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之爱,一方面是见不得人,也不被了解的爱,与其说爱,不如说强迫被爱。
康德,除了学问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身分、名字等,都是谜团。
他自称拥有史上最强的智商,后来才知道他也是史上最强的说谎家。他将和他精神恋爱的女学生赐名歌德,然后在歌德离开他的时候服毒自尽。终其一生,歌德都沿着康德的生命路线,找寻他的身世。
康德的写作班有许多丑怪却特色鲜明的同学:和寡母从小在河边捡鸭蛋、相依为命,后来奋发成为中学教师,长得像拉长一百八十公分的面疙瘩;女记者胡涟,父亲原是报社副总编,后来因文章通匪被关进监牢,她远渡重洋嫁给高富帅的外国人,婚后纵横媒体界与古董界;患有僵直性嵴椎炎、有灵媒体质的五海,以及住在五海隔壁,帮人算命卜卦与赛棋的小脑男谢易……歌德老是遇上长相丑陋的男人,虽然丑男更接近真实与神圣,也更衬托出她的不美为美,但她很容易被美迷惑而喜欢美男,却并无任何美男爱上她。
这些人的命运因为康德的死亡,交织在一起,不管长的美或丑,都在爱的湿地里浮沉,对康德的话语、遗书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以哲学思维辩证恩爱与恩慈,是康德留给学生歌德和小都最后的作业,也要她们用一生去追求与体现。
生命是残缺的,但人自会寻求属于自己的圆满。周芬伶重新思考生死爱慾与道德解读,文笔细腻巧妙,人物栩栩如生,时而如诗,时而像优美的散文,美与丑对照,直视人性真实,探索生命课题。
本书特色 ★ 散文名家周芬伶最新长篇小说创作,书中反覆进行爱的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