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技法入门300例:山水云树

国画技法入门300例:山水云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画
  • 技法
  • 山水画
  • 云树画法
  • 绘画入门
  • 绘画技巧
  • 艺术
  • 绘画
  • 中国画
  • 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画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专题案例的形式,从广大中老年国画爱好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系统讲解了绘制国画写意山水云树的工具材料、基本概念、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写意山水云树的创作方法。
  
  全书内容丰富,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写意画的基础知识,包括常用工具和保存常识、笔法、墨法和色法。第二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山石的绘制技法,包括山石的基础画法、常见山石的组合和常见山体的画法。第三部分详细地介绍了树的绘制技法,包括树干的画法、树枝的画法、树叶的画法、常见树的画法和树的组合画法。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云和水的画法。第五部分详细介绍了点景的画法,包括了房屋的画法、桥的画法、船的画法和人物的画法。第六部分介绍了山水画的不同画幅形式,包括了折扇、圆扇、条幅和斗方。本书对于正准备提高国画写意绘画修养和技法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教材和临摹范本。
  
  本书适合美术爱好者自学使用,也适合作为美术培训机构的培训教材。
好的,这是一份图书简介,符合您的要求: --- 《西画大师的秘密:油画光影与色彩解析》 引言:重塑你的视觉感知 自文艺复兴以来,油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以其深邃的质感、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对光影的精妙捕捉而著称。然而,许多初学者在面对复杂的油画媒介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在理解光线如何塑造形体、色彩如何在画布上产生共鸣方面,缺乏系统而直观的指导。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技法堆砌手册,而是旨在深入剖析西方绘画史上那些伟大艺术家的核心秘密——他们如何观察世界,如何调配颜料,以及如何运用光影来赋予画面生命力。 本书的宗旨是打破传统教程中枯燥的理论说教,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案例拆解和实践指导,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油画认知体系。我们将聚焦于油画创作中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光影的运用和色彩的逻辑。 第一部分:光影的雕塑——形体与空间感的建立 光影是油画的灵魂,它决定了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以及情绪的表达。本部分将引导读者从“看见”到“画出”的转变。 第一章:自然之光的解析与捕捉 我们首先要理解光源的本质。自然光并非均匀的照射,它带有方向性、强度和色温。本章详细讲解了侧光、顶光、逆光等不同光照条件下物体的受光面、亮部、明暗交界线、灰面、反光和投影的界限与过渡。我们将通过对伦勃朗光(Rembrandt Lighting)和蝴蝶光(Butterfly Lighting)等经典布光模式的分析,揭示光影是如何在二维平面上“雕刻”出三维形体的。 案例分析:卡拉瓦乔的“暗色戏剧” 我们将深入研究巴洛克大师卡拉瓦乔的作品。他的作品以强烈的明暗对比(Chiaroscuro)著称,光线仿佛被精确地投射在舞台中央,其他部分则隐没在深邃的黑暗中。通过临摹分析,读者将学习如何运用深色底子和高光点,精确控制画面的戏剧张力,从而营造出令人屏息的视觉冲击力。 第二章:塑造体积的阶梯——明暗五调子的系统训练 “明暗五调子”是西方学院派绘画的基石。本章将摒弃模糊的描述,提供精确的调色指南。我们将教授读者如何将一个物体表面的光影变化,分解为五个清晰的层次:高光、亮部、中间调、暗部和投影。 实践环节:从几何体到静物 训练从最基础的几何体开始——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通过对这些标准形体的刻画,读者能掌握渐变过渡的技巧,理解不同材质(如金属、玻璃、布料)对光线反射的差异性处理。随后,我们将挑战复杂静物组合,学习如何处理物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投下的环境色反光。 第三部分:色彩的交响——从色彩理论到情绪表达 油画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无与伦比的色彩表现力。色彩不仅是表面的装饰,更是画家表达情感、构建氛围的语言。 第三章:颜料的化学与物理——调色台上的科学 在动手之前,必须理解颜料的“脾气”。本章系统介绍了油画颜料的种类、媒介剂(松节油、调和油、亚麻仁油等)的作用及其对干燥速度和光泽度的影响。我们将详细解析色轮的构成,区分“纯色”、“色相”、“明度”和“纯度”(或称饱和度)。 核心技法:色彩的混合法则 本书拒绝简单的“红加黄等于橙”,而是深入探讨“减法混色”的科学原理。如何通过控制不同颜料的比例,精确地调出特定灰度或环境色?我们将教授“色彩三原色的精细控制”,以及如何有意识地“污染”纯色,以达到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 第四章:环境色与固有色的平衡艺术 初学者最大的困扰在于:画面看起来“脏”或“漂浮”。这通常是因为他们没有处理好“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关系。 固有色(Local Color): 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在标准光源下观察到的颜色。 环境色(Ambient Color): 物体受到周围环境反射光影响而呈现出的颜色。例如,一块白布放在蓝色的墙边,其阴影部分会反射出蓝光。 本章将通过对印象派大师莫奈和后印象派塞尚作品的对比分析,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和捕捉环境色。理解了环境色,画面便有了深度和空间感,物体不再是孤立地存在于画布上。 第五章:色彩的氛围营造——冷暖对比与互补色的运用 色彩的对比是创造视觉张力的最直接手段。本章着重讲解冷暖色的对比运用——暖色(如红、黄)有前进感,冷色(如蓝、紫)有后退感。通过精确控制画面的冷暖分布,可以有效引导观众的视线,烘托主题。 高阶技巧:色彩的“统一性” 一个优秀的油画作品,即使使用了多种颜色,看起来依然和谐。这是因为画家在整个画面中都注入了一种“基调色”(Dominant Color)。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设定一个主导色调(如“蓝绿色调”或“暖棕色调”),并有意识地在亮部、暗部和中间调中重复使用这个色调的变体,从而实现画面的视觉统一。 结论:从模仿到创造 掌握了光影的结构和色彩的逻辑,你就拥有了油画创作的“语法”。本书最后的章节将鼓励读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再是机械地复制对象,而是学会用光影和色彩来解读和诠释你眼前的世界,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画的基础知识 6
初学国画必备的工具和使用常识 7
笔 7
笔的保存 8
墨 8
墨锭的保存 8
墨汁的保存 8
纸 9
纸的保存 9
砚 9
砚的使用 10
调色盘 10
笔洗 10
纸镇 11
笔架 11
颜料 11
颜料的保存 11
笔墨常识 12
笔法 12
中锋运笔 12
侧锋运笔 12
藏锋运笔 12
露锋运笔 12
顺锋运笔 13
逆锋运笔 13
回锋运笔 13
墨法 13
墨法技巧 14
破墨法 14
积墨法 14
泼墨法 14
宿墨法 15
色法 15

