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麯名傢故事

琴麯名傢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盧文雅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依照音樂歷史的進程,介紹七位在十七至十九世紀間舉足輕重的小提琴作麯傢。每一章首先介紹生平、作麯傢與小提琴的關係;接著介紹作麯風格,以及作麯傢在音樂歷史上的貢獻;最後,再選擇作麯傢的經典小提琴作品做賞析式的樂麯介紹。

  各篇章深入淺齣,適閤作為提琴學習者在學習不同小提琴作麯傢之作品時的補充資料,當然也非常適閤愛樂者共同賞析閱讀。期待這本教材能作為音樂人的桌邊讀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盧文雅


  臺北市人,現任職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係專任副教授。1988年赴德國慕尼黑大學攻讀音樂學碩士學位,2007年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係取得音樂學博士學位。

  自幼學習鋼琴,師事高美惠。國中選入臺北市金華女中管樂班,學習小號吹奏。高中跟隨莊思遠老師修習法國號,並加入世紀交響樂團擔任法國號手,跟隨樂團參與多場音樂會演齣。1984年進入師大音樂係就讀,主修法國號,跟隨張彩湘副修鋼琴,並隨劉岠渭修習麯式學、西洋音樂史。1988年赴德國留學,先後於雷根斯堡大學及慕尼黑大學攻讀音樂學。在學期間,跟隨慕尼黑大學著名樂器學大師暨音樂學教授Prof. Dr. Jürgen Eppelsheim,以〈貝多芬作品中法國號的使用〉為碩士論文修得碩士學位。

  1995年歸國後,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係、實踐大學音樂係、東海大學音樂係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歷史音樂學、西洋音樂史。曾開設西洋音樂史、巴哈音樂專題研究、文藝復興時期音樂、音樂學論文寫作與指導、音樂學導論、音樂美學等課程。除瞭學校課程外,曾於誠品音樂講堂、馬勒愛樂協會、國傢音樂廳等舉辦多場講座、演講與導聆。

  2001年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係博士班,跟隨劉岠渭與王美珠攻讀音樂學博士學位,並以作麯傢馬勒為研究主題,發錶多篇相關論文。2007取得博士學位。多次於「臺灣音樂學論壇」發錶論文及參與各項學術研討會。曾齣版《馬勒音樂中的世界觀意象》(北藝大,2014)及《黑袍下的音樂宣言──李斯特神劇研究》(北藝大,2016再版)。
 

圖書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Story 1柯瑞裏(Arcangelo Corelli, 1653-1731)
Story 2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Story 3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75-1750)
Story 4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
Story 5維奧第(Giovanni Battista Viotti, 1755-1824)
Story 6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於2013年因教育部四年磨課師課程 (MOOCs) 計畫補助,第一年由本校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製作三門磨課師課程,其中一門為「曠世名琴訴說的故事」。此課程以臺南奇美博物館所收藏義大利三大製琴傢族阿瑪蒂(Amati)、史特拉第瓦裏(Stradivari)和瓜內裏(Guarneri)的曠世名琴為主軸,由奇美提琴顧問鍾岱廷先生在課程中介紹名琴樂器、北藝大音樂係教授暨小提琴演奏傢蘇顯達主講小提琴演奏技法與風格,筆者則負責介紹小提琴作麯傢與樂麯的歷史發展與演變。此課程開播後,修課的學員來自世界各地,受到廣大網路學習者的青睞,頗獲好評。

  由於網路教學課程著重線上互動學習,本書的寫作即為此課程增加一份閱讀教材,以課程中的「琴麯名傢故事」單元為主題,依照歷史的發展演變,在知性上為廣大學習者增加一份教材資料。文中每一章均以一位小提琴作麯傢為主,先介紹其生平、該作麯傢與小提琴之間的關係;再介紹其作麯風格,以及該作麯傢在音樂歷史上的貢獻,最後再選擇此作麯傢的經典小提琴作品做賞析式的樂麯介紹。

  本書的介紹深入淺齣,適閤提琴學習者在學習不同小提琴作麯傢之作品時,將此書作為補充資料,也適閤愛樂者共同賞析閱讀。書中所用譜例全部重新打譜自製,原麯資料來源列於參考書目中。期待這本教材能作為愛好小提琴的音樂人的桌邊讀物,為「曠世名琴訴說的故事」磨課師線上課程增加知性的能 量。

盧文雅
2016年9月19日於德國慕尼黑

圖書試讀

二、 韋瓦第的提琴作品與貢獻
 
韋瓦第生前齣版到作品13(Op.13),還有非常多的作品是在後來的研究中纔被整理齣來。重新研究韋瓦第作品的風潮與19世紀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1847)等人研究巴赫有關,因為在巴赫的相關文獻中,可以發現他將韋瓦第的提琴作品改編為管風琴麯的例子,並在他的創作中看見不少類似韋瓦第的創作手法,進而引發研究韋瓦第的熱潮。韋瓦第的作品被完整的整理齣來是到20世紀之後,目前最完整也最具權威的編者為丹麥學者瑞歐(Peter Ryom),   也因此所有的韋瓦第作品編碼即以RV(Ryom Verzeichnis)為代碼。
 
韋瓦第的作品包括歌劇、宗教歌麯、器樂麯。其中器樂麯有90多首奏鳴麯,500 多首協奏麯,其中350首協奏麯給獨奏樂器,超過230首是給小提琴的獨奏協奏麯。獨奏協奏麯的種類甚多,例如有低音管、大提琴、雙簧管、長笛、曼陀鈴等。除瞭獨奏協奏麯,還有雙重協奏麯、多重協奏麯。這些多樣性的器樂創作有很多與慈愛孤兒院有關,多數作品是為瞭院裡的女童樂團量身訂做的。
 
另外,韋瓦第早期的作品受柯瑞裏的影響較深,仍有三重奏鳴麯的創作,但是從他齣版的作品三《和聲的奇想》(L’estro Armonico, Op.3, 1711)中可以看見他開始建立個人風格,此部作品後來聞名全歐。作品三為12首提琴協奏麯,其中有為兩把小提琴的、甚至為四把小提琴而作的協奏麯。另一部對後世影響甚大的作品是作品八《和聲與創意的競爭》(Il Cimento dell’ Armonia e dell’Inventione, Op.8),此麯集中有多首作品具有「標題」,最著名的為前四首「四季」。
 
韋瓦第的協奏麯作品不同於柯瑞裏,甚至大膽創作與柯瑞裏不同麯式理念的作品。自他之後,巴洛剋所流行的大協奏麯模式漸漸式微,他對於古典早期(約1725年起)的音樂發展影響遠勝柯瑞裏。
 
韋瓦第重要音樂特色如下:
 
1.重視獨奏錶現
 
其樂麯多強調一個或二、三個獨奏聲部,其他樂器均為樂團伴奏聲部,獨奏者與樂團在技巧上的呈現有很大的對比,他讓獨奏者展現多樣性的技巧,而樂團則以團體演奏聲勢與之抗衡。反觀柯瑞裏的作品雖不乏獨奏小提琴(solo sonata)作品,但為數不多。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