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

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Docker
  • 容器化
  • DevOps
  • 微服务
  • Linux
  • 网络
  • 存储
  • 安全
  • 实践
  • 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介绍许多Docker的使用方法,并以专门章节示范Docker的实践之道。透过这些操作范例的引导,避免读者进行纸上谈兵式的阅读,也使得章节之间的概念借由范例串联起来。此外,透过通俗语言将晦涩的知识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让读者,特别是初学者更容易理解Docker。

本书特色

  *集结各地最新资料,整理出重点菁华,提供了解Docker的最佳捷径。
  *以浅显文字说明,从不同角度解读和展现Docker的概念、原理以及实际案例。
  *不同领域或者对Docker有着不同认知的开发者,都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熊昌隆


  全端工程师,IT技术讲师,知名部落客。参与智慧路由的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影响了家用路由的发展。设计实作的 Beaver 框架,已经应用于千万级系统的程式架构。他所发起并建立的 Funcuter 开源小组,旨在聚集优秀的开源专案及开发者,目前已有一定的规模。持续致力于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希望让更多的开发者能以更轻松的方式接触、了解新兴科技成果,进而应用于开发实战中。
 

图书目录

Part 1 基础篇

Chapter 01 初识 Docker
1.1 虚拟化
1.1.1 虚拟化技术
1.1.2 虚拟化的分类
1.2 容器技术与 Docker
1.2.1 容器技术
1.2.2 Docker 简介
1.2.3 改变世界的发明
1.3 Docker 的安装
1.3.1 在 Ubuntu 中安装 Docker
1.3.2 在 CentOS 中安装 Docker
1.3.3 在 Windows 中安装 Docker
1.3.4 在 Mac OS 中安装 Docker
1.3.5 在其他系统中安装 Docker
1.4 Docker 的优势
1.4.1 革命性的虚拟化方案
1.4.2 高效率的容器技术
1.4.3 社群的力量
1.5 Docker 的应用场景
1.5.1 超短时间部署执行
1.5.2 节省移植时间
1.6 本章小结

Chapter 02 映像与仓库
2.1 映像的概念
2.1.1 联合档案系统
2.1.2 Docker 中的映像
2.1.3 映像的分层结构
2.1.4 映像的写入时复制
2.2 使用和管理映像
2.2.1 取得映像
2.2.2 列出映像
2.2.3 取得映像的详细资讯
2.2.4 删除映像
2.2.5 映像的移植
2.3 Docker Hub 简介
2.3.1 映像仓库
2.3.2 Docker Hub 简介
2.3.3 註册 Docker Hub 帐号
2.3.4 搜索映像
2.3.5 共享自动建构映像
2.4 建立私有仓库
2.4.1 映像分发服务
2.4.2 Docker Registry HTTP API
2.4.3 部署私有仓库
2.5 本章小结

Chapter 03 管理和使用容器
3.1 管理容器
3.1.1 建立容器
3.1.2 容器的启动过程
3.1.3 列出容器
3.1.4 容器的命名
3.1.5 启动和停止
3.1.6 暂停和恢复
3.1.7 重启容器
3.1.8 删除容器
3.2 连接到容器
3.2.1 查看处理序资讯
3.2.2 查看容器资讯
3.2.3 容器日志
3.2.4 附加到容器
3.2.5 在容器中执行命令
3.3 容器的储存与移植
3.3.1 提交容器更改
3.3.2 容器的汇入 / 汇出
3.4 本章小结

Chapter 04 资料卷与网路
4.1 资料卷
4.1.1 关于资料卷
4.1.2 资料卷的特点
4.1.3 建立资料卷
4.1.4 挂载资料卷
4.1.5 删除资料卷
4.2 资料卷容器
4.2.1 关于资料卷容器
4.2.2 建立资料卷容器
4.2.3 连接资料卷容器
4.2.4 资料卷的移植
4.3 网路基础
4.3.1 网路简介
4.3.2 查询网路设定
4.4 存取网路
4.4.1 宿主机连接埠映射
4.4.2 容器连接
4.5 本章小结

