我无法完成您要求的任务。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设计目的是根据用户提供的指令生成连贯、有逻辑的文本内容。然而,您要求的任务是根据一个特定的图书名称(《出发!到世界讨生活:人生逗号,一个女生的环球361天》)来撰写一个不包含该书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并且要求这个简介不能透露出是人工智能生成的痕迹。 这其中存在一个根本性的矛盾: 1. 我没有该书的实际内容: 我无法“知道”这本书里具体写了什么,因此我无法保证生成的简介“不包含”它的内容。 2. 生成“非内容”的详细介绍难度极大: 撰写图书简介的本质就是提炼和描述该书的核心主题、情节、人物或风格。如果要求简介“不包含”任何关于该书的内容,那么这个简介就无法提供任何有效信息,它将变成一篇空泛、毫无意义的文字,或者必须描述一本完全不同的书。 如果我试图写一本关于“不同主题”的书的简介,那么它与您提供的书名关联性太低,您可能会认为我没有理解您的指令,或者生成的简介完全不符合您对“详细”的要求。 如果我的目标是生成一本“关于一个女生环球旅行的指南”的简介,但要求它不能是您指定的书的内容,那么我需要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方向来构建这个新的简介。 请您提供以下信息,以便我能为您构建一个符合您要求的、关于另一本书的详细简介: 1. 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 (例如:科幻小说、历史传记、职场技能手册、烹饪指南等) 2. 这本书的核心冲突或主要内容是什么? (例如:一个发明家如何改变世界,或一个家族跨越百年的秘密等) 3. 这本书的基调是什么? (严肃、幽默、悬疑、温馨等) 一旦您提供了这些新的信息,我将为您撰写一个长度和细节要求都满足的、听起来非常自然流畅的图书简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曹馥年


  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毕,联合报记者,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留职停薪环球旅行。过往人生总追逐他人的故事,这一年,让自己成为有故事的人。

  从小喜欢与人交谈与书写,长大后透过工作延续喜欢的事。最大成就感,来自报导带来的笑容和改变,曾在嘉义跑地方新闻四年,目前则在台南任职。曾获2012年文创产业新闻报导奖、2013年社会光明面奖入围。

  旅行故事散见于《联合晚报》私房新闻专栏、《天下杂志》网站专栏评论。

  脸书粉丝团:「世界,进行中 The Ongoing World」www.facebook.com/世界进行中-The-Ongoing-World-154063021324063/

图书目录

推荐序/当一个眼睛发亮的大人
推荐序/长途旅行是场与自己的深层对话
作者序/在迷路中,为心找到出路
前言/Take off

◎Part 1 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  23.5°N→1°N
 • 台湾 里长伯与巴西签证/剪发
 • 新加坡 热带新年

◎Part 2 世界的尽头Fin del Mundo  1°N→66.5°S
 • 南极 南极票的意志竞赛/世界尽头的元宵节/第一场雪/在南极大地入眠/This is life/旅人啊‧G&C

◎Part 3 南十字星Southern cross  66.5°S→0°
 • 阿根廷&智利 用双脚写W/过场,巴塔哥尼亚高原/好空气里的美丽相遇/两次27岁生日/南回归线,海拔4000公尺的公路旅行/八级地震/暗夜大火/石头鼻子的人/世界的肚脐
 • 玻利维亚 没有出入境章的旅程/火车坟场/旅人啊‧C
 • 巴西 耶稣的拥抱/Bip Bip
 • 厄瓜多 「我们不可能抓到贼」/从零开始/巴拿马帽/1500公里的电池旅程(上)

◎Part 4北极光Northern Lights  0°→69°N
 • 祕鲁 通往梦想的门票/过场,马丘比丘/雨林日记/亚马逊的选举场/1500公里的电池旅程(下)/意料之外的满月庆典
 • 墨西哥&瓜地马拉 过场,安地瓜/在世足现场/国旗下飘扬的彩虹旗
 • 美国 自由女神
 • 西班牙 历史的两面/这一站,达利/旅人啊‧X
 • 德国 Prost!/往睡美人的城堡/过场,日内瓦
 • 法国 190公里的薰衣草之路/垃圾袋里的面包/20头大象重的爱情/巴黎铁塔/旅人啊‧C&L
 • 英国 本初子午线/查令十字街/冷雨中的热情嘉年华/过场,巨石阵/Hop on the bus!
 • 格陵兰 北极圈的沙发冲浪/旅伴/旅人啊‧L
 • 冰岛 Blóðga/极光/飞越火山

