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契約法律實務(三版)

工程契約法律實務(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工程閤同
  • 建設工程
  • 閤同法
  • 工程建設
  • 法律實務
  • 工程管理
  • 風險控製
  • 招投標
  • 工程糾紛
  • 建設工程閤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和其他契約相比較,工程契約之內容及法律關係是十分繁雜的,除瞭工程技術之知識外,還涉及許多民事法律,特彆行政法規,及工程慣例等問題,筆者藉由其服務工程界,仲裁界多年之經驗,在本書中將工程契約中之重要課題:如何準備工程契約、開工、報酬之計算、工程變更、工期展延、糾紛索賠案件處理、工程糾紛之解決等做瞭有係統之介紹。本書值得工程界、法律界人士作為處理工程契約法律相關問題之重要入門及參考書籍。
《國際工程項目管理與風險控製》 內容提要 本書深入探討瞭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要素、前沿趨勢與實踐挑戰,尤其側重於風險識彆、評估、應對及控製的係統方法論。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工程項目日益復雜,涉及多重法律體係、文化差異及金融風險。本書旨在為項目經理、工程師、法律顧問及業主提供一套全麵、實用的理論框架和操作指南,以確保項目在嚴格的預算和時間限製內,高效、閤規地交付。 第一部分:國際工程項目環境與基礎 第一章:全球化背景下的工程項目特徵與演變 本章首先界定瞭國際工程項目的獨特屬性,包括地緣政治風險、跨文化溝通障礙、國際標準適用性等。探討瞭EPC(設計-采購-施工)、DBB(設計-招標-建造)及PFI(私人融資)等主流項目交付模式的演變及其對項目管理流程的重塑。分析瞭近年來工程項目管理理念從側重“三要素”(時間、成本、範圍)嚮強調“五要素”(增加質量與安全)乃至更全麵項目價值管理的轉變。重點闡述瞭文化維度對項目團隊協作、閤同談判及現場管理的影響,並引入瞭文化智商(CQ)在國際項目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項目可行性研究與前期規劃的精細化 一個成功的國際項目始於嚴謹的可行性研究。本章詳細解析瞭可行性研究的深度要求,涵蓋市場分析、技術適用性評估、環境影響評價(EIA)及社會影響評估(SIA)。特彆強調瞭在項目啓動階段,如何通過敏感性分析和情景規劃來量化潛在的宏觀經濟波動對項目財務模型的影響。規劃階段則聚焦於工作分解結構(WBS)的建立,如何確保WBS能夠有效映射到不同司法管轄區的閤規要求,並作為後續進度控製和成本預算的基石。 第三部分:風險管理:從識彆到應對的閉環控製 第三章:工程項目風險的係統化識彆與分類 風險識彆是風險管理的首要步驟。本章提供瞭一套結構化的風險識彆框架,將風險劃分為技術風險(如設計缺陷、施工工藝難題)、管理風險(如溝通不暢、資源錯配)、外部風險(如政策變動、自然災害)和財務風險(如匯率波動、融資成本增加)。引入瞭專傢訪談法(Delphi Technique)和頭腦風暴法在識彆隱性或新興風險中的應用。強調瞭風險登記冊(Risk Register)的設計標準,確保每個風險都有明確的責任人和跟蹤指標。 第四章:量化評估與風險優先排序 量化風險評估是決定資源分配的關鍵。本章深入講解瞭定性分析(如風險概率與影響矩陣)和定量分析(如濛特卡洛模擬、決策樹分析)的集成應用。重點闡述瞭如何利用曆史數據和專傢判斷建立精確的概率分布模型,尤其在麵對缺乏曆史先例的創新項目時,如何科學地進行不確定性分析。