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艺术与商业的拉扯,文化创意工作者如何自处?
当企业一窝蜂地鼓吹着「文创是门好生意」时,
有想过文化工作者的感受吗?
小说家投稿出版社却因题材冷僻而吃闭门羹;地下乐团爆红后被唱片公司要求迎合市场。类似的例子层出不穷,而这些故事无不点出某些根本性的问题:艺术和商业的关系是什么?两者有没有可能结合?文创产业的重心是文化创意还是产业?最后,文化工作者在面对利润优先的商业逻辑时,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自主性?
在越来越多工作都变得与文化脱不了关系,文创产业在经济部门也渐趋重要的当下,本书并不打算吹捧文创产业,鼓吹「文化是门好生意」。相反地,这本书希望能冷静剖析文化工作者面对的权力结构。同时,本书也从宏观的角度关切,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究竟如何影响社会?
结合多样的理论视角与丰富的经验素材,本书邀请每一位文化工作者,乃至于透过艺文作品满足心灵的阅听众,一起来关注文创产业光鲜亮丽背后的真实风景。
本书特色
◎运用三大解释观点来检视文创产业,顾及文化工作的各种面向,包括: ●主张商业化会扼杀创意、让工作者失去创作灵魂的批判视角;
●主张工作者认定文创工作使人自我实现,而这样的想法却反倒使他们自我规训、剥削自己,因而也正中企业下怀的治理术视角;
●主张文化产业促成的文化多样性,有机会使社会进步的自由民主派视角。
◎市面上首本概观「文化工作」的书籍,从工作者的角度切入,而不只是针对「产业」的泛泛之论。
◎经验素材相当多元,并非限缩在单一文化产业(如音乐、电视…),而是提供整体性的概观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