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摄影的当下:国际得奖摄影师观点,那些抓住我目光的100件事

看见摄影的当下:国际得奖摄影师观点,那些抓住我目光的100件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hris Packham
图书标签:
  • 摄影
  • 纪实摄影
  • 人像摄影
  • 风光摄影
  • 摄影技巧
  • 摄影艺术
  • 摄影师访谈
  • 获奖作品
  • 视觉叙事
  • 摄影鉴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圣修伯里在《小王子》里曾说:「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见。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在你将手指头放在按键上时,那些拍摄建议必须被远远抛到脑后,只有你,独自一人,仅仅在时间长河中的那一个片刻,如果能心有所感,那么图像或许会在那里。

  《看见 摄影的当下》并非一般常见的摄影工具书。这是克里斯‧帕克汉(Chris Packham)在拍摄每一张照片时,对其创意思维的洞见。帕克汉野生动物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得奖摄影师,环游全世界,为追寻心中的终极影像,从墨西哥市外的泥土路,到南极的炫目白光,在美国内陆穿越怀俄明的死路,用摄影为这个世界留下纪录,并在二十五年的旅行生涯中选出一百张具有代表性的影像作品。

  不过,这些作品并非全都是完美照片,他会说明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想法和理由,让你懂得找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画面,从拍摄的挫败与不足之处,将其变成下次拍得更好的进步动力。摄影不只需要时机与技术;它更牵涉到感受影像的大脑区块是否投入,如何看出潜在的影像可能性,并在关键的瞬间用心做出决定。
 
光影叙事:捕捉世界的瞬间与永恒 一部关于摄影本质、创作心路与时代脉动的深度观察 在这本深入探讨摄影艺术核心的著作中,我们将剥离那些光鲜亮丽的获奖作品表象,直抵创作的肌理与思想的源头。本书并非摄影教程,也不是单纯的作品集鉴赏,而是一场关于“观看”与“表达”的哲学思辨,一次对视觉语言边界的探索。 第一部分:凝视的权力与伦理困境 摄影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记录真实与建构现实的双重使命。我们首先将探讨“凝视的权力”——摄影师如何通过选择性聚焦、裁剪与时间截取,在无尽的现实碎片中构建叙事?我们审视那些触及社会敏感神经的作品,剖析在道德与艺术的张力下,摄影师如何平衡对被摄者的尊重与表达的自由。 本部分深入分析了纪实摄影在后真相时代的责任。它考察了大型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中,那些引发关于“摆拍”与“真实性”争议的事件,并引入了当代媒介理论家的观点,探讨数字技术对图像信誉度的侵蚀,以及摄影师应如何重建与观众之间的信任契约。重点关注了“在场感”的消弭与重塑——当我们可以轻易移动、回放和重新构图时,那个决定性瞬间的“瞬间性”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二部分:时间的解构与重塑:超越快门速度的叙事 摄影是凝固时间的技术,但优秀的摄影作品却往往能让时间流动起来。本书将深入研究摄影师如何操纵感知的“时间流速”。 我们将细致拆解慢速快门、多重曝光以及时间序列摄影(Time-Slice Photography)背后的技术逻辑与艺术意图。探讨这些手法如何打破线性时间的束缚,将过去、现在、未来并置于同一帧画面之中。例如,在城市景观的拍摄中,如何通过长时间曝光,将川流不息的人群化为虚无的幽灵,留下亘古不变的建筑骨架,从而表达现代社会的疏离感? 此外,本书花了大量篇幅讨论“非叙事性”的视觉结构。许多顶尖的艺术摄影作品放弃了传统的新闻学“谁-什么-何时-何地”的模式,转而追求纯粹的符号学意义。我们分析了抽象摄影、极简主义摄影,以及如何通过几何、色彩饱和度与光影对比,营造出一种直抵潜意识的情绪共鸣,而非依赖于具体的事件描述。 第三部分:器材的终结与思维的开端 在这个器材迭代速度惊人的时代,我们必须追问:器材在创作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变化?本书坚定地认为,从胶片到数码,从单反到手机,工具的演变只是手段的更迭,而摄影师的“眼睛”和“心智”才是最终决定图像质量的关键。 本部分着重分析了摄影师如何摆脱对器材参数的迷信,将焦点重新集中于构图的内在逻辑与光线的理解上。我们考察了那些使用简陋设备,却拍出震撼作品的先驱者,并探讨了他们是如何通过对光线质量(如散射光、反向光、边缘光)的精微感知,将平凡的日常场景转化为具有宗教般神圣感的画面。 我们还探讨了“摄影师的观看习惯”的培养。这不仅仅是关于摄影理论的学习,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重塑——如何在一个信息过载的环境中,保持对环境的敏感度,持续地发现“新意”,而不是不断地重复已有的视觉母题。 第四部分:摄影的跨界与未来的对话 当代摄影艺术的边界正变得日益模糊。本书将探讨摄影如何与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装置以及虚拟现实(VR/AR)技术进行深刻的对话与融合。 我们分析了那些超越二维平面的“空间摄影”项目,探讨摄影的二维图像如何转化为三维的沉浸式体验,以及这种转变对观众感知的影响。重点讨论了人工智能(AI)在图像生成领域的崛起,它对人类创作者的挑战与机遇。摄影师是否应将其视为新的画笔,还是潜在的颠覆者?本书提出了一种积极的立场:理解AI的生成逻辑,从而更能凸显人类直觉与缺陷在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替代性。 最后,本书以对“观看的未来”的展望收尾。在算法主导的推荐流时代,我们如何确保那些真正深刻、需要时间咀嚼的图像不会被瞬间的刺激所淹没?答案或许在于摄影师必须创作出更具“重量”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要被“看”,更要被“内化”和“反思”。 本书适合人群: 资深摄影爱好者、艺术院校学生、媒体与视觉文化研究者,以及所有对“如何看待世界”抱有持续好奇心的人士。它是一剂清醒剂,旨在提醒我们,在海量图像构筑的时代,真正的摄影艺术源于深思熟虑的凝视,而非盲目的快门冲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克里斯‧帕克汉Chris Packham