風險優先排序的機製被設計為基於期望貨幣值(EMV)和風險敞口(Risk Exposure)的綜閤評分係統,確保項目團隊將精力集中在最具威脅性的風險上。 第五章:風險應對策略的製定與執行 風險應對策略是風險管理的核心産物。本章全麵覆蓋瞭四種主要的風險應對策略:規避(Avoidance)、減輕(Mitigation)、轉移(Transfer)與接受(Acceptance)。對於復雜的工程項目,風險轉移往往涉及復雜的閤同安排和保險機製。本章詳述瞭利用擔保(Bonds)、信用證(L/Cs)和專業工程保險(如專業責任險、財産險)來優化風險分配。對於選擇減輕策略的風險,本章提供瞭具體的行動計劃模闆,包括實施試點項目、加強質量控製環節或建立冗餘資源池的措施。 第六章:持續監控與風險文化建設 風險管理是一個動態過程,而非一次性活動。本章探討瞭風險監控的指標體係(Key Risk Indicators, KRIs),如關鍵路徑偏差率、變更請求頻率及供應商履約評分。強調瞭定期的風險審查會議(Risk Review Meetings)的組織和記錄規範。更進一步,本章論述瞭在組織內部培育積極的風險意識和報告文化的重要性,將風險管理嵌入到日常運營決策流程中,確保風險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地嚮上層管理報告,並觸發預設的應急響應機製。 第三部分:閤同管理與法律閤規前沿 第七章:國際工程閤同結構與選擇 本章對比瞭FIDIC閤同係列(紅、黃、銀皮書)的適用場景、優缺點及其在不同法律體係下的解釋差異。深入分析瞭差異化閤同條款(如按成本加酬金閤同、固定總價閤同)對風險分擔機製的影響。重點剖析瞭如何根據項目所在地法律環境,對標準閤同文本進行必要的“本地化”調整,確保閤同在當地具有可執行性。 第八章:索賠管理與爭議解決機製 國際工程索賠通常是項目超支和延期的主要根源。本章詳細解析瞭索賠發生的常見情景,如業主變更指令、不可抗力事件和不利物質條件(Unforeseen Physical Conditions)。提供瞭結構化的索賠準備流程,包括證據鏈的構建、損害評估方法(如增量成本法)及時間索賠的論證(如影響圖法、關鍵路徑法)。最後,對仲裁、調解和專傢裁決(DRB/Expert Determination)等爭議解決方式的程序和適用性進行瞭深入的比較分析。 第四部分:技術集成與未來趨勢 第九章:數字化轉型在項目風險控製中的應用 本章聚焦於建築信息模型(BIM)和數字孿生(Digital Twin)技術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風險識彆和控製的效率。探討瞭BIM在碰撞檢測、施工模擬及進度衝突分析中的作用,如何將設計風險提前鎖定。此外,還涵蓋瞭物聯網(IoT)在實時監測現場設備性能、環境條件及工人安全方麵的應用,為預防性維護和實時風險乾預提供瞭數據基礎。 第十章:可持續性、道德閤規與供應鏈韌性 在全球供應鏈不穩定的背景下,本章強調瞭建立有韌性的供應鏈的重要性。探討瞭如何將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納入供應商選擇和閤同管理中,以降低聲譽風險和閤規風險。討論瞭反腐敗法(如FCPA、UK Bribery Act)在國際工程項目中的閤規挑戰,以及構建透明、可追溯的采購流程,以應對日益嚴格的國際監管要求。 結論:構建麵嚮未來的工程項目管理框架 本書最後總結瞭如何將風險管理、技術集成與法律閤規有效地整閤,構建一個能夠應對“黑天鵝”事件的、具有高韌性的國際工程項目管理體係。強調瞭領導力、持續學習和跨職能協作在實現項目卓越交付中的決定性作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伯儉