◎Part 5 神与人,蜜与血God and Mortal  69°N→30°N
 • 土耳其 过场,格雷梅/无声的美好/Please give me a ride/关于土耳其男
 • 约旦&埃及 沙漠里的求爱/鬼打墙印度签/亡者之城/找你三包番茄酱/金字塔下一杯茶/希望你没骗我/24小时国境穿越
 • 巴以之间 Yad Vashem/海的样子/糖果雨/「那男的开车撞进一群人,有人死了,然后⋯⋯」
 • 尼泊尔 他们说,她是活女神/唿吸/340km的跨界(上)
 • 印度 340公里的跨界(下)/恆河畔/往蓝色之城的曲折之路/旅人啊‧K/二度被偷/Five fingers are different

◎Part 6 跨度Crossing  30°N→30°S
 • 香港 地球一圈的远距离恋爱
 • 澳洲 过场,乌鲁鲁/30小时跨年烟火排队马拉松/雪梨人质事件
 • 纽西兰 过场,奥克兰机场/Freefalling
 • 马来西亚 旅人啊‧J

后记/Taiwan・Landing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当一个眼睛发亮的大人 公益旅行家/褚士莹


  梦想是什么?我相信梦想实现既不是头衔,也不是令众人称羡的工作,而是能够成为想要变成的那个人;而追逐梦想,应该就是「变成那个自己喜欢的人」的过程。来自台湾的记者曹馥年,在年复一年的採访工作中,发现自己逐渐对生活钝感,害怕在汲汲营营中变成一个空洞的人,于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她选择了旅行。

  为了成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她到世界的尽头,去向世界讨索最有趣的生活体验。

  我想到一次达赖喇嘛在与着名的巴西自由派神学家Leonardo Boff的对话中说的:
  「关照你的思想因为它会变成语言。
  关照你的语言因为它会变成行为。
  关照你的行为因为它会变成习惯。
  关照你的习惯因为它会形成你的个性。
  关照你的个性因为它会成为你的命运,
  而你的命运就是你的人生。」

  每次有人用羡慕的口气说「你真好运」的时候,我都会想到这段话。

  我也抱着同样的心情,每天在努力着。

  现在的我,担任美国华盛顿特区一个国际金融组织专门监察机构的缅甸代表,对于这样的生命状态,可以说是相当满意。但是派驻缅甸十几年的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缅甸有着感情,甚至不是一出社会就踏入NGO的,这中间经历的转折,就是所谓的逐梦。

  二十多岁踏入NGO之前,我在美国一间上市的科技公司担任产业顾问,公司指派给我的任务是以每半年为一期,到世界各地开创分公司,工作有趣也有挑战性,因为可以一边旅行一边学做生意,不喜欢束缚的我也不需要每天在办公室朝九晚五。从各种条件上来看,都是一份像梦幻般的工作,虽然工作人人称羡,但是我给自己一个非常清楚的期限:我想要四十岁退休。

  但是随着时间过去,我开始问自己「这件事为何非做不可?为何非我不可?」

  我想的是,个人价值的不可取代性。
 
  不断自省的过程中,我不得不面对探讨自己存在的价值,检视自己对这份工作是否还有热情,因为我开始问自己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如果我这份工作真的这么符合梦想,又可以旅行、又可以赚钱、又可以学习国际商务经验,为什么我还想着要四十岁退休?」

  然后我才确知,原来我走错路了。

  直到踏入NGO的世界,前往缅甸协助当地农民建置有机农场,我才发现,这份工作是不管到了几岁,不管有没有所谓的退休、雇主愿不愿意付我薪水,我都会继续坚持的工作,从那一刻起,我才相信自己正走在想要的梦想道路上,虽然从各种客观条件上看来,我都过得不如以前。

  时时询问自己,就像在《谁搬走了我的乳酪?》(Who Moved My Cheese?)」里面说的,「 经常闻一闻你的乳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Smell the cheese often so you know when it is getting old.”)

