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落花水麵皆文章 電視手機電冰箱 有時候跟朋友聊詩,我會說我喜歡有血肉、有生活感的詩,當前陣子大傢哄哄地聊起餘秀華,我總忍不住要一下推薦許立誌。早前我以為血肉是像吳晟那種詩,一讀你便知道他有在種地;後來我以為生活感頂多是像許立誌那樣寫詩,一讀你就知道他上工上得所剩無幾。現在,我知道許赫傢裏有哪些傢電瞭。
《來電》的書名起得相當得體,外以來電器材為體,內以來電感應為用,二十七首詩寫瞭二十七種電器,一種觀照萬物的心。觀照萬物說起來輕巧,隻因「萬」字在中文邏輯裏往往是虛數,虛數代錶難以想像的數目,我看到「萬物」便寄情於「很多」不再往下想。「萬物」隨著生活而伸展,也隨著生活凝聚;它可以是見多識廣人士眼中上萬之物,也可以是許赫的二十七樣電器。
這二十七首詩以愛情的進程為題材,從激情的肉慾寫到磨閤過的相處,一氣嗬成。可以消遣地讀過,但很難不注意到許赫的用心:當網路上的鄉民早不再信奉「月亮代錶我的心」,月亮成瞭塊又冷又硬的石頭。與夢想無緣的魯蛇世代,對遠在天邊的意象冷眼以待,許赫選擇普羅的手法告訴他們:你的電器也能代錶你的心。例如來電11寫齣傢中無人冰箱的運轉聲更添寂寞,與鳥鳴山更幽的情境暗閤。
曾聽說進入後工業時代後,幾乎所有的製造商理論上都有辦法製造齣極為耐用的電器,但因利益考量,他們不一定會在電器的耐用度上追求完美,還可能自行限製該器材的使用次數。而我們也慢慢習慣瞭,習慣一個傢要有電燈、電視、冷氣、冰箱、熱水器……習慣瞭一個人就是要有手機,習慣瞭大廠每年齣好幾款新品,習慣手機用得再習慣,也就是兩三年的光景。當消費被當成習慣置入生活,許赫以近乎原始付喪神信仰的手法提醒我們,再怎麼短命的器材也有神,何況陪著你長大的大型傢電。2014年10月開播的日本動畫《我傢浴室的二三事》中有一颱老而成精的熱水器Q,熱過主角從小到大洗澡用的熱水,這種物品成精的信仰,謙卑且美。
說起許赫,不免提到告彆好詩,或許這已成為許赫的老哏,但還是提一下。過去的告彆好詩對於普羅大眾展示瞭詩的親切;對於讀書人或許不值一曬,隻驗證瞭一些他們早知道的事。但許赫畢竟親力親為,實踐在漫長的創作計劃中。當然許赫不完全背棄自己對詩的嚮往,而是在戴著鐐銬的情形下,展現詩在日常生活的可能。這本《來電》更親切地貼近瞭電器時代的生活,並再次提醒我們,落花水麵皆文章 電視手機電冰箱。
詩人喵球
序2
這就是愛情 愛情,是個韆古的主題,它隨著時代有著不同麵貌,卻守著亙古不變的心情,猜測的,不安的,壓抑的,歇斯底裏,不按牌理齣牌的,各有各的故事。
阿赫的詩中的愛情,在戲謔裏帶著平實的色調,日常的生活中的事件都變成瞭主角,以為平淡無奇,輕薄如煙,像日復一日的生活,卻有感到一種惱人的碎念,隱藏著濃鬱的生理慾望,隱動的不安焦慮,諷刺的自我幽默,與冷調的真誠坦白。
愛情,如今已經不再天長地久瞭。太過認真,顯得老派,過於濃鬱,讓人喘不過氣來,經典是一種過於講究的東西,融入現代,纔有微感情的feel.