  學曆
  美國伊利諾州州立大學春田分校法律研究碩士

  經曆
  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集團法務長(2013年~迄今)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理事(1991年~迄今)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人(1997年~迄今)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營建工程仲裁研究委員會委員(1991年~迄今)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仲裁人資格審查小組委員(1991年~迄今)
  中國工程師學會法規委員會委員(2012年~迄今)

  著作
  工程人員契約法律實務(1966)
  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2002)
  工程契約法律實務(2008)
  專案工程契約管理(2015)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前言

第一章 中華民國營建法背景簡介/3

第二章 僱傭VS.承攬/11
壹、意義/13
貳、契約當事人/13
參、契約標的(本旨)/14
肆、報酬之請求/14
伍、契約之履行及責任/15
陸、侵權行為之責任/15

第三章 如何訂立工程契約?/19
壹、案例/21
貳、確立訂定工程契約的目的/22
參、訂立工程契約的重要課題/22
肆、工程契約的一般條款/26
伍、結語/27

第二篇 工程契約的內容
 
第四章 開工問題知多少?/31
壹、案例/33
貳、相關契約規定/33
參、開工之前提要件/36
肆、「遲延開工」和「開工後遲延」有何不同?/40
伍、結論/41

第五章 到底哪裏是工地?/43

第六章 總價契約、單價契約及成本加公費契約之解析/49
壹、前 言/51
貳、總價契約(Lump Sum or Fixed Price Contract)/51
參、單價契約(Unit Price Contract)/52
肆、成本加公費契約(Cost-plus Fee Contract)/53
伍、結論/55

第七章 圖說與價目錶規定不一緻之解決/57
壹、常見之爭議案件型態/59
貳、工程總價契約之意義/61
參、工程圖說與工程價目錶不一緻之解決/64
肆、結論/67

第八章 漏項之處理/69
壹、「漏項」之型態/72
貳、討論/73
參、結論/76

第九章 業主對保留款有優先權嗎?/77
壹、從最高法院之判決談起/79
貳、「估驗款」、「保留款」之設計起源及意義/80
參、估驗款屬暫時性質款/81
肆、保留款可以保證書替代/83
伍、結論/84

第十章 工程款的消滅時效/87
壹、何謂「消滅時效」?/89
貳、工程款請求權之時效應從何時起算/89
參、「完工說」及「驗收閤格說」/92
肆、結語/94

第三篇 工程變更
 
第十一章 工程變更/97
壹、因業主之指示變更/99
貳、異常之工地條件(Adverse Site Condition)/99
參、積極變更(Constructive Change)/100

第十二章 工作減少之變更/109
壹、案例/111
貳、討論/111
參、結論/115

第十三章 無新增項目之變更/117
壹、案例/119
貳、現行工程閤約中「工程變更」條款之問題/119
參、本案之解析/120
肆、結論/121

第十四章 擬製變更/123
壹、名稱界定/125
貳、「擬製變更」之意義/125
參、「擬製變更」之形態/126
肆、結論/138

第十五章 異常工地狀況(Differing Site Condition)/141
壹、定義/143
貳、工地勘查之範圍/144
參、異常工地狀況之型態/146
肆、結論/147

第四篇 工程履行、給付、索賠問題
 
第十六章 工作毀損滅失的危險負擔/151
壹、案例/153
貳、法律相關規定之討論/153
參、閤理分配風險共創雙贏結果/160

第十七章 工程中之各項時間問題/161
壹、「時間」係工程契約之要素/163
貳、開工/163
參、工期之討論/165
肆、付款之時間/176
伍、完工驗收之時間/177
陸、瑕疵發見之時間──保固期間/180
柒、結語/181

第十八章 日曆天的計算方法/183
壹、前言/185
貳、「日曆天」之意義/185
參、結論/187

第十九章 雨天太多怎麼辦?/189
壹、案例/191
貳、討論/191
參、結論/194

第二十章 逾期罰款之酌減/195
壹、「逾期罰款」係重要之契約條款/197
貳、逾期罰款之性質/198
參、酌減違約金之考量因素/199
肆、結論/202

第二十一章 淺論工期延長之免責棄權條款/203
壹、前言/205
貳、國工局之案例/205
參、目前存在之狀況及檢討/207
肆、結論/208

第二十二章 延長工期時費用如何求償?/211
壹、前言/213
貳、造成工期延誤之事由及效果/213
參、與工期有關之費用/216
肆、費用之計算/223
伍、請求權基礎/224
陸、結論/225
柒、例示/225

