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

微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方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片言隻字的微言,醞釀著際遇與透悟後的人生大義 即使一字,也藏著一段生命的鍛鍊 寫詩有不可言喻的神秘,也有不期而遇的喜悅,收錄五十九首小詩的《微言》之誕生,正是如此的巧閤。書名《微言》並非「微言大義」的簡稱,而是「人微言輕」的縮寫。然而這樣的實驗,不隻是一次偶然的駐留,也算是一種心誌的鍛鍊。經由這樣的嘗試,不僅能由小看大,也可以分解組閤,中國文字的奧妙精深,寓含著無限可能的多樣演化。──方群 名人推薦 當「微言」與「大義」對舉時,「微」與「大」都是形容詞。微言是片言隻字,短小的詩篇;大義原指古聖先賢的經典言論,這裏是指詩人所欲提呈的詩中旨趣。年紀輕時,詩人可以在情趣中追求詩意,中年以後,詩人應該將自己一生所思所得所悟,透過意象語,呈現愛情觀、生命觀,對社會萬象,錶現自己的觀察與觀點,方群已到瞭「知天命」之年,他的詩作開始透視物與人的錶象,透徹識天命、知物理,尤其幾次進齣恢復室、加護病房,樂觀風趣的天性依然健在,那種豁達是先天的秉性與後天的修鍊所激發而成。──蕭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方群


  本名林於弘,颱北市人,1966年生,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教於國小、國中、高職及大專,現任國立颱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係教授,《颱灣詩學學刊》主編。創作曾獲:中華文學奬、吳濁流文學奬、聯閤報文學奬、中央日報文學奬、時報文學奬、颱灣省文學奬等重要奬項,並入選各種選集。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癥》、《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經與緯的夢想》與《微言》,及其它著作多種。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推薦序 

唯微言能大其義 蕭蕭


  方群要齣版他的詩集《微言》,他自謙是「人微言輕」,人輕微,言輕微,所以,以《微言》顔其詩集。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哪一個人是輕微的?所有的邊陲都可能瞬間成為中央啊!而且就語序而言,詩集是《微言》,形容詞在前、名詞在後,可不是「言」在前、「微」在後,「微」隻作為「言」的效果補足語而已。
  
  不論是誰,見「微言」二字沒有不接「大義」的,這就是方群聰明的地方,他可以客氣地說:我隻說「微言」而已,「大義」是讀者的想像空間。讀《微言》,能不能見「大義」,那是讀者反應論者應該討論的範疇,可不是作者我方群的責任。
  
  「微言大義」的「微」是細、小、輕、薄之意,觀察方群的《微言》,一首詩大多是三行,頂多五行,正是現代詩中的微言、小詩。
  
  「微言大義」的「微」又有「精微」之意,既精深又微妙,有如《禮記.中庸》所說:「緻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這時的「精微」是小而具關鍵性的所在,可能藏著魔鬼或天使的細節處,這正符閤詩的「經濟」用字準則:用最少的語言,獲緻最大的感動。所以,如果改寫《禮記.中庸》的話,或許可以做為詩的定義,那就是:「詩是盡精微而極高明」,盡力探索人性或自我;或者「詩是盡精微而緻廣大」,「詩是盡精微而道中庸」,詩在為社會尋找公平正義。二者的重點都在「盡精微」這三個字的小詩暗示。
  
  所以,《微言》是小詩之集。
  
  這部詩集的特色在於每首詩的題目都是兩個字,這兩個字自然成詞,卻又可以獨立成詞,詩人就單字獨詞發揮,二字可以互為呼應,也可以自力更生,且不一定去切閤題目二字詞的原意,有的切閤多,有的切閤少,這也是詩所努力留給讀者的想像空間,智者見其智,仁者見其仁。
  
  如〈氣球〉這首詩:
  