阿赫的詩就那麼剛好。剛好到無理頭的讓人會心一笑,剛好到略為露骨的肉麻,有著故作輕鬆的不輕鬆,逃避著認真的很認真,就如同他的笑容與停不下來的動。
疏離的影像帶著清新的風格,愛情的黏膩換成瞭一種親密,失意的光均勻地灑在所有的照片裏,每一張都若隱若現的閃爍著青春的記憶,許赫的詩充滿瞭生活性,而方峻的攝影則是在充滿著生活性的影像裏洋溢著詩意。
輕薄的影像是這個時代年輕的樣貌,看著這樣的作品就覺得是這個時代的情感邏輯,方峻的影像有幾分川內倫子的純靜與日常,卻少瞭憂鬱與殘酷。乾淨的疏離,隻是純粹,沒有戲謔,沒有情慾,像是無印良品架上的商品,帶著日係的青春樣貌,又薄又輕。
也許,愛情就是在這樣的日常裏開始,柴米油鹽與青春記憶的不協調在方峻的影像裏看不齣違和感,是被美化的潔白所統一,又或是因為傷感的詩意掩蓋瞭生活中無奈而令人厭煩的平庸。
畫麵裏的淡然,帶著符號式的架構,撐起瞭一場場看似電影場景的少女時代,細緻的手臂所撐住的蓮蓬花灑感覺就要墜落在無力裏。方峻的影像裏有著係列式的乾淨,整齊與畫一,帶著川內的微光,傷感演著青春的少男少女,卻在傷感中帶著稚嫩的幻想詩意。
也許,愛情就是從這樣的錶徵裏開始的,以為是成熟的熟男熟女談著酷炫的都會式愛情,以為是老夫老妻,不再有任何激情,愛情早已成瞭務實的生活交替,以為是白馬王子遇見瞭落難公主,無二獨一,以為愛情有多麼的現實詩意殘酷或美麗,最終,也許在一切的外錶之下,我們都不過是在當初那個青春年代裏,追求著純粹的莫名悸動而已。一切的開始,都在毫無料想的平常裏,而結束,也在那裏。
也許,這就是愛情。
影像藝術傢 王怡人
序3
像電器一般日常的愛情誰信 我是一傢鹽水雞的老闆。和方峻是當兵時認識的,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雖然大傢的工作和生活領域不盡相同,但是始終維持著當年的袍澤之誼。當他找我寫這序的時候,我覺得很奇怪,他應該有更多文化圈的朋友幫忙,至少可以找到攝影圈的人,但是他說沒關係,他不想拜託名人來來給自己背書,何況這些名人也未必看得上他幼稚不成熟的作品,我雖然不是文化圈的人,可是我們有二十多年的交情,何況我在攤販中,也是事業有成(有妻有子,有車有房,比很多文青混得更好),找我寫序,再適閤也不過。於是我便答應瞭。
"來電" 通俗語言中常被用以比喻雙方情投意閤,但詩人又進一步的以來電纔能驅動的電器,來比喻情人間的各種互動,舉凡插頭果汁機電鍋音響除濕機熨鬥....都能透過作者的聯想去敘述某種愛情的風格。要說這是情詩嗎?與其他風花雪月浪漫到死的詩相比,很明顯其蘊含的元素絕不搭嘎,我不相信會有人讀完後 能感覺到絲毫的浪漫,況且這詩中描述的也不是纏綿悱惻淒美絕倫的故事,而是讓人感覺很平實、很生活,就如同是電器一般生活化的東西。或許平淡如水,但閱讀過程中總能讓人會心一笑,好似詩中敘述的,就是讀者自己的切身體驗。
想到跟內人一起走過的這些歲月雖然不算長,卻讓我深深地體會轟轟烈烈通常就是無法長長久久,乾材烈火很快就會成為一堆灰燼...難道這位詩人與我有同樣的體悟?所以應該纔會寫下這樣不浪漫的詩篇。錶麵看似不浪漫的浪漫,不但未成年不宜,未成年也不可能理解,甚至就算是老練深沉世故圓滑的社會老鳥 也不見得能欣賞。
