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辈子(二版)

三辈子(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今年86岁,也就是流浪了86年。
活过了20世纪的我,这本书等于是我所活过的20世纪

这本书,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写成!

最戏剧性的人生!最刻骨铭心的感情!
华文世界着名女作家聂华苓
86年岁月人生
近300张珍贵照片
见证了一段大时代的记忆

  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
  聂华苓把心,放在了三个地方,
  中国大陆的灵魂,台湾的风华,美国的情缘。
  历经岁月峥嵘与离合悲欢,
  关于那逝去的,聂华苓有深情的回忆;
  对着爱荷华河上的落日,有着说不尽的惆怅……
  她的经历,是一个世纪的缩影,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娓娓道来,尤其丰富深刻。

  从1925至2011年的86年间,这一个大时代的重重叠影和繁复图像,从中国大陆的故园、到青年时期暂寓的台湾,以至中年迄今定居的美国,聂华苓超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疆界,凌驾了政治与历史的分野,以一贯细腻优美的笔触,记述自己曲折动人的一生,写下三个人生阶段、三个年代和三个活动空间中的记忆,这些记忆如此明晰,彷如昨日,让读者看到一位重要作家曲折动人的一生──曾相依为命的挚爱母亲、为了理想而共同奋斗的至交好友、与世界各地作家相知相交的动人故事,以及相知相爱27年、却不幸猝逝的丈夫……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真情,令人动容。

  聂华苓的个人记忆和大时代的集体记忆,读来令人动容,交织出当代海外杰出华人作家的清晰身影,苍劲与美丽。

  聂华苓与夫婿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最为世界文坛所津津乐道的,就是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主持爱荷华国际写作计画四十多年,曾经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千多位作家,包括杨逵、痖弦、商禽、白先勇、王祯和、王文兴、七等生、林怀民、蒋勋、郑愁予、陈映真、柏杨、尉天骢、吴晟、季季、杨青矗、向阳、宋泽莱、李昂、萧飒、黄凡、张大春、骆以军等人到爱荷华,参与这个跨国跨界的文学写作计画。

  聂华苓一生的故事,是一次20世纪的文学壮游。

  聂华苓与保罗‧安格尔家中的客厅,有如一幅壮伟的世界文学地图,在这里交会,发出璀璨的光亮。

国际名家赞叹

  李欧梵:「这本着作已脱离了各种文体,创造了新的文体,让所有的人感动。」

  余华:读这种特别好、特别棒的人物传记,会让小说家们怀疑自己虚构小说意义何在。

  董启章: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文学之城」(City of Literature)的荣誉颁发给爱荷华,表扬她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我们很高兴,一位中国人有份做出这贡献,她就是国际写作计画的共同创办人聂华苓老师。这当中有一个百讲不厌的故事:话说当年「堕入爱河」的保罗‧安格尔和聂华苓在爱荷华河上泛舟,聂华苓忽发奇想,说:为什么不创办一个国际写作计画,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一起交流和创作?当时安格尔还说这是个「crazy idea」!想不到的是,当年的一个「疯狂主意」,由两个「文学疯子」搞起来,终于成就了大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聂华苓


  1925年出生于武汉,南京中央大学毕业。1949年抵台湾定居并从事创作,担任《自由中国》编辑。《自由中国》停刊后,曾于台大、东海大学任教,后应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之邀赴美访问,1967年与安格尔创办爱荷华国际写作计画,四十余年来,已有七十多个国家与千位作家因此计画能与世界各地作家交流。在美曾获颁三个荣誉博士学位、美国五十州州长所颁发的文学艺术贡献奖,并曾担任美国纽斯塔国际文学奖评审员、美国飞马国际文学奖顾问。

  着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三生三世》等23部作品。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义、葡、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韩国等版本。

  《桑青与桃红》英文版获颁1990年美国书卷奖(American Book Award)。

  2009年获颁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同年马英九总统亲授二等景星勋章。
 

图书目录


三生浪迹
 
第一部 故园(1925-1949
(一)大江东流去
我所知道的一点儿民国史
再生缘
母亲的自白
坐马车,去看戏
爷爷的鸦片烟
真君
我的戏园子
干三连,坤六断
魂兮归来
一对红帽子
离别家园
【外一章】四十年后──姊弟返乡
 
