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客的凝视3.0

观光客的凝视3.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ohn Urry, Jonas Larsen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回顾大众观光历史及文化变迁
以视觉、展演、摄影、全球化等元素
探索二十一世纪观光实践及多元凝视
 
  旅行已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唿朋引伴前往着名景点,拿相机、手机留下当地影像以证明到此一游,或以背包客的身份独自踏上旅程,进行独一无二的探险与思考。不论哪种观光,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真正「被看到」的是什么?「看」与「被看」之间又产生什么样的关系?本书将观光视作一种社会行为,审视其历史发展及转变,且不只从观光客的角度出发,亦谈及观光地居民与「被凝视者」的行为与心理,呈现出观光的「展演」特性。

  《观光客的凝视3.0》增添全新观点,带入视觉、摄影及数位传播等元素,与今日的观光形态、文化及科技发展更紧密结合,以解析21世纪观光的多元议题。厄里与拉森完整论述了观光的起源、发展过程与未来,以及观光客在异地的体验,不管是进行深度探访的旅人,或是只参与过团体行程的游客,都能代入自身旅行经验,获得不同层面的知识与体会。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约翰‧厄里 John Urry

  于剑桥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曾任兰卡斯特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科学院院长,以及英国皇家文艺协会研究员、社会科学研究院院士等。厄里现任兰卡斯大学流动现象研究中心主任,近着包括:《流动的生活》(Mobile Lives, 2010)、《气候变迁与社会》(Climate Change and Society, 2011)、《流动性:运输与社会的新观点》(Mobilities: New Perspectives on Transport and Society, 2012)、《超越石油的社会:石油的残余物及社会的未来》(Societies Beyond Oil: Oil Dregs and Social Futures, 2013)、《运送的距离:3D列印技术对运输与社会的冲击》(Freight Miles: The Impact of 3D Printing on Transport and Society, 2013)。
 
约拿斯拉森Jonas Larsen

  丹麦罗斯基勒大学地理学教授,研究主题包括:移动、观光与媒体。专论经常发表、刊登于观光、地理与移动现象的期刊,合着有:《展演观光场所》(Performing Tourist Places, 2004)、《流动、网络、地理》(Mobiities, Networks, Geographies, 2006)、《观光、展演与日常:消费东方》(Tourism, Performance and the Everyday: Consuming the Orient, 2015)。
 
译者简介

黄宛瑜

  清华大学人类学硕士。专职译者,译作包括《欢迎光临人类学》(合译)、《想望台湾:文化想像中的小说、电影和国家》、《瑜珈垫上解剖书》、《我从哪里来?》、《他方,在此处:迁居、逃难与边界记事》等书。

图书目录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导读  观光、凝视与展演  叶秀燕
 
1 理论
观光的重要性/理论取径/移动世界

2 大众观光
英国海滨度假胜地的发展/「滨海的布拉福德」、海滩和度假小屋

3 经济
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全球化/社会关系/观光旅游作为发展策略

4 在观光凝视下工作
展演「服务」/餐饮这一行/弹性与移动

5 变迁的观光文化
现代和后现代/媒体化观光

6 地方、建筑和设计
地方/为观光凝视而设计/主题空间/历史遗产/新「博物馆」

7 视觉与摄影
视觉史/摄影的渴望与起源/柯达化/诱人的商业影像/摄影和观光凝视/数位化和网络化

8  展演
展演转向/身体化凝视/凝视的社会关系/凝视与地方/展演观光摄影

9  风险与未来
风险与危险/地位竞争/石油/气候变迁/未来/杜拜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第一章
理论
 
观光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可能是第一门建立在凝视演练与判断的科学……而人们也该用全新的方式安排医学凝视(medical gaze)。首先,此种凝视不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的事,必须由特定机构允许或认可的医生执行……此外,医学凝视不再遭受狭小的结构框架限制……应该要能捕捉到颜色、变异和细微的反常之处。
(Foucault, 1976:89)
 
本书探讨的主题看起来怎样也扯不上严肃的医学领域和傅柯念兹在兹的医学凝视。这是一本关于娱乐、度假与观光之书,探讨人们为什么、以及用什么方式暂时离开平常工作、居住之地。本书谈论的是,人们花钱消费一些就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必要的商品与服务;他们之所以愿意掏钱消费,是因为这些商品和服务能带来愉悦的经验,有别于日常的例行公事。而且这类经验起码有一部分是要去凝视或观看非比寻常的异地风光、地景或城镇景观。我们只要「出游」,便满怀好奇和兴致观看周遭事物。异地风光以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与我们对话,至少我们预期它们应当如此。换言之,我们凝视着不期而遇的所有一切。这样的一种凝视就像是医学凝视,必须靠整个社会去安排和组织,使之系统化。当然,观光凝视和医疗凝视完全是两码子事,因为观光凝视不会只限由「某个机构支持和认可」的专业人士才能施行。不过就算要生产「非必要」的娱乐,也必须仰赖诸多专业人士帮忙建构和发展,好让观光客得以进行凝视的活动。
 
凝视此一概念凸显了一件事:观看的能力要靠后天学习,而所谓纯洁、无暇的眼睛根本不存在。傅柯认为,医学凝视看见的或者使人们看见的,不是事先早已存在、永远「处在那儿」等着人去看的单纯事实。医疗凝视毋宁是一门在语言和视觉上人为建构的知识领域。观看(seeing)是人类双眼的功能;凝视指的是「论述性决定」(discursive determinations),是社会建构而成的观看或「视觉体制」(scopic regimes)。福斯特(H. Foster) 认为凝视意指「我们可以怎么看,社会准许或影响我们用什么方式看,还有我们自身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看或当中的未见之事」(1988: ix)。倘若把视觉当作是天生自然的,或视为原子化个人(atomised individials)的产物,这样就把视觉的社会、历史本质,以及观看的权力关系通通自然化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