第二十三章 工程管理費之研析/229
壹、工程管理費之意義/231
貳、工程管理費之請求/236
參、工程管理費之計算/237
肆、結論/239
伍、計畫成本組成架構圖/239

第二十四章 如何監督付款?/241
壹、意義/243
貳、問題探討/244
參、檢討與缺失/249
肆、結論/250

第二十五章 保證廠商如何接手?/253
壹、常見之「履約保證」條款/255
貳、「保證」及「連帶保證」之意義/256
參、問題討論/258
肆、結論/261
伍、保證廠商接手協議書/261

第二十六章 承包商違約業主該如何解約?/265
壹、前言/267
貳、解除契約之意義及效力/267
參、解除契約——二種形式/268
肆、承包商違約──業主怎麼辦?/273
伍、行使解除權——宜先三思/277

第二十七章 承包商處理工程糾紛索賠之要領/279
壹、工程糾紛索賠時代之來臨/281
貳、索賠(Claim)之意義/282
參、索賠之目的/282
肆、索賠(Claim)之工作程序/283
伍、平日保障索賠權利之做法/291
陸、結論/298

第二十八章 業主處理工程糾紛索賠的要領/299
壹、從一個小故事說起/301
貳、避免索賠之發生──找齣原因及問題/302
參、索賠(Claim)之意義/305
肆、確認「索賠」之所在/306
伍、處理承包商索賠(Claim)之三道防綫/309
陸、平日保障權利之作法/314
柒、結論/321

第五篇 國際工程契約
 
第二十九章 國際工程契約常見問題/325
壹、文件解釋之一緻性——疑義及矛盾/327
貳、口頭證據原則與「全部約定」條款之適用/327
參、履約保證之提供/329

第三十章 契約名詞淺釋/331
壹、協議與契約/333
貳、要約、要約誘引、承諾/334
參、意願書/336
肆、附條件之條款(條件)/337
伍、義務與責任/337
陸、轉讓、讓與/338
柒、次承攬/339
捌、連帶責任/340

第三十一章 什麼是意願書——小心簽發!/341
壹、前言/343
貳、討 論/343
參、實例研究/345
肆、結論/349

第三十二章 國際商務仲裁之運用/351
壹、仲裁之意義/354
貳、「仲裁」的優點/355
參、結論/359

圖書序言

古序

  經營企業多少總會因市場因素涉及各種風險。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能辨識風險,分析風險及防範風險。承包工程也是一種風險事業,承包工程的風險又較其他行業來的復雜,就承包工程風險的管理與判斷,稍有差池,很可能造成承包商的經營危機,甚而使公司結束營業。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討論有關承包工程風險方麵的專業書籍卻不多。

  近年來國內各項重要公共工程陸續開工,政府與民間廠商、國外廠商間因履行契約所生的爭議也屢屢不斷,除瞭影響業主及承包的權益外,整個工程品質及進度也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政府雖於民國八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施行「政府採購法」,同時也成立瞭「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希望能有效的預防及處理各種工程紛爭,然而工程履約爭議,並未因而減少,究其原因,應係業主與承包商尚無正確的承包工程風險管理觀念。

  工程履約糾紛雖可經由訴訟、仲裁、採購法的調解機製等來解決問題,但懂得工程又具有法學專纔的人畢竟不多,法院一審審完又一審,等糾紛弄清楚瞭,業主與承包商都已嚴重受傷瞭;仲裁因無先例性,類似爭議會因不同仲裁人而有不同判斷結果;調解方案非經雙方同意又無法成立。要有效防免及解決工程履約糾紛,業主與承包商都必須學習並具備正確的工程契約風險管理知識。

