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體分離物之法律地位:以財産利用為中心

論人體分離物之法律地位:以財産利用為中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旨以「人體分離物」此等新興議題為研究客體,藉以對傳統財産、人格權利之內容為檢視,指齣財産與人格法益的分界有漸漸模糊之趨勢。本書後半部著重人格法益帶來對財産使用之限製,即因人格屬性所衍生財産利用與「公序良俗禁止原則」間之問題。並試圖具體化公序良俗的概念,將其階層化為「人性尊嚴維護」、「弱勢群體保護」、「人民健康與衛生安全保障」、「科學研究與經濟發展促進」等四種檢驗標準,藉此修正過去籠統以人性尊嚴、研究保障等理由,全盤否認人體分離物融通性或對價性的說理方式。本書強調,在不違背人性尊嚴前提下,人體分離物之財産利用應思考個案分配正義、公平原則,並兼衡研究與醫學之發展。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瀞文


  現職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第57期學習司法官(受訓中)

  學曆
  國立颱灣大學法學碩士(民法組)
  國立颱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組)

圖書目錄

推薦序/陳忠五
序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一項 人體分離物運用之曆史/1
第二項 人體分離物運用之現況/3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13
第四節 本文架構/14

第二章 人體分離物之法律意義
第一節 人體分離物之定義及其範圍/17
第一項 生物學上之角度/18
第二項 法律規定之角度/21
第三項 本文之定義與範圍/33
第二節 人體分離物與權利主客體二元論/35
第一項 權利主體概說/36
第二項 權利客體概說/37
第三項 人體分離物之特殊性/38

第三章 人體分離物之權利屬性
第一節 人體分離物於財産法上之地位/41
第一項 人體分離物是否為財産權標的/41
第二項 人體分離物財産權之歸屬問題/68
第二節 人體分離物於人格法上之地位/81
第一項 身體健康權/81
第二項 基因隱私權/84
第三項 自主決定權/86
第四項 遺族情感法益/89
第三節 人體分離物之財産權與人格權雙重屬性/90
第一項 民法上權利之分類模式/91
第二項 我國財産權與非財産權二分法所麵臨之挑戰/94
第三項 人體分離物具有財産權與人格權之雙重屬性/97

第四章 人體分離物之財産利用
第一節 以公序良俗作為利用界綫/99
第一項 公序良俗之意義與地位/100
第二項 人體分離物所涉之公序及其判斷/114
第三項 各分離物公序間之位階高低/122
第二節 人體分離物之財産利用問題/126
第一項 人體分離物之融通性問題/126
第二項 人體分離物之對價性問題/135

第五章 人體分離物之對價給予機製
第一節 對價與迴饋方式於法律評價上之差異/158
第一項 對價與迴饋機製間之差異/158
第二項 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關係之不同/160
第二節 法律經濟分析下之市場製度/161
第一項 法律經濟分析──以寇斯定理為核心/162
第二項 財産權之保護之法則/166
第三項 研究檢體保護法則之採擇/168
第三節 對價給予機製之態樣/170
第一項 英美法上之對價給予機製/170
第二項 本文見解/174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本文見解迴顧/189
第二節 未來展望與建議/191

參考文獻/193

圖書序言

推薦序

  本書是張瀞文於2016年12月通過颱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考試的論文。該文口試期間,獲得口試委員吳從周與邱玟惠二位教授用心指正,提齣許多寶貴意見,啓發瀞文於口試結束後得以依照二位教授的建議,繼續鑽研思考,修正補充其論文內容。

  該文定稿後,更趨成熟。因研究議題深具價值,問題意識明確,論證脈絡清晰,見解嚴謹富有創意,獲選為颱灣大學法律學院傑齣碩士論文奬,並奬勵齣版。值此本書即將齣版之際,我掛名指導教授,本於鼓勵年輕新秀之心,樂意撰寫此序,簡要說明該文主要論點及創見。

  法學觀點下,與人體分離後的「人體成分或衍生物」,其法律地位如何,是一項亟待研究的議題。本書反思過去「權利主體與客體」、「財産權與人格權」二元論的傳統法學思維方式,先就「人體分離物」予以定義,並據以界定研究範圍後,著眼於人體分離物的法律地位、財産及人格雙重權利屬性間之相互影響等,就相關問題進行全麵深入的探討。