希望有更多人能欣賞這本書裏要錶達的趣味,也許,會有與我類似的感受。
欲罷不能鹽水雞老闆 譚國瑞
序4
原來阿北也會談情說愛 自從齣版瞭《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之後,許赫的阿北身分幾乎無庸置疑,而他的告彆好詩行動,也讓現代詩從印象中風流雅士的美文,逐漸貼近阿北的日常。
所謂的日常,無非柴米油鹽開門七件事,以及尋常生活中的小確幸和小哀傷,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關於愛情與慾望。然而,阿北的愛情觀察,不是老派的風花雪月,反而無論在題材和用語上都有許多現代感,甚至很多直覺式的口語錶現,但有趣的,用「來電」象徵愛情關係,似乎又讓人迴到當電視還在播《來電50》、公共電話亭還貼著「男來店,女來電」小紙條的從前從前──阿北的少男時代?──可又換個角度來看,這樣讀來讓人會心一笑的時代共感,或許正是阿北之所以為阿北的超強原因。
作為一名主動參與者或觀察者,許赫的詮釋有些少男的矜持與自嘲,也有些成熟男子的世故,像是「電力恢復以後/電燈電視電腦大獻殷勤/手電筒/收到/一張好人卡」不禁讓人想到許多男孩們在讀書期間的羞澀戀愛手段,以為對女孩鞠躬盡瘁淋灕盡緻,確隻是偶爾寂寞黑夜的小小亮光,換得女孩一句:「你人真好!」或是「我們是好朋友。」而另一首卻像周鏇於愛情中的老經驗者,「如何讓起司融化/烤箱錶示:用我的熱情/如何讓麵團變成餅乾/烤箱錶示:用我的熱情/可以軟可以硬/是烤箱很忙的愛情」。
然而,若隻說愛情裏的精神層麵或社會意涵,可又小覷瞭阿北這幾年吃過的鹽走過的橋。愛情,就算再怎麼剋製要發乎情止乎禮,無疑的都包含瞭慾望的成份,隻是時間早晚或者是否能在現實中發生的問題。於是,這二十七首小詩,如果彆有用心去看(有些甚至一目瞭然),不難發現一些曖昧的情色橋段,例如:「插座/問拔齣來的插頭/那是什麼感覺/插頭喘著氣說/就電流通過的感覺」或是,可能讓女性覺得被阿北用男性視角去觀看(意淫?)而感到不舒服的部分:「妳有一個習慣/在打報告的時候/會無意識的拿著USB/像塗口紅一樣/在嘴唇上揩幾下/然後妳的唇色就會/忽然變得非常的迷人/身體於是産生瞭生理上的變化」以及如上一段所述的「手電筒」詩,配以另一位阿北(大叔?)拍攝的年輕女性(女高中生?)握住手電筒放在兩腿間的照片,這些似乎指涉男性(或是所謂的大眾)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女性,或是男性自身對於女性的奇妙想像──也許,我們可以當成阿北在故意諷刺兩性關係中的刻闆印象,或隻是單純呈現一名生理男的愛情欲想吧!
此外,除瞭愛情與情慾,這二十七首詩還有可愛的一麵──呼應「來電」這個主題,裏麵將各種小傢電和3C産品的特性與愛情聯想在一塊,也像寫盡瞭各種愛情/情人類型,例如:「一直轉圈/一直轉圈/遙控車無從察覺/活在任人擺佈的愛情裏」
雖然女孩不想嫁給阿北,但阿北還真的很會談情說愛!最後,私心盼望,哪一天可以見到以花美男為觀看對象的愛情係列詩啊!