  克里斯‧帕克汉(Chris Packham)不仅是现今最受敬重的电视博物学家,也是得奖摄影师,他对于摄影的热情可说是全力以赴。

  从南安普敦大学毕业之后,克里斯就开始拍摄静态摄影。在此同时,他也被训练成为一位野生动物影片摄影师,并投入庞克摇滚在乐团中演出。1986年,影片拍摄工作让给了〈好野秀〉(Really Wild Show)的主持工作,克里斯也就在我们的电视萤光幕上活跃至今。

  他最近在BBC主持的许多电视节目都是以走在时代尖端的科学为主,包括前无古人的〈动物脑内世界〉(Inside the Animal Mind)、〈挖洞者〉(The Burrowers)、〈冰山行动〉(Operation Iceberg)与获得高度赞誉的世界性系列节目〈我们生机盎然星球的秘密〉(Secrets of our Living Planet)。

  他是BBC两个热门季节性野生动物节目──〈春天观察〉(Springwatch)与〈秋天观察〉(Autumnwatch)的主持人,也主持过许多其它自然历史系列节目。

  克里斯‧帕克汉对于生态保育的敏锐眼光与直率观点,以及他对野生动物的渊博知识,使他备受肯定。他是许多慈善机构的社长、副社长、赞助者与支持者。

图书目录

前言
勿忘我,印度,2006
眼见之痛,福克兰群岛,1995
偷窥蜥蜴,安提瓜岛,2006
图腾的悲伤,加拿大,1997
黄金眼,尼泊尔,1997
你需要一艘船,马尔地夫,1993
罗杰.迪恩村,南极洲,2005
闷烧的平庸,英格兰,2005
一百二十七姐妹巖 ,南极洲,2005
苛性天堂,肯亚,1996
回忆的港湾,英格兰,1985
科尔蒂斯海,墨西哥,1997
空无一物之美,美国,1997
影子大地,厄瓜多,1994
骷髅海岸,苏格兰,1994
林中裸女,印度,2006 33
弗兰肯斯坦之墓,斯瓦尔巴,1998
好冰,南极洲,2005
冷冰冰的心──二等舱,南极洲,2005
冰山之眼,南极洲,2006
冷金,加拿大,2008
石棚之暴风雨,苏格兰,
冰冻的陈腔滥调,荷兰,1988
轻如鸿毛,英格兰,1984
痛苦的捕捉,甘比亚,2008
这座围栏不大行,福克兰群岛,1995
老骨头,南乔治亚岛,2006
古公羊骗局,苏格兰,1989
褪色的鲸鱼,加拿大,2008
遗骸,印度,1993
溺水的蛾,苏格兰,1984
尘土中的色慾,墨西哥,1996
克林特的晾衣绳,秘鲁,1995
十号半的疯狂麦斯,圣文森岛,2008
借来的东西,坦尚尼亚,1994
真相的视野,英格兰,1989
花园之星,英格兰,1986
金鱼之家,夏威夷,1992
月之舞第六号,大西洋,2008
死胡同,美国,1997
满眼悲伤的车子,美国,1997
超级英雄纪念品,美国,1985
举世无双,英格兰,2006
观光客带来的麻烦,泰国,1990
生命之爱,尼泊尔,1994
地狱里的艳阳天,格陵兰,2008
我的死期,美国,1998
上帝之光,印度,1993
莫内的小农场,苏格兰,1984
最后的血脉,苏格兰,1996 101
最后一搏,美国,1998
讨厌的阴影,不知名的某处,1995
选举之门,厄瓜多,1992
抱歉今天没有羊,坦尚尼亚,1995
废料拼凑的快乐家庭,肯亚,2001
坏掉的蓝色,加拿大,1994
竖起大拇指,印度,1994
灰姑娘的鞋,古巴,1999
街头艺术,尼泊尔,1997
天然的肖像艺廊,圣基茨岛,2008
平面艺术天才,圣基茨岛,2008
求囚首垢面,印度,1994