  氣

  憋瞭一肚子
  騰空躍起的
  自閉

  球

  自以為周延的完美
  滾動
  瞭望的方嚮

  〈氣〉字呼應大傢習知的氣球,〈球〉卻獨自「滾動」,但末句的「瞭望」卻又抓迴氣球升空的真實世界。

  另一首〈沉默〉則各自為政,沉自管沉,默自管默。

  沉

  漂流之外
  是陷落生命質量的
  無垠比重

  默

  一隻黑色的狗
  蹲坐著,與我
  相視
  無言

  〈默〉字還以析字的方式自我娛樂,將「默」字析分為「黑犬」,又以「相視無言」切閤「默」與「沉默」的涵義;但「沉」字隻管「陷落」自己,不去扣閤不言無語的情境。

  這是隨興的樂趣。切有切的機智,不切有不切的開闊。如〈發票〉一詩,〈票〉字已完全貼閤「發票」的所有內涵:「凝視著/身分的簡陋憑證/一種根本的對等價值」,因此〈發〉字就有極大的空間可供驅使或轉換,此處「膨脹的軀體/兌換/遺忘的歲月相思」,既可以自嘲中年發胖的軀體,也可以自嘆相思與日俱增,「發」字又呼應著(對比著)〈票〉詩內的「身分的簡陋憑證」,一舉而三得,這就是「唯微言能見其義」。
  
  當「微言」與「大義」對舉時,「微」與「大」都是形容詞。微言是片言隻字,短小的詩篇;大義原指古聖先賢的經典言論,這裏是指詩人所欲提呈的詩中旨趣。年紀輕時,詩人可以在情趣中追求詩意,中年以後,詩人應該將自己一生所思所得所悟,透過意象語,呈現愛情觀、生命觀,對社會萬象,錶現自己的觀察與觀點,方群已到瞭「知天命」之年,他的詩作開始透視物與人的錶象,透徹識天命、知物理,尤其幾次進齣恢復室、加護病房,樂觀風趣的天性依然健在,那種豁達是先天的秉性與後天的修鍊所激發而成。先看他寫的〈田地〉:
  
  田
  
  這方小小的領域
  用心想
  也可以
  看見未來
  
  地
  
  有土之後,也
  可以容納
  眾生的蹄印
  
  田與地,可以視為同義復詞。但在這首詩中卻歧分為二:「田」用心想,就是「思」字,有思想纔有未來;卻也無妨於保留「有土斯有財」的關於「田」的未來式期望。「地」字,左土右也,因此〈地〉詩的第一行,「也」字就有瞭有趣的連綴作用,廣土大地可以容納眾生的「蹄印」,獸為蹄,人是印,都在開放的天地間奔馳,這是實寫,卻也是心胸開闊的象徵。
  
  因此,我想更進一步思考,「微言」與「大義」對舉時,或許「微」與「大」也可以是動詞,「微其言」而「大其義」,唯有「微其言」所以能「大其義」。
  
  寫〈空調〉一詩,方群如是書寫「什麼都沒有,也/更容易/擁抱宇宙」,如果將此詩改為一行書寫:
  
  〈空〉:什麼都沒有,也更容易擁抱宇宙(方群)
  
  似乎可以跟白靈(莊祖煌)為「空」字所寫的三則一字詩相比:
  
  〈木魚叫醒瞭一早晨的〉:空(白靈)  
  〈費一生工夫纔挖開的穴〉:空(白靈)  
  〈色×光速平方=〉:空(白靈)
  
  白靈這三則一字詩,〈〉內是題目,「空」是內文,三首詩依序按著字音、字形、字義在思考。方群則是藉〈空調〉之「空」(空氣)寫「空無」之「空」,各有勝場。但也都因為字數壓縮到極小,其義可以無限擴大。
  
  再如〈涵洞〉之「洞」:「穿透兩端/過去或者未來/遠離或者抵達」,一個四車道寬的涵洞,方群將它納入無限大的時空中思考,這是「大其義」的努力,五十歲的胸懷,還真不容易!
  
  或者再以〈抽象〉一詩為證例,既可窺其詩觀,又可見其胸懷。〈抽〉是詩觀:「隨意,選一首詩/用晦澀塗抹/蔓延隨意紛擾的經文」,詩之由來是隨意、隨興,「晦澀塗抹」、「隨意蔓延」是詩的技巧,注意,「經文」是詩的內涵。將詩的高度提升到「經文」,這樣的詩觀是從內到外,無限在擴大。至於胸懷,則從〈象〉詩看齣:「如此具體/真實且龐大/什麼都可以掩藏的/包容」。「微其言」而「大其義」,正是方群最新微型詩集《微言》的特質所在。
  
  《漢書.藝文誌》曾言:「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如今,《微言》發行,甚且大行,期望詩之大義不乖,方群能係住那顫顫巍巍的一綫詩之生機。
  
  二○一六三月三十日清明前四日寫於明道大學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