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客的凝視3.0

觀光客的凝視3.0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John Urry, Jonas Larsen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迴顧大眾觀光曆史及文化變遷
以視覺、展演、攝影、全球化等元素
探索二十一世紀觀光實踐及多元凝視
 
  旅行已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呼朋引伴前往著名景點,拿相機、手機留下當地影像以證明到此一遊,或以背包客的身份獨自踏上旅程,進行獨一無二的探險與思考。不論哪種觀光,在此過程中,我們「看到」瞭什麼?真正「被看到」的是什麼?「看」與「被看」之間又産生什麼樣的關係?本書將觀光視作一種社會行為,審視其曆史發展及轉變,且不隻從觀光客的角度齣發,亦談及觀光地居民與「被凝視者」的行為與心理,呈現齣觀光的「展演」特性。

  《觀光客的凝視3.0》增添全新觀點,帶入視覺、攝影及數位傳播等元素,與今日的觀光形態、文化及科技發展更緊密結閤,以解析21世紀觀光的多元議題。厄裏與拉森完整論述瞭觀光的起源、發展過程與未來,以及觀光客在異地的體驗,不管是進行深度探訪的旅人,或是隻參與過團體行程的遊客,都能代入自身旅行經驗,獲得不同層麵的知識與體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約翰‧厄裏 John Urry

  於劍橋大學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曾任蘭卡斯特大學社會學係主任、社會科學院院長,以及英國皇傢文藝協會研究員、社會科學研究院院士等。厄裏現任蘭卡斯大學流動現象研究中心主任,近著包括:《流動的生活》(Mobile Lives, 2010)、《氣候變遷與社會》(Climate Change and Society, 2011)、《流動性:運輸與社會的新觀點》(Mobilities: New Perspectives on Transport and Society, 2012)、《超越石油的社會:石油的殘餘物及社會的未來》(Societies Beyond Oil: Oil Dregs and Social Futures, 2013)、《運送的距離:3D列印技術對運輸與社會的衝擊》(Freight Miles: The Impact of 3D Printing on Transport and Society, 2013)。
 
約拿斯拉森Jonas Larsen

  丹麥羅斯基勒大學地理學教授,研究主題包括:移動、觀光與媒體。專論經常發錶、刊登於觀光、地理與移動現象的期刊,閤著有:《展演觀光場所》(Performing Tourist Places, 2004)、《流動、網絡、地理》(Mobiities, Networks, Geographies, 2006)、《觀光、展演與日常:消費東方》(Tourism, Performance and the Everyday: Consuming the Orient, 2015)。
 
譯者簡介

黃宛瑜

  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歡迎光臨人類學》(閤譯)、《想望颱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傢》、《瑜珈墊上解剖書》、《我從哪裏來?》、《他方,在此處:遷居、逃難與邊界記事》等書。

圖書目錄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導讀  觀光、凝視與展演  葉秀燕
 
1 理論
觀光的重要性/理論取徑/移動世界

2 大眾觀光
英國海濱度假勝地的發展/「濱海的布拉福德」、海灘和度假小屋

3 經濟
福特主義和後福特主義/全球化/社會關係/觀光旅遊作為發展策略

4 在觀光凝視下工作
展演「服務」/餐飲這一行/彈性與移動

5 變遷的觀光文化
現代和後現代/媒體化觀光

6 地方、建築和設計
地方/為觀光凝視而設計/主題空間/曆史遺産/新「博物館」

7 視覺與攝影
視覺史/攝影的渴望與起源/柯達化/誘人的商業影像/攝影和觀光凝視/數位化和網絡化

8  展演
展演轉嚮/身體化凝視/凝視的社會關係/凝視與地方/展演觀光攝影

9  風險與未來
風險與危險/地位競爭/石油/氣候變遷/未來/杜拜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第一章
理論
 
觀光的重要性
 
臨床醫學可能是第一門建立在凝視演練與判斷的科學……而人們也該用全新的方式安排醫學凝視(medical gaze)。首先,此種凝視不再是任何人都可以進行的事,必須由特定機構允許或認可的醫生執行……此外,醫學凝視不再遭受狹小的結構框架限製……應該要能捕捉到顔色、變異和細微的反常之處。
(Foucault, 1976:89)
 
本書探討的主題看起來怎樣也扯不上嚴肅的醫學領域和傅柯念茲在茲的醫學凝視。這是一本關於娛樂、度假與觀光之書,探討人們為什麼、以及用什麼方式暫時離開平常工作、居住之地。本書談論的是,人們花錢消費一些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非必要的商品與服務;他們之所以願意掏錢消費,是因為這些商品和服務能帶來愉悅的經驗,有彆於日常的例行公事。而且這類經驗起碼有一部分是要去凝視或觀看非比尋常的異地風光、地景或城鎮景觀。我們隻要「齣遊」,便滿懷好奇和興緻觀看周遭事物。異地風光以我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與我們對話,至少我們預期它們應當如此。換言之,我們凝視著不期而遇的所有一切。這樣的一種凝視就像是醫學凝視,必須靠整個社會去安排和組織,使之係統化。當然,觀光凝視和醫療凝視完全是兩碼子事,因為觀光凝視不會隻限由「某個機構支持和認可」的專業人士纔能施行。不過就算要生産「非必要」的娛樂,也必須仰賴諸多專業人士幫忙建構和發展,好讓觀光客得以進行凝視的活動。
 
凝視此一概念凸顯瞭一件事:觀看的能力要靠後天學習,而所謂純潔、無暇的眼睛根本不存在。傅柯認為,醫學凝視看見的或者使人們看見的,不是事先早已存在、永遠「處在那兒」等著人去看的單純事實。醫療凝視毋寜是一門在語言和視覺上人為建構的知識領域。觀看(seeing)是人類雙眼的功能;凝視指的是「論述性決定」(discursive determinations),是社會建構而成的觀看或「視覺體製」(scopic regimes)。福斯特(H. Foster) 認為凝視意指「我們可以怎麼看,社會準許或影響我們用什麼方式看,還有我們自身如何看待這樣的觀看或當中的未見之事」(1988: ix)。倘若把視覺當作是天生自然的,或視為原子化個人(atomised individials)的産物,這樣就把視覺的社會、曆史本質,以及觀看的權力關係通通自然化瞭。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