所有一切与一无所有,美国,1994
令人怀念的老英格兰。英格兰,1994
业力调频广播,尼泊尔,1997
飞吧 苏珊娜,厄瓜多,1994
无望之翼,美国,1994
卑微的王牌,美国,1994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福克兰群岛,1994
狗的晚餐,厄瓜多,1996
不完美品种,福克兰群岛,1992
有熊外带,加拿大,1994
蝴蝶与枪,墨西哥,1995
静止的双手,甘比亚,2008
黏着糖果的手指,甘比亚,2008
非洲时间,坦尚尼亚,1996
全世界建筑工联合起来,尼泊尔,1994
让人腿软的了望台,埃及,1988
棉花糖的笑容,墨西哥,1997
一失足成千古恨,马达加斯加,2000
守株待兔,坦尚尼亚,2001
逍遥骑士,印度,2006
不幸的孩子,尼泊尔,1995 166
送别,尼泊尔,1994
快乐的女歌手,尼泊尔,1995
欢迎光临秘鲁,秘鲁,2003
记得要刷牙喔,肯亚,2004
杀手级笑容,坦尚尼亚,1995
往脸上贴金,格陵兰,2008
完全不知所云的照片,肯亚,2005
感谢培根先生,肯亚,2001
石头人,甘比亚,2008
岁月的痕迹,格陵兰,2008
逐渐消逝的过往,格陵兰,2008 189
温斯顿.「札克」.尼斯贝,圣基茨岛,2008
稀有的人类,苏门答腊,1998
不问一定会后悔,加拿大,2008
化外之民,苏门答腊,1998
真实之物,甘比亚,2008
尾声,波札那,2010
致谢词
 

图书序言

前言

抓住我目光的一百样东西


  时至今日,拍照可说是简单到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只要按下快门,就能一展身手,将某个片刻永久保存下来。事实上,这可能太简单,甚至是太便宜了,几乎到不花一分一毫的地步,使得我们在进行大部分拍摄工作时不再认真地深思熟虑了。我们为了拍而拍,或许在我们第一次拿起相机时,就逐渐灌输了心理与道德上的怠惰。当代的摄影器材无疑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宽容度,它们为我们做出精确而必要的决定是如此之多,这让许多人从不费神去了解科技背后的原理为何。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些因素确实阻挠了那些希望能进一步投入并提昇自己所摄照片水准的人们。因为这必然是一件容易的事,拍出伟大照片几乎不可能难到哪去。

  但我可不是在讥讽随手拍(snaps)这件事,因为有时我们拿起相机,并不需要登峰造极,我们只是需要一个「抓拍」,好让一段私人时光得以留存──例如小孩的生日或一夜痛快。影像成果会在一个抽屉或硬碟中躺上好几年,直到我们为了怀旧的轻轻一笑而重拾既往。它的技术水准、构图、整体艺术性都无所谓,也永远无所谓。

  它只不过是一张随手拍,这没有关系。但如果我们正在试验的影像集合可以再努力一点--例如,稍微移动一下,好让冒着烟的蜡烛不会卡在小吉米的鼻子上,或避免那个跟你的狂欢毫无瓜葛的男人在影像角落中心怀不轨--然后,我们就有可能创造出更棒的影像,一张照片。恰到好处的曝光、取景得宜、锐利、平衡而构图优美,这很有可能将成为你餐具柜上的成员。这还是非常个人的,它不会让我或任何不了解那些特写对象的人感到兴奋,或者产生兴趣,但是在品质列表上,这绝对是一个进步,而且只要假以一点练习以及一点儿技巧,这并不难达成。