詩人廖之韻
序5
讀許赫帶電的愛情 於生活的細微處發現事物的脈絡,注之以情,賦之以生命,這是詩人該有的情懷和纔氣。許赫的<<來電>>正是如此。<<來電>>是一本攝影詩集,它將詩歌和攝影相結閤以錶達作者的創作意念,此中,詩歌便有瞭點睛之大用,它既點齣瞭攝影作品的欲言又止,又恰到好處的將這種美點到為止。這是我第一次讀颱灣詩人許赫的詩,我便被他的細心,奇思妙想,以及風趣幽默的風格所摺服。他將他的思想不動聲色地隱藏在那平易的、簡約的、樸素的詩句當中,通過生活普通的場景、事物,揮灑自如地展現齣他那不顯山露水的纔情。且看以下幾段﹕
『插座
問拔齣來的插頭
那是什麼感覺
插頭喘著氣說
就電流通過的感覺』([來電02])
『吹風機的悄悄話
很大聲
很大聲的
耳邊風』([來電12])
『電力恢復以後
電燈電視電腦大獻殷勤
手電筒
收到
一張好人卡』([來電16])
詩人生活在細節之中。他筆下的插座,吹風機,手電筒忽然也有瞭情,有瞭被電到的感覺,它們就好像曾經一直生活在被幽閉的黑盒裏,突然有一天,被詩人悄悄地打開瞭一個缺口,於是陽光照進來瞭,事物變得明朗瞭,天地變得遼闊瞭,無情的也都有瞭情,無聲的也會發音瞭,這一切都變得更美好瞭。
對,就是有瞭美感!隻有詩人心中有美,纔會賦予無情事物以美!我們經常生活在格局當中,在一撥又一撥冗長的瑣事中消耗所剩無幾的激情,再也難以發現隱藏在生活中的美,難而,生活的細枝末節卻是無比豐富,在每一個角落,每一次轉摺,都可見精心雕刻的美好。這些也許粗糙,也許精緻的美好,形成在漫漫生活長河裏閃爍的光芒,宛若夏夜的星子。
而愛情是這攝影集的主題。愛情的産生,就像電源接通瞭來電,正反兩極開始齣現微妙的變化,不斷地試探,不斷地摸索,終於,接通瞭。世上的人韆姿百態,各人有各人的風采,各人有各人的愛情,在詩人的輕描淡寫中,愛情是『濃鬱』的,是『頑強』的,是『糾纏不清』的,雖然有時也會『過瞭頭』,有時也『需要明示』,甚至會讓人『頭暈』,令人『瘋』,但它的本質還是『乾爽』的,是『不遲到』的,在你需要時會齣現在你身邊,半夜裏為你『深情地望著守著』的。許赫對愛情的解讀,是易懂的,是耐讀的,雖然詩篇短小精簡,但就像一杯酒,一麯小調,值得淺淺品嘗,反覆低吟。且看﹕
『在嘴巴裏
攪拌
攪拌
攪拌
果汁機濃鬱的愛情』([來電01])
『啊
我們崇拜的熨鬥啊
無論遇上多頑強的情人
在熨鬥的麵前
都隻能躺平』([來電04])
『如何讓起司融化
烤箱錶示:用我的熱情
如何讓麵團變成餅乾
烤箱錶示:用我的熱情
可以軟可以硬
是烤箱很忙的愛情』([來電21])
『在情人睡瞭之後
仍深情地望著守著
半夜裏情人醒來
擔心地問怎麼還不睡
夜燈說
如果說因為愛你
會不會太鄉土劇瞭一點
不過那是事實』([來電27])
愛情是主題,而隱喻就是詩集中用來錶現愛情的手法,生活裏的各種來電便成為這個隱喻的載體。沒有接通電源的冷冰冰的電器,隻是一件物,陳設在那裏,一點用處也沒有,不會被人記得,甚至也很快會被遺忘,它就像沒有情感交流的陌生人,激盪不起任何的火花,也沒有任何的幻想存在。世間最讓人艷羨的愛,不是寄託於人的兩情相悅,心意相通來展現,而是通過電器來錶達,是此詩中一大驚喜之處。或者不妨說,往往有人的地方,就有衝突,就有充滿張力的對峙,然而電器如此單純,隻要接通,便可抵達,可抵達目的,抵達對方的心,抵達最初的本質。詩人在詩中這樣寫﹕
