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世纪的星辰

下一个世纪的星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渡
图书标签:
  • 科幻
  • 未来
  • 星际
  • 冒险
  • 太空歌剧
  • 成长
  • 探索
  • 科技
  • 人类命运
  • 宇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诗人杨渡X设计师何佳兴—诗与画的艺术交流 一定有一颗星星 可以见证这小小的岛屿 不是只有忧伤的哭泣 当南风带来海水温热的气息 当葡萄饱满了爱情的汁液 当受伤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这岛屿将跃起,一如海洋中的飞鱼 ------摘录杨渡〈愿望〉 《下一个世纪的星辰》主要创作时间为一九九八年至一九九九年,迈向跨世纪的瞬间,以两年的时间创作,来呈现台湾鲜明流浪飘泊的精神。结合台湾移民社会的基本性格:流浪、飘泊,与尤里西斯的意象,以此为底蕴,刻画台湾庶民生活的文化,例如:迪化街、鲁肉饭、稻田;再结合爱情,结构成一组情诗。 这是对土地的诵歌。对台湾尤里西斯精神的回眸。其中,使用了唐朝的古典意象,以及台湾农村的草木山川,常民生活的食物、劳动、汗水、爱情和繁衍、子孙的绵延。 这组诗,以古老而浓烈的爱情告别二十世纪。而恰好在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台湾发生九二一地震,这组诗就以「另一个世纪的星辰」眺望下一个世纪。 诗人杨渡诗选搭配设计师何佳兴早期画作,融合艺术家画作风格与诗人文采,展现诗的多元样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杨渡


  诗人、作家。喜欢旅行、阅读、电影和足球。最喜欢的地方,是新疆和阿尔卑斯山。大山大水,以及无尽的沙漠。最喜欢的电影是《直到世界的尽头》。

  生于台中农村家庭,写过诗、散文,编过杂志,曾任《中国时报》副总主笔、《中时晚报》总主笔、辅仁大学讲师,主持过专题报导电视节目「台湾思想起」、「与世界共舞」等,现任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

  着有诗集《南方》、《刺客的歌:杨渡长诗选》,散文集《三两个朋友》、《飘流万里》,报导文学《民间的力量》、《强控制解体》、《世纪末透视中国》、《激动一九四五》、《红云:严秀峰传》、《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带着小提琴的革命家—简吉和台湾农民的革命运动》,长篇纪实文学《水田里的妈妈》,及戏剧研究『日据时期台湾新剧运动』等十余种。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诗集序

捕梦者


  1、

  马苏迪连续三天梦见他的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先是父亲、继之妻子、兄弟。第四天,他梦见第二房妻子死了。她的眼睛像花朵,会在寒冷中变色,死前她的双眸如两颗熟透的黄灿灿的葡萄。

  马苏迪醒过来以后,到处请人详梦,因为他并未娶第二房妻子。但没有人能给他解答。他决定出发去找传说中的捕梦者,也许他们可以推断出梦中的含意。

  有人告诉马苏迪,必须向东走,因为捕梦术源自哈札尔部族,当年这个部落曾居住在高加索的崇山峻岭之中,那里长满乌黑的草。马苏迪于是拿着诗琴,沿海岸向东行走。直到有一天半夜,一个老头儿把他叫醒,问他有没有梦见过一个眼睛呈白葡萄酒的颜色,而眸子深处却五光十色的女子。

  「在寒冷中,她的眼睛会变颜色。像花朵一样。」

  「她死了。她死在我的梦里,眼睛变成黄灿灿的葡萄。她是我的第二房妻子。」马苏迪回答。

  老者竟然大哭起来。他说,三年来,她的影像由一个人的梦,迁到另一个人的梦,他循着做梦者的足迹,步履艰难地追踪到这里,不料她竟然死了!马苏迪以为他就是找寻已久的捕梦者,才能这样追踪梦中的女子。不料老者回答说:「不是啊。我只是一个捕梦术的业余爱好者。能由一个人的梦走入另一个梦的影像,只可能死在捕梦者的梦中。她走了数千里的路,只是为了死在你的梦中。你才是捕梦者!」