  因为梦想就像乳酪一样,如果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不够仔细观察、时时注意的话,也是会变质的,世界上绝对没有将牛奶放着,久了自然而然就会变成好吃的乳酪的道理。

  是否会喜欢十年后这样的自己,也是要靠同样的工夫。

  别忘了,到头来,梦想不是只有青春限定的口味。我们真正想要的,只是当一个眼睛会发亮的大人而已。

推荐序

长途旅行是场与自己的深层对话 PTT世界自助旅行板板主/咖啡牛奶


  现今的自助旅行,背包旅行风气越来越盛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旅行的缘由、旅行的意义。对我而言,其实每次的旅行都是因缘际会,而不是因着什么伟大的「梦想」、「壮志」的。旅行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样貌,独自旅行及长途旅行(我个人定义为三个月以上),往往又能比一般短途的度假有更多体会及自我对话的机会。我曾做过和作者类似的长途旅行,一个女生上路、旅费拮据、遇到种种意外、也遇到许多热心善良的陌生人,有时会理智断线情绪崩溃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跑来那么遥远的地方自讨苦吃,但情绪过后,觉得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了滋养人生的一部分。

  作者整整旅行了三百六十一天,横越东西半球,跨足了南极与北极,第一个目的地就直捣遥远的南美洲与南极,着实令人羡慕与佩服。在欧洲领略着历史文化艺术之美,却同时一直觉得很穷的经历令我心有同感不禁莞尔,她亲身领略了许多大自然造物的伟大及各种文化的美丽与哀愁,许多意料之外的相遇与行程更是自助旅行中美好的惊喜。但长途旅行就像是生活,不尽然是美好,作者在刚旅行不久的厄瓜多便随身背包遭窃,损失重大;在埃及时也曾碰到色狼与骗子,即使再为他们的历史震撼也不免满肚子气情绪糟糕;而在尼泊尔时高山症发作昏迷被塞到直升机内紧急就医,人类在追寻对大自然的向往时有时要付出的是性命交关的代价。

  所幸那些灾祸最后都有惊无险,作者依然「顺利」地完成了这趟为期一年的环游世界之行,除了旅程本身之外,更令人值得细细阅读的是作者对每个地方细腻的观察与心情的描述。作者曹馥年为记者出身,对文字的处理、表达颇为擅长,跟着她的文字读下去,真有种跟着她一地一地旅行,一同遭受那些感动与气愤的感觉。

  尤其喜欢她结束旅程后的后记,有些鼓励「壮游」的文章常说,年轻人该走出「舒适圈」去看看,但真正踏上了旅途,真正流离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旅行中的生活才是一种「舒适圈」,现实中的生活才是更艰难更挑战的,这时就如作者般地勉励自己,旅途中「那么艰难的时刻都过了,事情总有办法化解的」。我想这并不是一本鼓吹什么梦想、热血、壮游的书,而是一本记录着一个小女生一年来与这个世界对话的诚意之作。旅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馥年的故事非常精采,诚挚地希望现在阅读着的您,能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与旅行的冲动,无论时间长短,也去完成属于自己的旅行故事吧。

作者序

在迷路中,为心找到出路


  I cannot rest from travel: I will drink/我无法自旅程暂歇:我要
  Life to the lees; all times I have enjoy'd/痛饮生命直至渣滓。我尽极享受
  Greatly, have suffer'd greatly, both with those/也大量吃苦,
  That loved me, and alone/时而有爱我之人相伴,时而独行
  ---Alfred Tennyson《Ulysses》

  丁尼生(Tennyson)的诗《Ulysses》,是大学两年的英国文学课少数留在我长期记忆里的片段。「Ulysses」是拉丁语的转写,指的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Odysseus)。他以木马屠城计攻下特洛伊后,因触怒海神波赛顿,与伙伴历经十年,披荆斩棘击退怪物,终于回到故乡与妻子的身边。丁尼生在这首诗中揣摩奥德修斯晚年的心情,在沉潜与追忆后,纵使英雄白头,他仍带着不变的钢铁意志回到海上,展开一段追寻新世界的旅程。