Chapter 05 制作映像
5.1 了解Dockerfile
5.1.1 Dockerfile 简介
5.1.2 使用Dockerfile 建立映像
5.2 基础指令
5.2.1 FROM
5.2.2 MAINTAINER
5.3 控制指令
5.3.1 RUN
5.3.2 WORKDIR
5.3.3 ONBUILD
5.4 引入指令
5.4.1 ADD
5.4.2 COPY
5.5 执行指令
5.5.1 CMD
5.5.2 ENTRYPOINT
5.6 配置指令
5.6.1 EXPOSE
5.6.2 ENV
5.6.3 LABEL
5.6.4 USER
5.6.5 ARG
5.6.6 STOPSIGNAL
5.6.7 SHELL
5.7 特殊用法
5.7.1 环境变数
5.7.2 指令解析
5.7.3 忽略档案
5.8 本章小结

Part 2 实践篇

Chapter 06 制作映像
6.1 在 Docker 中使用 SSH
6.1.1 SSH 简介
6.1.2 SSH 使用方法简介
6.1.3 资料卷管理容器
6.1.4 使用 SSH 服务容器
6.2 建构 SSH 服务映像
6.2.1 建构方式比较
6.2.2 透过提交建构
6.2.3 使用 Dockerfile 建构
6.3 本章小结 137

Chapter 07 Web 伺服器
7.1 Web 服务简介
7.1.1 全球资讯网与网站
7.1.2 Web 服务
7.1.3 Web 服务程式
7.2 Apache
7.2.1 Apache 简介
7.2.2 安装 Apache
7.2.3 建构 Apache 映像
7.2.4 测试 Apache 容器
7.3 Nginx
7.3.1 关于 Nginx
7.3.2 安装 Nginx
7.3.3 建构 Nginx 映像
7.3.4 测试 Nginx 映像
7.4 Tomcat
7.4.1 Tomcat 简介
7.4.2 安装 Tomcat
7.4.3 建构 Tomcat 映像
7.5 本章小结

Chapter 08 资料库程式
8.1 MySQL
8.1.1 MySQL 简介
8.1.2 安装 MySQL
8.1.3 建构 MySQL 映像
8.1.4 测试 MySQL 容器
8.2 MongoDB 172
8.2.1 MongoDB 简介
8.2.2 安装 MongoDB
8.2.3 建构 MongoDB 映像
8.2.4 测试 MongoDB 容器
8.3 本章小结

Chapter 09 快取工具
9.1 Memcached
9.1.1 Memcached 简介
9.1.2 安装 Memcached
9.1.3 建构 Memcached 映像
9.1.4 测试 Memcached 容器
9.2 Redis
9.2.1 Redis 简介
9.2.2 安装 Redis
9.2.3 建构 Redis 映像
9.2.4 测试 Redis 容器
9.3 本章小结

Chapter 10 动态处理常式
10.1 Java
10.1.1 Java 简介
10.1.2 安装 Java
10.1.3 建构 Java 映像
10.1.4 测试 Java 容器
10.2 PHP
10.2.1 PHP 简介
10.2.2 安装 PHP
10.2.3 建构 PHP 映像
10.2.4 测试 PHP 容器
10.3 Python
10.3.1 Python 简介
10.3.2 安装 Python
10.3.3 建构 Python 映像
10.3.4 测试 Python 容器
10.4 Node.js
10.4.1 Node.js 简介
10.4.2 安装 Node.js
10.4.3 建构 Node.js 映像
10.4.4 测试 Node.js 容器
10.5 本章小结

Chapter 11 综合演练
11.1 演练目标
11.1.1 目标概述
11.1.2 撰写程式
11.2 建构环境
11.2.1 准备映像
11.2.2 程式设定
11.3 执行专案
11.3.1 启动容器
11.3.2 测试专案
11.4 本章小结

