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亿年的孤寂》不仅是外星球探索的入门,
也是地球与地球上生命的传记,
更是系外行星学如何成长的抑扬顿挫的一段故事。
「每次你们抬头看着那儿,」她会说,「那里的某个人可能也正回望你。」
五十年来,为了寻找外星生命,几代天文学家耗尽毕生研究之力,
将望远镜朝向系外星系,冀望找到更多类地行星,其上有类似于我们的智慧生命……
本书记录了科学家想要打破人类孤寂感的无尽追寻,以及永恆的探问 46亿年来,地球这颗充满生命的行星在寂静浩瀚的宇宙里,始终孤单存在。为了打破这种孤寂的局面,过去几十年来,天文学家成为行星猎人,寻找宇宙中的其他生命或文明,将望远镜朝向几百万年之遥的恆星,为了是要找到跟地球条件相似的类地行星。他们相信(或期待),在这些系外行星当中,一定至少有一颗行星如另一颗地球般确实存在,那么寻找到如同我们人类一般的智慧生命,便不再希望渺茫。
科学记者李.比灵斯,借由深度访谈寻找系外行星这领域第一线的天文学家,探索这股「系外行星热潮」。在这场探索旅程中,不仅描绘刻画了近五十年行星天文学的发展轮廓,也探究了这些穷尽一生寻找繁星间的生命,投资与报酬却不成比例的天文学家,他们执着追梦,以及失望和希望不断交替的动人故事。
1950年代,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台天文学家德雷克,首次发想将碟型天线指向两个像太阳的邻近恆星,想要聆听来自宇宙的侦测讯号;1990年代以来,号称行星猎捕团队的新一代天文学家,透过定期侦测,寻找类似地球在恆星适居区范围内的系外行星踪影。2006年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职的莎拉.西格尔,致力于开发系外行星探测卫星外,也持续在太空科学领域前进,致力于将人类送入太空。
经过五十年的空等,八十一岁的德雷克还是说:「现在这房间里可能就有来自其他星球的讯息通过,就从你我身上穿过去。如果我们拥有架设合宜的正确接收器,我们可以侦测到它们。我现在想到这还是会发抖。」
行星猎人代表天文学家马西,在数百、数千颗类地行星发现,媒体和人们都不再赋予关心时仍说:「只是侦测到这种行星,并不会颠覆天文物理学或行星科学。真正的要紧事是,……我们只是从恆星收集光子,就可以推论出行星的存在,以及它的尺寸、结构和未来。这真的太疯狂了。」
而莎拉.西格尔经历丧夫之痛后,她立下了一个心愿,不管是她的儿子或者未来的孙子,她一定要和他们一起,站在她小时候第一次看到繁星的天空而下定决心成为天文学家的华登湖畔漆黑夜空下,指向一个明亮的光点告诉他们,那颗恆星有一个像极地球的行星。「每次你们抬头看着那儿,」她会说,「那里的某个人可能也正回望你。」
三代科学家动人的故事,说明了人类想要打破彻底的孤寂,想和宇宙深处某个类似我们的智慧生命沟通的强烈渴望。
名人推荐 陈文屏(国立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教授)
刘宝杰(节目主持人)
推荐纪录 优美动人……我所读过最好的系外行星书籍,面对一趟如我们基因般悠久的探索历程,词句能达到同等气度者也十分少见。──《纽约时报书评》
在这本优雅的书中,比灵斯以充沛的能量和才华写出大哉问,甚至可能是终极之问:我们是孤处于宇宙,还是在某处有他种生命存在?──理查.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伊波拉浩劫:破天荒揭露世纪病毒爆发真相的第一本书》与《爬野树的人》作者
天体生物学这种对外星生命的研究,曾经只是个梦──如今却实现了。突然之间,在其他行星侦测生命不再那么奇特。李.比灵斯解释了这不可能的梦,究竟是怎么实现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年度选书」
在比灵斯广泛而扣人心弦的调查中,他退开了一步以拉开视野,而这大多归功于本领域巨擘们层次丰富的群像……这是一段非比寻常的科学探索故事。──《科学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
对于(此刻)孤立于宇宙中的意义,做了优美而详细丰富的研讨。──卡尔.齐默(Carl Zimmer),《病毒星球》(A Planet of Viruses)及《演化:一个观念的胜利》作者
对宇宙中智慧文明的缜密深思──不是只对我们的文明,而是对任一处任一地的所有文明。──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科幻小说作者
《五十亿年孤寂》阐明了那场一夜间近可发现上千行星的天文学探索冒险背后,有着什么样的人物性格。──提摩西.费瑞斯(Timothy Ferris),《银河系大定位》与《「自由」的科学》(the science of liberty)作者
本书尖锐地提醒一件事:人类可能还没找到前往恆星的方法,但人们──我们所知、所爱、所失去的人──就是我们的全史与整个宇宙。──《华盛顿邮报》
迷人……对本主题的杰出概述,把那些往往当成科幻看待的事物,拉回可为人理解的地面。──《克库斯书评杂志》(Kirkus Reviews)
对天文学最热门领域的最佳指南。──《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