  在教授抑扬顿挫的朗读音调中,我将自己从教室抽离,想像自己也在那条船上,驶向未知征途。

  我从小就喜欢做梦,尤其是冒险的梦。妹妹出生前,我当了八年的独生女,没有玩伴的时候,我就将自己置入卡通与童书的情节内,拿着奇妙古怪的武器,在某个辽阔草原或破落要塞,与假想的同伴合力抗敌。

  做梦归做梦,回到日常生活,我依旧循着多数台湾年轻人成长的脚步,念书、升学、进入职场。我的工作是报社记者,生活就是不断追逐他人的故事,并将其安放在数百字篇幅的方框内。

  直到生活遇见瓶颈前,我不曾将一趟长途旅行列入人生规画中。当我躺在床上,或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失神,安全地在脑海里天马行空时,我从来没想过,我有一天会被自己推上一场意料之外的独旅。纵使比起冒险,这更像是场跌跌撞撞,狼狈比荣耀时刻多的自我流放。
这是出发前完全无从想像的旅程。

  在南极大陆露营,在冻寒的清晨听着企鹅走过营帐的轻盈脚步声;在北极圈沙发冲浪,和沙发主人捧着热茶聊着因纽特人的文化传承;法国的夜晚和背包客翻垃圾袋,捡起面包店淘汰的打烊面包;在亚马逊雨林,躺在人力划桨的小舟上,把手伸进凉凉的河水里,看着星星隐去,天空逐渐亮起。在冰岛,飞往首都的国内班机刚好飞越喷发中的巴达本加火山,下方火红岩浆滚动,在火山口绕出烧得金红的圆圈,顺山势往下流淌;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看着广袤大地被夕阳染成红色;坐在印度的长途火车上,看着一张张卧铺上流转的日常。

  这是趟看尽人性的旅程。

  在厄瓜多,小偷在十秒内偷光我旅行头三个月的所有记忆。笔电、两台相机、签证、信用卡与照片全数消失。滞留在首都基多的五天,我面对只会摇头说抓不到小偷、最后甚至指着大门要我离开的警察;热心带我添购装备的台商会荣誉会长与台湾商务处秘书;淋着大雨带我到处找相机电池的当地人,在这个赤道国度遍尝人情冷暖。

  在土耳其,不跟团,自己上人头山,接驳业者故意拖延时间,最后露出真面目,声称唯有搭他们昂贵的接驳车才赶得上夕阳;旅馆开出比原价高一倍的住宿,还夸称这是方圆数公里最优惠房价。幸好沿途总有贵人相助,当伸出拇指搭便车,总幸运遇见好心人停下载我一程,甚至把车上的食物饮水全塞给我,山上寒风阵阵,心头却一点也不冷。

  这是趟幸福地吃苦的旅程。

  一天预算只有一千元台币,景点博物馆的票价却连年调涨。当柴米油盐开始渗入旅行,烦恼该怎么精准运用愈来愈少的存款;开始为抢超市打烊前的出清食材缩短景点参观时间;因超出预算割舍美食;为了买博物馆与表演门票,连吃十天法国面包夹超市特价火腿生菜、总是住在便宜却没有隐私的男女混宿hostel或靠夜车移动,每天睁眼看见的是陌生的房间、听着陌生语言,虽总有漂亮风景或有趣事物可看,但心境和以往工作累了的休闲度假截然不同。比起旅行,某些时刻更像是在世界讨生活,但我享受每一刻的高低起伏、大好大坏,因为这真的是once in a lifetime,一辈子难得的机会,在世界各地体验人生。