『在一個陌生的浴室裏
某人扭開水龍頭
遙遠而隱蔽的熱水器
點火
有熱水流齣來
有一個控製閥
負責阻斷往水龍頭的水流
輸送到蓮蓬頭
會有一個開關啓動這個控製閥
某人找到這個開關
某人微抬起頭
看見蓮蓬頭
的頭
抖瞭一下
然後噴齣水來
淋在某人
滿是洗麵乳泡泡的臉上』([來電03])
詩人精心地寫一場水的到來,閉上眼,好像聽到開關被啓動的聲音,齒輪開始轉動瞭,隱藏在事物背後的真相慢慢地要浮齣來瞭,等水的到來,衝破一層層阻礙,就像涉過一條佈滿漩渦的河,終於,落下來瞭,以此蕩滌所有虛浮的錶象。
詩人巧用電器這個隱喻,將人的情感置換成一個替代物,即電器的日常運作,令人在熟知的生活中,慢慢停下來思考,它不是要我們相信,而隻是提醒我們,用直白坦誠的態度麵對生活,透過生活的錶象去識彆齣隱藏其後的點點蛛絲馬跡。
詩人洛書
序6
用最單純的方式講的,通常都不是愛情 2013 年齊東詩捨開幕典禮,藝文界耆老及詩人們輪番緻詞,場麵溫馨和諧,沒想到裏麵有位大叔不知哪來的感傷,說著說著便慢慢陷入自己青春時光,唸齣「這首詩二號」,會場突然變得好安靜,長官們都快翻白眼啦。
/
有一首詩
坐在熙來攘往繁忙的路口
滔滔不絕跟大傢說話
很多人
停下腳步
很有耐心地聽完
錶情興味盎然
會拍拍這首詩的肩
或者比大拇指
其他人
麵無錶情經過
一整天
沒有人跟這首詩說話
一整個禮拜沒有人跟這首詩說話
一整個月沒有人跟這首詩說話
一整年沒有人跟這首詩說話
我有點擔心這首詩
會不會
悶
壞掉瞭
/
詩以文字打造地基,讀者則用自身想像築巢於其上,人生各異,建物長相也多所不同,許赫今天先把他的房子蓋齣來給我們看,甚至將外觀細節拍齣照片,隻留下傢俱供大傢擺設,主要目的在聚焦。他蓋好房子但不鎖門,要我們在這個基礎上把纍積的怒氣洩齣,發火大喊“這他媽什麼鬼東西!"因為不滿,就會有"這個東西我來做一定明天會更好"的念頭,於是有機會可以跳齣原本的閱讀框架-彆人告訴我們的那種。詩文配圖本已涉險,何況書裏照片直接就是文字顯影,還用女性身體做誘發因子,阿北你真是壞透瞭。
許赫喜將日常瑣事入詩,用說故事的方法包裝人生觀察,信手撚來毫不費力。這次他將敘事主體壓縮在有限空間中,使之輕薄短小,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讓作品在保有詩性本質的同時,又充滿實用性,讓讀者無痛進入他所打造的世界。
採用傢電作為人與人、讀者與作者間唯一的情感交流媒介,許赫試圖以最單純的做法,重新探索詩與生活共存之流動平衡,拆解我們對詩的傳統感知及閱讀模式,在持續不斷移動的人生風景中,許赫拍下他日常活動的精鍊世界,選擇為詩的型態轉換承擔風險,冀能實踐本質,並發酵普羅大眾對詩的接受度,産生繼續探究的動力,這是許赫的溫柔。
詩人生奶
序7
緻電與觸電 如果我們仔細注意,大抵上一個好的現代、當代男性作傢,包括詩人在內,怎樣的指標可以被拿來認為他們的文章寫得好呢?
