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画基础技法全书︰头手素描入门

肖像画基础技法全书︰头手素描入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ndrew Loomis
图书标签:
  • 素描
  • 肖像
  • 绘画
  • 艺术
  • 技法
  • 入门
  • 头手
  • 绘画基础
  • 绘画技巧
  • 艺术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世纪重量级画家暨美术教育家,素描教学经典
唯一完整中文全译本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 黄进龙教授 推荐

素描就是观看与分析的艺术
肖像素描主要是关于正确分析一个物体的比例、透视、明暗、调子及阴影。
借由这样的分析,将所有个人特质带入画中。
做对了这件事,画像的灵魂与性格就能够栩栩展现。
----------------------------------------------------------------------------------

想要画的某种表情出不来?
眼睛看起来怪怪的?嘴巴像奸笑而不是微笑?
不断修改额头线条,却没发现是下巴比例不对?
觉得眼睛过小,殊不知是两颊宽度有问题?

肖像素描的第一步,是建构出正确的头型。
本书分「男人的头部」、「女人的头部」、「婴幼儿的头部」、「男孩与女孩的头部」、「手部」五大部分。
作者安德鲁‧路米斯以球型结合平面的画法,解说头部结构、比例、线条、调子、透视等知识,其概念与技巧广为学校和专业艺术家所採用。

本书特色︰
——结合球型与平面的基本构造,概念化头部素描
——透过解剖学认识头骨构成与五官定位
——抓出头部的基准线,依比例构图
——变化不同比例间距,创造不同脸型
——了解脸部肌肉结构,变化不同表情
——专章说明手部素描的技巧原则

各界好评
★路米斯的作品对我的人生和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母亲也是一名画家,她经历了路米斯的全盛时期,是她将他的作品带到我面前。路米斯对人体的素描教学是我的绘画入门导师,深深启发我,让我的创作看起来更真实。我所有的绘画技巧和我所画的超级英雄们,都要归功于路米斯。
路米斯简单的素描指引,对于了解绘画生活是很好的基础,可以引领一个人往各种方向发展。
——美国漫画界大师级画家Alex Ross