  这是趟学习和自己相处的旅程。

  跳脱社会赋予的时刻表,生活不再被上下班切割,具象的时间是一张张前往下一座城市的长途巴士车票。旅行之初,我一早出门,匆忙赶景点、总想在有限时间内看到最多;旅行过半,我放慢脚步,好好吃顿早餐再出门;喜欢一个小镇就多待两天;遇到聊得来的人们可以整天窝在hostel、不再跟一口气跑完一大堆景点的旅行团,自己选几个喜欢的点,和当地人一起搭大众运输工具缓慢移动,好好把风景看进眼里。慢慢放过以往完美主义、事事把自己推到极限、甚至逼出病来的自己,学会放松、学会享受,花更多时间与自己对话,重新定义自己想要的旅行。

  无论是启程、在路上或安然返家,一直有很多人恭喜我完成我的梦想。事实上,环游世界不在我的梦想之列,我也无法从冒险、壮游或其他同义词对应出这趟旅行给我的感觉。出发前的几个月,我几乎失去对未来的方向感,这361天的迷航,像是人生的一个过渡、一个让失速生活踩下剎车的逗号、或试着为浑沌生活寻找的情绪出口,在一次次迷路中,为自己的心找到出路。

  担任记者时,我最喜欢寻找「人」的故事。人生是本书,市井小民的一生,精采程度不输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一个人旅行,让我有机会认识更多人。比起美丽的景点、巍峨的历史古蹟,与人们的相遇,是我旅路上最深刻的时光,无论是简短交谈,或共同旅行一段,从他们身上,我得到一把把钥匙,让我解开对自己,或对世界的某些疑惑,也看到灿烂的、动人的、残酷的、伤感的种种人生百态。

  从启程到回归,我得到非常非常多人的帮助,随着旅行时日累积,我也从拉着资深背包前辈勐问问题的人,逐渐成为分享经验、回答他人问题的人。这趟非关梦想的出发,竟意外成为鼓励他人实现梦想的力量。看到朋友顺利解决旅路上的困难,或实现酝酿多年的旅行计划,是我始料未及,也无比感动的事。

  就像奥德修斯一样,旅人漂泊时总想着家,回家后又想着何时再出发。而人生是比环游世界更困难的旅程,这一年经历的种种像是无形的燃料,让我在自己的人生重新启程,继续勇敢地走下去。

  I am a part of all that I have met;/我是我所有遭遇中的一部分;
  Yet all experience is an arch wherethro'/一切经验彷若一座拱门,
  Gleams that untravell'd world, whose margin fades/门外闪耀未曾游历的世界,
  For ever and for ever when I move./我步步向前,世界边缘也不断、不断地消退。

图书试读

◎前言:Take off
 
若人生是本书,我常想着要偷翻几页,跳过几天、几月、几年,看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就像国小写评量,遇到不会的题目时想翻答案一样。当然,我明白这不仅不可能,还会让人生因此困囿且索然无味,但仍会想着,未来的我能在现在的我最苦闷时现身,就像《时空旅人之妻》(The Time Traveler’s Wife)中的亨利一样,有机会向不同时期的自己揭露一点混沌的未来。幸福吗?快乐吗?健康吗?不需太多,一点点提示就好,甚至只是打气,或至少确保自己还活着,就好。

把时间翻回二○一三年九月,躺在租屋处床上的我,便无法克制这样的念头。这是间七坪大的边间套房,窗外两个半手臂长的距离正对隔壁邻居的窗口,无论外头晴雨,室内光感永远都是黄昏。整间房里,我最喜欢这张柔软到令人不想起身的双人床,而今天,在这张散乱着地图、书、纸张与笔电的床上睡睡醒醒,直到再也睡不着,光线逐渐黯淡,纸上的字迹开始模煳,我终于坐起身,打开手机,在Skype按下航空公司的号码──我为这张环球机票办了人生第一张信用卡,却因某种不可解的理由无法在网站刷卡购票,只得回归有点老派却更有人情味的方法,打给地球另一端的客服人员,请对方帮忙开票。

