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涌,三崃镇的旧名。
这里有一群义勇,这里发生了台湾武装抗日运动最具象征性的战役,
若没有人留下纪录,这段历史将永远地消音……
第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首奖得主王湘琦再一长篇力作! 重写十数回,以多重视角探索战争底蕴,回顾与了解一段台湾人不该遗忘的历史。 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爆发,长达十个月的中日战争,牺牲无数,
最终止于《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澎湖被割让予日本。
异民族的统治,异文化的碰撞……
台湾人民除了顺服,更决定群起对抗日军。
一八九五年,台湾官员与士绅推动成立台湾民主国,
随着日军的登陆,乙未战争响起了战鼓,
地方士绅号召、领导了义勇们,先一步踏入战局。
其中,当以发生于三角涌的「隆恩埔战役」与「分水崙战役」最为关键,
此战为日军入主台北城后单次牺牲人数最多的战役,
苏力统领的「义勇军」以智取胜,实行奇袭、奇策,逼得日军节节败退,
象征了台湾人民抗日的决心,更以血泪点燃了长达二十年的台湾武装抗日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