  民國八十五年八月間,伯儉兄將其任職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多年的工程實務經驗,並加上其本身之法律專業知識完成瞭「工程人員契約法律實務」一書,在這本中伯儉兄專文論及「工程圖說與工程價目錶規定不一緻,如何解決」;「總價契約、單價契約及成本加公費契約何者利多」;「統包工程契約之重點項目及應注意事項」;「承包商失靈時,監督付款可行否?」等等重要題目,開始有係統的介紹承包工程時應有的風險觀念,書一齣版即造成搶購熱潮,在短短數月內即再版,當時伯儉兄希望那書隻是個開始,並期勉自己能夠早日繼續有專書齣版。

  時隔六年,伯儉兄的「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在眾人韆呼萬喚盼中終於問世,本人有幸先行閱讀,除瞭藉此祝賀伯儉兄外,更高興自己有機會為業界推薦這本好書。伯儉兄在「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書中,將其擔任多年仲裁人及服務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親自參與辦案及處理工程糾紛的豐富經驗,深入淺齣的對工程契約的各項復雜風險問題作瞭清晰說明,例如:「開工問題知多少?」、「工程款的消滅時效」、「日曆天的計算方法」、「談逾期罰款之酌減」等等。相信對從事工程的人員,不論是初學入門或在案件實用上,都會有莫大的幫助。尤其重要的是,伯儉兄把如何正確管理承包工程風險的觀念帶進瞭業界,這項重要的貢獻,尤足令人敬佩。

  感佩伯儉兄孜孜不倦地在工程法律專業領域上的耕耘,這是本極有實用價值的工程法律專業書,能夠受邀為其題序,深感榮幸。

古嘉諄
二○○八年九月

李序

  工程與法律,原是截然不同的專業領域,正在大力從事基礎建設的我國,公共工程法律事務已使得工程與法律兩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同時麵臨瞭挑戰,工程師需要鑽研厚厚的工程契約條文、嘗試咬文嚼字的工作,遇到瞭閤約糾紛,可能還要齣入法院或仲裁機構,為所參與的工程事務提齣說明或辯解;法務人員則要學習熟悉工程的慣例、專業用語、從事相關的法務規劃,其至要進齣工地,上山入井,實際瞭解工程作業實況。富有經驗的工程師與法務人員也會被選任為仲裁人,為工程上的法務爭議平亭麯直,排難解紛。

  坦白地說,要融會兩種領域的理論與實務冶於一爐而治之,並不容易。國內稱得上公共工程法律事務專纔的人士,因此也為數不多;王伯儉先生,則堪謂此中翹楚。

  伯儉兄與我當年在東吳有同窗之誼,當年即甚好學,為人謙和善良。他自美負笈返國後,即負責榮工處的法律業務。多年來參與的重大工程,不知凡幾;經他過目的工程閤約或經手處理的工程糾紛案件,亦不知凡幾。他不僅因為職責所在,經常要為所服務的單位爭取權益,也由於在業界聲名甚著,常被選任為仲裁人,為工程糾紛判斷是非。因此在公共工程法務領域之中的事務,伯儉兄可說無有不嫻熟者。雖然身為法律專纔,伯儉兄對工程事務的瞭解,比起許多工程專傢,恐亦不遑多讓。

  與眾不同者,伯儉兄在公餘之暇,卻還勤於著述,不斷將所從事工程法律實務的寶貴心得,配閤專業知識寫成文章發錶。伯儉兄在這個領域中寫的文章很多,所提齣的觀點,確有很多獨到之處,令人欽佩。他對於工程契約的問題,尤有心得,此次集結成冊,就是圍繞著工程契約為主題的撰述。伯儉兄邀我作序,我慶幸工程法律領域的研究資料從此多瞭一本專門著作,足以作為實務上有用的指引,也深以多年的同窗老友為榮,故特以此文嚮工程界及法律界的好朋友們推薦這本好書!

李念祖
一九九六年八月

自序

  拙作「工程人員契約法律實務」自八十五年付梓以來,獲得工程界、仲裁界、法律界朋友熱情之迴響及支持,促使筆者於九十一年再度齣版「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乙書,由於前後兩書事實上涵蓋瞭工程契約上所經常發生之重要課題,但因分彆在兩本書中討論,也造成許多讀者反映其在閱讀及參考上之不便。

  因八十五年齣版之「工程人員契約法律實務」其齣版契約已到期,遂徵得元照齣版公司之同意,將前開兩書重新閤併印刷齣版,並配閤法令之修改,將內容做瞭一些修正及調整,冀望讀者朋友在閱讀本書時,能對工程契約中之法律問題能有更清晰、有係統之瞭解。

  再次感謝大傢對我的支持!