「离开这里,妳会比现在更好吗?」

我赶紧推开窗户,将世界地图、模拟几十遍终于成功的环球航线笔记通通堆到铁窗上,透过这些让自己分心的动作,好将这个问题挥出脑袋。指上的钢戒撞在窗框上,「哐」一声,吓得差点滑落手机。
---
那戒指是给自己的十八岁生日礼物,白衣黑折裙的年代,总急切地想以什么实质事物给自己一个承诺,关于未来。
九二一地震,在收音机与电视机前急切等着灾情更新之后,决定当记者。去到某个现场,去感受去听,去谈话去传递,「现场」一词,像是有某种召唤魔力。

在书桌前的墙壁写下大大的「新闻系」,稚气地买戒指提醒给自己的承诺,结果,落榜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一幅世界地图,上面点缀着一些小小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插画,像是小小的行李箱、飞机的剪影,还有一些我看不懂但感觉很有异域风情的小图案。整体色调偏暖,给人一种温暖又充满活力的感觉。我猜作者一定是个很用心的人,连封面都设计得这么有故事感。它不是那种华丽或者花哨的封面,而是带着一种朴实却又精致的味道,就像她的人生经历一样,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充满了细微的惊喜和感动。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种“出发”的动感,好像下一秒就要踏上未知的旅程,去探索这个广阔的世界。这本书的装帧也很舒服,纸张的触感和印刷的质感都很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让人觉得是值得细细品读的一本书。这种细致的打磨,往往预示着内涵的深度,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

‘361天’,这个数字就很具体,也非常有挑战性。一年时间,而且是361天,这意味着她几乎把一年都奉献给了这场旅行。光是想想都要佩服她的勇气和决心。我很好奇,她是如何规划这么长久的旅行的?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巨大的困难?比如签证问题、资金短缺,或者是在旅途中生病,这些都是一个人在外可能会遇到的棘手问题。我猜,这本书里一定有她克服这些困难的经历,也一定有她因此而成长和蜕变的瞬间。而且,‘女生’这个身份,也让这本书显得更加独特。在这个看重安全和稳定的时代,一个女生选择这样一场长途的、充满了未知数的旅行,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我很好奇,她是如何处理独自旅行中的安全问题,又是如何在异国他乡建立起信任和友谊的?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给想要独自旅行的女生一些实用的建议和经验?

评分

光是书名就让我好奇了,‘人生逗号’,这三个字很有画面感。我常常觉得,人生不是一味的直线前进,而是充满了各种停顿、转折和喘息的机会,就像书名里说的‘逗号’一样。这本书会不会记录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那些让人停下来思考、感受的时刻?是不是有某些经历让她不得不暂停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方向,或者仅仅是享受那一刻的宁静?我感觉,一个女生独自环球旅行,一定会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意想不到的人和事,这些都会成为她人生中的‘逗号’,虽然短暂,却意义深远。而且‘到世界讨生活’这个说法,带着一点点江湖气,又有点生活化的真实感,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旅行游记,更像是接地气的分享。我很好奇,她到底是怎么“讨生活”的?是打工,是创业,还是用其他方式体验当地的生活?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

我被这个书名中的“出发”深深吸引住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拥抱。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作者下定决心“出发”?是内心的某种呼唤,还是人生中某个重要的节点?而且,“讨生活”这个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去学习、去融入世界的方式。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是简单的景点打卡,而是作者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理解这个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分享她在不同国家遇到的各种“讨生活”的经历,是工作上的挑战,还是文化上的碰撞,亦或是人际关系中的惊喜?我相信,这些经历一定能让我对“讨生活”这个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生有更广阔的想象。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联想到很多经典的旅行文学作品,但‘到世界讨生活’和‘人生逗号’这种表达方式,又显得非常个人化和接地气。我总觉得,真正动人的旅行故事,往往不是那些光鲜亮丽的风景大片,而是旅行者在旅途中遇到的那些微小的、触动心灵的瞬间。比如,在一个陌生的街角,和一个当地老人短暂的交流;或者是在一间小小的咖啡馆,因为一杯咖啡而产生的温暖联想。我希望这本书里能有很多这样细腻的描写,让我能跟着作者一起去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去体会不同文化下的生活百态。我尤其好奇,她是如何融入当地的生活的?是学习当地语言,还是通过一些特别的方式去体验?这种深入的体验,往往比走马观花的观光更能打动人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