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序 这是一套可以让你随身携带的系列丛书,叫做《酷》系列。
什么是《酷》系列啊?
就和字面上的意思一样,其中的知识让你变得很酷的书啊!
首先,拥有知识会显得比较酷。你看看电视上面的专家、学者,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是不是很酷呢?要是没有知识,是没有办法这么酷的。
可是有些专家、学者只是表面上酷,他们有的时候讲的内容是错误的,如果这个时候你能够指出他们错误的地方,并且知道正确的内容,那是不是就比他们还要酷了呢?
不过这个时候你身边的死党屁孩、亲朋好友可能不信你,或纯粹只是想吐槽,会说「听你在胡扯」之类的话,甚至马上拿出手机刷网路上的谣言给你看,这个时候你就稳稳的把手边或包里的《酷》系列拿出来,翻到某一页说:「其实真正的道理是这样的。」然后在心里面发出呵呵呵呵的笑声。
如果你以为这样就够酷了,那就太小看《酷》系列了,因为里面还有许多超容易上手的科学实验与自然观察活动。需要用到五颜六色的化学药品和奇形怪状的仪器吗?不,不需要。得准备烧杯、试管、酒精灯和显微镜之类看起来高档又高贵的仪器吗?不,也不用。在耍酷之前还得张罗这些物品和器材,那不就整个都逊掉了吗?你用到的大多是在厨房就可以找到的东西,像是烤肉剩下的竹签、洗碗用的清洁剂、刷洗流理台用的小苏打、空的可乐保特瓶(以及装满可乐的宝特瓶)之类的东西,就可以向马盖先一样变出魔术般花样,同时学到许多科学原理与知识。(不知道甚么是马盖先的请去问身边的大人,现在,马上!)
这些原理与知识,是我们周遭世界的运作的方式。不论你是否以科学为志业,以诺贝尔奖为目标,或是在学校中自然科学的成绩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真实样貌都是很重要的事,人类天生的好奇心也是要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现在就接着翻到下一页,一点一滴地吸收许多酷知识、进行许多酷实验吧!
《科学少年》编辑总监 庞中培
《酷实验》专文推荐 『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俯拾即是!但长久以来为了准备考试而『硬记』科学知识,早就使得『学科学』这档事,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都是数不尽的化学方程式,或一个个用来解题的物理定律与数学公式。倘若留在记忆中的科学学习,都是ㄧ个个有趣的手作实验,ㄧ个个深入浅出、没有界线的探索现象与思考历程,ㄧ个个科学家「惊呆了」的发现如何解决问题的小故事(也可能是大故事哦!),或许「学科学」这件事,就不再只是尘封在课本中的记忆而已,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找寻』、『思考』与『探索如何解决』的冒险!
我们在各式推广『科学探索』的场域中,所观察到人们在学习上的困顿,也是类似。不管是在学的孩子、或早已成年的『老』孩子们都是一样,只要习得的新知识,并非是自己所探索或体验,一步一履所推敲的,哪怕这个知识的原理有多简单,只要获得知识的途径越快,忘的越容易!反而是那些实际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我却永远记得。因为对这些问题产生好奇,进而尝试去理解它为何如此,给它不同条件时会产生什么后果,在这个当下,我就已经在进行属于自己的小小科学冒险了!此刻的『科学探索』是何等的宝贵与深具意义!
任何的冒险,都值得纪录与传述,成为后人理解先人的依据,这就是『故事』被『说』的意义与价值。换句话说,不知道背后的故事,而硬是要记住化学反应,是不是也很不自然?但任何一项的科学发现,它的背后一定都有一个冒险故事,不是吗?可惜今日我们在课堂中学习的场境,已经少有时间与空间,容许我们能好好的细尝『故事』,与科学家一同冒险,他们是如何发现『新』世界的!
