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推薦
靜看流轉的和風時光——閱讀《中川政七商店の和風生活帖》
文/張維中(旅日作傢) 約莫是從三、四年前開始吧,每逢日本所謂的「年末年始」歲暮新年時節,我就會不由自主地走進一間店。走進一間叫做「中川政七商店」的選貨店,除瞭逛逛有什麼當季新産品上市以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我要帶迴一件非得在這時候纔能買到的東西。
那東西是該年的生肖陶偶飾品。生肖陶偶是期間限定的少量産品,價格很親民,近來不僅日本人會買,熟知的海外遊客也來加入戰局,所以現在要是遲瞭的話,很快就會售罄。
生肖陶偶有著惹人憐愛的造型,屁股有一根紅綫,可以拉齣簽語。本來的用意應該是「初詣」(新年後首次前往神社廟宇拜拜)以後的抽簽,看看今年的運勢如何?但我嚮來不太愛預知未來,故從未抽開紅綫,就讓每頭生肖都保持著完好如初的樣子,隻買來當作擺飾。放在傢中的客廳裏,搭配其他的新年裝飾,不知怎麼就是有種畫龍點睛的力量。整個空間忽然會洋溢起「啊,真的要過年瞭呀!」一股送舊迎新的氣氛。
尤其,像我這種在異鄉一個人生活的遊子,逢年過節就像是被上瞭霧鏡似的,每一年例行蒐集一頭中川政七商店的生肖陶偶,看著一字排開的它們時,時光遞嬗的實感,似乎終於纔清晰起來。
物品傳遞的時間感 對瞭,大概就是這種特質吧,一種靜靜流轉的時間感。
我覺得在中川政七商店的物品裏,好像都藏著一個看不見的月曆與時鍾。讓人感覺到那些物件不是沒有生命的,而是會隨著時間而活起來。
那是相較於其他日本傳統雜貨的選品店,最大的不同。踏進中川政七商店,從空間到原創商品與他牌選貨,都能感受到比彆人多瞭一份對於「時間」的敏感。
仔細想想,那或許該歸功於三百年曆史的薰陶,所練就齣來的特殊性格。
一七一六年(享保元年)創立於古都奈良的中川政七商店,迄今已逾三百年。最初是一間專門從事麻織物製販的商店,如今則在麻織品以外,擴展到以販售日本職人手工商品、日本工藝與生活雜貨為基礎的店傢。
中川政七商店雖然是一間三百年的老舖,但卻完全不給人陳舊之感。新一代的年輕接班人,為品牌注入瞭新的理念,把日本從以前流傳下來的「和雜貨」添加進一些創新的元素,再用充滿設計概念的包裝,將日本傳統文化換上新麵貌,翻轉齣與時代接軌的模樣。
許多保有著日本傳統特色的優質商品,自此多瞭時尚感。那些在日本各地製造傳統商品的工藝老店,原本可說是與日本年輕人存在於兩個平行世界,卻藉由中川政七商店這個平颱而匯聚在一起。
雖然「文創」這個詞,在颱灣有被濫用化的汙名趨勢,但若真要說做好做滿文化創意産業,如何將傳統玩齣新潮流,那麼中川政七商店絕對是箇中翹楚的成功範例。那些老東西新玩意,不僅讓上一輩的人看瞭感到懷舊,也讓新一輩的人感覺新潮。同時,更讓喜好日本文化的外國人趨之若鶩,視為最適閤送禮或自用的伴手禮。
原創品牌&品味選物:溫故知新之路 中川政七商店旗下品牌,包括同名的「中川政七商店」,標榜溫故知新的理念,製造生活用品如器皿、烹飪用具、衣物和文具等各種實用品;「遊 中川」販售以日本布料、織布技法為主的商品;「日本市」則以日本各地特産品為概念,販售都道府縣的工藝品;「2&9」專賣襪子,來自於奈良縣的鞋襪工廠;「motta」則是麻布手巾品牌;「kuru」是強調優質布料的衣物;「花園樹齋」則是與知名園藝師西畠清順閤作的植物盆栽品牌。
除瞭這些原創商品以外,中川政七與旗下商店,還身兼選品店的角色,網羅日本各地的工藝老舖,如以九榖燒食器而聞名的石川縣「KUTANI SEAL」或京都薰香百年老店「薰玉堂」等品牌,讓日本職人技術的美好,在此齊聚一堂。
中川政七商店的第十三代目,現任社長中川淳曾經錶示,在明治維新以後,西方世界影響瞭日本生活,雖然帶來科技的效率和進步,卻也讓日本失去瞭部分的傳統美好。有鑑於此,他希望藉由中川政七商店來延續日本傳統的感性之美,一方麵讓年輕人重新擁抱日本的傳統用品,另一方麵更希望透過現代商業經營的通路,打開日本傳統工藝品職人的新道路。
書中展現中川政七商店核心價值 四季更迭,節氣變化,甚至是人生旅途中的每一個關卡,如婚喪喜慶、喬遷之喜等等,都能在中川政七商店裏,找到以時間對應而齣的物品。
在四季分明的日本,日本人的贈禮文化,嚮來與春夏鞦鼕有著緊密的牽係。恰好的季節送齣適閤的禮,是關懷也是貼心。
喜歡逛中川政七商店的實體店鋪,也愛看他們的官方網路商店。在這本《中川政七商店の和風生活帖》書齣版以後,更瞭解中川政七商店在工藝品與職人之間所扮演的橋樑般之交流角色。相信亦能讓熱愛日本文化的朋友,透過這本書,徹底理解季節行事對於日本人生活的密切性。
《中川政七商店の和風生活帖》書中的每個月,都有隨著傳統「歲時記」而走的贈禮提案。從一月的「睦月」到十二月的「師走」,透過他們的選貨企畫,嚮重要的人,餽贈細緻的心意。翻讀著書,又讓人想即刻起身前往店裏走一圈瞭。
光陰本無語。一份藏著時光流轉的物品,收納著許多想說的話,讓彼此確知縱使相隔兩地,仍生活在同一個時空中對話,一切,都不再有遙遠的距離。
序 日本自古以來就很珍視年節慶典和習俗,如傢人團聚的正月或節日、為迎接新的季節做準備⋯⋯等。誕生自這些文化、且融入日常的生活道具,多數由職人親手製作而成。
我有許多機會和日本各地的生産者們見麵,每每感受到他們對於「手作」的自傲和強烈的熱情,同時也目睹瞭這些工藝品是如何自然、不刻意地被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這些手作道具用品各自有其曆史背景和專門知識,箇中也有許多大眾似懂非懂的相關小知識。我想要分享、傳遞這些發現和感動,在書中會配閤日本生活的歲時記一起介紹。
日本在明治時代以前使用的「舊曆」和現在的「新曆」約有一個月的時差,本書為讀者們提齣同時採用舊、新曆的歲時使用法。要解開古代傳承下來的日本文化之鑰,瞭解舊曆是很重要的。生活中應用配閤月亮的盈缺和自然的節奏變化的舊曆也很不錯。此外,一年的節慶也因各地的風俗等而有不同的名稱和意思,請將古老美好的日本傳統文化配閤現今的生活來享受。在忙碌的日常中,感受日本的文化和四季的遷移遞嬗,一定能為每天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幸福。
中川政七商店創業已超過三百年,持續製作手紡手織的麻織物,在繼承古老的傳統的同時,也積極導入新時代的文化。
藉由窺探手作者的想法和生活,如果讀者能因而更加愛惜使用這些生活中的道具,我們將感到無比的榮幸。
中川政七商店・採購
細萱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