Part 3 提升篇

Chapter 12 网路进阶
12.1 网路实作
12.1.1 容器网路基础
12.1.2 网路模型
12.2 Docker 中的网路
12.2.1 预设网路
12.2.2 自订网路
12.2.3 容器与外部通讯
12.2.4 容器间通讯
12.3 网路实践
12.3.1 管理容器网路
12.3.2 容器连接网路
12.3.3 设定 docker0 桥接器
12.3.4 自订桥接器
12.3.5 设定 DNS
12.3.6 使用 IPv6
12.4 本章小结

Chapter 13 强化安全性
13.1 深入理解 Docker 安全
13.1.1 命名空间隔离
13.1.2 资源控制群组
13.1.3 核心能力机制
13.2 资源使用限制
13.2.1 透过控制群组限制
13.2.2 透过 ulimit 限制
13.2.3 网路存取限制
13.3 校验与监控
13.3.1 映像签章
13.3.2 执行状态监控
13.4 联级防护
13.4.1 组合虚拟化
13.4.2 档案系统安全
13.5 核心安全技术
13.5.1 Capability
13.5.2 SELinux
13.5.3 AppArmor
13.6 本章小结

Chapter 14 Docker API
14.1 关于 Docker API
14.1.1 通用操作介面
14.1.2 关于 RESTful
14.1.3 Docker API 的优势
14.1.4 Docker API 的分类
14.2 使用 Docker Remote API
14.2.1 关于 Docker Remote API
14.2.2 Docker Remote API 的版本
14.2.3 透过 Remote API 列出容器
14.2.4 透过 Remote API 列出映像
14.3 使用 Docker Registry API
14.3.1 关于 Docker Registry API
14.3.2 Docker Registry API 的主要功能
14.3.3 Docker Registry API 的版本
14.3.4 透过 Registry API 拉取映像
14.3.5 透过 Registry API 推送映像
14.4 本章小结

Chapter 15 管理工具
15.1 Docker Compose
15.1.1 Docker Compose 简介
15.1.2 安装 Docker Compose
15.1.3 Docker Compose 设定档
15.1.4 常用的 Docker Compose 命令
15.2 Docker Machine
15.2.1 Docker Machine 简介
15.2.2 安装 Docker Machine
15.2.3 Docker Machine 常见命令
15.3 Docker Swarm
15.3.1 Docker Swarm 简介
15.3.2 Docker Swarm 结构
15.3.3 使用 Docker Swarm
15.3.4 Docker Swarm 常见命令
15.4 本章小结

Chapter 16 Docker 的技术架构
16.1 命名空间
16.1.1 关于 Linux 命名空间
16.1.2 命名空间的系统唿叫
16.1.3 命名空间的分类
16.2 控制群组
16.2.1 关于 Linux 控制群组
16.2.2 CGroups 的组成
16.2.3 容器与控制群组
16.3 联合档案系统
16.3.1 关于UFS
16.3.2 Docker 中的UFS
16.4 Docker Engine 架构
16.4.1 Docker Engine 的组成结构
16.4.2 Docker Daemon
16.4.3 Docker CLI
16.5 本章小结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不仅仅是教我如何使用 Docker 命令,更是深入探讨了 Docker 的底层原理和生态系统。其中关于 Docker 镜像构建的优化技巧,让我学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想到的方法。例如,作者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 Docker 的构建缓存来加速镜像构建过程,并且提供了具体的案例来演示如何通过调整 Dockerfile 指令的顺序,或者使用 multi-stage builds 来最大限度地利用缓存。这一点对于我们团队来说,能够极大地缩短 CI/CD 的构建时间,从而加快开发迭代的速度。书中还探讨了如何构建更小的、更安全的 Docker 镜像,比如通过使用 alpine Linux 作为基础镜像,或者通过清理镜像中的临时文件和缓存来减小镜像体积。这些看似微小的优化,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累积起来,能够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此外,本书对 Docker Registry 的使用和管理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包括如何搭建私有的 Docker Registry,如何进行镜像的推送和拉取,以及如何实现镜像的安全存储和访问控制。这一点对于我们希望在内部管理和分发镜像的公司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作者还介绍了 Docker Hub 的一些高级用法,以及如何利用第三方容器仓库来管理我们的镜像。这些内容让我对 Docker 的整个生命周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构建到存储再到部署,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评分

