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

微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方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片言只字的微言,酝酿着际遇与透悟后的人生大义 即使一字,也藏着一段生命的锻鍊 写诗有不可言喻的神秘,也有不期而遇的喜悦,收录五十九首小诗的《微言》之诞生,正是如此的巧合。书名《微言》并非「微言大义」的简称,而是「人微言轻」的缩写。然而这样的实验,不只是一次偶然的驻留,也算是一种心志的锻鍊。经由这样的尝试,不仅能由小看大,也可以分解组合,中国文字的奥妙精深,寓含着无限可能的多样演化。──方群 名人推荐 当「微言」与「大义」对举时,「微」与「大」都是形容词。微言是片言只字,短小的诗篇;大义原指古圣先贤的经典言论,这里是指诗人所欲提呈的诗中旨趣。年纪轻时,诗人可以在情趣中追求诗意,中年以后,诗人应该将自己一生所思所得所悟,透过意象语,呈现爱情观、生命观,对社会万象,表现自己的观察与观点,方群已到了「知天命」之年,他的诗作开始透视物与人的表象,透彻识天命、知物理,尤其几次进出恢复室、加护病房,乐观风趣的天性依然健在,那种豁达是先天的秉性与后天的修鍊所激发而成。──萧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方群


  本名林于弘,台北市人,1966年生,辅仁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教于国小、国中、高职及大专,现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台湾诗学学刊》主编。创作曾获:中华文学奖、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中央日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台湾省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并入选各种选集。着有诗集:《进化原理》、《文明併发症》、《航行,在诗的海域》、《纵横福尔摩沙》、《经与纬的梦想》与《微言》,及其它着作多种。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唯微言能大其义 萧萧


  方群要出版他的诗集《微言》,他自谦是「人微言轻」,人轻微,言轻微,所以,以《微言》颜其诗集。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哪一个人是轻微的?所有的边陲都可能瞬间成为中央啊!而且就语序而言,诗集是《微言》,形容词在前、名词在后,可不是「言」在前、「微」在后,「微」只作为「言」的效果补足语而已。
  
  不论是谁,见「微言」二字没有不接「大义」的,这就是方群聪明的地方,他可以客气地说:我只说「微言」而已,「大义」是读者的想像空间。读《微言》,能不能见「大义」,那是读者反应论者应该讨论的范畴,可不是作者我方群的责任。
  
  「微言大义」的「微」是细、小、轻、薄之意,观察方群的《微言》,一首诗大多是三行,顶多五行,正是现代诗中的微言、小诗。
  
  「微言大义」的「微」又有「精微」之意,既精深又微妙,有如《礼记.中庸》所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时的「精微」是小而具关键性的所在,可能藏着魔鬼或天使的细节处,这正符合诗的「经济」用字准则:用最少的语言,获致最大的感动。所以,如果改写《礼记.中庸》的话,或许可以做为诗的定义,那就是:「诗是尽精微而极高明」,尽力探索人性或自我;或者「诗是尽精微而致广大」,「诗是尽精微而道中庸」,诗在为社会寻找公平正义。二者的重点都在「尽精微」这三个字的小诗暗示。
  
  所以,《微言》是小诗之集。
  
  这部诗集的特色在于每首诗的题目都是两个字,这两个字自然成词,却又可以独立成词,诗人就单字独词发挥,二字可以互为唿应,也可以自力更生,且不一定去切合题目二字词的原意,有的切合多,有的切合少,这也是诗所努力留给读者的想像空间,智者见其智,仁者见其仁。
  
  如〈气球〉这首诗:
  
