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參 模組化生産的陷阱——颱灣PC産業的睏境(摘錄)
(陳添枝、顧瑩華、楊書菲)
颱灣PC産業的發展概況
全球的PC産業是一個典型的模組化生産係統,最早是由IBM所建構齣來的(Dedrick and Kraemer, 1998)。盡管今天IBM在主架構中尚保有很多智慧財産權,但此模組化係統卻逐漸被Intel及Microsoft所把持。Intel及Microsoft掌握瞭係統中最關鍵的零組件,即微處理器及作業軟體,也分食瞭係統中大部分的利潤,讓它們有能力肩負起係統維護及升級的責任,也因此,這個係統被稱為Wintel係統。透過定期地推齣新版的處理器及作業係統,Intel及Microsoft可以不斷創造消費者對電腦的需求,不僅促進整體産業的持續成長,也讓它們可以一直保有充裕的利潤。
這樣的係統,打造瞭一個細緻垂直分割的産業,係統內的廠商都隻在一個特定領域中進行專業化生産。品牌廠將所有的製造流程全部委託由代工廠生産製造,而代工廠也隻負責組裝,所有的零組件都是從市場上買來的。這樣的係統給颱灣PC製造廠商提供瞭代工的大好機會。它們從桌上型電腦代工開始,並慢慢跨足瞭筆記型電腦領域。模組化係統威力太過於強大,以緻於原為筆記型電腦發明者的日本筆記型電腦製造商,也因為無法競爭,而不得不由整閤性生産模式改採Wintel係統,並且委由颱灣廠商進行生産製造。到瞭2011年,連日本筆記型電腦領導品牌且有自行開發作業係統能力的NEC,也將其電腦部門賣給瞭中國的品牌聯想(Lenovo),PC市場規格從此定於一尊。
PC産業主要是由兩傢零組件廠商,Intel及Microsoft,而非品牌廠,來主導整個模組化係統。Intel/Microsoft及品牌廠間的權力鬥爭,讓颱灣代工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Kawakami, 2013)。Intel/Microsoft藉由技術的分享來壯大代工廠,從而削弱品牌廠的議價能力。最後,代工廠從品牌廠手中接收瞭大部分産品開發的工作。盡管代工廠缺乏市場相關知識,但他們透過匯整不同品牌廠生産的相關資訊,亦可拼湊齣七八分市場相關知識(Kawakami, 2013)。雖然品牌廠與代工廠共同進行産品開發,但最後是由代工廠,而非品牌廠負責整閤所有的零組件,做齣最終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