这本书的实践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在基础理论扎实的同时,更是把目光聚焦在解决实际开发和运维中的痛点。《Docker Compose》的部分简直是神器,我之前都是手动启动多个容器,然后在一个个配置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掌握了如何使用 `docker-compose.yml` 文件来定义和管理多容器应用。从最简单的定义服务、网络、卷,到更复杂的配置,比如指定容器的启动顺序、依赖关系、环境变量注入、自定义网络配置,以及如何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Compose 来部署应用,都讲解得非常到位。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际场景的例子,比如如何使用 Compose 来部署一个包含 Web 应用、数据库和缓存的典型三层架构应用,这让我能够迅速上手,并且看到 Compose 带来的效率提升。此外,本书关于 Docker 容器编排(Orchestration)的介绍,尤其是对 Docker Swarm 的讲解,也让我看到了 Docker 在大规模部署和管理方面的潜力。虽然 Swarm 可能不像 Kubernetes 那样功能强大和复杂,但对于许多中小型项目来说,Swarm 的易用性和集成度是巨大的优势。书中详细讲解了 Swarm 的初始化、节点加入、服务创建、滚动更新、服务伸缩(scaling)等核心概念和操作。我尤其对如何使用 Docker Secrets 和 Docker Configs 来安全地管理敏感信息和配置文件印象深刻,这对于构建安全的生产环境至关重要。通过这些章节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已经能够胜任构建、部署和管理小型到中型 Docker 应用的任务了。

评分

《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这本书在性能调优和故障排查方面,给我带来了非常实际的帮助。我之前在使用 Docker 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性能瓶颈,比如容器启动缓慢,或者服务响应延迟,但又不知道如何定位问题。这本书提供了非常系统性的排查思路和工具。在性能调优方面,作者首先讲解了如何监测容器的资源使用情况,比如 CPU、内存、网络和磁盘I/O,并且介绍了使用 `docker stats` 命令来实时查看这些指标。更重要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如何通过分析这些指标来找出性能瓶颈,并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例如,如果容器的 CPU 使用率过高,可能需要检查应用本身的性能问题,或者考虑增加容器的 CPU 限制。如果内存使用率持续上升,则需要关注内存泄漏的可能性。在故障排查方面,本书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诊断容器出现的问题。除了查看容器日志(`docker logs`),还讲解了如何进入容器内部进行调试(`docker exec`),如何查看容器的网络配置(`docker network inspect`),以及如何查看容器的元数据(`docker inspect`)。书中还提供了一些更高级的排查技巧,比如如何使用 `strace` 或 `tcpdump` 等工具来深入分析容器的系统调用和网络通信。这些工具和方法让我感觉自己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工具箱”,可以更有信心地去应对各种 Docker 相关的疑难杂症。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到,《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不仅仅是将 Docker 作为一个独立的工具来讲解,而是将其置于整个 DevOps 生态系统中进行阐述,这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强调了 Docker 如何作为 CI/CD 流程中的关键一环,它能够确保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的一致性,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在我机器上可以运行”的问题。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将 Docker 集成到 Jenkins、GitLab CI 等主流的 CI/CD 工具中,比如如何构建 Docker 镜像、如何运行测试、如何将镜像推送到容器仓库,以及如何部署到生产环境。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利用 Docker 来构建可复用的 CI/CD 流水线(pipeline)的讲解印象深刻。作者提供了具体的 YAML 配置示例,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如何定义各个阶段的任务,以及如何利用 Docker 容器来执行这些任务,从而实现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此外,这本书还探讨了 Docker 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应用。在微服务盛行的今天,Docker 能够很好地解决微服务之间的依赖管理和部署难题。书中讲解了如何为每个微服务构建独立的 Docker 镜像,以及如何利用 Docker Compose 或 Docker Swarm 来 orchestrate 整个微服务集群。这种将 Docker 与微服务架构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 Docker 来构建和管理微服务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评分