  气

  憋了一肚子
  腾空跃起的
  自闭

  球

  自以为周延的完美
  滚动
  了望的方向

  〈气〉字唿应大家习知的气球,〈球〉却独自「滚动」,但末句的「了望」却又抓回气球升空的真实世界。

  另一首〈沉默〉则各自为政,沉自管沉,默自管默。

  沉

  漂流之外
  是陷落生命质量的
  无垠比重

  默

  一只黑色的狗
  蹲坐着,与我
  相视
  无言

  〈默〉字还以析字的方式自我娱乐,将「默」字析分为「黑犬」,又以「相视无言」切合「默」与「沉默」的涵义;但「沉」字只管「陷落」自己,不去扣合不言无语的情境。

  这是随兴的乐趣。切有切的机智,不切有不切的开阔。如〈发票〉一诗,〈票〉字已完全贴合「发票」的所有内涵:「凝视着/身分的简陋凭证/一种根本的对等价值」,因此〈发〉字就有极大的空间可供驱使或转换,此处「膨胀的躯体/兑换/遗忘的岁月相思」,既可以自嘲中年发胖的躯体,也可以自叹相思与日俱增,「发」字又唿应着(对比着)〈票〉诗内的「身分的简陋凭证」,一举而三得,这就是「唯微言能见其义」。
  
  当「微言」与「大义」对举时,「微」与「大」都是形容词。微言是片言只字,短小的诗篇;大义原指古圣先贤的经典言论,这里是指诗人所欲提呈的诗中旨趣。年纪轻时,诗人可以在情趣中追求诗意,中年以后,诗人应该将自己一生所思所得所悟,透过意象语,呈现爱情观、生命观,对社会万象,表现自己的观察与观点,方群已到了「知天命」之年,他的诗作开始透视物与人的表象,透彻识天命、知物理,尤其几次进出恢复室、加护病房,乐观风趣的天性依然健在,那种豁达是先天的秉性与后天的修鍊所激发而成。先看他写的〈田地〉:
  
  田
  
  这方小小的领域
  用心想
  也可以
  看见未来
  
  地
  
  有土之后,也
  可以容纳
  众生的蹄印
  
  田与地,可以视为同义复词。但在这首诗中却歧分为二:「田」用心想,就是「思」字,有思想才有未来;却也无妨于保留「有土斯有财」的关于「田」的未来式期望。「地」字,左土右也,因此〈地〉诗的第一行,「也」字就有了有趣的连缀作用,广土大地可以容纳众生的「蹄印」,兽为蹄,人是印,都在开放的天地间奔驰,这是实写,却也是心胸开阔的象征。
  
  因此,我想更进一步思考,「微言」与「大义」对举时,或许「微」与「大」也可以是动词,「微其言」而「大其义」,唯有「微其言」所以能「大其义」。
  
  写〈空调〉一诗,方群如是书写「什么都没有,也/更容易/拥抱宇宙」,如果将此诗改为一行书写:
  
  〈空〉:什么都没有,也更容易拥抱宇宙(方群)
  
  似乎可以跟白灵(庄祖煌)为「空」字所写的三则一字诗相比:
  
  〈木鱼叫醒了一早晨的〉:空(白灵)  
  〈费一生工夫才挖开的穴〉:空(白灵)  
  〈色×光速平方=〉:空(白灵)
  
  白灵这三则一字诗,〈〉内是题目,「空」是内文,三首诗依序按着字音、字形、字义在思考。方群则是借〈空调〉之「空」(空气)写「空无」之「空」,各有胜场。但也都因为字数压缩到极小,其义可以无限扩大。
  
  再如〈涵洞〉之「洞」:「穿透两端/过去或者未来/远离或者抵达」,一个四车道宽的涵洞,方群将它纳入无限大的时空中思考,这是「大其义」的努力,五十岁的胸怀,还真不容易!
  
  或者再以〈抽象〉一诗为证例,既可窥其诗观,又可见其胸怀。〈抽〉是诗观:「随意,选一首诗/用晦涩涂抹/蔓延随意纷扰的经文」,诗之由来是随意、随兴,「晦涩涂抹」、「随意蔓延」是诗的技巧,注意,「经文」是诗的内涵。将诗的高度提升到「经文」,这样的诗观是从内到外,无限在扩大。至于胸怀,则从〈象〉诗看出:「如此具体/真实且庞大/什么都可以掩藏的/包容」。「微其言」而「大其义」,正是方群最新微型诗集《微言》的特质所在。
  
  《汉书.艺文志》曾言:「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如今,《微言》发行,甚且大行,期望诗之大义不乖,方群能系住那颤颤巍巍的一线诗之生机。
  
  二○一六三月三十日清明前四日写于明道大学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