王伯儉 謹序
二○○八年九月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作為一名初入建築法律領域的年輕律師,對於工程案件的處理一直感到棘手,尤其是那些涉及钜額款項與複雜技術細節的閤約。偶然間聽聞《工程契約法律實務(三版)》這本著作,便迫不及待地購入。令我驚喜的是,本書在「工程變更與追加」這一章節的論述,堪稱是我的及時雨。作者對於變更契約的範圍、程序、以及價金計算方式,提供瞭非常詳盡的指導,並輔以大量的法院判決見解,讓我對如何主張或抗辯變更工程所衍生的費用,有瞭更為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操作方嚮。書中對於「設計變更」、「施工條件變更」等不同情況的區分,以及各自應對的法律原則,都分析得十分透徹。

评分

我在一傢大型建設公司的法務部門任職,主要負責處理公司與各級協力廠商之間的法律事務。長期以來,我們都非常重視與專業學術著作的結閤,以確保法律文件的嚴謹性與實務的有效性。《工程契約法律實務(三版)》的齣版,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器。書中關於「工程保固與驗收」的章節,提供瞭極具價值的參考。作者對保固期限的起算點、保固範圍的界定、以及瑕疵擔保責任的具體內容,都有詳盡的說明。此外,對於不同階段的驗收流程,以及驗收不閤格時的法律處理方式,書中亦有深入的探討。這對於我們在簽訂閤約時,如何更精準地規範保固與驗收條款,以及在爭議發生時,如何進行有效的協商與訴訟,都起到瞭關鍵性的作用。

评分

我是一名在大學任教的土木工程教授,長期以來,一直緻力於將工程技術與法律知識相結閤,以培養齣色的工程人纔。對於《工程契約法律實務(三版)》這本著作,我給予高度評價。尤其是書中對於「工程延誤與損害賠償」的分析,極具學術價值與啟發性。作者不僅詳細探討瞭工程延誤的常見原因,例如天災、不可抗力、設計變更等,更深入地剖析瞭各種情況下,承攬人或定作人應負的責任歸屬。書中對於遲延履行的違約責任、以及預定違約金條款的效力,都有精彩的論述,並且引用瞭豐富的學理與實務見解,讓我能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更為複雜的法律問題。

评分

在我個人執業的生涯中,處理過大大小小的工程糾紛,深知一份完善的工程契約是避免爭議的基石。《工程契約法律實務(三版)》這本書,對於「工程保險與風險分擔」的章節,可謂是點睛之筆。作者細膩地分析瞭各種工程可能麵臨的風險,例如火災、爆炸、意外事故、第三人損害等,並詳細介紹瞭各種工程保險的種類與功能,例如綜閤保險、產品責任保險等。更重要的是,書中探討瞭如何透過契約條款,將這些風險進行閤理的分配與轉嫁,例如要求承攬人購買特定保險、約定免責條款等。這對於我們在起草或審閱工程閤約時,如何有效降低公司麵臨的潛在風險,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评分

身為一個長年耕耘於營造業的工程師,從事發包、監造、品質管理等工作,經常需要麵對各種複雜的閤約條款與潛在的法律糾紛。這次有機會拜讀瞭《工程契約法律實務(三版)》,這本書的內容之豐富,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在第二章「工程契約之成立要件與效力」的部分,作者深入淺齣地解析瞭工程契約的構成要素,包括閤意、標的、價金等,並詳細闡述瞭不同類型工程契約的效力差異,例如定作人與承攬人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以及違反契約時的法律後果。書中引用的實務案例,都相當貼近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況,讓我能更清晰地理解法律條文的實際應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