  本書首先基於人體分離物得作為一法律上之「物」並享有「財産權」此一立論,思考各國現行法製為何處處限製其財産利用行為,包含其轉讓對象、方式及使用範圍等,並得齣上開限製乃源自於人體分離物之「人格屬性」暨「公共秩序維護」的法律政策,進而提齣人體分離物乃同時具有財産權及人格權雙重屬性,應受到雙軌保障的觀點。

  本書進一步探求現行各國法製中,大多以人性尊嚴、研究保障、避免弱勢剝削等理由,限製其財産利用行為,並建議以「公序良俗」此一抽象不確定法律概念,作為限製其財産利用的統閤基礎,力求建構一具體化、層級化的檢驗標準。透過對人性尊嚴概念、基本人權規範的分析及檢視,本書提齣人體分離物所涉及的公共秩序,應包含「人性尊嚴維護」、「弱勢群體保護」、「人民健康與衛生安全保障」、「科學研究與經濟發展促進」等四種價值,並將人體分離物依其人格屬性強弱,予以類型化,依不同類型,檢視其是否具有交易上融通性,以及其利用是否得取得對價,且強調人體分離物中研究檢體的對價移轉可能,進而提齣有關對價給予機製的製度建議。

  本書最精華之處,乃在於具體化公序良俗概念於人體分離物的利用,藉此修正過去籠統以人性尊嚴、研究保障等理由,全盤否認人體分離物融通性或對價性的說理方式。本書強調,在不違背人性尊嚴前提下,應思考個案分配正義、公平原則,並兼衡研究、醫學發展。作者以層層堆疊、細緻化的法律思維方法,從中充分展現其清晰邏輯、說理深度。其所提齣的「層級化檢驗標準」,更能作為規範如代理孕母、安樂死等其他相關議題的參考指標,具有貢獻。

  整體而言,本書研究主題具有新穎性及前瞻性,其具體化公序良俗概念的嘗試,使得不確定法律概念於實際操作上更加明確,其所建構的問題定位、思考流程與論證方式,對於人體分離物權利相關爭議,能發揮定紛止爭的功能。鑑於本書諸多論點,具有參考價值,足以提升我國民事法學研究水準。爰推薦如上。

颱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陳忠五
2017年10月12日

序言

  欲提筆寫作論文之初,不停的在眾多文獻中構思研究的靈感與方嚮。偶然間看到邱玟惠老師所寫的「論人體組織之無償贈與、有償使用及其衍生物之權利歸屬」一文,當中提及到人體組織於權利主客體間轉換之特殊性、權利歸屬之判斷、有償或無償移轉間之取捨等問題,激發瞭我對此議題的興趣,也開啓瞭本篇論文的撰寫。

  「論人體分離物之法律地位──以財産利用為中心」是以一個較為新興的研究客體來對傳統財産、人格權利的內容為檢視,其中點齣財産與人格法益的分界有漸漸模糊之趨勢,且此二權利在人體分離物之權利義務關係上相互影響。其中,本書後半部著重人格法益帶來對財産使用之限製,即因人格屬性所衍生財産利用與「公序良俗禁止原則」間之問題,並試圖具體化公序良俗的概念,進而産生具階層性的檢驗標準。在撰寫的過程中,雖有遇到瓶頸的時候,但思考其中的利弊權衡、法理基礎等,卻是相當有趣及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有人說,「大學」是老教授教學生如何做菜,學生隻需負責記下食譜;「碩士」則是按照老師所給的食譜及原料,按部就班地將菜餚料理齣來。我對自己有那麼些期許,希望自己所料理齣來的作品,能有一點自己額外添加的原料,能有多一些不落俗套的美味。期望本書不是我從事法學研究的終點,而是美好的起點。

  很感謝颱大法學論叢以及評委給予肯定,使本書得以齣版。在這過程中,最感謝的指導老師陳忠五老師給予的無比協助與引導;除此之外,也謝謝兩位口試委員吳從周老師及邱玟惠老師給予的寶貴意見,也特彆謝謝吳誌正老師在當中給予醫療法相關的協助。最後,感謝上帝一路上的祝福與帶領,願一切榮耀頌贊都歸給禰!

張瀞文
2017年11月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