★对于肖像素描无与伦比的学习资源。
——知名网站Boing Boing

★任何充满理想抱负的艺术家,都会视本书为绘画指引的圣经。
——《中西书评》Midwest Book Review

★本书的内容与价值出类拔萃,书中的素描技法非常引人入胜。
——知名部落格Lines and Colors
现代室内设计趋势与实践:从概念到落地的全景指南 本书聚焦于当代室内设计领域的前沿动态、核心理论与实操技术,旨在为设计师、建筑师以及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一份全面、深入的实战参考手册。 第一部分:设计哲学的重塑与时代精神的捕捉 第一章:后疫情时代的居住空间演变 本章深入剖析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对居住空间设计理念带来的根本性冲击。探讨“健康与福祉”如何从一个附加选项转变为设计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将分析生物亲和性设计(Biophilic Design)在都市住宅中的具体应用,讨论自然光线、通风系统优化以及室内空气质量(IAQ)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研究多功能空间(如在家办公区、灵活客厅)的设计策略,及其如何适应家庭成员角色的动态变化。 1.1 弹性空间布局: 探讨模块化家具系统、可移动隔断技术在实现空间高效利用中的作用。 1.2 健康材料选择: 介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Low-VOC)涂料、抗菌饰面以及可持续认证材料(如FSC认证木材)的应用标准与性能评估。 第二章:可持续性与循环经济在室内设计中的集成 本书将可持续性不再视为一种趋势,而是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石。本章详细阐述如何将循环设计原则(Circular Design Principles)融入项目早期决策阶段。重点分析生命周期评估(LCA)在材料采购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设计易于拆卸、升级和再利用的室内元素。 2.1 废弃物最小化策略: 探讨“零废弃”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如何利用设计图纸的精确性来减少现场边角料产生。 2.2 升级改造(Upcycling)的艺术: 介绍将现有建筑构件或旧家具进行高价值再造的设计案例与技术指导。 第二部分:设计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与前沿技术应用 第三章:BIM在室内设计全生命周期中的深度应用 本章超越了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仅用于绘图的初级阶段,侧重于其在设计决策支持中的强大功能。探讨如何利用BIM平台进行能源模拟、日光分析、声学性能预估以及成本动态控制。 3.1 参数化设计与生成式设计: 介绍Grasshopper等工具如何辅助设计师快速探索复杂的几何形态和空间序列,并确保设计符合结构和规范限制。 3.2 施工文档的自动化与质量控制: 详细说明如何通过模型驱动的方式,生成高度准确的深化设计图纸和物料清单(BoQ),有效减少现场变更。 第四章:沉浸式体验设计: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融合 随着技术的成熟,沉浸式技术正改变着客户体验和设计协作的方式。本章聚焦于如何将VR/AR技术无缝植入传统设计流程。 4.1 实时渲染与客户反馈回路: 介绍基于云端的实时光照渲染引擎(如Unreal Engine/Enscape),及其在加快设计确认过程中的作用。 4.2 AR辅助的现场校准: 探讨设计师如何利用AR技术在施工现场精确叠加设计模型,进行管线排布核对或饰面定位,以提升安装精度。 第三部分:材料科学与工艺的精深化研究 第五章:高级饰面材料的性能解析与创新应用 本部分对当前室内设计中最具影响力的几类材料进行深入的化学、物理性能分析,并展示其在高端项目中的应用案例。 5.1 智能表面技术: 探讨自修复涂层、光致变色玻璃和热敏材料在提升空间动态性和功能性上的潜力。 5.2 复合材料的结构创新: 重点分析高性能陶瓷板材、超薄天然石材背衬技术,及其在异形曲面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第六章:照明设计:超越功能性的氛围塑造大师 本章将照明设计提升到与空间规划同等重要的地位。详细解析人本照明(Human-Centric Lighting, HCL)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通过动态调光和色温变化来调节使用者的生理节律和情绪状态。 6.1 无影照明与精细化布光: 针对博物馆、高端零售空间等对光影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所,介绍点光源、线光源的隐藏式集成技术。 6.2 智能控制系统的集成与编程逻辑: 探讨DALI、KNX等主流协议下,如何建立复杂的多场景、多层级照明控制系统,并确保用户界面的直观性。 第四部分:特定空间的功能性设计策略 第七章:高端商业零售空间的情景叙事设计 商业空间的设计目标在于最大化顾客停留时间和购买意愿。本章侧重于如何通过空间动线规划、视觉焦点设置和品牌元素植入,构建引人入胜的消费体验叙事。 7.1 动线心理学: 分析“路径偏好”和“阻力点”理论在零售布局中的应用,以优化货品陈列的可达性。 7.2 试穿与体验区域的升级: 探讨如何利用镜面技术、局部光影和声景设计,提升顾客在体验环节的舒适度和私密性。 第八章:前沿办公环境的人机工程学与协作空间再定义 面对混合办公模式的常态化,办公环境的设计必须重新平衡个人专注与团队协作的需求。 8.1 专注舱与降噪技术: 详细介绍吸声材料的声学性能指标(NRC值)及其在开放式办公区域的科学部署,并分析独立工作站的设计标准。 8.2 跨文化协作空间的设计考量: 针对全球化企业,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隐私、等级和非语言交流空间的需求差异,并提供适宜的布局方案。 第五部分:项目管理与跨学科协作的艺术 第九章:高效的设计项目管理与合同规范 本书的最后部分转向实务操作层面,强调设计成果的落地执行力。本章提供一套结构化的项目管理框架,适用于复杂的室内设计项目。 9.1 规范遵循与风险规避: 梳理国内外主要室内设计规范(如防火分区、无障碍设计标准),并阐述如何在设计阶段识别和量化潜在的合规风险。 9.2 供应商关系管理(SRM): 探讨建立透明、高效的材料和施工分包商筛选、评估及绩效考核体系的方法论。 总结: 本书内容体系严谨,逻辑清晰,不仅涵盖了从美学表达、技术应用到项目管理的完整链条,更以前瞻性的视角探讨了室内设计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它致力于成为连接理论深度与实操广度的桥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安德鲁‧路米斯Andrew Loomis
安德鲁‧路米斯 Andrew Loomis(1892–1959),美国实力派插画大师,同时也是知名美术教育家。擅长深入浅出剖析透视、光影与结构,是素描教学的经典代表。
一八九二年出生于纽约州雪城(Syracuse),成长于俄亥俄州曾斯维尔(Zanesville)。一九一一年就读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师从艺用解剖学与绘画权威乔治‧伯里曼(George Bridgman)教授以及法兰克‧杜孟德(Frank DuMond)。一九三○年代起,路米斯在芝加哥展开他的绘画教学之路,并在芝加哥美国艺术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授课。 
路米斯的作品享誉广告界与媒体界;一系列素描教学着述更是深受读者喜爱,影响近三分之二个世纪的习画者。美国漫画大师亚力克斯‧罗斯(Alex Ross)赞誉:「我所有的绘画技法和我画的超级英雄们,都应该归功于路米斯的天才作品。」
作品包括︰Fun with a Pencil (1939)、Figure Drawing for All It's Worth (1943)、Creative Illustration (1947)、Successful Drawing (1951)、Drawing the Head and Hands (1956)、The Eye of the Painter (1961)。


