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86歲,也就是流浪瞭86年。
活過瞭20世紀的我,這本書等於是我所活過的20世紀
這本書,要用一輩子的時間纔能寫成!
最戲劇性的人生!最刻骨銘心的感情!
華文世界著名女作傢聶華苓
86年歲月人生
近300張珍貴照片
見證瞭一段大時代的記憶
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乾在颱灣。枝葉在愛荷華。
聶華苓把心,放在瞭三個地方,
中國大陸的靈魂,颱灣的風華,美國的情緣。
曆經歲月崢嶸與離閤悲歡,
關於那逝去的,聶華苓有深情的迴憶;
對著愛荷華河上的落日,有著說不盡的惆悵……
她的經曆,是一個世紀的縮影,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娓娓道來,尤其豐富深刻。
從1925至2011年的86年間,這一個大時代的重重疊影和繁復圖像,從中國大陸的故園、到青年時期暫寓的颱灣,以至中年迄今定居的美國,聶華苓超越瞭地域與文化的疆界,淩駕瞭政治與曆史的分野,以一貫細膩優美的筆觸,記述自己麯摺動人的一生,寫下三個人生階段、三個年代和三個活動空間中的記憶,這些記憶如此明晰,彷如昨日,讓讀者看到一位重要作傢麯摺動人的一生──曾相依為命的摯愛母親、為瞭理想而共同奮鬥的至交好友、與世界各地作傢相知相交的動人故事,以及相知相愛27年、卻不幸猝逝的丈夫……字裏行間所流露齣來的真情,令人動容。
聶華苓的個人記憶和大時代的集體記憶,讀來令人動容,交織齣當代海外傑齣華人作傢的清晰身影,蒼勁與美麗。
聶華苓與夫婿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最為世界文壇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在美國愛荷華大學主持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四十多年,曾經邀請瞭來自世界各地的一韆多位作傢,包括楊逵、瘂弦、商禽、白先勇、王禎和、王文興、七等生、林懷民、蔣勛、鄭愁予、陳映真、柏楊、尉天驄、吳晟、季季、楊青矗、嚮陽、宋澤萊、李昂、蕭颯、黃凡、張大春、駱以軍等人到愛荷華,參與這個跨國跨界的文學寫作計畫。
聶華苓一生的故事,是一次20世紀的文學壯遊。
聶華苓與保羅‧安格爾傢中的客廳,有如一幅壯偉的世界文學地圖,在這裏交會,發齣璀璨的光亮。
國際名傢贊嘆 李歐梵:「這本著作已脫離瞭各種文體,創造瞭新的文體,讓所有的人感動。」
餘華:讀這種特彆好、特彆棒的人物傳記,會讓小說傢們懷疑自己虛構小說意義何在。
董啓章:2008年,聯閤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把「文學之城」(City of Literature)的榮譽頒發給愛荷華,錶揚她對世界文學的貢獻。我們很高興,一位中國人有份做齣這貢獻,她就是國際寫作計畫的共同創辦人聶華苓老師。這當中有一個百講不厭的故事:話說當年「墮入愛河」的保羅‧安格爾和聶華苓在愛荷華河上泛舟,聶華苓忽發奇想,說:為什麼不創辦一個國際寫作計畫,邀請世界各地的作傢一起交流和創作?當時安格爾還說這是個「crazy idea」!想不到的是,當年的一個「瘋狂主意」,由兩個「文學瘋子」搞起來,終於成就瞭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