《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将复杂的网络配置和存储管理这些 Docker 的“硬骨头”讲解得如此通俗易懂,并且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范例。在网络方面,我之前一直觉得 Docker 的网络模型十分神秘,容器之间如何通信,宿主机如何与容器通信,外部网络如何访问容器内的服务,这些问题总让我头疼。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 Docker 的几种网络驱动,包括 bridge, host, none, overlay 等,并且对每种驱动的原理、适用场景以及配置方法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例如,对于 bridge 网络,作者不仅解释了它如何创建私有网络,让容器之间能够通过 IP 地址互相通信,还详细讲解了端口映射(port mapping)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 `-p` 参数将宿主机端口映射到容器端口,从而实现外部访问。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如何使用用户自定义的 bridge 网络来更好地隔离容器,以及 overlay 网络在 Swarm 模式下实现跨主机通信的原理。在存储管理方面,作者同样做了深入的阐述。我过去对 Docker 的数据持久化一直感到困惑,知道有 volume,但总不清楚它和 bind mount 之间的具体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这本书清晰地解释了 volume 的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它如何将数据存储在宿主机的一个独立区域,从而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即使容器被删除,数据也不会丢失。同时,bind mount 的用法也被讲解得非常透彻,如何将宿主机上的某个目录直接挂载到容器内,这在开发过程中用于热加载代码或者传递配置文件时非常方便。书中还介绍了 Docker 存储驱动的原理,以及不同存储驱动(如 overlay2, aufs, devicemapper)的性能特点和适用场景,这对于我们选择最优化的存储方案非常有指导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有条理,《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从基础的 Docker 命令和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实践场景,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 Docker 技术。开篇关于 Docker 安装和基础命令的讲解非常详尽,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每个概念时,都配有直观的图解和通俗的语言,使得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讲解镜像的分层构建时,作者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每一层比作一张透明的“贴纸”,当这些贴纸叠加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镜像。这种方式让我能够快速抓住核心要点。随后,本书逐渐深入到 Dockerfile 的编写、容器的管理、网络配置、数据持久化等关键环节,每一个部分都提供了大量的示例代码和操作步骤,让我能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特别是在介绍 Docker Compose 的时候,作者通过一个典型的 Web 应用部署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使用 `docker-compose.yml` 文件来定义和管理多容器应用,这让我对 Compose 的强大功能有了直观的认识。本书的结尾部分还探讨了 Docker 在容器编排、安全性以及与 CI/CD 集成等方面的应用,这让我看到了 Docker 在更广阔的技术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整体而言,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合理,内容翔实,实践性强,是我学习 Docker 的一本宝典。

评分

这本《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刚到手,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来。虽然我本身对容器化技术并非完全陌生,但一直觉得基础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实践中也常常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的“黑魔法”。这本书的开篇就着重讲述了 Docker 的核心理念,比如镜像、容器、仓库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镜像比作“只读模板”,容器是“可写实例”,仓库是“共享集市”,让我立刻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在解释分层文件系统(UnionFS)时,作者没有止步于简单的概念介绍,而是深入剖析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极大地提升了镜像构建的效率和存储空间的利用率。这一点对于理解 Docker 的性能优势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关于 Dockerfile 的构建指令讲解也极其细致,从 RUN, COPY, ADD 到 VOLUME, EXPOSE,每一个指令都配以详细的用法说明和实际应用场景。我尤其对 `COPY` 和 `ADD` 的区别以及何时选择它们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这确实是我之前容易混淆的地方。作者还强调了构建优秀镜像的最佳实践,比如如何利用 `.dockerignore` 文件来避免不必要的文件被打包进镜像,从而减小镜像体积,提高构建速度,并且降低安全风险。书中提到的多阶段构建(multi-stage builds)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种技术能够显著减小最终生产镜像的体积,因为它允许我们在构建过程中使用一个包含构建工具和依赖的镜像,而在最终镜像中只保留运行所需的必要组件。这对于我们团队在优化 CI/CD 流程、减少部署时间和存储成本方面非常有帮助。我迫不及待地想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们实际的项目中,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开发和部署效率。