译者简介

杨惠菁
自由文字工作者。喜爱阅读、艺术、美食和旅行。曾为多家旅游杂志与媒体撰写报导及游记,也担任过政府文件中译工作,译着包括:《让他为妳戴上Tiffany》、《爱德华的礼物》、《有时候很想要问为什么》、《天使来信》等书。

图书目录

给读者的话
第一部    男人的头部
图示1 基本的头型
图示2 球体上的重要交点
图示3 头脸的方向与角度
图示4 依比例构图
图示5 头骨略图
图示6 头部的骨骼结构
图示7 以颈椎为支点的头部动作
图示8 由部分组合成整体
脸部的平面构造
图示9 基本与次要的面
图示10 各种倾斜角度
图示11 透视
图示12 利用不同间距画出不同脸型
图示13 总是以中线为基准
图示14 画出任何你想要的脸型
图示15 脸型是球体与平面的变化
图示16 辨识脸部特征
韵律感
图示17 具有韵律感的线条
标准头型
图示18 男性头部的比例
图示19 依单位绘制
头部和脸部的肌肉
图示20 头部解剖
图示21 肌肉如何动作
图示22 从不同角度观察肌肉线条
为什么肖像素描需要认识解剖学?
图示23 嘴部构造
图示24 眼部构造
图示25 脣部动作
图示26 鼻子与耳朵
图示27 各种笑的表情
图示28 其他各种表情
图示29 由表情塑造人物
图示30 脸部痕迹分析
图示31 不同年纪的脸
调子(明暗)
图示32 面的构成
图示33 结合平面、构图与解剖学
图示34 以不同平面来呈现明暗
图示35 每个头都是独一无二的
图示36 不同人物类型
图示37 微笑的男人
图示38 老男人
图示39 人物塑造

第二部    女人的头部
图示40 建构女人的头
图示41 基本构造
图示42 骨头和肌肉线条较不明显
图示43 魅力来自基本画工
图示44 块状效应也可用于女性头部
图示45 女人的头部一
图示46 女人的头部二
图示47 素描一
图示48 素描二
图示49 老祖母的脸
图示50 老化的特征

第三部    婴幼儿的头部
图示51 头部比例︰一岁
图示52 头部比例︰二至三岁
图示53 婴幼儿的头部构图
图示54 婴幼儿素描
图示55 各种婴幼儿头脸一
图示56 各种婴幼儿头脸二
图示57 各种婴幼儿头脸三
图示58 脸部四等分︰三至四岁

第四部    男孩与女孩的头部
小孩
图示59 头部比例︰小男孩
图示60 头部比例︰小女孩
图示61 小男孩的头部构图
图示62 小女孩的头部构图
图示63 各种小男孩的头脸一
图示64 各种小女孩的头脸一
图示65 各种小男孩的头脸二
图示66 各种小女孩的头脸二
学童
图示67 头部比例︰男学生
图示68 头部比例︰女学生
图示69 脸部四等分︰男学生
图示70 脸部四等分︰女学生
图示71 男学生素描
图示72 女学生素描
青少年
图示73 头部比例︰少男
图示74 头部比例︰少女
图示75 各种少男的头脸
图示76 各种少女的头脸

第五部    手部
图示77 手部解剖
图示78 以块状方式呈现手部
图示79 手的比例
图示80 手的构图
图示81 手心手背
图示82 手部的前缩透视法
图示83 手的动作
图示84 手指关节
图示85 画自己的手
图示86 女人的手
图示87 手指的型态
图示88 更多手部动作的描绘
图示89 婴幼儿的手一
图示90 婴幼儿的手二
图示91 孩童的手
图示92 少男少女的手
图示93 年长者的手

