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那些温暖而潮湿的 家立又出新书了。明明是值得开心的事情,我的担忧却又深了一层。
他是个不怕付出的人,生活极其简单,从来都是兴沖沖地,也不懂得隐藏什么。我们认识的年份并不久远,就这四、五年吧,从「七号咖啡」到「鱼木咖啡」,受他的照顾颇多,但他自己却从不以为意。
家立不是那种容易让人接受的人,他不社会化,个性耿直,对自己不喜爱的人事物往往直接表现出来,甚至显露其冲撞的特性。他向往美,但生性硬骨,写作必须的孤独感让他疏远人群,肉身的火热与这冷冽的疏离产生无法化解的纠结,让他的文字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不得其孔而入的折裂感。
一个坚硬无比的宅男教师,怀着与这世界硬碰硬的死志,每每读他的诗,讶叹之余担忧陡生。更多时候,我庆幸有文字作为出口,在他还没学会柔软以前,得以减缓一些现实层面的压迫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他是疼痛的,也是乐观的,文字中清晰可见伤害─自我修复循环往复的轨迹。〈折纸〉中,他写下:「所有虚线连成一条透明的河/让时间灌入」、「许多年前我打翻了一个玻璃杯/只剩一口的咖啡渗透桌上的情书/把关键的字眼弄得暧昧不清/满地碎片像沙滩上的砂/踩上去不会痛眼眶却多了几道伤痕」,「抽屉里的玻璃碎片仍是透明的/有时我会拿来当尺/大多时候压着一些纸/那些纸的表面/简单到无法写上任何言语」。
家立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他热爱学生,热爱他的工作,即便遭遇误解或不当对待,也从未听他抱怨什么。每次看到家立,我们都会聊很久。谈他最近的状态,创作的、生活的,我最关心的事当仁不让,就是他何时交到女友。因为一个太坚硬的宅男多少有点难沟通嘛!我对他说,你赶紧交个女友,交了就知道了!
「我的秘密只有一把透明的伞/曾经撑开并用力收起」。」〈如果能代替一座山哭泣〉里的家立是深情且羞涩的,多年前情窦初开的他是甚么样子?应该比多年后我认识的他更为坚硬,无孔可入的挫败感也更为深重吧?
身为姐姐,我希望他身边出现活生生的女孩,而不是电玩世界里的美少女、屠格涅夫《初恋》中那些蓦然回首总是梦的对象。不然温情减退之后的他就成为这个样子:「桌上日记的某一页/刚好被淹了过去/从放下到举起约莫是一辈子/我提着妳的头/到水槽沖洗/锈在唇边的污垢/用银色的毛刷/用力再用力」(〈把长矛举起〉)。
因为长期对自我以及他人的疏离,家立难掩偶尔袭来的,对人的不信任感,因为刚烈所以缺乏沟通的技巧,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难免备感压迫。「行人道上的瓷砖互相排挤/留下清楚的鸿沟不让彼此碰头/我们却牢牢黏着讨厌的人/越是讨厌黏得越紧」(〈排挤〉)。
日子总在最潮湿的地方起雾,越是犹疑,想要却不敢要的温暖越是诱人。〈留一盏灯给妈妈〉与母亲有关。他爱母亲,却不知如何讨好她,不愿让家人有压力、有负担的过于包覆导致了他的刚强,到最后却失去了亲人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我要做个听话的孩子/别瞒着妈妈不睡觉等她回家/照几张萤火虫传到她的LINE/让她的心随时都被点亮/随时都知道我的心/永远在睡觉前替她暖被等她回家」,渴望爱的家立,这首诗到底是写给母亲还是写给未来孩子的小妈吗?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
到底什么是可以信任的呢?流水时光中太多的质变,并不是眼泪与吶喊可以作结,同样的,坚硬更不能。
我的阅读渐往后,这份忧心慢慢安放了下来。文字的多种面向让我看到不同于诗的另一种可能,我想到某部电影里所看到的,菊花在茶杯中因热水而重新获得生命的样子。我认识的家立,坚硬只是武装自己的一个面向,他于己执着:「为了思慕而生,一点也不觉得羞赧。许愿池已被呓语和梦填满,但流溢而出的不是甘泉,而是橙红的夕暮。我赤着双脚涉入其中,灼热感自脚踝慢慢攀爬而上,到了膝盖化成了伤,阻挠我继续走下去。是的,还没走到半途就必须中止,我因此逃进了诗和想像中,但愿它们能替我多说些什么。」
「背负起世界的黄昏/我仍不懂往妳甜美的唇走去/最后一般列车要发动了/妳的座位在离我最远的窗边」(〈我无法紧握妳空虚的手〉)
我的家立弟弟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外表刚强、内心柔软的独特品种。读到他这本诗集的女孩,我想说:如果妳爱他,请让他知道吧!我相信,他会回报爱以这世上最温暖、最美好的善待。
诗人 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