(二)流浪,逃亡
松花江上
也是微云
在太行山上
嘉陵江上
黄河之恋
长城谣
玉门出塞
围城
走向真空地带
【外一章】五十年后话当年──寻找谈凤英
 
第二部 绿岛小夜曲(1949-1964
雷青天
1960年9月4日
雷震与胡适
母与子
爱情,鲜花,梦想的庄园──殷海光
谁骗了我的母亲?
【外二章】
再见雷震,1974
旧时路,别样心情,1988
 
第三部 红楼情事(1964-1991
(一)执子之手
偶然,1963
小笺
从玉米田来的人──安格尔(Paul Engle)
结婚戒指呢?
我俩和女儿们
我家的彩虹
 
(二)那条小船
1.大江依然东流去
又饮长江水,1978
寻找艾青,1978
林中,炉边,黄昏后──丁玲,1981
压不扁的玫瑰──杨逵,1982
踽踽独行──陈映真,1983
母女同在爱荷华──茹志鹃和王安亿,1983
郭衣洞和柏杨,1984
乡下人沈从文,1984
【外一章】秋郎梁实秋
 
2.流放吟──20世纪
樱桃撒了一地(罗马尼亚,1972)
我的表骗我(伊朗,1969)
我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波兰,1972)
墙里墙外(西德,1972)
而我没有鞋子(匈牙利,1974)
橡皮擦和天堂(博茨瓦纳,1977)
我没带机关枪(巴勒斯坦,1978)
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波兰,1981)
湖中的姑娘(以色列,1985)
亲爱的爸爸妈妈(南斯拉夫,1988)──三百个孩子最后的唿唤
命定的捷克人哈维尔(Vaclav Havel,1988)
游子心(罗马尼亚,1988)
【外一章】追求流放的诗人──吉增刚造
 
(三)红楼即景
忆别
当我死的时候──1991,待续/安格尔(Paul Engle)

 
附录
聂华苓作品及其他
中文作家──「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画」和「作家工作坊」(1961-2010)
放眼世界文学心──专访名作家聂华苓女士/姚嘉为
中国历史‧美国爱情•世界文学──聂华苓印象记/刘俊
苍劲美丽,有情的树──评聂华苓自传文集《三生三世》/向阳
个人创作与世界文学/聂华苓
 

图书序言

我流亡了三辈子/聂华苓

我流亡了三辈子。军伐内战,抗日战争,中日战争,国共内战。逃,逃,逃。最后,逃到台湾。逃到爱荷华。

小时候,因为父亲的桂系关系,逃避蒋系的暗杀,躲在汉口的日租界。我们就在那儿住下了。1936年,父亲在贵州专员任内被红军杀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我十四岁,就成了流亡学生,当时我们中学生就唱流亡歌曲:

流亡三部曲之三〈离家〉
泣别了白山黑水,
走遍了黄河长江,
流浪,逃亡,逃亡,流浪,
流浪到哪里?逃亡到何方?
我们的祖国,整个在动盪,
我们已无处流浪,已无处逃亡。

这样逃,逃,逃,逃了敌人,逃不了国民党,逃不了共产党。1949年我二十四岁带着家人从大陆逃到台湾,立刻参加了雷震先生和胡适先生创办的《自由中国》。逐渐地,因为《自由中国》对台湾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尖锐批评,锋利的驳析,十一年以后,在1960年被政府封闭,雷震、傅正、马之骕、刘子英被捕,《自由中国》被封。

雷震等被捕后,我住屋附近总有人来回徘徊。警总借口查户口,深夜搜查我家好几次。据说殷海光本来也在被捕的名单上,警总动手抓人的前一刻,才把他的名字取消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我和母亲非常担心他的安全,每天早上,一打开报纸,就看有没有殷海光的名字。没料他和夏道平、宋文明突然在报上发表公开声明,宣称他们在《自由中国》写的文章,自负文责。殷海光写的许多篇社论几乎都是雷案中「鼓动暴动」、「动摇人心」的文章。1960年九月,最后一期《自由中国》社论〈大江东流挡不住〉,就是殷海光写的。

殷海光在1960年雷案发生以后,殷宅附近日夜有人监视,不断受到特务骚扰,后来特务竟明目张胆到他家里去,精神折磨得他拍桌大吼:你们要抓人,枪毙人,我殷海光在这儿!

1964年我终于到了爱荷华大学作驻校作家,已在台湾出版七本书了。当时,作为一个作家,我还是困在自己的处境中:中国人,中国人,你到底犯了什么罪?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