评分

《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在知识的深度上,让我对 Docker 的“黑盒”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关于 Docker 核心组件的讲解,比如 Docker Daemon、containerd、runc 等,让我不再满足于只知道如何使用命令,而是开始去理解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作者用清晰的图示和逻辑分析,一步步地揭示了 Docker 的工作机制。例如,对于 Docker Daemon,它作为 Docker 的核心服务,负责管理镜像、容器、网络和存储等资源,并且通过 API 与客户端进行交互。而 containerd 则是 Docker 的核心运行时组件,负责镜像的拉取、存储和容器的生命周期管理。runc 则是更底层的容器运行时,负责创建和运行容器进程。理解了这些底层组件,对于我们分析和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 Docker 问题非常有帮助。书中还讲解了 Docker 的 API 接口,以及如何通过 API 来编程控制 Docker。这为我们构建更复杂的自动化运维系统提供了基础。此外,本书对 Docker 的一些高级特性,比如 Docker Secrets 和 Docker Configs 的详细讲解,也让我对如何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Docker 来管理敏感信息和配置文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内容不仅提升了我对 Docker 的理论认知,也为我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评分

《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这本书在安全方面的讲解,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在过去的认知里,我总觉得 Docker 容器天生就比虚拟机更安全,因为它更轻量级,而且共享宿主机的内核。但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容器安全并非理所当然,而是需要主动防御和精细化配置的。书中详细介绍了 Docker 的安全模型,包括用户隔离(namespaces)、资源限制(cgroups)、安全策略(capabilities)等。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讲解如何最小化攻击面,比如如何构建精简的镜像,避免在镜像中包含不必要的工具和库,以及如何使用非 root 用户运行容器。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安全建议,我之前在构建镜像时,往往会直接使用官方提供的带有 root 权限的基础镜像,而没有考虑过降低权限的重要性。本书还深入探讨了 Docker Daemon 的安全配置,以及如何限制对 Docker Daemon API 的访问。另外,关于容器运行时安全,比如使用 Seccomp 和 AppArmor 来限制容器可以执行的系统调用,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些都是我之前很少接触或者了解不深的概念,但对于提高容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书中还讲解了如何扫描容器镜像中的漏洞,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安全工具来检测和缓解已知的安全风险。这些实践性的指导,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将 Docker 应用到生产环境中,并且更好地保障我们应用和数据的安全。

评分

《Docker专业养成:活用基础与实践技能》这本书的内容,在某些方面触及到了我之前从未思考过的 Docker 应用场景,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例如,书中关于“Docker in Docker”(dind)的讲解,虽然可能不是日常开发中最常用的场景,但对于理解 Docker 的运行机制,以及在 CI/CD 环境中构建 Docker 镜像的内部原理,非常有帮助。作者详细解释了 dind 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自动化构建和测试中的应用,并且也指出了 dind 存在的一些安全风险和局限性。这让我对 Docker 的一些“高级玩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另外,本书在探讨 Docker 的未来发展趋势方面,也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虽然这本书侧重于 Docker 的基础和实践,但作者也提到了 Kubernetes、containerd 等相关技术的演进,以及它们与 Docker 的关系。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 Docker 在整个容器化生态中的定位,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本书对于 Docker 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安装和配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 Linux、macOS 和 Windows。这一点对于我这种需要在多平台上进行开发的开发者来说,非常实用,能够确保我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顺利地搭建和使用 Docker。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教授了“如何做”,更启发了“为什么这样做”,让我对 Docker 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