第二章  山石的画法 16
山石的基础画法 17
常见山石的组合 18
大石间小石 18
小石间大石 19
山石的皴法 21
斧噼皴 21
荷叶皴 23
米点皴 25
披麻皴 27
雨点皴 29
云头皴 31
折带皴 33
钉头皴 34
乱柴皴 37
常见山体的画法 39
高坡 39
平坡 41
山峰 43
山路 45
山峦 48
山脉 49
山田 51
石间坡 52

第三章  树的画法 54
树干的画法 55
单勾法 55
勾皴法 56
树枝的画法 57
鹿角枝 57
蟹爪枝 58
藤蔓枝 59
树叶的画法 60
点叶法 60
夹叶法 67
常见树的画法 74
松树 74
柏树 76
柳树 78
梧桐树 80
树的组合画法 81
两棵 81
三棵 82
近景 83
中景 84
远景 85
杂树 86
丛树 87

第四章  云与水的画法 88
云的画法 89
勾云法 89
染云法 91
水的画法 93
湖水法 93
瀑布法 95
泉水法 97
海水法 99
江水法 100

第五章  点景的画法 102
房屋的画法 103
草屋 103
篱笆 104
阁楼 106
瓦房 107
白塔 109
桥的画法 110
木桥 110
石桥 111
船的画法 112
帆船 112
渔船 113
人物的画法 114
高士 114
顽童 116
仕女 118
老农 120
论道 122
对弈 124

第六章  山水画的不同画幅形式 126
折扇 127
圆扇 131
条幅 137
斗方 143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国画那种写意的美感,总觉得它能够表达出一种含蓄而深远的意境。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并非易事。这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国画技法入门300例:山水云树》这本书,我必须说,它彻底改变了我对国画入门的看法。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独特,它并没有一开始就讲复杂的构图和意境,而是从最基础的笔墨技巧入手,将山水、云、树这三个核心元素拆解成三百个细致的范例。每一个范例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并且附有详细的文字解说,清晰地指导读者如何运用不同的笔法、墨法来表现各种形态。例如,在描绘山体时,书里会详细介绍如何运用皴法来表现岩石的质感和纹理,从披麻皴到斧劈皴,每一个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同样,对于云的描绘,它会从最简单的留白技巧,到运用墨色的晕染来表现云的厚重感和层次感,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对于树木的描绘,它更是细致入微,从树干的勾勒,到树叶的渲染,再到不同季节树木的形态变化,都一一呈现。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让初学者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国画的精髓。