  不幸的是,接下来的一级需要在能力与动机上来个大跃进,而从一张单纯的照片(photograph)进入图像(picture)的领域是非常困难的。这是每一位认真的摄影师共通的目标,但不论有多么渴望,能成功的就是那么几个人。图片能让我一眼就爱上,就算它强调的是你喝醉了的伙伴们:它有能力向所有看到它的人传达某些独特而私密的东西,它是你审度某个片刻,并以个人创意做出回应的产物。图片是令人瞩目、强而有力且美丽的;它能从他人身上引发反应:它会让他们浮想联翩。而其中最重要也最困难的是,它必须是新的东西,前所未见的东西,每一个层面显然都难以达成。

  而当摄影师开始创作图像时,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将心思都放在器材与技巧上;以为有一天自己就会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地方;认为这就是以相机为工具的机械性过程;觉得跟学骑脚踏车没两样;以为读读书、参加座谈会就能提升自己的成功机率,或改善压根就已经搞砸的东西。恐怕以上皆非;创造伟大的图像需要用心,不是科学知识或那个镜头可以做什么,而是能因图像而有所感,学会看见它并在关键时刻用心决定「瞬间」,正如圣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在《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里所说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见。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所以,没有任何技巧性工具书能帮得了你,在你将手指头放在按键上时,那些建议必须被远远抛到脑后,只有你,独自一人,仅仅在时间长河中的那一个片刻,如果你能心有所感,那么图像或许会在那里。这非关灵性,也不是科学或经验之谈;它是艺术性的──我们之中某些人得以其伟大天赋而显化的所有学科的综合体。

  在这本书里,我不会让你觉得我能训练你找出图像而高你一等。我不会给你「教堂拍摄法」或「海景这样拍更漂亮」之类的文章。我也不会对广角镜头的特性或微光下的拍摄技巧大书特书一番。如果你觉得这种知识能对你有所帮助,那还是去别的地方找找吧,因为我的目标是让你能看见并感受的终极影像。

  要做到这一点,我的方法很简单:我从我自己的照片中挑出了一百张,都是在二十五年的游历期间所摄,而我会在随图附上的图说短文中说明我拍摄它的理由,在大部分的案例中,我都会坦白地谋杀结果。我不喜欢我自己的作品,我不觉得我是个好摄影师,这些照片中的某些更确实是不怎么样,但这并不是重点。我并不是要炫耀自己,假装自己是个万事通;我只是想开诚佈公地让大家知道,我有多想找出自己对完美图像的看法,想做些新的东西,希望最后或许能认为自己在追寻的道路上又靠近了一些。

  所以,某些影像之所以入选只是为了表达以上论点,在强调它们或我自己的不足处之余,希望也能让你觉得「我可以/我要试试看这个」或「还不错,但我可以做得更好」。某些图说有着传统摄影内容,其中一两则甚至提到了器材;某些纯然是评论,但其它的一开始可能让你觉得抽象,甚至是令人困惑而不搭调,尤其是那些类似旅游日志或甚至是科幻散文的东西。但我一直试着用这个方式让你进入我思考或拍摄该照片时的脑海里,让你得以看见我在当下可以做些什么,或感受一下是什么让我做出决定,导致这张图片的产生。

  至于叙事方式,我试着要在数个主题、拍摄主体或手法间编织出视觉上的关连性,而不是让哲学或任何地理学或编年表来引导图片的选择或其顺序。我试着要排除任何重复性,这相当不容易,因为某些概念往往十分重要,而某些格外重要的概念却没有明显位置可以容身,这也令人难以接受。这不是一本你得照顺序从头研读到尾的书,结尾处也没有对真理的顿悟可言;我个人认为,一次挑一篇看,同时参考图片与图说,会是最好的法门。

  我之所以选用这一套在旅行途中拍摄的影像来说明并讨论我的众多想法,是因为对大部分摄影师来说,出门旅行时就是会多拍些照片。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新东西的吸引力都是无法抵挡的,与日常生活相较之下,也更能激发出我们的创作欲。说来可悲,但要能不轻视熟悉的事物实在非常困难。例外则能纳入我们个人的热情,给予我们动力与热忱,激发我们的技巧与眼界。我的专长领域是野生动物摄影,但由于我在这里想要说明的许多论点非常基本,我不想将或许只能应用在此一领域中的概念单独挑出或深入说明,由于我们大都有能力外出旅行,我希望更大更宽广的主题范围能更具包容力。

