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应中华书局邀请参与《香港地区报──18区文艺地图》的插画工作,大约已是两年前的事。一开始已觉得极具挑战性,因为市面上已有不少与香港特色景点相关的绘本,但我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机会,因为深信不变的主题,表现方式也可以很不一样。
以地图形式去表达是编辑倡议的,我想这正是我擅长的范畴,于是选用极幼的0.033mm代针笔,因为可把每区的风貌画得更细致。然后,我便战战兢兢试着翻査各区景点。寻找资料的过程很有趣,平常不曾到过的地方也因此而认识到。在香港土生土长的我,顿然发觉自己原来一点都不了解这个地方,也许这是个机会让我多出去走走。
资料捜集过后,由构思到正式下笔都比我想像中艰巨。如建筑物顶视图的资料不足、景点位置的安排等等。而最令我苦恼的是地图的真确性与构图美感之间的矛盾。虽然这不是实用工具书,唯作为地图绘本必须有基本的真确性,但似乎又局限了插画的可能性,因此在构图安排上花了许多时间去思考。用色方面,我希望以不同的水彩色调来突出每区的个性,例如深水埗以橙色为主,区内景点的用色配搭也特别鲜明;而观塘则比较多工业大厦,所以色调会沉实一点,这些都是我对各区的不同感觉和印象。
一年半的制作时间终于过去。在最后的两个月,我在家里闭关,几乎足不出户,脑海里就只有画画,一边怀着忐忑不安,一边疯狂地画着……经过一个又一个与时间搏斗的深宵和清晨,终于赶上不断延期的死线。《香港地区报──18区文艺地图》终于出版!期望读者在翻阅此地图绘本后,也对我们的香港有另一番新感觉。
Carmen Ng
自序2 时至今日,很多人还以为开埠前的香港是个荒凉渔村,人烟极少,没有什么历史可言。其实,从出土文物或是古籍文献得知,无论是古时的海上丝路贸易、近世的中外文明碰撞,以至当今的国际经贸枢纽,香港一直扮演华洋关系沟通的桥樑角色,两千多年来从未在国族历史和国际关系中缺席。
香港以开放包容的性格吸纳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和文化,虽然地方细小却蕴藏无数的史蹟和故事。笔者敢说,只要走到街上,细心探索,无论是旅游地标,或是寻常巷里,都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有趣故事。然而,香港人生活紧张,行事讲求效益,对周边事物大多无暇理会,即使有心探索,往往有无从入手之感。有见及此,中华书局倡议出版一本以香港景物为主题的地图绘本,借轻松跳脱的风格来展现精彩多姿的香港。
中华书局邀请本地年轻插画家Carmen Ng执笔画图,另嘱笔者整理各区景点资料,如是分头处理,汇集成书。内容方面以全港十八区划分,选取逾四百个景点,以精美图画浅介区内重要景物,涉及历史、艺术、生态、建筑、潮流各方面,虽非包罗万有,亦算应有尽有。笔者认为,无论是个人消闲、或是亲子阅读,以至馈赠国外友好等等,本书都是推介香港的优良读本。
最后,笔者期望各位读者能借着本书认识社区景点,并按图索骥,策划参访路线,由点而线,以亲身体会香港的多元面貌。期待你能善用本书,并以此作为深入探究香港的起点。
邓家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