结语

图书序言

专文推荐
美国二十世纪重要的素描教学 / 黄进龙


在绘画的领域中,人物画题材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学习绘画的学生总要花很多时间来研究人物的造型,而其中头部及手部最为关键,把头部、五官以及手部的造型处理好了,那人物画的造型比例大概就没什么问题了。
对有基础的绘画者来说,画正面或侧面的头像不难,但对于其他的角度,如仰视、俯视,或者倒过来看的角度,如人物躺着的时候,从其头部方向来观察,这倒过来的角度很难画,容易画成不正确的比例,甚至变形,因为这视角的对象缺少对称的比较元素,打乱了画者心中原有对头部正面或侧面的上下左右比例原则的认知与理解,单纯想要用直觉的方式,准确画出头部造型线条的长短比例及弧度,非常困难,这需要对头部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应付一些不常见的视角造型。
二十世纪重要的美国插画家及美术教育家安德鲁.路米斯(Andrew Loomis, 1892-1959),他的商业插画作品在广告及杂志中非常突出,曾经出版过好几本着作,如:《创意插画》(Creative Illustration)、《人物素描》(Figure Drawing)、《头和手的素描》(Drawing the Head and Hands)、《铅笔的趣味》(Fun with A Pencil)、《成功的素描》(Successful Drawing)、《喜欢画素描》(I'd Love to Draw)等等,是美国二十世纪重要的素描教学系列出版,其着作至今依然影响很多画家,而《头和手的素描》是其经典之作,很高兴商周出版将翻译出版这本书,对台湾喜好绘画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想用铅笔素描的方式来呈现一个头像,对头部的结构要有所认知,且线条也是一个关键。路米斯强调轮廓线要在「圆」跟「方」之间运作,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头部的结构性,「韵律是感觉的东西;而非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它通常是一种形式的展现更胜于形式的细节」,他有很多观念跟想法可以让学习绘画者画出正确的轮廓之外,也引领读者如何灵活地表现出对象的精神与状态。此外,作者对头部及手部均做各种角度的示范与分析,很全面性,图示效果很好,可以轻松学习。
本书的内容对基础绘画的爱好者及专业的人士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特此推荐!

本文作者为国立台湾师大特聘教授,前台湾师大艺术学院院长

图书试读

给读者的话 
 
不论男人、女人、小孩都有一张独特且可资辨识的脸庞。如果每张脸都长得一样,就像贴在番茄上的标签,这个世界将会一团乱。我们可以把生命想成是一连串的经验累积,以及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试想,如果店老板和银行老板看起来一模一样,或者坐在你对面的人可能是李太太、陈太太或张太太,你根本难以分辨谁是谁。倘若报刊杂志或电视上出现的人物,就像照着一对男女的模子刻出来的,那会有多么无趣!就算你的脸蛋无法为你加分,甚至远远不及俊俏或美丽,但我们要感谢老天爷确实给了每个人一张独一无二的脸,不论美丑,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长相。
 
对任何人来说,尤其稍具绘画天赋的人,认识每张脸的独特性是充满乐趣的事。而一旦我们开始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这样的辨识会变得更加引人入胜。一张脸不只代表一个人,更可揭露表象下的许多细微之处。
 
一个人的情绪、态度,甚至是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表现在脸上。脸部肌肉的动作,也就是所谓的表情,所提供的不仅仅是识别。让我们比平常更加留意「那些在我们意识中进进出出的脸庞」。除了心理与情绪层面的表达,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话语来说明一个微笑、一个蹙眉,以及各种我们称为脸部表情的动作的基本构造与原理。我们说一个人看起来很羞愧、难为情、害怕、满足、生气、自以为是、自信、挫折,许许多多的表情都是借由附在头骨上的肌肉牵动而形成,这些肌肉和骨骼并不难理解。这里头有太多有趣的事可以去学习与发掘!
 
先说在前,要把一幅肖像画的头部画好,可不是什么读心或向内追寻的事。它主要是关于正确分析一个物体的比例、透视、明暗、调子及阴影。借由这样的分析,将所有特质带入画中。假如一个画家做对了这件事,画像的灵魂或个性就能够展露出来。身为画家,我们做的只是看、分析,然后画下来。一双画得栩栩如生且传神的眼睛,是来自于精湛手艺,而非画家能够看透被画者的灵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肖像画基础技法全书:头手素描入门》是我近期买过的最满意的一本画册了。我一直觉得画人物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比例”和“神态”,总是画出来的人看起来怪怪的,一点都不像。这本书就恰恰解决了我的痛点!作者在讲解头部的比例时,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图示,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三庭五眼”的真正含义,而且他还会根据不同的脸型给出调整的建议,这比我之前看的那些死板的比例图有用的多。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表情”和“神态”的刻画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会教你如何通过调整眉毛、眼睛、嘴巴的细微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情绪,比如微笑的弧度、皱眉的幅度,这些细节的把握,让画出来的人物立刻鲜活起来。在手部素描的部分,作者也是循序渐进,从简单的手部结构开始,到复杂的指关节和手部肌肉的描绘,都有非常详细的示范。我过去画手总是画不好,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终于知道如何去观察和表现手部的体积感和动态感了!这本绝对是我今年画画路上的一大助攻!