  最后,我发现拍照是极度令人沮丧的一件事。我往往努力过了头,让自己完全无法享受这整个过程,使得痛苦远远胜过罕见又转瞬即逝的喜悦。这是因为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除了完美之外,什么都不够好,但因为我相信真正的完美事实上是无法达到的,所以你可能会纳闷我又何必费心努力。我自己也常常这样想!但是对我来说,重点在于进步的过程,让我的技巧在下一次变得更好一点;重点在于试着将我的影像往理想更推近一点,当然,一分一毫的自满都会迅速扼杀此一慾望,阻断失败的动力,而失败正是一直驱动着我的雄心壮志呢。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视觉艺术充满好奇的读者,我总是被那些能够捕捉到时代精神和个体情感的作品所吸引。这本书的题目《看见摄影的当下:国际得奖摄影师观点,那些抓住我目光的100件事》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它不仅仅是关于摄影,更像是一种对“看见”的探索,一种对“当下”的解读。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呈现一些我从未想过的角度和视角,通过国际得奖摄影师的眼睛,去理解他们是如何识别和记录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瞬间。我很好奇,在他们看来,究竟是什么样的“100件事”才配得上被永久地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品味的体现,也是一种对世界的深刻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不仅仅是“看”照片,而是能够真正地“看见”照片背后的故事、情感和时代印记。这绝对是一本能够拓展我视野,丰富我精神世界的书籍。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给所有热爱摄影、热爱生活的人准备的宝藏!我一直觉得,优秀的摄影作品总有一种能够直击人心的力量,它能让你停下脚步,思考,甚至感动。而这本书的标题就准确地传达了这种感觉——“抓住我目光的100件事”。这是一种多么有力的表达,意味着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技术精湛的照片,更是那些蕴含着独特视角、深刻情感和故事的瞬间。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书中学习到,这些国际顶尖的摄影师是如何在“当下”捕捉到那些如此具有感染力的画面。这不仅仅是关于构图、光影的技巧,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敏感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学会从平凡中发现不凡,用我的眼睛去“看见”那些被我忽略的美好。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在每次翻阅时都能有新收获的书。

评分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特别是如何去“看见”生活中的美。偶然间听朋友提起这本书,便立刻心生好奇。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看见”。它是一种对世界独特而深刻的解读,是一种情感与思想的表达。这本书的标题《看见摄影的当下:国际得奖摄影师观点,那些抓住我目光的100件事》,恰恰触及了我最感兴趣的点。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视角,让我学会如何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如何去理解摄影师们是如何通过他们的镜头去“看见”并表达“当下”的。我尤其好奇,在他们眼中,究竟是哪些“100件事”如此特别,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并被记录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看见”的生活哲学书,我非常期待从中获得启发,并将这种“看见”的能力运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好与意义。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一家独立书店的推荐榜上看到了这本书。当时我正漫无目的地浏览,目光被它略显神秘的书名所吸引:《看见摄影的当下:国际得奖摄影师观点,那些抓住我目光的100件事》。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空间,让我忍不住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当下”,怎样的“100件事”能够打动那些见惯了世间百态的摄影大师。我拿起它,翻了几页,虽然只是初步浏览,但那种被触动的,想要深入了解的冲动便油然而生。书中的排版设计非常考究,留白恰到好处,文字与图片之间有一种默契的呼应。我喜欢这种不急不躁的节奏,仿佛每一页都等待着我去细细品味。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摄影师是如何定义“当下”,他们又是如何从纷繁的世界中捕捉到那些最动人的瞬间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邀请,邀请我一同踏上一场视觉的探索之旅,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寻常事物中的不凡。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极具艺术感,运用了一种极简主义的风格,背景色是沉静的深邃蓝色,上面只印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字体选择也恰到好处,既不失现代感,又透露出一种沉淀的专业气息。当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被它厚实的纸张触感所吸引,翻开扉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扑鼻而来,仿佛能瞬间将我拉入一个充满故事与色彩的世界。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书本本身的质感,就足以让人产生强烈的拥有欲。想象一下,在午后阳光斑驳的书桌前,手中捧着这样一本精心制作的书,翻阅那些凝聚了摄影师心血的瞬间,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它的分量感也恰到好处,既不会过于笨重,又显得内容充实,让人期待其中蕴含的知识与灵感。包装上也看得出是用心了,坚固的硬壳保护,即使是长途运输也能完好无损。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件极具品味的家居装饰品,摆放在书架上,都能为整个空间增添一份艺术气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