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還剩幾年?極端氣候下的關鍵時刻(全新修訂版)

地球還剩幾年?極端氣候下的關鍵時刻(全新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亞洲國傢不同於荷蘭這樣的富裕歐洲國傢,荷蘭、丹麥等國可通過高投入的沿海工程阻止海平麵上升,而亞洲國傢則隻能通過改變人口走嚮來阻止危機。——英國環境與發展研究所 麥剋格蘭納罕博士

  一旦二氧化碳在2030年和2060年之間達到預想的水平,全球所有的珊瑚礁都將註定滅亡。——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前首席科學傢 查理.貝隆

  上世紀60年代多次襲港的「超級颱風」將再度重現。——香港天文颱颱長 李本瀅

  新加坡太脆弱瞭,海水上升1米,我們還可以建堤壩,但如果上升3至5米,我們將怎麼辦呢?半個新加坡都將消失!——新加坡前總理、內閣資政 李光耀

  如果一切不改變,7年之後我們都將不斷的經曆漂浮遷徙的人生。——知名媒體人 陳文茜

  海平麵上升有相當大的慣性,將會在2100年後仍然存在,持續數個世紀。——IPCC《2007氣候變化的影響、適應和脆弱》

  當天然災害越來越強大,人類就顯得越來越渺小,
  你我都該知道,現在就是極端氣候下的關鍵時刻,
  這是我們不得不麵對的真相!

  在我們居住的這顆藍色星球上,
  海洋麵積始終大於陸地,
  兩者自古以來就不是維持恆定的黃金比例,
  但地球的總麵積卻是永遠不變的,因此一消則一長。

  生命源起於海洋,當生命選擇踏上土地的那一刻起,
  就註定瞭與海爭地的命運。

  當這個世界的陸地越來越少,而海洋麵積卻越來越廣時,
  錶示海平麵高度正在逐漸攀升。

  我們看著北極熊愁睏在漂流的海冰上,
  你我是否曾想過,有一天人類也將坐睏僅存的陸地,
  成為那無助的物種呢?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蘇言


  資深記者、媒體人,具有豐富新聞工作經曆,長期關注社會時事、國際問題等領域,現為專職社會議題作傢,著有《維基解密》、《看見未來》、《2012地球懸念》等暢銷書。

圖書目錄

推薦序 地球齣事瞭
前言 未來水世界,你信嗎?如果不信……
引子 文明,洗牌抑或崩塌

第一章 亞洲危城
最好的時代 最壞的時代
[ 中華民國(颱灣)]
颱北:如果湖天湖地
高雄:再見的三種說法
[ 日本 ]
東京:第一都市的夢魘
[ 新加坡 ]
新加坡:獅城遇險
[ 印度 ]
孟買:失落的混血之城
加爾各答:東方商城之王的沉浮
[ 泰國 ]
曼榖:韆佛之國的陰霾
[ 越南 ]
鬍誌明市:難以續寫的西貢故事
[ 孟加拉 ]
達卡:騎不進未來的三輪車
[ 馬爾地夫 ]
馬列:一座沒有腳的小島
[ 印尼 ]
雅加達:被遺忘的母親城
[ 菲律賓 ]
馬尼拉:50年倒數計時
[ 柬埔寨 ]
金邊:走不齣的蒼涼
[ 緬甸 ]
仰光:和平之城難當避風港
結語 

第二章 華夏之痛
海水威逼下的中國抉擇
香港:大海討債
深圳:你會被誰拋棄
天津:越低越危險
廣州:當悠閑已成往事
北京:黃沙有「毒」
澳門:逃離賭城
福州:盆地盛水
青島:升溫浩劫
海口:當颱風愛上這裏
三亞:天涯海角原來不是盡頭
廈門:再見,鼓浪嶼
唐山:毀滅重來
珠海:浪漫無處安放
寜波:緊急下陷
溫州:順風順水難順海
結語

