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奥利弗‧哈特 Oliver Hart 代表作
合约理论、现代厂商理论、公司财务结构的擘画者
当代公司理论经典论着,不可或缺的商业知识!
诺贝尔委员会: 哈特对不完全合约的研究,揭示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某些经济学、政治科学和法律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他的研究为我们提供理论分析工具,用于研究诸如哪些公司应该合併、适当的债务和股权融资,以及哪些学校或监狱等机构,应该为私人或是公共所有较为适当的议题。 《公司、合约与财务结构》是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奥利弗‧哈特的代表作,阐述发展产权理论,提出「不完全合约」理论。他认为,合约双方很难完全清楚所有可能情况中的权利与义务,这会影响到权利和控制的配置。他认为,企业财务合约与结构安排只有在这种理论下才能最合理地分析,财务工具可视为产权安排的工具。这个理论与旧产权理论有非常重要的不同,也引发很大的争议。
哈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合约理论(contract theory)、公司理论(theory of the firm)、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以及法律与经济等。1980年代开始,哈特与果罗斯曼(S. Grossman)以及摩尔(J. Moore)的研究论文,对于当代公司理论基础的建立贡献卓着。哈特于1995年出版的这本《公司、合约与财务结构》更被赞誉为当代公司理论的经典论着。
在哈特出版这本论着的年代,诚如书中所说:经济学家对于市场交易的理论已有相当完善的论述,但是在机构方面的经济分析却还在初步发展阶段。他尝试透过「不完全合约」概念、代理人之间的控制权配置,以及诸如对「套牢问题」等的分析,说明公司的生态结构,并在这本着作的第二部,深入探讨公司财务结构的议题。
哈特这本着作无疑是这方面研究的经典之ㄧ,他补充传统经济理论架构对不完全合约以及协商过程有关控制权配置等的不足,滋润了经济学的分析内涵,也对公司财务、公司治理等等研究领域注入新的思维。它的理论可以帮助市场合作创造价值,对于社会的经济活动会有「可期待」的提升帮助,以合作的关系提高共同目标的价值,做大市场。「合约理论」提出了把生意当成真正合作的关系,而非竞争或比赛,能够共创双赢。
国内外学者、专家、媒体 盛情推荐 中兴大学财金系教授 纪志毅 专文推荐
台湾金融研训院董事长 洪茂蔚、台湾证交所董事长 施俊吉、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 胡胜正、中信金融管理学院校长 施光训、台北捷运公司董事长董瑞斌(按姓氏笔画排列)
虽然本书有一些数学式,不喜欢看到数学的读者,仍可从哈特的解释,了解他的想法……这些理论虽然看起来很抽象,其实与我们的生活切身相关,例如他以公司财务结构为例,亲自示范如何应用他的理论。──中兴大学财金系教授 纪志毅
任何对公司理论与哈特对该理论的目前及近来贡献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哈特的成就值得受到众人的喝采。──丹赛兹(Harold Demsetz),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
本书清楚分析「不完全合约」的意涵,是整合与财务结构理论的基石。──沃纳菲尔特(Birger Wernerfelt),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教授
任何对企业财务有兴趣的经济或财金博士班学生,一定要读。本书对如何从合约观点剖析公司财务结构有深入描绘……并从不完全合约的研究途径来丰厚公司理论内容……它完美地展现哈特对公司范畴与财务结构理论的贡献。──哈里斯(Milton Harris),《财务研究评论》
这本书是哈特的代表作,为公司的现代理论提供清楚的导论,更对基础问题提供极具说服力的回答,它所採取的形式是被现代人接受的公司产权理论。──史威伯(Jeffrey Zwiebel),《经济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