评分

作为一名美术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水墨画情有独钟,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资源,一直停留在欣赏的阶段。《国画技法入门300例:山水云树》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300例”的命名,这预示着内容会非常丰富且具有实践性。拿到书后,我惊喜地发现,它确实做到了。书中将国画中最常见的山水、云、树这三个要素,以极其细致的方式拆解,提供了三百个不同侧重点的绘画范例。每一个范例都不是简单的图示,而是包含有清晰的步骤说明、用笔的要点,以及墨色的运用技巧。例如,在描绘山时,它会从勾勒山体轮廓的线条入手,然后逐步讲解如何运用不同的皴法来表现山石的纹理和质感,比如如何在同一块石头上体现不同的受光面和阴影。在描绘云时,它会介绍如何通过留白、侧锋用笔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云朵的飘逸和体积感。对于树木的描绘,更是包含了各种常见树种的画法,以及如何表现它们的生长姿态和季节特征。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快速掌握国画山水画中的基本技法,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评分

我一直有想学画画的念头,但总是觉得无从下手。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国画的书,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内容比较零散,不够系统。看到《国画技法入门300例:山水云树》这本书的时候,我眼前一亮。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300例”这个点,我当时就想,这么多例子,肯定能让我学到不少东西。拿到书后,果然名不虚传。书里的例子非常丰富,从最基础的山体结构,到各种形态的云,再到不同季节的树木,几乎涵盖了山水画中常见的一些元素。而且,每个例子都配有详细的步骤图,跟着一步一步学,感觉一点都不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是教你画出个大概,还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比如如何用笔来表现树叶的疏密,如何用墨色来区分远近的景物,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书中的讲解也很生动,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我尤其喜欢它关于“树”的部分,各种树的画法都有介绍,什么松树、柳树、杂树,还有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形态,都讲得很透彻,感觉学完之后,我的画里就能有更多变化了。对我这样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系统性指导和丰富的实例,真的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一直对国画的山水意境非常着迷,总觉得它有一种能让人心境平和的力量。但是,真正拿起画笔去尝试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奥妙远比我想象的要深。无意中翻到《国画技法入门300例:山水云树》这本书,我立刻就被它的内容吸引住了。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300例”模式,它不像一些理论性的书籍那样空泛,而是将画好山水云树所需要的各种技法,拆解成三百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范例。我特别喜欢它在“云”的描绘部分。在学习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画云很抽象,不知道该如何落笔。但书里通过很多小例子,比如如何画出随风飘动的流云,如何表现厚重积云的层次,甚至是同一片云在不同光照下的变化,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它不仅告诉你“怎么画”,还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画”,让你能够理解背后的原理。同样,在画“树”的部分,从树干的刚劲到树叶的灵动,再到不同种类树木的形态差异,书中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示范。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系统地引导初学者,通过大量的小练习,逐步建立起扎实的国画基本功,并且能够培养出观察物象、提炼意象的能力。

评分

第一次接触国画,就是被这本《国画技法入门300例:山水云树》吸引的。说实话,我一直对水墨画情有独钟,总觉得它有一种宁静致远的东方美,但又觉得遥不可及,像是大师们的专利。直到在书店翻到这本书,才觉得入门没有那么难。这本书的优点是它真的很“实操”,不像有些书讲得天花乱坠,看得人云里雾里。它把山水云树拆解成很多个小小的技法点,每个点都有清晰的图例和文字说明。比如画山,从勾勒轮廓、皴法的使用,到墨色的浓淡变化,都讲得非常细致。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页讲如何画出山体的层次感,用到了“破墨法”和“积墨法”,配合着老师傅的讲解,我真的能体会到墨色在纸上晕染开的那种韵味。书里还有很多关于云的画法,从飘渺的流云到厚重的积云,姿态万千,感觉看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面对面教学一样,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可见,而且给出了大量的范例,我平时在家练习,遇到瓶颈的时候翻翻这本书,总能找到新的灵感和解决办法。它不是那种教你“速成”的书,而是真正让你把基础打牢,慢慢去体会水墨的魅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