第三章 世界嘆息
氣候暖化沒有贏傢
北美.看得見的傷痕
[ 美國 ]
紐約:宿命2090
洛杉磯:夢工廠的噩夢
舊金山:這次,輸不起
紐奧良:生命若僅餘90年
芝加哥:被束縛的「美國動脈」
阿拉斯加:彆瞭,最後的處女地
西雅圖:或將真成「彆過來」
邁阿密:滅頂之災
[ 加拿大 ]
溫哥華:夢碎「宜居傢園」
歐洲.危險的氣候蹺蹺闆
[ 英國 ] 
倫敦:水嘯霧都
愛丁堡:蘇格蘭的驕傲終點站
[ 義大利 ]
威尼斯:重逢,恍如隔世
[ 西班牙 ]
馬德裏:「歐洲之門」睏死沙場
巴塞隆納:歐洲之花的凋敝
[ 荷蘭 ]
阿姆斯特丹:漂浮的國土
鹿特丹:桂冠沉海
[ 希臘 ]
雅典:腹背受敵
[ 丹麥 ]
哥本哈根:暖化時代沒有童話
大洋洲.絕望邊緣
[ 澳大利亞 ]
雪梨:撤退的土地
伯斯:天鵝帶來不瞭好運
[ 紐西蘭 ]
威靈頓:失樂園
非洲.漸入絕境
[ 南非 ]
開普敦:飢渴的本色之城
[ 埃及 ]
亞曆山大:燈塔故鄉照不亮未來
開羅:尼羅河再也送不齣禮物
南美洲.災難叢生
[ 阿根廷 ]
布宜諾斯艾利斯:舞不動的探戈之城
[ 巴西 ]
裏約熱內盧:最後的狂歡
太平洋.明珠隕落
[ 吐瓦魯 ]
富納富提:不許寄迴的死亡通知書
結語

第四章 山川齊暗
絕版的美景
喜馬拉雅山:漸行漸遠
阿爾卑斯山:天堂之門即將關閉
吉力馬劄羅山:八年末路
死海:這次真的會死
亞馬遜雨林:地球之肺在消失
大堡礁:2,500萬年瞭,不能沒有你
西伯利亞:流放地的可怕力量
婆羅洲:如果沒有伊甸園
瓦登海:被埋葬的「行走海域」
盧剋索神廟:會說話的石頭失語瞭
結語

後記 註定要漂流 何必苦作舟

圖書序言

第一章 亞洲危城
 
21世紀是亞洲世紀,21世紀也是危機世紀,當氣候問題橫亙在亞洲麵前時,不禁發現,有如此之多、如此之重要的亞洲城市都開始遭遇危機。
 
最好的時代 最壞的時代
 
當展開世界地圖,端詳亞洲這片廣袤的土地時,它一如地圖描繪之初:擁有69,900公裏世界最長的海岸綫,東部沿海繁華城市聳立;中部地區崇山峻嶺、喜馬拉雅山脈蜿蜒而過;南部三角洲河道縱橫、片片稻田。正當沉浸其中,耳邊卻突然會迴蕩起一個聲音,這個聲音來自2007年4月23日,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組亞洲區域研究最新進展通報會,該報告主要作者召集人、中科院地理與資源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吳紹洪的論述:「亞洲將成為繼極地、非洲次撒哈拉、小島嶼之後全球變暖最大受害者之一。」
 
根據全球變暖最大受害者的定義:全球變暖,極地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非洲次撒哈拉區陷入嚴重水危機、小島嶼國傢集體麵臨「葬身大海」,那麼,新的受害者亞洲會遭遇什麼樣的嚴重災難呢?
 
海升,威脅大城
 
亞洲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岸綫,由於特定的曆史地理因素,許多大城都是位於沿海,但是,這個地帶卻又是受全球變暖、海平麵上升衝擊最大的地方。
 
2008年10月22日,聯閤國人居署和亞太經社會在泰國曼榖發佈瞭雙年度旗艦報告《世界城市狀況》。報告指齣,許多亞洲大城市都麵臨著由氣候變化導緻的海水上漲的威脅,如果不盡快製定減緩氣候變化的方案,上海、孟買等人口高度密集、擁有大量經濟財富的港口城市將承受最嚴重的損失。亞洲的20個大城市中,就有18個位於沿海、沿河或三角洲地區。其中,東南亞1/3以上的城市人口都生活在海拔不足10公尺的沿海地區,處境尤其脆弱,僅日本就有2,700萬城市人口麵臨危險,比北美、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總和還要高。預計到2070年,孟加拉、中國、泰國、越南、印度等國傢的許多港口城市以及類似達卡、加爾各答和仰光等位於河流三角洲上的城市都將成為高危險城市。
 
縱觀這些城市,不難發現正是沿海、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一方麵將它們推嚮各國經濟中心的寶座,另一方麵,又帶來海平麵上升被淹沒的緻命危機。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