  从此,马苏迪展开流浪的旅程,为了寻找传说中的捕梦术。

  这个故事出自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Milorad Pavić)的小说《哈札尔辞典》。

  2、

  我们是不是那个老者,为了寻找梦中的一个影像,千里追踪,步履艰难?我们的爱与追寻,只是像老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爱情,找那个梦中的影像?我们爱过的许多女人,是不是同一种相似的「影像」,一如老者在寻找那「眼睛变成黄灿灿的葡萄」的女子?

  或者我们是马苏迪,为了了解梦中的含意,那生与死的谜团,五光十色的女子,展开生命的流浪之旅?在轮回中,百劫不归?

  又或者,我们只是那梦中的眼睛会变幻颜色的女子,我们相爱,我们做爱,但我们只活在另一个人的梦中,由一个人的梦飘向另一个人的梦,此生逝去之后,我们存在的唯一证据,只是许多人梦中的影像?

  妳的眼睛晶莹如露珠,而我只是妳眼中露珠的倒影?

  我们存在过,或者未曾存在过?

  3、

  诗的写作,像传说中的捕梦术。我们追寻一个又一个梦中的影像,用音乐召唤出那些流动飘忽的爱情、父祖的感情、被沉埋的故事、现代的生活、因为压抑而孤寂的灵魂、世纪末的祝福……。

  为了准确,诗的写作必须向难以传达的地方冒险,找寻准确的文字与合适的声音。寻找一个明白清晰的调子,鲜明俐落的形象,来表现古老而现代的情感,清楚而又难以捉摸的存在形式;以及在愈来愈复杂的世界里,寻找简单的声音。在这种矛盾中,寻求平衡与和谐,就是诗艺的考验。

  4、

  诗是个人的花园。至少于我是这样。

  平时,我们以某一种社会角色出现。人父、人子、採访者、政论写作者、有时是上班族。但在诗的国度里,没有人拥有特权,所有社会角色、意识形态、权力、利益、口号都失效,只有诗的创造,是唯一的真实。这个花园,只有自己才能种植出想像中的花朵,想望中的美。

  然而,这个花园也只能生长在自己生活过的历史与土地上。因而在波赫士的诗中,有布宜诺斯艾利斯街道的影子,古老的先祖翻越山巅的呢喃,孤寂的死亡;聂鲁达的诗中,有智利人民的吶喊,爱的唿唤,土地的脉动。即使是爱情,也都是那土地的声音。

  这一本诗集中,读者们将会发现,有台湾中部古老农村的生活形象,也有台北都会的侧颜,更有传统老街揉合着现代的消费。我试着寻求一种矛盾的和谐,微妙的平衡。但它不是想表现生活的素描,也不是台北都会的模样,而是一种内在的「调子」。

  5、

  这本诗集想追寻的,是一种「调子」,一种音乐,和对古老诗艺的追求。

  如同许多评论者所说过的,诗的音乐性,在中国的传统诗艺中,是非常重要的质素。但现代诗的自由体裁,却使人日渐遗忘音乐,遗忘为了表现悲伤,表现缠绵,表现残酷,表现复杂,我们要寻找一种恰当的节奏、音调。它是一种内在旋律的寻找,也是诗艺艰难的过程与欢喜的所在。

  诗人寻找字句。正如电影《永远的一天》里所描述的,诗人为了寻找一个字句,流浪于各地,甚至用钱买一个他未曾听过的字句时,是如此辛苦。因为他想找的是传达出这人生的矛盾与复杂、追寻与失落、悲伤与欢喜,生命的死亡与再生。他寻找字句,一个象征,一个隐喻,或者只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诗人只是为了要像音乐家那样,把准确的音符,放在适当的地方,去表现轻与重,高与低,沉与浮,甚至只是想追问一个字句的意义。但为什么找不到答案呢?