评分

我抱持着一种“姑且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肖像画基础技法全书:头手素描入门》,没想到真的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复杂的肖像画过程简单化,而是拆解成了一个个可执行的步骤。作者在讲解如何画眼睛时,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分析眼球的形状、眼睑的厚度、以及睫毛的生长方向,而且还强调了“高光”的重要性,这是我之前画眼睛时常常忽略的。他会用非常细致的笔触示范如何表现眼睛的晶莹剔透感,我照着练了几次,感觉自己画出来的眼睛真的有“神”了!同样,在手部素描的部分,作者的讲解更是细致入微。他会告诉你,手指关节的转折、指甲的形状和厚度,以及手部皮肤的纹理,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节。他甚至还讲解了如何画出手指的“肉感”,让我过去画得像“骨头架子”一样的“鸡爪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适,大量的示范图清晰明了,我觉得非常适合和我一样想把肖像画画得更扎实、更有表现力的读者。

评分

哇,我最近入手了一本《肖像画基础技法全书:头手素描入门》,本来只是想说随便翻翻,学点皮毛,结果完全被吸引住了!作者真的太厉害了,从最基础的光影原理讲起,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理解人脸的立体结构。比如,他讲到鼻子的时候,不是简单地说画个三角形,而是细致地分析了鼻梁、鼻翼、鼻孔的起伏和受光面,配上不同角度的示范图,简直就像真人站在你面前一样。还有眼睛的部分,我都从来没想过一只眼睛里有那么多种层次的明暗变化,眼球的晶莹剔透感、眼睑的厚度和睫毛的走向,他都讲得清清楚楚。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头部的骨骼和肌肉讲解也十分到位,虽然是素描入门,但作者并没有忽略解剖学的重要性,这让我画出来的头像不至于显得“死气沉沉”,而是有生命力的。每一页都充满了作者的用心,感觉他真的非常想把肖像画的精髓传授给读者,而不是敷衍了事。我个人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画画,更是一种学习观察世界的方式,让你开始注意到身边人脸部细微的差别和独特之处。

评分

我得说,《肖像画基础技法全书:头手素描入门》这本书,是真的让我重新认识了“肖像画”这个概念。之前我总觉得画人像就是抓个大概形状,再随便填填颜色,殊不知里面门道这么多!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严谨,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他对于“比例”的阐释,简直是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我一直以为眼睛和嘴巴的距离有个固定比例,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头型的不同、年龄的差异,都会影响到这些比例,而且他有很科学的方法去测量和对比,比如用铅笔在画纸上比对,我尝试了一下,效果真的非常明显!而且,他讲到手的画法,更是让我头皮发麻。过去我画的手,总是像“鸡爪”一样僵硬,尤其是手指关节和指甲的细节,根本处理不好。这本书里,作者把手分解成一块一块的骨骼和肌肉群来讲解,再从整体到局部,循序渐进地示范,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时候手会显得那么“笨拙”。现在我再画手,心里就有了底,知道从哪里下笔,怎么去表现手指的关节和皮肤的褶皱,感觉自己真的进阶了!

评分

天啊,我怎么现在才发现这本《肖像画基础技法全书:头手素描入门》!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作为一个一直对画人像很有兴趣,但总是觉得力不从心的人,这本书提供了我一直以来最需要的系统性指导。作者在讲解时,非常注重“观察”这个环节。他会引导你去分析脸部的“块面”感,而不是一味地盯着轮廓线。他会告诉你,脸是一个立体的球体,然后在这个球体上叠加鼻子、眼睛、嘴巴等结构,再根据光线来区分明暗面。这个“块面”的概念,我以前画素描的时候从来没这么清晰过,感觉就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而且,书中对人物情绪的刻画也有涉及,虽然是基础技法,但作者会告诉你,通过眉毛、嘴角微小的变化,就能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我以前总觉得画不出人物的神韵,现在明白了,原来神韵藏在这些细微之处!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学画肖像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方法和练习逐步掌握的技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