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观察/互动照料/城市取样/新手教学/水泥盆器/写真图鑑
多肉植物生活品牌、草食草根男子团体:小山舍
照顾植物的日常,也是疗癒自我的过程
在美好的冬季,认识了小山舍
趁着休日,到充满森林气息的摊位
看见多肉植物与水泥盆器搭配在一起
展现出缤纷多样的仙姿玉色
无论是住家或办公室,还是庭院
它们都需要阳光、空气、水──
何时浇水,是否通风,多少日照
都是最重要的小事
也许你有些迷思:
是懒人植物?可以抵挡辐射?
只是放在窗台的疗癒小物?
后来发现,疗癒也是需要互动
善待它们,你才有善待自己的感觉
如今快到炎热的盛夏了
它们会过得更好吗?
书中传递了一种生活的理想样貌:
「世间万物,适得其所。」
把植物放入对的盆器,把植栽摆在对的位置
心自然就会处于舒服的状态
同时教你换盆的技巧、分辨介质种类
制作独一无二的水泥盆器等
还把你跟他们的每一次对话
都收录在这本充满风景的书里
绿手指 △ 推一下 好丘「简单市集」主办人Mia Ban
插画家川贝母
作家王盛弘
布拉瑞扬舞团艺术总监布拉瑞扬
苏打绿主唱吴青峰
作家孙梓评
设计师蔡南昇
「崎晹园艺」负责人、多肉职人罗仡崵
推荐语 好丘「简单市集」主办人 Mia Ban: 市集的迷人,在于你们的到来,一併带着你们的灵魂。你们从山里来,在人潮缝隙中露出若草色的光,每个季节的小山舍,都用劲草的温柔让我们得以在城市的枝枒栖息。 开头是伴着午后阳光洒落一声「嗨!」,接着便是日落了,我们相视笑着:「下个月见、一切顺利。」
插画家 川贝母: 翻 开书本,很难不被照片吸引:微距观看多肉像是某种宇宙星云图一样,缓缓的尽情绽放着,很难想像这样的宇宙就豢养在盆子里。砂土的调配、容器的选择,小山舍 仔细说明如何照顾好多肉,也谈及生活细节的观察,巷弄窗台上整齐生长的植物,或在地上裂缝随意蔓延的多肉,各自展现不同状态的适得其所。务必认识每一株多 肉的名字,各个美得像首短诗。
作家王盛弘: 与英国大造园家「能人勃朗」致力于发掘当地的魂灵异曲同工的是,小山舍拿「适得其所」作为豢养多肉的原则,新手可以按部就班、Step by Step跨越入门门槛,颇有经验的也可借此检视自己的方法,晋身绿手指行列。
布拉瑞扬舞团艺术总监 布拉瑞扬 「留一点时间,观察身边微小且宁静的美好风景」,这不会是一般的植物图鑑,也领着自己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作家孙梓评: 初次邂逅小山舍,拜脸书便利所赐,一见钟情。──是谁能将那样多名称诗意的多肉,妥善置于丰富色泽流动如夕烧光线变换的容器,然后拍成一帧帧风景定格?
太好奇了,阳光好的午后,刻意前往简单市集,赫然是几个年轻男孩,他们好细心向门外汉如我,解释每一种多肉的照顾方法。诚恳,朴实,却温暖得教人真想活成一株他们埔里院子里的多肉植物。
好几个季节过去了,感谢小山舍,我贫瘠的阳台,终于也能有一片小山色。
设计师蔡南昇: 之前我总认为种植植物、多肉是因为它们充满生机、缤纷的姿态疗癒了我们。而小山舍说,当我们开始对植物学习用对的方式、对等的关系照护时,与它们产生对话的瞬间,我们必将从内心深处领略它们地位平等的回应。
疗癒始终是双向的,生活中排出一段时间与自然共处,看着它们因为照顾、一来一往的历程越长越好,我们也能从中缓和生活步调,重新得到身心的宁静。
我喜欢小山舍对植物与生活这样精细且温柔的观察。
「崎晹园艺」负责人、多肉职人 罗仡崵: 在兴趣中工作,是多么的幸福!小山舍不轻易改变自己来追随市场,他们不断累积多肉植物栽培的知识外,更让我们看见植物中的艺术性。美艳的花,是对事坚持所绽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