『酷实验』最另人感动的地方就是,它不仅仅把一个个的科学小实验用能『吸引人』的方式,让您我都能看懂,并跟着它一起操作,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与科学家「惊呆了」的故事与历程,都能以最浅显易懂的图文方式,说『故事』给您听!这让无论是想融入课堂中的老师,或是想让孩子自学的家长,甚至是曾经对科学有浓厚兴趣,愿意重拾对科学的信心,并再次被好奇心注满能量的您我,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张俊彦(台师大科教中心主任)
《酷天文》专文推荐 人都说,每个人都保有一颗童心。不论是成人、青年、小朋友,只要激起了兴趣,「好奇」就成为「好玩」,知识的学习挡也挡不住啦!关键就在那能激起好奇的些许机缘──几句话、一堂课、一篇杂志报导、一本小书。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启发,可以开枝散叶、成就一生的喜好。
网路世代的今天,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资讯大潮滋灌着。怎样才能有系统的吸收比较完整的学问、激发更扎实的兴趣呢?答案一点也不意外,就在你身边──去读书吧!
所以嘛,作家的责任重大;而对作家而言,要将专业的知识写成一般民众,甚至是小朋友都能一读就懂的书稿,却是一项挺艰难的任务!本书的作者英国人麦尔坎‧克洛夫特堪称个中高手,他写过不少叫好又叫座的「酷」书,对推广教育不遗余力;这回他致力于一个永远新鲜、永远吸引人的题材──那奥妙的天上事物、那无尽的宇宙。
本书《酷天文》集结了五十个天文学里顶有趣的条目,只消浏览它们的标题,火箭、光速、天外陨石、外星生命……你是不是已经被吸引了?不止这些,书里还不时的教你做一些简易的小实验,不但帮助理解,也乐趣多多。
有了丰富又吸引人的好题材,以及浅白易读的流畅文字,对于现在的精明读者来说,仍只是达到基本要求而已。要达到挑起读者的高度兴趣,长篇大论是不宜的,所以五十个故事皆简要道来──就似一朵朵灿烂的火花绽放,一次次照亮了夜空的轮廓。然而,个别绽放的火花,美则美矣,毕竟不比整片夜空里的烟火秀那样的精彩、辉煌。亲爱的读者们,想要惊艳那精彩辉煌的烟火秀吗?只要你愿意,它仍然就在你身旁──再上层楼的进阶读物,你可以从天文发展的历史读起;天文史中的科学家的故事,读来保证让你爱不忍释!
愿你在这本书里发掘到你心的喜爱,智的启发!
◎赵丰(中研院地球科学所特聘研究员)
《酷自然》专文推荐 我常在科博馆走廊上观察观众行为,尤其是青少年,进馆的青少年常像放出笼的鸟儿,环绕着回廊奔跑,东摸摸、西弄弄,脸上充满着阳光般的笑容,我就想,这个笑容不是应该在学校里看到的吗?两千多年以前希腊创建了学习自然知识的学校,不就是希望在学生脸上看到这样的笑容吗?为什么今天的学生要到了博物馆才能展现这样的笑容呢?很简单,做为一个自然史的博物馆,科博馆的教学形式有趣,内容有用,就是「有趣」和「有用」这两个因素,让博物馆成为了青少年一来再来的原因。
《酷自然》一书就神似一个小型的博物馆,涵盖了自然史博物馆里主要的几个面向:动物、植物和地质,但是各个主题的知识量轻薄短小,换个跨页就换个主题,是碎片化学习的经典,可以是青少年广博轻松认识自然的开始,也可以是成年人统整知识多元学习的参考,让现代人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建立自己随手拈来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现代的科学教育讲究学习和实作齐头并进,才会让参与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个知识也才会一辈子跟着你!这本书中的「酷活动」就提供了轻松有趣、在家做的动手活动:在厨房建立火山、在户外设立堆肥、将海水变成饮用水、自己制作餵鸟器,以及如何诱捕昆虫等,简单精准的描述,看了就会让人想尝试,试了就会有收获,也就能逐渐培养动手做的习惯和技巧。
人和自然的关系,起自观察、继而研究、建立认知,终知珍惜,这是我们迈向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但是一开始的引发兴趣和基础知识并不可少,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轻松学习没有压力的起点,看过之后,再到真正的博物馆──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就会简单得多,有兴趣欣赏鸟语花香、日昇月恆的朋友们,欢迎加入探索自然的行列!
◎孙维新(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