  为此,导演安哲洛甫洛斯让电影里的诗人在回忆与现实中纠缠,不断追问「明天,什么是明天?」

  直到最后,他的死去的妻子回答他:「明天,就是比永远多一天」。

  6、

  阿根廷诗人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他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喜欢称自己首先是一个读者,然后才是诗人、作家,他愿意用读者的角色来看诗。所以他希望自己写的诗,是可以了解的。晚年的诗也愈写愈明白,但想达到的意义却愈来愈深沉。

  由读者的角度出发,我也希望这一本诗集是可以了解,可以懂的,而不是一堆想像的堆砌,或者作者的独白呢喃。

  同样的,由读者的观点,我希望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

  古老的欧洲有一「Celtic」民族,其音乐传统古老而悠远。现在,比较集中的遗留在爱尔兰的音乐风格中。午夜听闻,会彷彿沉浸在大雾中,前方是茫茫的海洋,雾气浓如汁液,只有船行的微光、远方的灯塔,在海面上的雾中渺渺闪烁。这时,安静的深夜传来远远的、由低沉而缓缓上升的船笛的声音,悠长、遥远,如古老的唿唤,如海洋的叹息,如深沉的心跳节奏。

  Celtic 即是雾中传来的笛声……。

  我期望自己的努力,可以捕捉到那样的感觉。即使我知道,那是非常艰难的旅程。

  诗人只是从一个人的梦流浪到另一个人的梦,我们只是梦中的影像,追踪梦的捕梦者。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图书试读

协奏曲之4   
黄昏雨
 
现在你终于归来
安静凝立的豹
我失落的神
当夕阳斜射
金色的光打在黄昏雨上
让每一滴落下的水珠
都幻化出不同的色泽
雨的流光敲打你
眼神专注,身体斑烂
黄昏变得更明亮
安静如玉的豹
 
现在你终于归来
以响雷做你的歌声
如战鼓催化战士的心
你和闪电一起出现
唇角留着淡淡的细髭
眉上扬着叛逆的弧线
舌尖留有温存的咖啡香
眼中映着紫蓝色的桔梗花
但你观望这世界
有如时光隧道里出现的神

温柔如玉的豹
现在你终于归来
跃起,跳过他们舖排的宫殿
华丽的词藻
撕开,那些人造的神祉
金粉的面具
扯裂,没有血的稻草人
 画皮的外衣
倾听,雨和云空中的呢喃
毁灭前的厮磨和孤寂
 
当夕阳斜射
你凝视每一滴黄昏雨
如同看见晶莹而飘浮
介乎生与死的眼睛
他们将闪烁,缠绵,而后滴落
像每一个灵魂曾经爱过、活过
映现你身上的其实只是这流光
我失落的神,安静如玉的豹
现在你终于归来,陪我
一起消逝于永恆的黄昏
 
1998.5.20.
 
协奏曲之20  另一个世纪的星辰
 ──为世纪末而写
 
必须用几世人的修行
才能携手走过世纪末的最后一刻
必须用几代人的追寻
才能拥有千年一次的人间祝福
 
这世界有崩毁的楼宇
也保留了玉石般的爱情
上帝未曾多一点仁慈
却也留下玫瑰的影子
 
这世界轮回如旋转的水晶
我们走入父祖踏过的梦境
一面古老的铜镜仍遗留着
世纪初的千万个倒影
 
这世界晶莹如露珠
比你梦中的一个影子还轻
正要由一片草叶的尖端
滑向另一个世纪
 
万物存在于此刻
那些欢喜与悲伤的容颜
那些蜉蝣如尘埃的生命
都在宇宙的过道里留存
 
未曾逝去的只有记忆
时间的门慢慢打开
我们怀抱孩子似的天真
守候另一个世纪的星辰
     
1999.11.03.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