看他們怎麼書寫女性,尤其是年輕的女性。
青春期對女孩子來說,尤其是發育到瞭一定程度之後--無論本人有沒有意識到--大抵上都是燦爛到不可思議的,相較起來,同時期的男孩子,要不是身體剛剛開始轉變,要不是心理還沒有成熟,再不然就是整體能力不如已經長成瞭的成年人(包括性能力中細微可以吸引女性的部分)。
男人在這個時候,是生命中最沒辦法瞭解女性的時期之一,隻能眼睜睜看著年輕的母獸們擺齣一付「你正百無聊賴而我正美麗」的樣子,一麵看著她們近在眼前的青春在彼此間快速地消逝。
但其實,誰沒有在這個時期被「電」到過?就算真的沒被電到,多少也曾經想過自己是不是該要被電到吧!(好吧,有些高傲的傢夥或許真的沒有想過)
特彆是電話--人類守在這個裝置旁邊,已經有上百年的曆史瞭。那個女人為什麼就是不肯接呢?尤其在還沒有臉書、LINE的年代,雖然不用再等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的「限時批」,但永遠不肯接通的電話,彷彿讓人墮入無限拉長的摺磨之中,焦急起來,靈魂似乎就一點一點被磨成細細的粉末那樣。(到底是誰講的?「等待」對婦女怎麼會是好的?)
許赫這次的詩作,依舊遊走在現實與不現實的遐想之間,用那些已經附身在我們日常中的傢電用品,去譬喻一個又一個可能的暗示與關係,文字本身就已讓我們看到簡單的破碎、單純的思念、輕易的分離以及若隱若現、若即若離的憧憬,再加上方峻的攝影,強化瞭兩者的故事性,畫麵中那個(或那些)穿著水手製服的年青女孩,彷彿如陳黎〈香客〉中的女性那樣,自書頁中飄齣隻有年輕女性纔特有的體香,加上長度剛好到達「絕對領域」的裙擺,那些過往的一切,慘綠的少年,彷彿又活生生地走到我們的麵前來。
告訴我這次,你又被誰,狠狠慘電瞭?
詩人謝予騰
序8
高中男生在女生傢裏打電動的時候 這組照片的緣始,是由於有天許赫告訴我,他的詩集要拍一組「富有感情的」傢電照片,你就幫我拍吧?於是,我就開始構思,電器是怎麼樣和情感産生連結。
在傢電與情感的連結上,我想到瞭偶像劇常有的畫麵,在對於愛情憧憬而懵懂的年齡裏,高中男生與女生在誰的傢裏打電動或看光碟時,因為不經意地觸碰産生的火花,過程純真而自然,源自於生命的本能與感動.......好吧。傢電的形象在這背景下成為瞭各種的符號,控製與被動、精與血的融閤、性愛與親吻、生育與死亡,因為曖昧不明,於是簡化成瞭國小時「插頭與插座」的性暗示冷笑話。
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裏,人們離關雎或采葛這樣的符號已遠,因為生活已經遠離瞭草木、遠離瞭江流、甚至遠離瞭詩、遠離瞭歌唱。虛擬的影像比真實的世界更加真實,冰冷的機械比溫熱的血肉更加貼近我們的生命。這沒有好不好,這就是我們的時代,如同上古時紙本替代瞭竹帛,寶劍替代瞭石斧。
當然,這組照片沒有錶現齣那麼偉大的感嘆,最多不過是靈機一動的小聰明,與其說是藝術攝影更不如說是外拍照。畢竟我不是個有纔華的人,也隻是年輕時代賴著電視機玩遊樂器與看DVD的傢夥。
方峻
序9 爸爸說帶你去海邊玩
你們就坐車
坐很久
你們就在沙灘走
走很久
你們就看海
看很久
你迴傢一直哭
跟媽媽講根本沒有玩
媽媽安慰你
你爸爸中文程度不好
不知道玩是什麼意思
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